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脊柱側彎手術之前的准備工作
親我也是一名側彎患者,得知你即將手術,提前預祝你手術順利!現將我的手術大夫海涌的相關文章轉載給你,供參考。一、 一、脊柱側彎患者的術前准備 牽引:牽引可以使你的脊柱周圍的軟組織得到松解,從而提高矯正的效果。牽引的方法可以是懸吊單杠,利用重力的作用起到松解軟組織的作用。也可以利用頸椎懸吊牽引來進行牽引,或者採用卧位腰椎牽引的方法。每次牽引的時間為30分鍾左右。 呼吸功能鍛煉:一般脊柱側凸的患者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受限的表現,具體就是跑步、上樓梯甚至稍微走快一點就會感到氣短。肺功能鍛煉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吹氣球,購買一些氣球,使勁用力吹直至將氣球吹破,這樣多次聯系就可以改善肺活量,避免手術期間出現呼吸功能的障礙。 增強體質:脊柱側凸手術是比較大的手術,對患者是比較大的創傷,因此手術之前患者需要增加營養,適當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這樣可以更快的從手術中恢復過來。 避開月經期: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是不能夠接受手術的,原因是月經期間手術會在書中出血過多,增加對身體的損傷。所以女性患者如果要手術的話,最好在月經剛剛完的時候來醫院,這樣就可以避開月經期,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量。 攜帶原來的檢查資料:來住院時,最好將原來在當地檢查的所有資料帶來,這樣可以為醫生對你疾病的判斷和手術方案的確定有幫助。 不能有其他疾病:手術時如果有其他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的疾病,會增加手術感染的紀律,也會使原來的病情加重,所以在來住院之前,最好將現有的疾病治好,以免出現手術出現意外。 二、 脊柱側凸手術後的注意事項 : 脊柱側凸手術後一般三天之內最痛,需要使用止痛葯物。很多醫院都有止痛泵可以在手術後三天之內使用,其止痛效果非常好,但是由於是使用麻醉葯物來止痛,所以盡可能不要使用太多和太長時間。三天以後以後疼痛就會逐漸減輕,手術後一周之後疼痛就比較輕微了。 術後一周的時候,醫生會給你拍片了解彎曲矯正和體內內固定的情況,如果拍片結果正常的話,患者就可以試著坐起來,試著站立,站立的時候可以扶著床邊,或者使用助行器得幫助。剛起床坐或站立的時候,患者會感到一些頭暈,這是較長時間卧床和手術後身體還有些虛弱的緣故,不必擔心,起來幾次之後就會適應了,頭暈也會消失了。 等到可以站立比較自然了,並且可以站立10分鍾以上了,就可以量身取模作支具了。一般2-3天支具就可以做好,戴上支具以後就可以起來走動了。配戴支具的目的是保護體內的金屬內固定裝置,以免在植骨融合完成之前發生內固定松動或者斷裂。支具的配戴原則是只要起來,就要配戴,至少要半年,因為只有植骨融合好了,才可以不帶。所以手術後1、3、6月的拍片復查十分重要。如果術後1月沒有異常的感覺,也可以不拍片,但是3,6月拍片時必須的。 三、 脊柱側彎手術以後如何運動 一般來說,術後第一個月內是以卧床休息為主的,可以適當起來走動,就餐、如廁等,但是只要起來就需要配戴支具保護。術後1月之內的日常生活是需要有人照顧的。術後一月的時候最好拍片復查一下,了解內固定是否有松動或者變化,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逐漸增加活動的時間了。很多患者術後2月就可以完全恢復如常生活或者上學了。手術後起來活動的時候,腰背部的酸痛是正常的,畢竟手術部位的肌肉等軟組織完全癒合也需要3-4周的時間,一般都沒有問題的。只要身體沒有突然的變化,如背部劇痛、身高降低、後背再次隆起等,就沒有大的問題。
記得採納啊
2、脊柱結核圍手術期及術後要注意什麼?
