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鰓鰻的體制結構有哪些可以說明它是低等的脊椎動物?
七鰓鰻是低等的脊椎動物的原因如下:
分頭、軀乾和尾,皮膚裸露無鱗,皮膚中單細胞黏液腺發達
對眼、無眼瞼,身體前端有口漏斗,尾前部腹面有肛門和泄殖孔,側線器官
寄生:營寄生或半寄生
無骨質上下頷
單鼻孔
囊狀腮
無偶鰭
七鰓鰻,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
2、為什麼七鰓鰻為最原始的脊椎動物
七鰓鰻是至今少數僅存的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之一。被發現的七鰓鰻化石,有3.6億年歷史,在恐龍出現之前。所以七鰓鰻被稱為「活化石」,對於研究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
七鰓鰻屬於無頜類,在類似吸盤的嘴巴里長有許多刀片般鋒利的牙齒。它們會咬住魚的側面,在搭便車的同時享受一頓大餐。盡管外形可怖,但只有極少數七鰓鰻攻擊人類的案例。
在吸血鬼中,七鰓鰻可以說是最為古老的。化石證據顯示,七鰓鰻以同樣的形態在大海里已經存在了超過3億年。它們吸食史前鯊魚的方式與現在幾乎沒有差別。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 望採納。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35141.htm
3、脊椎動物最早起源於哪裡?
淺海科學家對比研究了一些原始魚類,比如鯊魚和七鰓鰻(Petromyzon marinus),以及它們的無脊椎近親——海鞘等的基因組。此外,通過重塑人類和小鼠共有miRNA的獲得歷史,研究人員確定:脊椎動物miRNA革新率最高的時期發生在七鰓鰻等無顎魚(jawless fish)和鯊魚等有顎魚彼此分化之前,但在脊椎動物從無脊椎脊索動物近親(比如海鞘)中分化出來之後。
4、七鰓鰻的體制結構有哪些可以說明它是低等的脊椎動物?
七鰓鰻是低等的脊椎動物的原因如下:
分頭、軀乾和尾,皮膚裸露無鱗,皮膚中單細胞黏液腺發達
對眼、無眼瞼,身體前端有口漏斗,尾前部腹面有肛門和泄殖孔,側線器官
寄生:營寄生或半寄生
無骨質上下頷
單鼻孔
囊狀腮
無偶鰭
七鰓鰻,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
5、脊椎動物主要包括哪五大類?
是六類,分別是圓口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1、圓口類:現存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沒有上下頜,又稱無頜類。現生種類有70多種,主要包括七鰓鰻和盲鰻兩類。生活與海洋或淡水中, 無成對附肢,營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魚類及海龜類為寄主。
2、魚類:魚類大約出現於4.5億年前,世界上約有魚類3.2萬種。有尾無四肢,尾分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硬骨魚類。
3、兩棲類:兩棲動物大約出現於3.5億年前。有尾無四肢,幼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它們成體生活在陸地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時,可以用皮膚呼吸。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4、爬行類:地球上的爬行動物大約出現於3億年前。爬行動物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和甲。皮膚表面有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動物,陸地生活,體溫不恆定。喙頭目(楔齒蜥)、龜鱉目(龜)、有鱗目(蜥蜴)和鱷。
5、鳥類:最早的鳥大約出現於1.5億年前。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胸肌發達,骨骼癒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卵生動物。體輕。有喙無齒,身體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夠飛翔。
6、哺乳類: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於2億年前,當前它們是動物界中功能最完善的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恆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動物中,能夠飛翔的動物只有蝙蝠。哺乳動物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級的動物。
(5)七鰓鰻有脊柱擴展資料:
脊椎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皮裝、皮鞋等皮革製品,羊毛衫、羽絨服等服裝製品。此外,許多脊椎動物能捕食農林害蟲、害獸,對農林業有益。據統計,一隻青蛙一年能消滅一萬只害蟲,而蟾蜍捕食害蟲的數量更多。
一隻啄木鳥一年能吃掉近一萬只危害樹木的害蟲。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季所消滅的鼠類,相當於增長1000kg的糧食。蝙蝠的捕蟲本領更為奇妙,它能利用超聲波准確地確定蚊、蛾等昆蟲的空間位置從而捕食它們。通過研究蝙蝠超聲波定位的機理,人們研製出了先進的儀器—雷達。
6、七鰓鰻是僅存的兩種無下巴的脊椎動物之一,那另一種是什麼生物啊?
