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強直性性脊柱炎

強直性性脊柱炎

發布時間:2020-11-13 16:15:17

1、強直性脊柱炎是什麼病?

 強直性脊柱炎多見於青少年,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症為主,也可累及內臟及其它煮至的慢性進展性風濕性疾病,在我國的患病率約為0.25%。主要引起疼痛,僵硬,腫脹,下腰部和中腰部,頸部活動受限,同時也累及髖關節,胸廓和膝關節。男性較女性常見。

強直性脊柱炎目前沒有治癒的方法,治療主要是控制症狀和預防疾病進展。大部分的患者能有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自我護理,主要的並發症包括眼睛虹膜炎症(虹膜炎),以及由胸廓僵硬引起的呼吸困難。

合肥協和強直性脊柱炎治療基地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

2、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

3、什麼叫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發異常免疫應答。是四肢大關節,以及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以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濕病范疇,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該病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望採納

4、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影像學指標:AS最早的變化發生在骶髂關節。X線片顯示骶髂關節軟骨下骨緣模糊,骨質糜爛,關節間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關節融合。
通常按x線片骶髂關節炎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正常;
I級:可疑;
Ⅱ級:有輕度骶髂關節炎;
Ⅲ級:有中度骶髂關節炎;
IV級:關節融合強直。
脊柱的x線片表現有椎體骨質疏鬆和方形變,小關節模糊,椎旁韌帶鈣化以及骨橋形成。晚期廣泛而嚴重的骨化性骨橋表現稱為「竹節樣脊柱」。恥骨聯合、坐骨結節和肌腱附著點(如跟骨)的骨質糜爛,伴鄰近骨質的反應性硬化及絨毛狀改變,可出現新骨形成。對於臨床早期或可疑病例.叮選擇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由於CT的輻射較普通x線大,應僅作為診斷使用,不應反復檢查。MRI被認為是早期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的最有效工具。

臨床標准:1.下腰痛持續至少3個月,活動後可緩解,休息無改善。2.腰椎在垂直及水平方向活動受限。3.胸椎活動度較同年齡、性別的正常人減少。
影像學標准: 單側3--4級或雙側2級及以上骶髂關節炎
分級:1.確診的強柱:滿足影像學標准並有至少一項臨床表現。
2.可能的強柱:滿足3項臨床標准或滿足影像學標准,但無滿足臨床標準的症狀或體征。

5、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起異常免疫應答。是四肢大關節,以及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以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濕病范疇,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該病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很可能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受環境因素包括感染等多方面的影響而致病。遺傳因素在強直性脊柱炎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與強直性性脊柱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