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瘤怎麼治療啊?
你們最好去找專業的醫院和對這方面比較權威的教授好好檢查一下,看看如何治療好,不要茫目的去聽別人的建議吃一些葯,有的葯當時也許是因為心理做用會感覺到很好,久了就會影響身體或者是加重病情的,人體尤其是脊椎方面的病不可輕視的。你們是在那兒?我對脊椎方面的病情還算是了解一點也認識好位很權威的教授呢
2、脊柱腫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導讀]1、疼痛:腫瘤破壞骨骼引起的症狀,表現為逐漸加重的腰背痛,開始通常為隱痛,隨著腫瘤增大,疼痛症狀加重,通常休息難於緩解。2良性的腫瘤一般不會出現。惡性腫瘤患者往往有低熱,一些比較特殊的腫瘤如多發性骨髓瘤可出現高熱。3、包塊:脊柱的位置深,包塊通常少有能展開
3、脊柱轉移癌
可引起一組癥候群,包括疼痛、活動性或自主性功能障礙、感覺障礙,這些主要取決於腫瘤生長速度、骨質受累和破壞程度、神經受壓程度和系統性疾病的程度。腫瘤生長迅速可導致症狀快速進展。溶解性腫瘤由於骨質破壞,可導致病理性骨折或畸形。轉移瘤也可導致神經根受累和脊髓受壓,相應引起神經根病和脊髓病。另外,還會表現出系統性疾病的體征,包括消瘦、食慾減退或器官衰竭。對於體積大的骶骨轉移瘤病例,體格檢查中可發現明顯的椎旁甚至直腸團塊。1.疼痛疼痛是有症狀的患者中最常見的主訴,83-95%的患者均可發生,較其它神經症狀早發數周或數月。它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病變平面的胸背或腰背痛,一般較輕微,呈間歇性,常不引起注意,給予對症治療,逐漸變為持續性劇痛。10%的癌症患者首發症狀即為相關性疼痛。患者有三種典型的疼痛類型,包括局部疼痛、機械性疼痛和神經根性疼痛。患者經受的疼痛可能是其中一種類型,也可能是多種類型的聯合影響。區分個別患者疼痛的類型是診斷評估過程的關鍵部分。局部疼痛是由於腫瘤生長引起骨膜拉伸和炎症而引起,被描述為深部咬噬性或酸痛性疼痛,常發生在夜間,活動後緩解,應用抗炎葯或皮質激素類葯物可迅速緩解。對此型疼痛患者進行棘突叩診或觸診可引起叩、壓痛。不同於局部疼痛,機械性背痛應用抗炎葯和止痛葯通常無效,隨姿勢和活動而變化。此種類型的疼痛歸咎於將要形成或已經形成的不穩。腫瘤引起的畸形或受累椎體壓縮常導致脊柱不穩,增加了脊柱支撐和穩定結構的張力,這些結構包括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囊。這種張力引起脊柱運動或軸向負荷的特徵性疼痛,這種疼痛可在俯卧位或仰卧位誘發,但是側卧位時通常可緩解。佩戴支具或行手術固定可以穩定脊柱,較好的緩解機械性疼痛。當腫瘤壓迫脊柱神經根出口處的神經根時,或者由於 壓縮性骨折閉塞了神經根管,侵犯神經根時,可發生神經根性疼痛,類似於椎間盤突出相關的根性疼痛,常被描述為劇烈、穿透樣刺痛。位於頸椎者,如壓迫上部頸神經根,可引起枕區疼痛。壓迫頸4神經根可引起頸系帶樣疼痛。壓迫下部頸神經可引起臂痛和指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加重。髓外-硬膜內轉移瘤可引起刺激或侵犯神經根,引起鈍性或神經根性痛。與典型的神經根痛不同,此種疼痛被描述為劇烈的燒灼感。2.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另一個最常見症狀是運動功能障礙。60-85%的轉移性脊髓硬膜外壓迫症(MESCC)患者存在一組或多組肌群肌無力。這種肌無力可能和脊髓病、神經根病有關,可以由腫瘤直接壓迫神經結構,或病理性骨折導致骨折塊突入椎管或神經根管所致。MESCC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功能障礙表現,例如腸、膀胱或性功能異常,除非醫生直接問診,否則這些表現常不被發現。這類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膀胱功能障礙(通常為尿瀦留),這與運動功能障礙程度明顯相關。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如不治療,可發展為完全癱瘓。感覺障礙包括麻痹、感覺過敏,感覺異常通常與運動功能障礙和與皮區相應的疼痛同步發生,脊髓病患者可能存在胸腹部帶狀分布的感覺異常。胸髓MESCC患者可能描述一種胸部不適感,類似於襯衫或胸衣過緊的感覺,本質上與胸髓橫慣性脊髓炎患者描述的感覺不適類似。當脊髓壓迫診斷明確時,患者神經功能與其預後密切相關。大多數患者在神經功能障礙發生前即可有疼痛的症狀,但由於背痛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診斷延誤常發生在最初主訴為新發背痛或頸痛的患者中。因此,臨床醫師應對背痛,且有腫瘤傾向的患者保持高度警覺。另外, 胸椎與 頸椎、腰椎相比,非腫瘤引起的疼痛不常見,因此這個區域出現疼痛應考慮到腫瘤。
4、脊髓內有腫瘤是怎麼回事?
