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算骨骼嗎

脊柱算骨骼嗎

發布時間:2020-11-06 17:39:42

1、人體的脊柱,股骨和上肢骨都屬於骨骼

一 脊柱結構
脊柱為人體的中軸,強壯而又柔韌,支持頭和軀干,保持其直立,並能使上身彎曲和旋轉。它由 7 節頸椎、 12 節胸椎、 5 節腰椎及骶椎和尾椎組成。有頸、胸、腰、骶 4 個生理彎曲,使脊柱有類似彈簧的緩沖震盪能力。椎體之間有椎間盤,它有很強的彈性和韌性,可吸收震盪,增加脊柱的靈活性。各個椎體由關節和韌帶等緊密連接而成。整個脊柱起著支持體重,傳遞

重力,保護脊髓、脊神經根及其血管的作用,並參與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也是某些骨骼的起止點,可見脊柱對人體的重要性。

二、 椎間盤

我們所說的椎間盤( intervertebral disc ) , 是指兩椎體之間的組織結構而言。人體除頸 1~2 之間及骶椎外,其他椎體之間包括腰 5 骶 1 之間均有這種結構,整個脊柱共有 23 個椎間盤,占整個脊柱全長的 32.1% 。椎間盤在橫斷面上與其所連接的椎體形態一致,由於各部位脊柱生理要求不同,椎間盤的厚度也不同,凡是在運動較多的部位,椎間盤較厚。其中以腰椎最厚,胸椎最薄。那麼椎間盤的結構又是如何呢?椎間盤是由三部分組成的,有椎體軟骨板、髓核、纖維環。髓核是一個半流動狀物質,被纖維環在四周包圍,上方及下方為軟骨板,髓核被緊緊地包圍在其中,無上下活動的餘地,只有前後移動的范圍。

(1)軟骨板

每個椎體上下面都是由軟骨覆蓋,軟骨板實際上是椎體的組成部分,由透明軟骨組成。由於其生理解剖與髓核及纖維環關系密切,所以把它作為椎間盤的組成部分。在椎間隙與上下面緊密相連,其周圍與纖維環相連,防止髓核突入椎體內。在椎體發育過程中,椎體上下面各有一次級骨化中心,其周圍雖有成骨形成骶環,但中心仍一直保留為軟骨。 5 歲以前,椎體上下的骨骶和骨體相融合。椎體上下透明軟骨有承受壓力、保護椎體的作用。同時透明軟骨可視為半滲透膜,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水可以擴散至椎間盤。另外椎間盤突出物雖然絕大部分指的是髓核及纖維環的突出,但臨床上也見到為數不多的軟骨板撕脫,隨同纖維環,髓核一起突出。軟骨板可以因為發育上的不足,後天外傷與變性,而使髓核突向椎體,形成臨床上所說的許莫氏結節。所以通常將軟骨板也看作為椎間盤的組成部分。總起來說,軟骨板有三個作用,即有骨骺生長作用,保護髓核作用,以及防止水分丟失作用。

(2)纖維環

紛紛環是椎間盤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緻密的纖維組織和纖維軟骨組成,圍繞上下軟骨板的邊緣並和上下椎體緊密連在一起,環包圍髓核,使髓核位於一個密閉的艙內,防止髓核向周圍突出。可以承受身體的很大壓力,並起著緩沖作用。所謂椎間盤突出即纖維環破裂,髓核從中突出,可以理解為「餡餅」周圍的「餅皮」破了,「餡餅」漏了「餡」。

(3)髓核

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可隨外界壓力而改變其位置和形狀。髓核大部分為水分,其含水量可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纖維環和軟骨板將髓核固定,使整個椎間盤似一個水袋,髓核在其中滾動,將所受壓力均勻地傳遞纖維環和椎體軟骨板。椎間盤的彈性和張力與其含水量的改變有密切關系,當含水量減少時,其彈性和張力均減退。含水量減少時壓力解除後,水又進入,體積增大,彈性和張力增高。髓核由於體重、肌肉和韌帶張力影響會產生強大的反抗性彈力,吸收脊柱的震盪,髓核反抗性彈力過強,會沖破纖維環而突出,壓迫神經根或馬尾,形成臨床上的椎間盤突出症。

