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痛功法

脊柱痛功法

發布時間:2020-10-31 09:32:09

1、關於,強直性脊柱炎,一些基本知識和治療方法,謝大家幫忙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進行自我護理?
脊柱畸形和強直導致的功能障礙,對患者彎腰、擴胸及屈頸等運動,都會造成極大痛苦和困難。為了減輕或防止這些不良後果,患者除接受醫生的各種檢查和治療外,應學會自我護理,如謹慎而長期地進行體位鍛煉(最初應得到體療醫師的指導),目的是取得和維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強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在休息時首要的是保持適當的體位,應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進屈曲畸形的體位。一旦病變上行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頸椎時,應該停止用枕頭。凡能引起持續性疼痛的體力活動應該避免:定期測量身高;保持身高記錄,是防止不易發現的早期脊柱彎曲的一個好措施。胸壁病變比較常見,患者應知道吸煙的危害,停止吸煙。
強直性脊柱炎的康復鍛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原因未明,以中軸關節的慢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骼關節、髖關節、柱間關節、肋椎關節,以骶骼磁節病變最為我見,另有約1/3患者可見周圍關節症狀。
其治療方法主要是,葯物治療、物理療法、手術療法等,病情有所好轉後應注意康復期的鍛煉:
1.日常姿勢訓練
1)站立:頭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聳不垂自然放鬆;腹略內收、雙腳與肓等寬,踝、膝、髖等關節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晝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勞累時可將臀部後靠,腰背緊巾在椅背上休息;
3)卧位:晝睡硬板床,宜仰卧,側卧輪流交替,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鍾。
2.功法鍛煉
1)功法1:仰卧雙腳並擾,腳尖向上,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調抱著呼吸約3分鍾,然後先吸氣,用意念將氣送入下丹田,同時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將勁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氣時腰、臀部落下,如此反復數息10次;
2)功法2:雙腿並步站立(腳尖腳跟內側並齊),雙手叉腰,以腰為運動點向左、向後、向右,向前轉動50次,再反向轉動50次;
3)功法3:雙手叉腰,向後退走10分鍾
以上功法,動作比較和緩,活動度不大。加大活動量的功法可選擇易盤經、五禽戲、鶴翔樁或太極拳等。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護理
強直性脊椎炎治療護理的目的是力爭延緩病程,減少畸形的發生。
心理護理:本病是隱襲性慢性進行性的關節病。教育病人認識本病,了解防治方法,按要求進行治療與鍛煉,掌握自我護理的方法。這對於減少關節功能障礙、延緩病程直至參加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尤為重要。
活動基本原則:早期進行適當活動,可減少脊柱及關節畸形的程度。每日進行脊柱及髖關節的屈曲與伸展鍛煉2次,每次活動量以不引起第二天關節症狀加重為限。活動前應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減輕疼痛,防止肌肉損傷。同時,水療、超短波等物理治療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延緩思想感畸形的護理:維持直立姿勢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減少頸椎前彎。睡硬板床。平時注意減少脊椎的負重,避免長期彎腰活動。過於肥胖的病人,應減輕體重,從而減輕關節的負擔。
預防感染:由於胸廓受累,易發生肺部感染,應鼓勵病人每日進行擴胸運動及深呼吸。對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給予翻身拍背,鼓勵咳嗽。同時,注意補充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並發眼色素膜炎時,定時沖洗眼滯留的分泌物,保持結膜囊清潔,眼部不宜遮蓋,以免發生感染。
用葯護理:應用柳氮磺胺吡啶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對粒細胞降低者,應採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同時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加強對肝腎功能的保護。

