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獵豹和豹子有什麼不同
獵豹和豹子有以下不同:
1、外觀不同
獵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比較長,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樣,體型是纖細、腿長、頭小。
豹子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布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軀體細長,四肢粗短有力,爪強銳。頭圓較大,頸稍短,四肢強壯,前肢較後肢略寬大,前足5趾,後足4趾,趾上均具灰白色銳爪。趾間、趾掌墊間長有濃密的短毛。
獵豹:
豹子:
2、棲息環境不同
獵豹棲息在溫帶、熱帶的草原、沙漠和有稀疏樹木的大草原。
豹的適應性很強,它可生存於多種多樣的環境,包括森林、灌叢、熱帶雨林、山地、丘陵、平原、乾旱地、濕地、甚至荒漠等。
3、獵物不同
獵豹的獵物主要是中小型有蹄類動物,包括湯姆森瞪羚、葛氏瞪羚、黑斑羚、小角馬等,在食物匱乏時,也會襲擊斑馬,另外鴕鳥也是獵豹經常捕食的對象。
豹子的獵物包括麂、羊等有蹄類動物,也吃一些貓類動物、鼬科動物以及猴子、兔子、鼠類等。另外也偶然捕食鳥類、魚類。食物缺乏時,也食青蛙、螻蛄、蝗蟲等。有時,還吃較甜的植物性果子。
4、捕獵方式不同
獵豹偷偷接近到與獵物10至30米的距離,然後獵捕獵物,獵捕時速度最高可達到時速120千米,且僅一腳著地,但最多隻能跑3分鍾,超過時生理構造使獵豹必須減速,否則它們會因身體過熱而死。通常在1分鍾內即可獵捕到獵物,如果獵豹獵捕失敗,那將是浪費體力。大致上6次捕獵中僅有1次會成功。
豹子四肢矯健,動作靈活,跳躍力很強,更善於攀緣。它常常伏在樹葉茂密的樹叉上,待有獵物路過時,一躍而下,抱住背部,咬其喉嚨,死後方就食。捕獵時還採取追獵方式;發現獵物時便隱蔽在草叢中,藉助樹木的掩護,輕輕地逐漸接近,潛至一定距離時,突然躍起,經幾竄跳,即能捕獲獵物。
2、獵豹的身高體長
獵豹的軀干長是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2公斤。雄獵豹的體型略微大於雌獵豹,獵豹背部的顏色是淡黃色。它腹部的顏色比較淺,通常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這個條紋就是我們用來區別獵豹與豹的一個特徵。
食肉目貓科的獵豹屬的單型種。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細長,趾爪較直,不象貓科動物那樣能將爪全部縮進。頭小而圓;全身無色淡黃並雜有許多小黑點(見圖)。現分布於非洲。
棲息於有叢林或疏林的乾燥地區,平時獨居,僅在交配季節成對,也有由母豹帶領4~5隻幼豹的群體。獵豹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動物,每小時可達112公里。以羚羊等中、小型動物為食。除以高速追擊的方式進行捕食外,也採取伏擊方法,隱匿在草叢或灌木叢中,待獵物接近時突然竄出獵取。母豹1胎產2~5仔。壽命約 15年。
獵豹雖兇猛好鬥,但易於馴養,古代曾用它助獵。獵豹曾有較廣泛的分布區,從非洲大陸到亞洲南部各國都有棲息,由於人類長期的濫獵,目前印度、蘇聯中亞等地已絕滅,在非洲西南部各地很稀有。
獵豹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短跑之王。據測,一隻成年獵豹能在幾秒之內達到每小時100公里。不過這並不能保證它們在捕獵當中萬無一失,要知道大自然這個上帝是非常公平的,它雖然賜予了它們無以倫比的速度,卻沒有同時賜予它們耐力,如果獵豹不能在短距離內捕捉到獵物,它就會放棄,等待下一次出擊。
