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確解讀脊柱X線平片
頸背痛和腰腿痛是臨床上最普遍的就診原因,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診斷時最常用影像檢查就是脊柱X線檢查,因此正確使用和解讀脊柱X線檢查對於基層醫師非常重要。
X線檢查體位和正常影像學表現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為頸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線檢查的基本體位為正位和側位。頸椎的左、右斜位有利於顯示鉤錐關節和椎間孔,也是常用的檢查體位。腰椎斜位用來觀察椎弓根,主要用於腰椎滑脫鑒別。
脊柱的X線平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體骨質結構,無法直接顯示韌帶和椎間盤等軟組織,只能通過觀察相鄰骨質間接反映其變化。椎體骨皮質密度很高,X線表現為線狀緻密影,松質骨(髓質)密度較皮質低,兩者存在良好的對比。
由於X線是二維投照技術,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橫突等脊柱附件可能會與椎體重疊,觀察時要注意區分這些結構。另外腸內容物可能會與腰椎重疊,對圖像判讀產生影響,特別是低密度腸氣可能會誤認為骨質破壞,需要結合不同體位綜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結構的X線表現已分別在圖中標注(圖1~圖4),供大家參考學習。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現為:頸椎輕度前凸,胸椎輕度後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齊,X線側位表現為椎體前、後緣連線平滑。椎體形態規則,椎體前後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間隙約等寬,X線正位椎間隙左右等寬,側位示前寬後窄。
閱片原則脊柱X線平片解讀時應該按照一定順序,避免遺漏重要影像表現。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齊;椎間隙有無狹窄或增寬;椎體及附件皮質是否連續以及骨質有無異常;椎旁軟組織有無增厚或異常密度;投照范圍內有無其他異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是發現脊柱異常影像表現的基礎,本期講座主要復習了脊柱正常X線表現,隨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現。
基層醫師經常遇到脊柱X線平片。臨床醫師應熟悉脊柱常用X線檢查體位和觀察要點,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才能發現異常。另一方面,臨床醫師在觀察脊柱X線平片時應按照一定順序,對脊柱X線平片做出全面解讀。
2、為什麼說「異病可以同護,同病可以異護」
異病同治抄,同病異治,襲是辨證施治之靈活應用、法無定法。前者,如氣虛、血崩,雖然是不同病,但都可以用人參調治。後者,同一種病,如腸胃炎,針對食積,雖然說上吐下瀉,但病因卻是積食而致,用瀉下涌吐法清理郁積,吐瀉即愈。而同樣是胃腸炎,脾胃虛寒,則溫中健脾,有濕邪則燥濕健脾,君火相火不足則虛則補其母一一溫補益陽
3、異病同影 同病異影的診斷結論:
si
4、骨科專家請進!!脊柱轉移與脊柱結核如何區別?
你好,首先我非骨科專家,僅僅是一名放射大夫。我要回答的是你所問的二者的區別。 脊柱結核:X線平片特點:1、臨床症狀不明顯,病程較長。2、兩個以上椎體的溶骨性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脊柱後突畸形。3、椎旁膿腫形成和軟組織鈣化影。 CT:可確定隱蔽的骨質破壞,椎體周圍膿腫的位置和范圍。 MRI:可發現X線、CT表現正常的早期椎體結核病灶(所以你選擇做磁共振是很明智的),對於觀察軟組織和向椎管內侵犯優於CT。 脊柱轉移瘤:椎弓根破壞常是脊柱轉移瘤明顯的平片特點。脊柱結核極少反復累及椎體後部及椎弓根,多為椎體廣泛破壞後累及。轉移瘤很少累及椎間盤和沿前縱韌帶下蔓延。 請注意及時復查。
5、《同病異葯》文言文翻譯
【原文】府吏兒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陀曰:「尋當下之,延當版發汗。」或難其異權,陀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葯,明旦並起。
【譯文】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葯,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6、我想請教您一下所謂的異病是怎麼一回事?