強直性脊柱炎用葯原則

如何使用消炎痛栓劑?
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栓劑是消炎痛的一種劑型,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熱作用。栓劑的優點有:①在直腸內逐漸溶解,並通過腸粘膜吸收到血液,然後通過血液循環到全身發揮作用。②葯物不經口到胃和小腸逗留,從而減少了對上胃腸道的刺激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③晚睡前放1枚肛門栓劑可補充延續白天服葯的療效,能明顯地減輕或緩解夜間疼痛、翻身困難和晨僵。④對於需要用消炎痛而又有活動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的患者,以栓劑途徑給葯可減少對潰瘍病的影響。
市售消炎痛栓劑,形狀似小子彈,有50毫克和100毫克兩種劑量。成年患者每晚可用l00毫克,症狀減輕後可減為50毫克。葯物應放陰涼處保存,臨用前取出,去掉外包裝,患者側卧,自行或由他人協助將栓劑送入肛門內保留。患者應在白天或用葯前排除大便。
如何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已有40餘年的歷史。近年來,國外通過許多病例觀察發現,該葯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關節炎、腰背痛、發僵、血沉和C-反應蛋白的變化及骶髂關節的X線片病變,均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國內不少醫院也開展了這項治療。
柳氮磺胺吡啶為片劑,每片0.25克,服用方便,安全性好。為了減少不良反應,便於耐受,國內外均採用逐漸增加劑量的方法。具體服葯方法如下:第一周0.25克,每日3次;第二周0.5克,每日2次;第三周0.5克,每日3次,第四周1.0克,每日2次,並以此劑量維持治療1年左右。飯後服葯。通常成人劑量每日不超過2.0克,否則副作用可能增加。
在柳氮磺胺吡啶治療的頭3~6個月,可並用另一種抗炎葯物,如消炎痛或扶他林或萘普生,待症狀改善後可逐漸減少至停用抗炎葯物,單以柳氮磺胺吡啶維持。文獻報道柳氮磺胺吡啶的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頭痛、皮疹、貧血、白細胞或血小板計數降低、肝功能異常或腎損傷。我們的臨床觀察認為,只要參考上述用葯方法,每日總量不超過2.0克,並注意定期檢查血和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罕有發生嚴重副作用者。如有嚴重副作用應及時停葯。

強直性脊柱炎的幾種輔助治療方法

推背:患者取俯卧位,在脊椎兩側拇指平推或指揉法。由上而下反復推揉數遍,著力要重,使患者感到酸脹為宜,每次10min。其功效是可緩解椎間關節和脊肋關節軟組織痙攣,促進血循環,從而減輕疼痛。
取穴按摩:可根據症狀,隨症取穴按摩。例如:用指按法按壓兩側膀胱經以及臀部的環跳、秩邊、居等穴,可緩解脊椎及臀部的僵硬強直。拿風池及頸椎兩側至肩井,可緩解頸肩部肌肉痙攣等。
搖動關節法:根據不同程度關節功能障礙情況,採用適當強度的被動搖動手法,用此法要根據治療部位和病變程度,置患者於適當的體位,如腰背和上肢一般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如頸和上肢,則取坐位或卧位均可,在施治方法上,一般可先用輕手法放鬆肌肉,然後再對功能障礙的關節做被動手法。如在腰背可用彈動性按壓法,如在上肢可牽伸有活動障礙的關節,扳撥有畸形的關節。如在下肢可搖動有活動障礙的關節或做引伸手法。
當然,做被動手法時要根據解剖生理特點即各關節活動軸的活動幅度以及病變關節的具體情況,用輕巧快速而有彈性的動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劇。急於求成則往往弄巧成拙。 如炎症較重時,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搖動關節或不做。對病變關節必須分階段有主次地進行治療。如:髖關節僵硬為主同時又有脊椎僵硬,可先著重對髖關節進行治療,然後再針對脊椎關節進行治療。

2、突然間整個脊椎骨疼怎麼回事

姿勢不好造成肌肉拉傷或者頸椎有問題都有這樣的情況的,檢查下就知道了的,順便檢查下血常規看看血小板和白細胞,如果這個有問題就嚴重了!
可以去看看中醫辨證下看看是不是有火濕,調理下就可以的!

3、八段錦功法的詳細要領

八段錦功法的詳細要領:

1、松靜自然

松靜自然,是練功的基本要領,也是最根本的法則。松,是指精神與形體兩方面的放鬆。這里的「自然」決不能理解為「聽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確靈活

准確,主要是指練功時的姿勢與方法要正確,合乎規格。。靈活,是指習練時對動作幅度的大小、姿勢的高低、用力的大小、習練的數量、意念的運用、呼吸的調整等,都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

3、練養相兼

練,是指形體運動、呼吸調整與心理調節有機結合的鍛煉過程。養,是通過上述練習,身體出現的輕松舒適、呼吸柔和、意守綿綿的靜養狀態。

4、循序漸進

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和數量的習練,才會做到姿勢逐漸工整,方法逐步准確,動作的連貫性與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對動作要領的體會不斷加深。

(3)脊柱痛功法擴展資料

八段錦功法特點:

1、柔和緩慢,圓活連貫

柔和,是指習練時動作不僵不拘,輕松自如,舒展大方。緩慢,是指習練時身體重心平穩,虛實分明,輕飄徐緩。圓活,是指動作路線帶有弧形,不起稜角,不直來直往,符合人體各關節自然彎曲的狀態。它是以腰脊為軸帶動四肢運動,上下相隨,節節貫穿。

