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側脊髓半離斷,離斷面以下可出現什麼情況
(脊髓半切征),損傷平面下(同側)右側肢體的運動及感覺消失,(對側)左側肢體痛覺溫覺消失。
2、畫出脊髓的橫斷面,標出重要結構
人和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椎管裡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的內部有一個H形(蝴蝶型)灰質區,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在灰質區周圍為白質區,主要由有髓神經纖維組成。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 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 呈長圓柱狀,人的脊髓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錐形隨個體發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終於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 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脊柱外傷時,常全並脊髓損傷。嚴重者脊髓損傷可引起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位於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椎第四節到胸椎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胸椎第九節至第十二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前後兩條正中縱溝分為對稱的兩半。
3、書上說「脊休克後,脊髓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逐漸恢復。」 我認為:這並不是大腦與脊髓之間的斷面長起來的
並不是書不對,書只說了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實際是休克後,這些反射會恢復,而且某些比原來反應亢進,這是因為失去了高級中樞的控制;而脊髓神經軸突雖然可以再生但是由於局部膠質細胞的浸潤、形成瘢痕,阻礙了其再生,所以橫斷面以下的感知覺和隨意運動能力不能恢復。
4、脊髓橫斷面和脊髓離斷有什麼區別
前者為解剖學術語,相當於「房間布局圖」這樣的詞
後者為臨床病理改變,表示脊髓已經不連續。
5、脊髓的橫斷面上包括哪些結構,各個結構損傷的臨床表現。 急用
人和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椎管裡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的內部有一個H形(蝴蝶型)灰質區,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在灰質區周圍為白質區,主要由有髓神經纖維組成。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 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 呈長圓柱狀,人的脊髓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錐形隨個體發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終於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 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脊柱外傷時,常全並脊髓損傷。嚴重者脊髓損傷可引起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位於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椎第四節到胸椎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胸椎第九節至第十二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前後兩條正中縱溝分為對稱的兩半。
6、完全切斷脊髓後斷面以下的各種脊髓反射是否永遠完全消失?
局部的條件反射如膝跳反射,如果整個反射弧通路存在,反射不會消失,相反,條件反射會比原先更強烈,稱為亢進,原因是失去了大腦的調控。
當然如果反射弧的傳導束被切斷,反射就永遠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