獵豹的長相和它們其他多數的貓科動物遠親不怎麼相象。它們的頭比較小,鼻子兩邊各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處一直延伸到嘴邊,如同兩條淚痕(見上圖,這也是它們區別於其他大貓們的最顯著特徵之一)。它們的身材修長,體形精瘦,身長約140-220cm,高度約75-85cm。它們的四肢也很長,還有一條長尾巴。獵豹的毛發呈淺金色,上面點綴著黑色的圓形斑點,背上還長有一條像鬃毛一樣的毛發(有些種類的獵豹背上的深色「鬃毛」相當明顯,而身上的斑點比較大,像一條條短的條紋,這種獵豹被稱之為「王獵豹」。王獵豹曾被認為是一個獨立亞種,但後來經研究發現,它們獨特而美麗的花紋只是基因突變的產物)。獵豹的爪子有些類似狗爪,因為它們不能像其他貓科動物一樣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墊里,而是只能收回一半。
獵豹之間由於基因高度純化,遠親之間的皮膚可以隨意移植不會發生排異反應。人們為獵豹的亞種進行分類也成了件難事。對獵豹血液中的蛋白質分析顯示,不同獵豹之間的差異是非常細微的,因此對獵豹亞種的劃分一直以來存在著爭議性。
獵豹主要分布於非洲,曾生活在亞洲的印度,印度的獵豹也叫印度豹(已滅絕)。獵豹是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12公里,而且加速度也非常驚人,從起跑到最大速度僅需4秒。但耐力不佳,無法長時間追逐獵物。獵豹的獵物主要是湯姆森瞪羚和小角馬等中小型有蹄類。獵豹的體型為了適應高速的追逐而變得修長,爪子也無法象其他貓科動物那樣隨意伸縮,因此無法和其他大型獵食動物如獅子,鬣狗等對抗,辛苦捕來的獵物經常被它們搶走。非洲的馬塞族人對獵豹也不太友善。馬塞族是游牧民族,他們不會隨意獵殺野生動物,因為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放養的牲口才適宜食用,但他們會用手中的長矛搶走獵豹的獵物,不是為了吃,而是用來喂狗,這樣它們便可省下喂狗的食物。可憐的獵豹只能重新捕獵,但高速的追獵帶來的後果是能量的高度損耗,一個獵豹連續追獵5次不成功或獵物被搶走,就有可能會被餓死,因為再沒力氣捕獵了。幼豹的成活率很低,三分之二的幼豹在一歲前就被獅子鬣狗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餓死。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獵豹,獵豹在英文中的英文名字是Cheetah,這個詞是來自於北印度語Chita,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獵豹很多人可能在野生動物園見過,它的軀干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2公斤。雄獵豹它的體型略微大於雌獵豹,獵豹背部的顏色是淡黃色。它腹部的顏色比較淺,通常是白色的。剛才我們說了,獵豹它是叫 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所以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這個條紋就是我們用來區別獵豹與豹的一個特徵。
獵豹的外形
獵豹的外形和它們其他多數的貓科動物遠親不怎麼相象。它們的頭比較小,鼻子兩邊各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處一直延伸到嘴邊,如同兩條淚痕(見上圖,這也是它們區別於其他大貓們的最顯著特徵之一)。它們的身材修長,體形精瘦,身長約140-220cm,高度約75-85cm。它們的四肢也很長,還有一條長尾巴。獵豹的毛發呈淺金色,上面點綴著黑色的圓形斑點,背上還長有一條像鬃毛一樣的毛發(有些種類的獵豹背上的深色「鬃毛」相當明顯,而身上的斑點比較大,像一條條短的條紋,這種獵豹被稱之為「王獵豹」。王獵豹曾被認為是一個獨立亞種,但後來經研究發現,它們獨特而美麗的花紋只是基因突變的產物)。獵豹的爪子有些類似狗爪,因為它們不能像其他貓科動物一樣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墊里,而是只能收回一半。
3、奔跑中的獵豹的骨骼圖,像獵豹這樣,有一根脊柱的動物,科學家把它叫作什麼動物?
