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吃飽了脊柱痛

吃飽了脊柱痛

發布時間:2020-11-06 03:25:13

1、吃飽後腸胃被擠壓到了疼痛怎麼辦?我是中午11點50分吃飽的飯,12點做脊柱療養,是趴著做的。

你很可能是傷到脊椎根基神經了。胸椎胃部神經受壓迫,可以導致神經性胃炎、疼痛、胃脹氣、反流性胃炎或淺表性胃炎。葯物無效或不明顯無法根治造成反復發作!正確復位胸椎神經壓迫點症狀即可消失!一勞永逸!如果需要康復可以訪問我的網路空間,哪裡有我的聯系方式。你不會失望的!是手藝不是葯!

2、每天玩七八個小時電腦游戲有什麼危害?每次打完游戲腦子暈暈的 還有每次吃飽飯都感覺消化不了 人也好像

實際上,長期沉迷於網路,除了對人的心理造成嚴重的損害,還會對生理造成負面影響。由於長時間操作電腦,不少人缺少必要的運動和休息,影響了身體健康。專家在此提醒:上網過多當心疾病纏身。

一:沾上「滑鼠手」

「滑鼠手」是電腦族出現後的又一個新興醫學名詞。網路游戲迷或那些在工作中必須使用計算機的人每天重復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滑鼠,易引起「腕管綜合征」,俗稱「滑鼠手」。
腕管綜合征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正中神經分布部位出現感覺異常(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掌側),隨症狀加重,患者會在夜間出現疼痛和感覺異常,如果症狀持續發展,可使正中神經進一步損害,引起皮膚感覺缺失和魚際肌肌力減退,對指活動乏力,晚期可有魚際肌萎縮。腕部掌側韌帶和腕骨形成的腕管中有正中神經穿過,當腕部處於背屈狀態時,腕部伸肌產生的力作用於韌帶,從而壓迫腕管中的正中神經。

醫生提醒

為了預防「滑鼠手」,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使用電腦時身體應正對著鍵盤,避免手腕過度彎曲緊綳;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使雙腳能正好平放在地面;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過度伸展;肘關節成90度;此外,要注意間斷休息,做做手指關節的伸展活動,還可以讓手泡個「熱水澡」。

治療建議

腕管綜合征的治療,腕管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採用舒筋活絡中葯進行薰洗,也有一定的效果。局部封閉治療,可使早期腕管綜合徵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連續三次。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反復發作時,應做腕管切開手術,可在腕關節鏡下得到微創治療。

二:惹上角膜炎結膜炎

處於發育階段迷戀電腦游戲的青少年,在電腦前的時間大多很長,短則四五個小時,長則十多個小時,不少人患有乾眼症,又稱角結膜乾燥綜合征,這是由於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眨眼次數減少引起的,正常人眨眼間隙大約5-6秒鍾,而這些注意力高度集中於電腦的人,其眨眼間隙可高達30秒之長,而且眨眼程度不完全。這樣,人眼前保護眼球的淚水被空氣蒸發,導致角膜和結膜乾燥,會引發角膜炎、結膜炎等一系列眼部疾病,特別是處於空調環境或配戴隱形眼鏡的人,乾燥症狀更加明顯。

醫生提醒

為預防乾眼症,最好是在用電腦期間,下意識地完全閉眼,長期用電腦時可取下隱形眼鏡,休息時用熱毛巾局部敷眼,程度嚴重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運用人工淚液,切忌自作主張濫用抗生素眼葯水,這樣有可能幹擾正常的淚液成分,導致症狀進一步加重。

治療建議

使用電腦需注意休息,注意遠眺,同時需注意室內光線,亮度不足也會影響眼睛發育。如果發現視遠略有模糊,就要提高警惕,到正規醫院做眼部健康檢查,必要時可行散瞳。如果確診近視,建議准確配鏡,堅持戴鏡,不要妄自摘掉眼鏡,以免近視快速發展。

三:脊椎變彎錯位

目前醫院門診處接待的頸椎病人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年輕人不過20多歲,卻得了以前50多歲人的病。這是由於年輕人在電腦前坐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時間不正確姿勢極易導致頸椎病變。據衛生部門一項調查表明,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者,81.6%的人的脊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側彎。脊椎側彎是指在兩腳長短差距大於0.3厘米時,全身脊椎有3個以上脫位。電腦族脊椎側彎部位以上段胸椎和肩胛骨為主。脊椎錯位不但令關節失去功能,影響靈活性,肌肉抽緊劇痛和乏力,胸悶、脖子痛、腰痛、膝痛、腳麻等症狀,甚至可能造成肌肉萎縮,由於脊椎神經受壓,嚴重者更會令心肺等各器官功能不斷衰退。
醫生提醒

使用電腦時要避免長時間盯著屏幕,必須保持正確坐姿,每20~30分鍾要有1~2分鍾的小休,做一下頸部及軀乾的伸展運動,讓身體各部分肌肉得到鬆弛,每周最少做2~4小時運動。要調整好電腦顯示器和坐椅的相對高度,電腦屏幕上端最好不要高過眼睛,以免人們不自覺地仰著頭看,引起頸部疲勞。

治療建議

在國內,從大醫院到小診所,多有脊柱病的治療項目如推拿按摩、針灸理療、葯物、牽引、手術等,患者可根據醫生建議,結合自身狀態,選擇治療,切不可盲目行動,以確保安全、有效。應用脊柱生物力學原理,結合傳統手法的整脊療法治療脊柱病治療時間短、痛苦少、多有見效,患者樂於接受。

四:癲癇可能被誘發

前不久,上海的一位大學生在網上連續玩了10個小時游戲後,忽然感到視線模糊、頭痛、惡心,最後全身抽搐。送到上海仁濟醫院後,他被醫生診斷為「光敏感性癲癇」。仁濟醫院癲癇外科診療中心根據對1000多例癲癇患者的臨床診療統計表明,近幾年,由長時間使用電腦、觀看電視、打游戲機等誘發的癲癇病例屢見不鮮,這部分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20餘歲至40餘歲之間,大約占癲癇患者的1/3

與吃飽了脊柱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