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相關示意圖

脊柱相關示意圖

發布時間:2020-11-17 14:24:18

1、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2、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

背部肌肉群:

(2)脊柱相關示意圖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3、如圖是各類脊椎動物心臟示意圖,從四個示意圖看,脊椎動物進化順序是()A.A→B→C→DB.B→A→D→C

C魚類的心臟是一心房一心室,A兩棲的心臟類是兩心房一心室,B爬行類的心臟是兩心房一心室,心室內有不完全的膈膜,D是兩心房兩心室,鳥類和哺乳類的心臟都是兩心房兩心室.
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和哺乳類.
則圖中動物的進化應該是C→A→B→D.
故選:C

4、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4)脊柱相關示意圖擴展資料: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5、如圖是脊椎動物進化過程示意圖,看圖回答:(1)圖中1是______類動物,3是______類動物(2)圖中動物共同

(1)根據生物進化樹可知:1屬於哺乳動物,2為兩棲動物,3為爬行動物.
(2)圖中的動物類群都是脊椎動物,共同特點是背部都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3)1屬於哺乳動物是有爬行動物進化來的;1,2,3親緣關系由圖示所知最近的是1和3.
(4)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先後順序,說明了生物的進化歷程和進化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始祖鳥化石的身體結構既和爬行動物有相似之處,又和鳥類有相同之處,根據以上特徵,科學家認為始祖鳥是由爬行類進化到鳥類的一個過渡類型,始祖鳥化石說明了古代鳥類是由古代的爬行動物進化來的.
故答案為:(1)哺乳動物;爬行動物;
(2)脊柱;
(3)爬行動物;1和3;
(4)化石.

6、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6)脊柱相關示意圖擴展資料: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7、人體的各部分名稱(圖)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

骨骼系統

一、中軸骨:

椎骨,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後期發育為1塊骶骨)、尾椎4塊(後期發育為1塊尾骨)。

二、胸廓:

1、胸骨。

2、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顱骨:

1、腦顱骨,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頂骨、顳骨(各1對)。

2、面顱骨,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7)脊柱相關示意圖擴展資料:

肌肉系統:

一、頭部肌

1、顱面肌、顱頂肌、眼周圍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口輪匝肌)。

2、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1、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3、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與脊柱相關示意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