(1)根據動物體內有無 脊柱,可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其中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2)圖中屬於脊椎動物的有獵豹、青蛙和麻雀,其中有翼的脊椎動物為麻雀,為鳥類,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
(3)由圖可知:脊椎動物的有獵豹、青蛙和麻雀,無翼的有獵豹、青蛙,獵豹屬於哺乳動物,生殖方式為胎生,青蛙屬於兩棲動物生殖方式為卵生.所以②為獵豹,主要運動方式為奔跑.
(4)圖中無脊椎動物有海蜇、蜜蜂和河蚌,其中有硬殼的是河蚌,沒有硬殼是海蜇、蜜蜂,蜜蜂屬於節肢動物,身體分節,所以④為河蚌,⑤蜜蜂,⑥海蜇,蜜蜂的體外有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的作用.
(5)由以上分析: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動物名稱,③青蛙;④河蚌;⑥海蟄.
故答案為:(1)脊柱 (2)麻雀;肺;氣囊 (3)胎生;獵豹;奔跑 (4)蜜蜂;外骨骼 (5)青蛙;河蚌;海蜇
4、獵豹有什麼特長
跑得快,有利於幫助他們追不到獵物,一般獨居碰到其他豹子會發起進攻
5、有關獵豹的問題?
豹它的社群行為與其他的動物也有相似的地方,它有一種同性集群。所謂的同性就是同性別的個體待在一塊,在野生的豹群裡面,一般分為雄性個體群,也就是單身漢群和雌性群。還有母子群,雄性除了繁殖季節,它一般是單獨生活的,或者是兩只、三隻雄性個體待在一塊,和雌性個體不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雄性個體的領域可能與幾群雌性個體的領域重疊,雌性個體就是它在繁殖季節和雄性待在一塊。一旦繁殖季節過了以後,懷孕的雌性個體就會形成一個單獨的群體,在野外游盪。自己捕食,到那個時候它們產下小崽,它們會帶著小崽一起活動。開始哺乳,然後一起活動。告訴小崽怎麼捕食,等到雄性的小崽長大以後,這些雄性的小獵豹它就會慢慢地離開雌性的群體,然後開始自己的生活。或者幾只雄性個體待在一塊,最後再建立它自己的領域,然後再進行自己的繁殖期,這就是它們的一個生命周期。雌豹把它們領域設在那些它經常捕食的羚羊角馬遷徙的路線上面,有時候雌性獵豹懷孕了,它的奔跑速度還是很快,而且捕食起來也非常靈活。它也必須抓到食物,所以的話,對它的出生崽的個體重量,對它懷孕的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為它在懷孕期間,甚至懷孕的晚期它也必須能夠捕到食物才行。要不然的話,它不可能完成妊娠過程。
6、啊有誰知道有關獵豹的資料啊?