癔病是神經症的一種。所謂神經症,指的是沒有器質性病變,但卻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一些疾病,它包括神經衰弱、焦慮症、強迫症、恐怖症、神經症性抑鬱、疑病症、癔病等。
癔病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症狀是,抽搐、不能說話(很像是意識喪失),感覺障礙,比如肢體麻木、手套樣感覺喪失,還可以表現為肢體癱瘓、癔病性失明、失聽(筆者和中醫院原耳鼻喉科主任薄木真報告過34例癔病性聽覺喪失)。
癔病主要是由於精神因素所致,常發生在受暗示性較高的人身上。癔病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就是癔病集體發作(Mass Hysteria),當另外一個受暗示性較高的人,看到別人發病時,自己也受到感染,表現出同樣的症狀。從這個意義上說,癔病是一種帶有傳染性的疾病,因此可以把它叫做精神傳染病。
=========
癔病的心理調適
癔病的主要症狀:
①癔症軀體障礙(轉化型癔症)。表現為麻木,感覺過敏,突然失明,突然發生完全性聽力喪失;失音或喉部梗阻感;肢體癱瘓、不能站立或不能步行,但無肌肉萎縮;痙攣發作,倒地、抽搐,常常是手足亂舞,有時扯頭發、咬衣服。
②癔症性心理障礙(分離性癔症)表現為突然情感爆發,哭笑不止,撞頭、扯頭發、咬衣服、捶胸頓足、滿地打滾,常伴有情緒的急劇轉變和戲劇性表現。還有的心因性遺忘病人,表現為有選擇地遺忘那些與心理創傷有關的內容或某一階段的經歷;神遊症患者,突然離開原先的活動,外出漫遊,可歷時數日。
由於癔病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有時讓人琢磨不定,同時沒有器質性病變發生,所以,有許多人認為,癔病是邪病,是鬼神等作祟,到處向誣醫神漢求救。不僅被人騙去錢財,還往往導致病情加重,耽誤了正常治療。
對於癔症的確認應十分慎重,要注意四個要點:
一是該病是由於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二是該病的症狀具有特異性,如軀體障礙表現出的體征,意識障礙表現出過多的表情和誇張性;
三是症狀可因暗示而消失;
四是它不屬於氣質性軀體疾病。
癔病發生的原因:
①主要是患者的特殊性格。患者一般性格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變性,具體表現為情感活躍、生動,但是膚淺、幼稚;情感帶有強烈的誇張性和戲劇色彩;易接受暗示,又願意當眾表現。
②急劇的或者持久的心理緊張刺激,持久的心理沖突。如地震、水災、親人亡故等強烈刺激,強迫婚姻,遇到被人誣告、誹謗等有傷自尊和有辱人格的事,引起驚恐、悔恨,氣憤、委屈、憂慮等情緒,尤其是憤怒和悲哀等情緒,而這些情緒又被壓抑不能表達時,就可能導致癔症的發生。
癔病的治療:
①認知療法。通過說服、教育和保證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力爭完全控制復發。
②暗示療法。用語言暗示,用肯定而有信心的 言語指導和鼓勵患者,提高其信心,避免周圍副面影響。
③催眠法。在催眠狀態下,通過揭示矛盾、暴露隱私和發泄慾望並且加以解釋和疏導,也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催眠步驟是:首先改善情緒,消除胸悶氣阻等身體不適感;其次是了解發病的誘因以及真正的心理問題,進行解釋和疏導;第三是針對症狀採取催眠暗示療法;第四是糾正患者不良性格傾向,鞏固療效;第五是幫助患者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力爭完全控制復發。
④葯物療法。臨床發現,在有的癔症患者發作的時候,立即服用治療傳導阻滯的葯物,如地奧心血康之類的葯物,症狀很快消失。
7、中醫學裡面所說的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有那些質的區別?
異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但表現的症狀相同或者相近。可以用同樣的治療方法和方劑治療。
同病異治是指雖然有相同的症狀表現,但因為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不同,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方劑治療。
8、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含義:
同病異治:指同一病證,因時、因地、因人不同,或由於病情內進展程度、病機容變化,以及用葯過程中正邪消長等差異,治療上應相應採取不同治法。
異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證候,因而可以採用同一方法治療。
哲學道理:
同樣的現象,其本質不一定都相同,同時,同樣的本質,其表現形式也不一樣,我們所需要做的是,透過其表面現象看到本質內容,從而做出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