脊髓內有腫瘤簡單點說就是脊髓內長了個腫瘤。這個腫瘤會有什麼影響呢,它會壓迫正常神經組織導致一系列症狀他們最常見的初始症狀是全身性背痛,臨床上很難將背痛與肌肉骨骼疾病區分開來。具體的臨床體征和症狀是可變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即腫瘤的位置,局部疼痛和鄰近神經結構受壓的跡象)。大多數脊柱腫瘤引起神經根性疼痛或鈍性軸性疼痛,這取決於最初的神經壓迫或浸潤是否涉及神經根或脊髓。神經症狀逐漸出現。由於許多此類腫瘤生長緩慢,診斷前症狀平均為2年。惡性或轉移性脊髓腫瘤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幾周到幾個月出現。
最常見的髓內腫瘤是室管膜瘤、星形細胞瘤和血管母細胞瘤。總的來說,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細胞瘤占髓內腫瘤的80-90%,其中室管膜瘤的發生頻率大約是星形細胞瘤的兩倍。在成人中,室管膜瘤是最常見的腫瘤類型。在兒童中,星形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腫瘤類型。
髓內腫瘤的一線治療是開放性手術切除。所有有症狀的病變都需要手術治療。由於大多數髓內腫瘤相對良性且生長緩慢,臨床上和影像學上可追蹤無症狀的小病變。然而,這種方法有發展神經系統缺陷的風險,可能無法恢復,以及不確定的診斷帶來的不確定性。
大量臨床資料表明,髓內腫瘤的手術效果與術前症狀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晚期髓內腫瘤病人的脊髓常遭受嚴重壓迫和損害,造成脊髓不可逆性損害,肢體接近癱瘓或完全癱瘓,此時手術會進一步增加脊髓損傷,術後效果不佳,癱瘓的肢體難以恢復。因此髓內腫瘤應早期診斷、及時手術。
手術是治療大多髓內腫瘤的最有效方法。術前根據腫瘤形態和性質的判斷,制定正確合理的個體化手術原則。手術切除腫瘤的范圍取決於腫瘤與脊髓之間的界限。如果界限清楚,多為良性腫瘤,應用現代顯微外科技術不但能做到全切,而且手術致殘率低,常獲得滿意效果。幾乎所有室管膜瘤、分化較好的星形細胞瘤、血管網織細胞瘤等與脊髓都有明顯分界,手術應力爭全切或次全切。避免那種在脊髓上切一小口獲取少量組織進行活檢的方法。它對於確定診斷、決定手術方式及術後療效都是無益的。
對於髓內惡性腫瘤,在充分考慮病人生存質量的前提下,行腫瘤內大部切除術或部分切除術可以緩解病情,減輕症狀。但考慮到髓內惡性腫瘤預後差,術後常合並較高的病殘率,有人認為此種情況僅做脊髓切開,獲得組織學診斷後,即應終止手術。
在脊髓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難題。但是脊髓腫瘤手術,還是有很多神經外科醫生能夠做好的,國內有北京天壇的張俊廷,張力偉等,國外有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的德國巴特朗菲教授和Concezio Di Rocco教授、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在脊髓腫瘤手術上是非常知名的。
5、我母親後背脊柱正中皮下五年前長出一個脂肪瘤,現已約雞蛋大小,平躺時有異感,但無疼痛,請問需手術嗎?
最好去檢查一下現在脂肪瘤有沒有惡變。建議能做的話還是做手術,防止進一步長大。畢竟會給生活帶來影響。
6、脊椎骨髓腫瘤擴散後能夠治療好么
七八年前已有手麻木症狀,引導腫瘤往外長。
當時就在湖南人民醫院手術,後症狀漸漸加重至手腳麻木無力,去年年初突然加重,現在再次復發,四肢不能動,整天躺在床上,手腳都不能動,並全身疼痛。當時送往湖南人民醫院腦外科,診斷為惡性腫瘤長於頸背部脊椎里,壓迫運動神經。手術後病情有緩和幾個月。
化驗全身四肢癱瘓,手術中醫生告知腫瘤為一團血管纏繞成麻花狀,無法切除。當時只做了一個縱容手術、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在脊椎背部開了一個天窗,吃飯要喂,上廁所要人扶,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7、脊柱腫瘤的早期表現有那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