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結核的臨床表現
1.一般症狀
起病緩慢,有低熱、疲倦、消瘦、盜汗、食慾不振與貧血等症狀。兒童常有夜啼、呆滯或性情急躁等。
2.疼痛
疼痛常是最先出現的症狀。通常為輕微疼痛,休息後症狀減輕,勞累後則加重。早期疼痛不會響睡眠,病程長者夜間也會有疼痛。
3.頸椎結核的特點
除有頸部疼痛外,還有上肢麻木等神經根受刺激表現,咳嗽、噴嚏時會使疼痛與麻木加重。神經根受壓時則疼痛劇烈。如果疼痛明顯,患者常用雙手撐住下頜,使頭前傾、頸部縮短,姿勢十分典型。咽後壁膿腫妨礙呼吸與吞咽,患者睡眠時有鼾聲。後期時可在頸側摸到冷膿腫所致的頸部腫塊。
4.胸椎結核的特點
胸椎結核有背痛症狀,必須注意,下胸椎病變的疼痛有時表現為腰骶部疼痛。脊柱後凸十分常見,直至偶然發現有胸椎後凸畸形才來就診。
5.腰椎結核的特點
患者在站立與行走時,往往用雙手托住腰部,頭及軀干向後傾斜,使重心後移,盡量減輕體重對病變椎體的壓力。患者從地上拾物時,不能彎腰,需挺腰屈膝屈髖下蹲才能取物,稱拾物試驗陽性。
另一檢查方法為患兒俯卧,檢查者用雙手提起患兒雙足,將兩下肢及骨盆輕輕上提,如有腰椎病變,由於肌肉痙攣,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後期患者有腰大肌膿腫形成,可在腰三角、髂窩或腹股溝處看到或摸到膿腫。腰椎結核者脊柱後凸通常不嚴重,從胸椎到骶骨,沿著骶棘肌兩側,用手指順序按摸,亦能發覺輕度後凸。
寒性膿腫在有繼發感染時會出現高熱以及毒血症症狀加重。潰破後先流出大量稀薄液體,混有乾酪樣物,也可伴有少量死骨。破潰後往往形成慢性竇道,經久不愈。
2、脊柱結核的症狀有哪些?
脊柱結核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疼痛。多為輕微鈍痛,休息後減輕,勞累後則重,咳嗽、打噴嚏或持物時加重,但夜間病人多能較好地睡眠,這與惡性腫瘤不同。病人訴說疼痛部位有時和病變不一致,胸腰段病變的病人常訴說其腰骶部疼痛。如不仔細檢查,或僅攝腰骶部X線片,往往會漏診。後凸畸形嚴重者,可引起下腰勞損,產生疼痛。如病變壓迫脊髓和神經根,疼痛可能相當劇烈,並沿神經根放射。②姿勢異常。病變部位不同,病人所採取的姿勢也各不相同。頸椎結核病人常有斜頸畸形,頭前斜,頸短縮,一直用雙手托住下頜。胸腰椎、腰椎及腰骶椎結核病人站立或走路時盡量將頭與軀干後仰,坐時喜用手扶椅,以減輕體重對受累椎體的壓力。腰椎結核的病人從地上拾物盡量屈膝、屈髖,避免彎腰,起立時用手扶大腿前方,此種現象稱為拾物試驗陽性。③脊柱畸形。以後凸畸形最為常見,多為角形後凸,側彎不常見,也不嚴重。④脊柱活動受限。脊柱的正常活動有屈伸、側彎和旋轉三個方向。由於病灶周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運動幅度較大的頸椎和腰椎容易查出,活動較小的胸則不易查出。⑤壓痛和叩擊痛。因椎體離棘突較遠,故局部壓痛不太明顯;叩擊局部棘突,可引起疼痛。⑥寒性膿腫。此種現象常為病人的最早體征,有時常將膿腫誤認為腫瘤。有時膿腫位置深,不易早期發現,因此應當在膿腫的好發部位去尋找膿腫的病灶。⑦脊髓受壓現象。有的病人因出現截癱才來就診。即使病人沒有神經障礙的描述,也應常規地檢查雙下肢的神經情況,以便及時發現早期脊髓受壓現象。
3、骨結核是什麼病
骨結核
骨結核是有肺結核繼發的。
核病首先發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後通過血液的傳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統去,可以導致骨骼系統結核、泌尿系統結核、消化系統結核等。
骨結核可導致癱瘓
這種細菌傳播到其他部位後,大部分的部位可以由於抵抗力的增強把它消滅掉,但是有一些部位的結核菌可能在局部形成一個小的病灶,如果肌體抵抗力很強,可能潛伏在那裡,當肌體抵抗力減弱的時候,這些潛伏的病灶就可以發展起來,導致骨結核病,因此骨結核是一種繼發的病灶。得了骨結核後人為什麼會導致癱瘓呢?