胸腰椎結核是骨科的常見病。手術採用內固定技術是解決病灶清除和脊柱穩定性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為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手術,確保手術的成功,注意圍手術期護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多數患者病程比較長,症狀較重,多方求醫久治無效。住院期間患者心情復雜,一方面希望盡快手術治療,另一方面對治療信心不足,擔心治療效果,特別是當告知患者手術需要做內固定及植骨時,他們又表現出異常恐懼,懼怕內固定材料和植骨對自己產生副作用,如感染、松動、壓迫神經等。針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點,首先,我們在治療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的安全性,介紹科內的技術力量;並安排同病種病例且術後恢復較好的患者住同一病室,讓其介紹自己的治療過程,現身說法,消除顧慮和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其次說明手術有嚴密的計劃和充分的准備,手術植骨——髂骨是人體的「骨庫」,按常規取骨對身體無影響;介紹其他患者治癒情況和沒有手術治療的嚴重後果。對於症狀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上給予關懷照顧,使他們振奮精神增加信心。通過以上宣教及發放有關骨結核的治療與護理知識的小冊子,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增加治療信心。
2. 飲食護理
結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並發膿腫後更使肌體消耗量增大,常出現低蛋白血症。患者面黃消瘦,如不能及時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則很難耐受手術的創傷,術後易致傷口不癒合及再次形成膿腫和竇道。這樣既加重了病人的精神痛苦又增加了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病情久而不愈,致使病人失去對治療的信心。因此,必須親自到床前向病人介紹飲食治療的重要性,說明飲食是攝取營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既經濟方便,又符合生理要求。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制定合理飲食方案,指導患者正確進餐,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並選擇色、味、美具全的飲食。每日保證2個雞蛋和適量肉類、新鮮蔬菜、水果及豆製品,早晚加餐飲用新鮮牛奶,提供方便潔凈的就餐環境。有些經濟條件差的患者對飲食治療不理解,認為治療主要靠打針吃葯,飲食只是次要的,從而在飲食方面節省,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通過耐心細致地解釋,患者均能接受。
3. 卧位護理
脊柱結核患者術前需絕對卧床休息,目的是減輕椎體壓力,防止脊柱變形及神經受損,使病灶局限。患者卧床後,由於體位和習慣的改變,患者不能適應床上排便,告知其在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並指導其在床上解大小便的正確方法,為術後長時間卧床做適應性准備。但有的患者對絕對卧床非常習慣,特別是大小便不願麻煩護士,我們都及時地做好每位患者的工作,耐心講解卧床休息的目的,在生活上給予熱心誠懇的幫助,並在病人床旁備呼叫器和將常用物品放置在病人宜取處,使患者真正認識到卧床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從而安心在床上渡過術前准備期,學會卧床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 術後護理
1.術後病情觀察
術畢返回病房後,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血壓、脈搏、呼吸,特記脈氧。在患者即將清醒時,可能出現躁動,此時須加強監護。
2.密切觀察呼吸變化
胸椎結核手術易損傷胸膜,如果術中胸膜破壞小,則予以修補;若未發現,術後則易並發氣胸,嚴重者可能發生縱隔擺動造成患者突然死亡,因此觀察呼吸變化十分重要。本組病例中有一例患者,由於術中胸膜輕度受損未被發現,術後突然出現呼吸淺快、鼻翼扇動,自述胸悶氣短,我們立即報告醫生,並同時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迅速將床頭抬高,配合醫生進行對症處理,經以上及時正確地處理,患者症狀消失。
3.觀察切口滲血情況
由於胸、腰椎結核手術創傷較大,術中出血多,術後切口處放置引流管以便引出滲出液。一般病人術後引流管接負壓,術後引流量24h小於400ML。如果前4小時大於400ML,則應立即查血常規,急輸新鮮同型血400 ML,同時將負壓引流改為自然引流。此外還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如為淡血性液應考慮是否有腦脊液漏,若有腦脊液漏則將平卧位改為頭低腳高位或健側卧位,減少腦脊液的滲出,同時胸腰段支具加壓固定,以防翻身不當引起傷口疼痛及出血。咳嗽、打噴嚏時要先用手壓住傷口,防止用力過大而造成傷口裂開加重出血,特別要注意對髂骨取骨處的觀察。髂骨處血液供應豐富,切口處易發生滲血,主要需觀察切口敷料滲血情況。 4.密切觀察下肢感覺運動情況
脊柱結核病人術後密切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尤為重要,通常與術前相比較。若功能改善,表示脊髓壓迫已緩解,若功能變差或無恢復,則可能為脊髓水腫等,應及時報告醫生做相應處理。
5.加強生活護理
患者術畢回病房後,先去枕平卧4-6小時,然後根據病情每2-3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必須保持正確的動作,防止脊柱扭轉造成內固定和植骨塊的松動、移位或脫落。翻身的方法是患者雙腿稍屈膝,護士一手托患者肩部,一手托臀部,雙手協同用力使患者側卧於一側;如有胸腔閉式引流管著,應保持引流管的通暢,為保持椎體穩定,在腰背部墊一硬枕支持,兩膝間放一軟墊,囑患者不要隨意翻動;截癱者足下放一硬枕防足下垂,卧氣墊床。為保持椎體穩定,還要解決患者的排便問題。
6. 預防術後並發症 內固定後,卧床時間大大縮短,術後三周可帶支具坐起或下地活動,但不能長時間離床做好預防褥瘡的護理。
7.預防肺部並發症
鼓勵患者咳嗽,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教患者以最大吸氣量和最大呼氣量為一次,每三十次為一組,每日不少於3組。如為胸腔閉式引流,保持引流管暢通,管道不打折、扭曲,每日用無菌鹽水更換水封瓶里的液體一次,注意水柱波動情況,防止引流管松動。霧化吸入每日三次,以稀釋痰液易咳出。鼓勵病人吹氣球,每日吹1-2次。 8.預防腹脹及便秘
術後病人如為胸腹聯合切口,囑病人等通氣以後再進飲食,一般後路手術6小時後方可進食,術後三天禁食牛奶及豆製品,這是因為術後腸管麻痹,腸蠕動慢再加上乳製品、豆製品產氣,易引起腹脹。指導患者進行自我按摩,方法是:(1)患者雙手交叉放於腹部,以臍為中心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按摩30圈,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摩30圈為一組,每日做3組;(2)用單手,雙手放腹中部,做振顫動作,可調節胃腸功能。通過按摩無一例因便秘行清潔灌腸者。
9.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囑患者隨時做全身肌肉靜止放鬆練習。在不影響脊柱穩定的情況下,強調四肢關節活動,對截癱患者,協助其進行被動功能鍛煉,根據病情掌握鍛煉量和方法。鍛煉原則是從小運動開始,逐漸加大,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10.出院指導
堅持葯物治療 脊椎結核用葯時間一般為4-9個月,服葯期間應特別注意觀察有無聽神經損傷的症狀,如耳鳴、聽力減退等。同時還應警惕功能受損及發生多發性神經炎的可能,定期檢查肝、腎功、血沉、血象,並向醫生報告主觀症狀。
3、脊柱手術後應如何護理
一般來說,如果手術成功的話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但如果在康復期不注意衛生或運動節制而導致刀口破裂.那麼很容易發生後期感染.這樣就很危險了.
