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後凸畸形
控制其發展,11-16歲發展最快,定期3-6個月拍一次片,觀察病情,及時作出處理。一般在16歲以後,當X光片上發現髂翼的骨骺出現時,也就表明脊柱側凸畸形已經達到穩定時期。注意觀察吧。畸形嚴重時再考慮手術治療。北京積水潭醫院、301醫院等技術最高。
2、請問什麼是成人脊柱畸形
國際脊柱側凸協會(SRS)針對成人脊柱畸形分類系統繼續改進。這項工作由SRS成人脊柱畸形學會委員會Thomas Lowe主持完成。分類根據彎曲類型、矢狀面代償、腰椎遠端退變和總體平衡參數。
另外,Frank Schwab也提出了一個近似的分類方案,可預測影響成人側彎手術的因素包括矢狀面和冠狀面失代償、實際旋轉半脫位、椎管狹窄症狀和畸形進展。冠狀面Cobb角並不是手術的首要決定因素。
成人脊柱畸形行手術治療的SRS生命健康相關評分的敏感性遠遠高於青少年。對於青少年畸形,術後唯一改變的是影像本身,而成人脊柱畸形則是多方面術後改變。成人脊柱畸形矯形術後並發症遠多於青少年,包括假關節形成、遠近端結合部後凸成角和矯往過正。rhBMP被認為能夠降低假關節形成率,然而這類產品的後路手術應用尚不合法,而且價格高昂。
3、脊柱畸形的病因,脊柱畸形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脊柱側彎(脊柱側凸)是一種症狀,原因很多,各有特點。為使治療有效,應該分清種類,有針對性治療。
脊柱側凸按照病因可以分為功能性或器質性兩種,或稱非結構性和結構性者:
(一)非結構性脊柱側凸
1.姿勢性側彎;
2.腰腿疼痛,如椎間盤突出症、腫瘤;
3.雙下肢不等長引起;
4.髖關節攣縮引起;
5.炎症刺激(如闌尾炎);
6.癔症性側彎。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暫時性側彎,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復正常,但長期存在者,也可發展成結構性側彎。一般這種病人在平卧時側彎常可自行消失,拍攝X線片,脊柱骨均為正常。
(二)結構性脊柱側凸
1.特發性
最常見,占總數的75%-85%,發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稱之為特發性脊柱側彎。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可分成三類。
(1)嬰兒型(0~3歲) ①自然治癒型;②進行型。
(2)少年型(4~10歲)。
(3)青少年型(>10歲~骨骼發育成熟之間)。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為常見。
2.先天性
(1)形成不良型 ①先天性半椎體;②先天性楔形椎。
(2)分節不良型。
(3)混合型,同時合並上述兩種類型。
先天性脊柱側彎是由於脊柱在胚胎時期出現脊椎的分節不完全、一側有骨橋或者一側椎體發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兩種因素,造成脊柱兩側生長不對稱,從而引起脊柱側凸。往往同時合並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線片上即可發現脊椎發育畸形。
3.神經肌肉性
可分為神經源性和肌源性,是由於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導致肌力不平衡,特別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對稱所造成的側凸。常見的原因有小兒麻痹後遺症、腦癱、脊髓空洞症、進行性肌萎縮症等。
4.神經纖維瘤合並脊柱側凸。
5.間質病變所致脊柱側凸
如馬方綜合征、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症等。
6.後天獲得性脊柱側凸
如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結核、膿胸及胸廓成形術胸部手術引起的脊柱側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謝性、營養性或內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側凸。
摘自 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官網
4、脊柱腳狀後突畸形常見於哪種疾病?
記住角狀後凸畸形常見哪種疾病?脊柱角狀後凸的畸形常見於一些。角狀的疾病,腳上的疾病的話是比較難治癒的。
5、脊柱畸形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1、椎骨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骨的畸形是脊柱側凸的基本病理改變,除先天性側凸外,側凸患者常隨側凸的加重而產生椎體兩側或椎體前後的高度不等,即楔形改變,左右楔變形成側凸,前後楔變,常常是前側高度減少,造成後凸,若兩者合並存在則形成側後凸。椎體兩側不對稱,凸側增大,凸側椎弓根增粗增長,同側的橫突隆起,椎板增厚,而凹側椎弓根變短,使椎管呈凸側長凹側短而近似橫三角形。棘突偏離中線而倒向凹側。整個椎骨向後旋轉。2、肋骨與胸廓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隨著椎骨的旋轉,肋骨產生一側隆起,一側平陷,凸側的肋椎角變銳,而凹側的肋椎角增大,凸側肋間隙變寬,凹側肋間隙變窄。由於凸側肋骨隆起,肋骨角度變小,因而胸廓畸形,凸側胸腔變窄。肋骨本身也常由扁平形改變為三角形。3、椎間盤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間盤的形態隨著椎體的楔變而楔變。在凸側椎間盤增厚,纖維環層次增多,而凹側間盤變矮,纖維環變薄,而髓核移向凸側。盡管椎間盤在顯微鏡下改變不大,但文獻報告側凸患者椎間盤中氨基乙糖含量明顯減少。相反,酸性磷酯酶含量增加。同時側凸可以引起間盤蛋白糖結構變化。4、椎管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由於脊柱側凸,生理曲線消失,椎管變形,使脊髓及神經根弛張不一,脊髓偏離椎管中央,常偏向凹側,緊貼凹側椎弓根旁,因而畸形加重,可產生脊髓受壓或神經根牽拉。5、椎旁肌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脊柱側凸患者常伴有椎旁肌萎縮,兩側不等,凹側更為明顯。在顯微鏡下觀察,有些肌肉有變性,橫紋消失,肌核減少,間隙纖維增生。有些學者發現側凸患者的椎旁肌部分肌梭結構發生改變,在側凸角度大於50°者更為明顯。有些學者認為特發性脊柱側凸是肌源性的。6、胸腔內臟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主要是肺臟和心臟的功能改變,由於脊柱側凸,椎體旋轉,引起胸廓畸形及呼吸肌疲勞,肺擴張相應受限。肺功能障礙後,可導致缺氧,低氧血症又可引起血球體積增大,進而導致血粘度增高,微循環阻力加大,肺動脈壓升高,右心負荷加大。嚴重者最後可導致心肺功能衰竭。詳情可登錄脊柱畸形疾病專題
6、全國治療脊柱後凸畸形最好的醫院是哪家
國內比較厲害的北京大學附屬積水潭醫院,住院要排隊的,最好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