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由什麼構成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
2、脊柱是指人體哪裡?有圖片看下嗎?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3、脊柱是那個部位?拜託了各位 謝謝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採納哦
4、腰椎的生物力學特點有哪些?
脊柱的載荷主要由體重、肌肉韌帶活動產生的預載與外載入荷所產生的,腰椎在整個脊柱中承載最大,並且是疼痛的易發部位,目前基本可以肯定,腰椎傷病與其承載異常有密切關系。因此,要全面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就先要了解腰椎的生物力學特點。大致如下:(1)腰椎的生理曲度:正常情況下,腰椎前凸,頂端在腰3和腰4椎體前面。這7a686964616f31333332636363種生理曲度是人類從嬰幼兒爬行時開始到站立後逐漸形成的。在嬰兒爬行時,由於腹部的重量牽拉,腰部自然凹陷,使腰椎生理曲度初步形成。站立後,由於負重使椎體及椎間隙前寬後窄,椎間盤前寬後薄。腰椎生理曲度在性別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女性一般較男性為大。腰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穩定和平衡的需要。腰椎生理曲皮變化,說明腰椎的穩定性和平衡受到了影響,某些組織就處於非正常受力狀態,易發生相應部位的勞損性疼痛。有時非腰部疾病也可造成腰椎生理曲度改變,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造成腰椎生理前凸增加。(2)腰椎的連接和支持:腰椎的連接和支持除了骨性連接和椎間盤外,還有周圍的韌帶、肌肉,髖部、胸腹部的肌肉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的韌帶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及棘上韌帶。一旦腰椎的韌帶發生損傷,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腰部疼痛。腰部、筋部和胸腹部支持腰椎穩定的肌肉很多,直接作用於腰椎的肌肉有背闊肌、下後鋸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等,間接作用於腰椎的肌肉有腹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等。這些肌群以腰椎為軸心,前後左右相互平衡和協調,協助韌帶維持腰椎相對穩定;維持腰椎於某一特定狀態;提供動力,使腰椎產生各個方向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外傷、勞損、受寒可使上述肌肉及其筋膜發生炎症而產生腰部疼痛等症狀。(3)腰椎的負荷:腰椎的負荷相當大,站立時,軀干、雙上肢和頭頸部的重量要經過腰椎向下傳導,坐位時,重力對腰椎的影響可賂微減少一些。即使在完全卧床、全身放鬆時,椎旁的肌肉仍然對椎間盤產生擠壓作用;在人體背負重物時,腰椎所承受的壓力則更大。實驗證明:咳嗽時腰3-4椎間盤的負荷有80公斤,屈膝直腰上舉10公斤的重物時承受的負荷是180公斤。因此,腰椎比其它關節較易發生退行性變,尤其是椎間盤髓核的退變。
5、外部負荷對脊柱載荷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從力學角度看,脊柱不穩定是脊柱運動節段的機構剛度下降,活動度增加,活動度增加,與穩定的脊柱相比,在同樣負荷作用下更容易發 生更大的位移。例如椎間盤突出導致頸腰椎椎節段的不穩定。X線片下在脊柱過伸時椎間移位的測量,大於3mm提示脊柱節段的不穩定。
2)從醫學角度看,脊柱過度活動可以導致疼痛、潛在的脊柱變形和神 經組織受壓損傷。前者是後者的脊柱,後者是前者的反映。
6、脊柱的名詞解釋
脊椎也稱脊柱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7、脊柱是如何組成的?有哪些彎曲?可做哪些運動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
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