康復期一般應由專門護理人員全程式陪護進行鍛煉,一般以每天兩次,時間為早飯前半個小時,散步到稍感到疲勞為止.晚飯前半個小時也同上.注意讓病人的手部加強鍛煉,常作抓放運動.每天以二十次為佳,但也是分兩次完成.早晚各一次.鍛煉時千萬不能過累,更不能受任何程度的傷害.更重要的是讓病人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這對快速康復很重要.
4、脊柱骨折手術後多久能恢復?要注意什麼?
你好,手術只是起到固定斷骨,不讓斷處移位錯位而已,對骨頭的生長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很多人骨折手術固定後,在家靜養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康復(三、五個月才能康復都是很常見的事)。要想斷骨更快的生長癒合,只固定是遠遠不夠的,選擇好的治療促進斷骨快速生長這才是最重要的,建議選用中國傳統中醫接骨,因為只有中葯才能促進斷骨生長,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骨折,用葯5至7天疼痛可基本消除,15天可下地站立,全程治療在30至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骨折耽誤時間長的,治療則需要多延長一些時間。在斷骨沒有生長相連前,多休息少活動,忌吃高鈣食物,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5、脊椎手術後吃什麼好
手術治療後,涉及到很多地方的治療性創傷。
針對軟組織的創傷術後不宜吃保健品。
宜喝湯水補血,最好是,田七乳鴿湯,紅棗枸杞烏雞湯,酸棗仁豬肝湯。
常見的補血食物--
金針菜:金針菜含鐵數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二十倍,鐵質含量豐富,其他還有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醉鹼等營養素並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龍眼肉:龍眼肉就是桂圓肉,福肉,每年夏季並有新鮮龍眼上市,這是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因為所含鐵質豐富而且還含有維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之不眠症,產後婦女吃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咸蘿卜干:蘿卜干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是第一級的養生食物,雖然常年供應既咸且爽,吃起來特別有一種風味,營養又多,其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香菇,黑米等鐵質較多的食品。
黑豆:中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烏發,黑豆的吃法隨各人之便,產後可用烏豆煮烏骨雞。
發菜:發菜色黑似發,質地較發粗而滑,內含鐵質所以能 補血,常吃又能使發烏黑,婦女產後也可用發菜煮湯做菜,作為補血之用。
胡蘿卜胡蘿卜即紅蘿卜,日本人稱作人參,含有維生素BC,且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所以把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麵筋:民間食品庄、素食館、鹵味攤都有供應,麵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美味食品。
菠菜:又稱菠菱菜,是有名的補血食物,含鐵質的胡蘿卜素相當豐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其他含有鐵質的食物,在果類中以葡萄乾、李子干、杏子干、桃子干為最多。
6、脊柱側彎手術術後需休息多久
那要看你是做的微創還是直接開後背的做法了。
微創的話會在右側腋下留下5-6個三厘米的小傷疤,因為失血不多,所以主要以脊椎的休息為主,卧床的話大概半個多月,術後恢復基本2個月就可以帶支架正常行動了。但是劇烈運動以及體力勞動,最起碼還需要一年以上。
直接開後背的話,因為失血量比較多,1000cc左右,所以卧床一般也要將近一個月,術後恢復3個月基本可以脫離照顧自己行動。但之後的3-5年都會身體比較虛弱,如果本來身體就不好的話,持續時間更長。
總之是很大的手術啦,我2004年手術後歇了三個月才慢慢開始上學,很辛苦,帶支架也特別煎熬,不過慢慢的就好起來了,別擔心,多休息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