三、椎管

椎管是由各椎骨之椎孔疊加而成,其前臂為椎體後面、椎間盤後緣和後縱韌帶構成,兩側為椎骨之椎弓根和相鄰椎骨上、下切跡圍成的椎間孔。後方為椎板、黃韌帶和關節突關節組成。在椎管骶段由 5 個骶椎的椎孔癒合而成,其結構與上方不同,均為骨質。椎管各段由於椎骨椎孔的大小不一,故椎管的大小也不同。椎管在頸、腰段較寬闊,胸段較小,骶段呈扁三角形。椎管內有脊髓及其被膜,脊髓發出的神經根從椎間孔穿出。在椎管與脊髓被膜間有脂肪組織和靜脈叢。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椎管狹窄時,可壓迫脊髓、神經根產生一系列臨床症狀。

2、人體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體一共有33塊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稱脊柱骨(backbone),有33塊,根據它們在人體的位置可分為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在成年人5塊骶椎癒合成一塊骶骨,4塊尾椎癒合成一塊尾骨。

根據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頸椎骨,特點是椎體小,椎孔為三角形,棘突短,橫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較頸椎大,較腰椎小,其特點是椎體象心形,兩側有關節面接肋骨頭,椎孔較小,棘突長而多斜下,橫突斜向後外側等。

(2)脊柱算骨骼嗎擴展資料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較大,特點是椎體兩側無關節面,橫突向外側,沒有橫突孔及關節面等;骶骨是由五節骶椎骨合成,特點是底向上前與未節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後及外側面。五塊骶椎的分界線為橫嵴,嵴的兩端叫骶前孔,後面正中線有縱嵴,是骶棘脊突聯合而成。

嵴外側有孔叫骶後孔,第五骶椎向尾側伸出兩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節尾椎聯合成的,其特點是沒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3、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3)脊柱算骨骼嗎擴展資料: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4、人體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體一共有33塊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稱脊柱骨(backbone),有33塊,根據它們在人體的位置可分為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在成年人5塊骶椎癒合成一塊骶骨,4塊尾椎癒合成一塊尾骨。

(4)脊柱算骨骼嗎擴展資料:

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

(1)椎體,短圓柱形,上下兩面澀,接椎間纖綿軟骨,體的中份稍細,是支持體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與椎體連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經橫過形成上下切跡,兩椎骨上下切跡對在一起即成椎間孔。椎弓背側稱椎板。椎弓與椎板相合成的孔稱椎孔,所有椎孔連成椎管,內容脊髓。具有保護脊髓的作用。

(3)棘突和橫突,椎弓向後下方突出一個棘突。從椎弓根與椎板連接處向兩側伸出兩個橫突,用以附著肌肉。

(4)關節突,起於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鄰近的上下二關節突相接成關節,構成一條縱貫身體的脊柱。其決定運動的方向。

5、下列各項中,屬於骨骼的是( ) A.股骨 B.脊柱 C.肋骨 D.椎

B

6、五行里什麼代表脊柱和骨頭啊

腎主骨生髓造血,那腎在五行數水,按自然脊柱骨頭在五行里代表水嘮

7、脊柱由哪些骨頭構成?

人的脊柱是由33塊骨頭組成的,組成脊柱的骨頭叫椎骨。脊柱的頂端嵌在顱骨中,末端與骨盆相連,以支撐整個骨架。

椎骨在不同部位又分為——7塊頸部椎骨,12塊背部椎骨,5塊腰部椎骨,5塊骶骨,成年後融合成一塊骨頭,4塊尾骨,成年後融合為一整塊,總計:33塊。椎骨與椎骨之間由滑動關節連接在一起。

有了這些關節,我們就可以向後彎腰,左轉轉,右轉轉,還能向前彎曲,用手摸到自己的腳趾。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覓骨尋蹤》

8、下列不屬於骨骼的是() A.脊柱 B.前肢骨 C.後肢骨 D.椎

骨和骨連接構成骨骼.
A、脊柱是人和脊椎動物背部的主要支架,脊柱分為頸、胸、腰、骶、尾五部分,它們之間有骨連接,脊柱是由骨和骨連接組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B、前肢骨包括肩胛骨、肱骨、前臂骨(包括橈骨和尺骨)和前腳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它們之間有骨連接,是由骨和骨連接組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C、後肢骨包括髖骨、股骨、膝蓋骨(髕骨)、小腿骨和後腳骨.後腳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它們之間有骨連接,是由骨和骨連接組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D、椎骨是脊柱上的一塊骨頭,它沒有骨連接,故符合題意.
故選:D.

9、下列不屬於骨骼的是()A.上肢骨B.下肢骨C.脊柱D.股

A

與脊柱算骨骼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