獵豹又稱印度豹,是貓科獵豹屬的一種動物。獵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比較長,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樣,體型是纖細、腿長、頭小。
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這個特徵可以用來區別獵豹與豹,這兩條黑紋有利於吸收陽光,從而使視野更加開闊。獵豹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比較長,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樣。它的體型是纖細、腿長、頭小、耳朵短,瞳孔是圓形。
因為獵豹具有這種流線型的體型,所以跑起步來顯得十分輕盈。加上獵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軟,它無論是站立的時候,還是奔跑的時候,它的身體的輪廓都像是一座青銅作品。獵豹的牙很鋒利,但是比較起其他的大型貓科動物,獵豹的牙比較小。
(6)獵豹有脊柱嗎擴展資料
獵豹原產地: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南、波札那、布吉納法索、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肯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雄性獵豹一般也會爭奪配偶。它不是一夫一妻制,它在野外是自由競爭。懷孕期是91到95天,一隻雌性獵豹它一胎可以生1-6幼崽,通常來說是2-4隻。產崽的雌性獵豹,將它的巢建在那些草比較密的,或者是叢林的深處,或者是沼澤地,一些其他動物到不了的地方,因為有可能一些猛獸可能會捕食這些小獵豹。
一般小獵豹長到1歲以後,它們才會開始獨立地捕食。小獵豹體重一般是240-300克,要生下來2-3天之後才會爬,4-14天以後眼睛才會睜開,21-28天之後才開始取食,兩個月以後開始斷奶。9-10個月以後,雌獵豹開始達到了性成熟。
雄獵豹的話一般要十四個月齡才能達到性成熟,小獵豹出生的時候,它背部有一些斗篷狀的毛,那個蓬鬆的毛一般的是在兩個半月的時候這些毛就開始脫落。
7、獵豹有什麼特點
獵豹是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15公里,而且,加速度也非常驚人,據測回,一隻成年獵豹能答在4秒之內達到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不過,耐力不佳,無法長時間追逐獵物,如果獵豹不能在短距離內捕捉到獵物,它就會放棄,等待下一次出擊。
但高速的追獵帶來的後果是能量的高度損耗,一個獵豹連續追獵5次不成功或獵物被搶走,就有可能會被餓死,因為再沒力氣捕獵了。幼豹的成活率很低,三分之二的幼豹在一歲前就被獅子鬣狗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餓死。
8、獵豹跑得快的原因給身體有關嗎,有關的話在哪兒
它為什麼跑這么快呢?與它的身體結構有關,一個是它的腿長,身體很瘦。再一個獵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軟,容易彎曲,像一根大彈簧一樣。就是它跑起來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它前肢和後肢都在用力,而且身體也在奔跑中間一起一伏,所以跑得非常快。獵豹它在奔跑的時候,它需要急轉彎,它那條大尾巴就起了平衡的作用。就是在轉彎的時候,尾巴平衡,使它不至於摔倒。因為在自然界,人們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就像我們人類軍備競爭一樣,你跑得快,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行。或者是你要抓我,我必須逃脫,要不然我被你吃掉以後,我就有可能整個物種滅掉。所以捕食者跑得很快,那個被捕食者必須跑得更快,或者是有別的辦法。一般來說的話,因為獵豹跑得快,其他動物無法跑得比它更快,它們只好想盡辦法。像羚羊的話,它一般是急轉彎,不停地急轉彎。因為它直線跑的話,它跑不過。所以它只好跑幾步轉一下,所以獵豹也得不停的轉彎。這時候獵豹要保持平衡,不至於摔倒的話,它必須靠大尾巴,大尾巴保持平衡。但是要注意到,獵豹既然跑得那麼快,但是對它來說,對它的整個身體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是一種考驗。當它奔跑速度達到110公里以上的時候,它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在超負荷運轉。大家知道,當動物機體運動的時候,它體內會產生大量的熱。動物必須把這些熱排出去,就像人類一樣,人類運動跑步的時候要大量地出汗,或者喘氣。一方面是吸進氧氣,一方面是通過出氣,也排出一部分熱量,通過排汗也排出一部分熱量。由於獵豹它一下子無法把囤積的熱量排出去,很容易出現虛脫症狀,所以獵豹一般只能短跑幾百米,它就減速了。要不然它身體就過熱,然後會產生虛脫。所以這種奔跑是很傷元氣的,有時候就??那個時候也沒辦法進食,必須要休息一下,或者喘喘氣,才能開始進食。這個時候是獵豹最脆弱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它的獵物很可能被附近的獅子或者豹子搶走,甚至它自己還有生命之憂。如果獅子太餓了,或者有一群獅子很久沒進食,那麼那些獅子有可能把獵豹都作為它們的捕食對象。
9、獵豹脊柱最長多少米
1米吧
10、獵豹是脊椎動物嗎
中文學名: 獵豹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食肉目
科: 貓科
亞科: 獵豹亞科
屬: 獵豹屬
種: 獵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