有一部分骨結核可以引起病人癱瘓,這是由於結核病變對骨頭的侵蝕,大家都知道脊樑骨後面就是脊髓,一旦脊髓受到壓迫或者損傷和牽拉,那麼傳達指令就會出現問題,病人就會出現癱瘓。人體從頸椎、胸椎到腰椎都可以得結核,如果生病的位置比較高,危害就越大,如果頸椎得了結核,雙上肢以下就會不能動,如果是胸椎得了結核,那麼胸部以下就不能動了,腰椎如果得了結核就主要是雙下肢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在四肢的部位得結核?
實際上人體任何部位的骨頭都可以得結核,脊柱部位的結核大約佔到50%,其他的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很多關節也都可以得結核。
根據病變部位和發展情況可分為單純性骨結核,單純性滑膜結核和全關節結核。 關節結核發展緩慢,早期多為偶然的關節疼痛,逐漸加重並轉為經常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壓痛,疼痛可放散至其它部位,如髖關節結核疼痛常放散至膝關節。因活動時疼痛而有肌痙攣,致使關節的自動和被動活動受限,持久性肌痙攣可引起關節攣縮或變形,患肢因廢用而肌肉萎縮。在晚期因骨質破壞,或骨骺生長影響,形成關節畸形、病理脫臼或肢體短縮等
骨結核病的腰疼、麻木有什麼特點?
脊柱結核尤其是腰椎的結核最早的症狀常常是腰疼,但是很多別的疾病都可以產生腰疼,比如椎間盤病、腰部勞損等都可以導致腰疼。結核病的腰疼和其他疾病導致的腰疼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結核病的腰疼是一種持續的腰疼,尤其是在晚上睡著以後疼,小孩或者年輕人經常疼醒了,疼痛不會因為休息、吃葯等有好轉。在臨床醫生看來脊柱結核和別的疾病導致的疼痛區別在於,脊柱結核導致疼痛的病人的腰都是僵直的,很難自己彎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央視)
骨結核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骨結核包括脊柱結核有它一般的結核治療原則,首先是支持療法,要有充分的營養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熱量要夠,充足的休息等。另外就是抗結核治療,也就是化療,給予各種抗結核的葯物,需要堅持的時間比較長。但是有些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了,膿腫、癱瘓等,就要進行手術治療了。手術要把那些已經被結核病破壞掉的骨頭清除干凈,在基本切除後的基礎上再用其他部位的骨頭,比如髂骨植入進去,目的是讓植入的骨頭和原來即將正常的骨頭慢慢長在一起,融為一體。手術的另一方面需要臨時進行固定,半年後植入骨頭就已經融合了。然後加上葯物治療就可以了。脊柱結核病手術的風險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考慮,首先要看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還要看醫院的技術力量,特別是手術醫生以及麻醉的情況,最後要看設備情況。目前看來我國進行結核手術的保險系數還是比較高的。
1)驗方:治骨關節結核、未潰而腫痛
生甘草、生川草烏、生白芨各8兩,藤黃12兩,冰片5錢。
用法:共研細末,用時以滾熱開水調如糊狀,外敷患處,用量按病灶大小而定,每周換葯一次。
(2)驗方:治骨結核皮肉潰爛、面積較大。
龍骨、廣丹、寒水石各1兩,梅片3錢。
用法:共研末撒瘡上。如久不收口,再加黃連研末撒瘡上。
4、脊柱結核的症狀有哪些?