好的LZ
還有一種是盲鰻
可以點這里看關於盲鰻的詞條
是一種會從魚的鰓部鑽進魚肚,將魚類從內臟開始吃起的相當可怕的生物...
盲鰻和你所說的七鰓鰻同屬於圓口綱,是魚類的祖先的孑遺動物。在講進化史時說道的志留紀,一定會提的甲胄魚和這2個生物就是親戚關系。只不過親戚們在漫長歲月里全死光了,就剩這2個留到了今天。
7、為什麼七鰓鰻的結構特點說明其是最原始的脊椎動物?
因為七鰓鰻的脊索與身體結構已經具有一定的進化,而同時又保留有肌節分節、頭骨不完全等大量無脊椎動物的特點,說明其是最原始的脊椎動物。
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沒有其它的鰭存在。背鰭2個,口漏斗發達,無口須。七鰓鰻只有一個鼻孔,位於頭頂兩眼之間。
眼發達,具松果眼,具感光作用。它的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7個鰓孔,這就是它叫做「七鰓鰻」的原因。內耳有兩個半規管。鼻垂體囊的末端是盲囊。雌雄異體,發育要經過較長的幼體期,經變態為成體。成體行半寄生生活,有害於漁業。
(7)七鰓鰻有脊柱擴展資料
脊椎動物亞門的動物的脊椎都包在肌肉裡面,是脊索動物門中最大和最先進的亞門。這個亞門的成員擁有的肌肉大多數是一對一對的肌肉。神經系統有一部分在脊樑骨中間。脊椎動物亞門動物的骨骼是體內骨,有軟骨也有硬骨。
在動物成長時,這個骨架支持體型。因此脊椎動物可以比無脊動物長得大,而且平均體量也比較大。大多數的脊柱動物的骨架包括頭骨,脊樑骨和兩對軀肢。有些特化程度較深的脊椎動物沒有兩對手腳,如鯨和蛇,在演化之後已經不再需要了。無頜類--脊椎動物中最低等的一類
除具脊索動物共同特徵外,其他特徵還有:出現明顯的頭部,中樞神經系統成管狀,前端擴大為腦,其後方分化出脊髓。大多數種類的脊索只見於發育早期(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例外),以後即為由單個的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
原生水生動物用鰓呼吸,次生水生動物和陸棲動物只在胚胎期出現鰓裂,成體則用肺呼吸。除圓口綱外,都具備上、下頜。循環系統較完善,出現能收縮的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提高生理機能。
用構造復雜的腎臟代替簡單的腎管,提高排泄機能,由新陳代謝產生的大量廢物能更有效地排出體外。除圓口綱外,水生動物具偶鰭,陸生動物具成對附肢。
8、常見的脊椎動物有魚類如什麼什麼類如青蛙什麼類如什麼類如麻雀還有什麼類如牛?
包括六大類,分別是圓口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1、圓口類:現存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沒有上下頜,又稱無頜類。現生種類有70多種,主要包括七鰓鰻和盲鰻兩類。生活與海洋或淡水中, 無成對附肢,營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魚類及海龜類為寄主。
2、魚類:魚類大約出現於4.5億年前,世界上約有魚類3.2萬種。有尾無四肢,尾分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硬骨魚類。
3、兩棲類:兩棲動物大約出現於3.5億年前。有尾無四肢,幼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它們成體生活在陸地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時,可以用皮膚呼吸。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4、爬行類:地球上的爬行動物大約出現於3億年前。爬行動物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和甲。皮膚表面有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動物,陸地生活,體溫不恆定。喙頭目(楔齒蜥)、龜鱉目(龜)、有鱗目(蜥蜴)和鱷。
5、鳥類:最早的鳥大約出現於1.5億年前。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胸肌發達,骨骼癒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卵生動物。體輕。有喙無齒,身體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夠飛翔。
6、哺乳類: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於2億年前,當前它們是動物界中功能最完善的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恆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動物中,能夠飛翔的動物只有蝙蝠。哺乳動物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級的動物。
9、脊椎動物亞門中的圓口綱只有盲鰻和七鰓鰻嗎?
現存圓口綱只有這兩個目 。七鰓鰻目只七鰓鰻科1科6屬41種,其中32種產於淡水,18種為寄生種。中國只產七鰓鰻屬1屬3種。 盲鰻目有2亞科6屬3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