脊柱結核為慢性骨關節病變,起病緩,進展慢,早期可無症狀常常被忽視。有的被誤診為慢性勞損、風濕症等而長期對症治療。極少數起病急驟,易和急性化膿性炎症混淆。
多發群體
脊柱結核約占所有骨關節結核患者的50%~75%,以前認為脊柱結核的發病年齡基本趨勢是年齡越高,發病越少,現在隨人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預防接種,發現脊柱結核發病人群也發生變化,主要發病為一些邊緣地區、老年營養及免疫功能較差人群,脊柱結核以10歲以下兒童最少,約佔2%,10-29歲青年約佔24%,30-49歲中年約佔31%,50歲以上老年約佔43%,其中男性略多於女性,平均年齡47±17.5歲,其中多發性身體負重較大的腰椎、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頸椎等。有兩處椎體病灶者3%~7%,而其間為無病的椎體所隔開,稱之跳躍型脊柱結核。
疾病症狀
1.全身症狀
患者倦怠無力,食慾減退、午後低熱、盜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狀。偶見少數病情惡化急性發作出現弛張型高熱,體溫39℃左右,多誤診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
2.局部症狀
(1)疼痛
患處局限性鈍痛。早期輕,病情進展逐漸加重,勞累、活動後加重,在坐車震動、咳嗽、打噴嚏時加重,卧床休息後減輕。夜間痛加重,如果出現突然症狀加重,多為椎體壓縮或病變累及神經根,疼痛可沿脊神經放射,上頸椎放射到後枕部、下頸椎放射到肩或臂,胸椎沿肋間神經放射至上、下腹部,常誤診為膽囊炎、胰腺炎、闌尾炎等。下段胸椎11~12可沿臀下神經放射到下腰或臀部,為此X線攝片檢查時多僅攝腰椎片,從而下段胸椎病變經常被漏診。腰椎病變沿腰神經叢多放射到大腿的前方,偶牽涉腿後側,易誤診為間盤脫出症。
(2)活動受限
病變周圍軟組織受到炎症刺激,發生疼痛、保護性攣縮,影響脊柱活動。頸椎與腰椎活動度大,容易查出,胸椎活動度較小,不易查出。脊柱主要有屈伸、側彎和旋轉三個方向活動。無特殊固定體位讓患者主動屈曲、伸展、側彎,如有受限,常常也能一目瞭然。小兒不合作,可使其仰卧,常可發現髖、膝屈曲;如被動伸直髖關節,可出現疼痛;讓患兒俯卧,一手握其雙足並將其提起,可見立即出現疼痛,並能看到腰部板狀。即俯卧背伸試驗陽性。
(3)異常姿勢
患者常有特定姿勢異常,部位不同,姿勢各異。頸椎結核患者常有斜頸、頭前傾、頸短縮和雙手托著下頜體位。胸腰椎、腰椎及腰骶椎結核患者站立或行走時呈挺胸凸腹的姿勢,坐時喜用手扶椅,以減輕體重對受累椎體的壓力。正常人可彎腰拾物,因病不能彎腰而是屈髖屈膝,一手扶膝另手去拾地上的東西,稱之拾物試驗陽性。
(4)脊椎畸形
主要為結核桿菌侵襲破壞造成椎體間形態結構改變所致,頸椎和腰椎可有生理前突消失,胸椎、胸腰段多以後凸畸形多見,多為角型後凸,用手觸摸,一觸即知。脊椎側彎不常見,也不嚴重。脊椎後凸畸形,彎腰受限為脊柱結核的特徵表現。
(5)壓痛及叩擊痛
早期病變較深且較局限,故局部壓痛可不明顯,可採用縱向叩擊法檢查:患者坐直,醫生一手扶住患者胸前,一手握拳縱向叩擊患者頭頂,此時患者常有病損椎隱痛。當局部畸形出向後,用手按壓後凸棘突,即能引起明顯疼痛。
(6)寒性膿腫和竇道形成
常為患者就診的最早體征,就診時70%~80%脊柱結核並發有寒性膿腫,常有將膿腫誤認為腫瘤。位於深處的脊椎椎旁膿腫需通過X線攝片CT或MRI可顯示出。環樞椎病變可有咽後壁膿腫引起吞咽困難或呼吸障礙;中、下頸椎膿腫出現頸前或頸後三角;胸椎結核椎體側方呈現張力性梭形或柱狀膿腫,可沿肋間神經血管束流注至胸背部,偶可穿入肺臟、胸腔、罕見的穿破食道和胸主動脈;胸腰椎、腰椎的膿腫可沿一側或兩側髂腰肌筋膜或其實質間向下流注於腹膜後,偶穿入結腸等固定的臟器,向下不求上進至髂窩、腹股溝、臀部或腿部;骶椎膿液常匯集在骶骨前方或沿梨狀肌經坐骨大孔到股骨大轉子附近。膿腫可沿肌肉筋膜間隙或神經血管束流注至體表。經治療可自行吸收,或自行破潰形成竇道。竇道繼發感染時,病情將加重,治療困難,預後不佳,應盡量避免。
(7)脊髓受壓
結核性炎症蔓延到椎管或椎體畸形壓迫脊髓,可出現脊髓受損症狀,脊柱結核特別是頸胸椎結核圓錐以上患者應注意有無脊髓壓迫征,四肢神經功能障礙,以便早期發現脊髓壓迫並發症。若炎症控制不理想,直接累及蛛網膜下腔,引起結核性腦膜炎,預後極為不良。脊柱結核合並脊髓損傷是預後最差的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