連貫,是要求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轉換銜接,無停頓斷續之處。

2、松緊結合,動靜相兼

松,是指習練時肌肉、關節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的放鬆。在意識的主動支配下,逐步達到呼吸柔和、心靜體松,同時松而不懈,保持正確的姿態,並將這種放鬆程度不斷加深。

緊,是指習練中適當用力,且緩慢進行,主要體現在前一動作的結束與下一動作的開始之前。動,就是在意念的引導下,動作輕靈活潑、節節貫穿、舒適自然。靜,是指在動作的節分處做到沉穩

3、神與形合,氣寓其中

神,是指人體的精神狀態和正常的意識活動,以及在意識支配下的形體表現。「神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錦功法是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於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視其為「祛病健身,效果極好;編排精緻;動作完美。」

現代的八段錦在內容與名稱上均有所改變,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練習無需器械,不受場地局限,簡單易學,節省時間,作用極其顯著;效果適合於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壯,肥者減肥。

4、脊柱旋轉功法能治療高血壓病嗎

這個方法是不能治療高血壓病的,如果是發生了高血壓,需盡早服用降壓葯物治療,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或依那普利片治療。

5、易筋經 八段錦 六字氣等 那個對強直性脊柱炎效果會更好

當然是易筋經好了,易筋經是拉伸整個身體的筋骨,八段錦的效果只有易筋經的一半,六字訣我不懂,就不談了,我有好幾個網友都跟你一樣有強直性脊柱炎,他們都在練易筋經,聽他們說這個病很痛苦,都是拼了命的想練功治療,都是自學,後來他們幸運遇到了八段錦的老師,然後就改練八段錦了,但是八段錦的老師說易筋經的效果比八段錦好,我本人也是練易筋經的,身體很健康,自從練了易筋經後,身體不再虛弱了,抵抗力很強,如果我們有緣,我倒是可以教你,但我白天上班,一般很少在網上傳授功法

6、整脊療法後的反應?

剛開始做整齊療法的時候,她的反應還是很大的,因為很多人適應不了

7、腰痛的運動療法有哪幾種?

摩腰眼這是一種很好的腰部保健操,也是治療功能性腰痛的一種體療方法,動作簡單易行,效果明顯。中醫學認為,腰眼和腰正中是太陽膀胱經的腰段和尾骶部,進行適當的按摩,有散風祛濕、驅寒溫肌、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固精益腎和止痛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按摩腰部可以使腰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肌的血液供應和營養,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使腰肌發達,防止萎縮,使韌帶的彈性、韌性及腰部脊柱關節的靈活性增強。所以,摩腰眼可以預防和治療功能性腰痛,特別是對於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和體位性的腰痛,治療效果較好;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摩腰眼的方法是:每晚臨睡前或早晨起床時,端坐床沿,或盤腿或垂腿於地,將雙手搓熱,緊接腰眼,反復摩揉至渾身發熱或出汗為止。如果只是為了預防腰痛,一般在36次以內即可,此法可溫腎強腰。但由結核、腫瘤、骨折和細菌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器質性腰痛,則不宜做此功法,以免病情加重。弓彎腰取立正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彎腰下俯,讓兩手指尖或掌心盡量著地,一起一俯約40次左右。腰痛較重者,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只要堅持下去,腰部一般可變得靈活自如,克服腰板僵直、不能久坐久立的毛病。

旋轉腰雙腳自然分開,約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扭動臀部,緩緩旋轉腰部,先順時針40次,再逆時針40次。注意兩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體向後仰;左手用力向右推,上體盡量左彎;兩手向後推;臀部竭力後坐,上體盡量前彎;右手用力左推,上體盡量右彎,以上4個動作為一圈(次)。但在旋轉腰時要緩慢,不可過快或過於用力,以免扭傷腰。此功法可在每日早晚進行。

搓腳每晚就寢前、熱水洗腳後,用手揉搓腳心(左手搓右腳,右手搓左腳)60次左右。中醫認為足少陰腎經與腰「關系密切」,搓腳心亦可溫腎壯腰,並可治腿腳麻木。

擦腎俞每晚臨睡時,坐於床邊,兩足下垂,解衣松帶,闊氣,舌抵上齶,目視頭頂,提縮肛門,以兩手擦兩腎俞穴(第二腰椎下,旁開5厘米,約與褲腰帶平行)左右各120次。

暖腰腎腰背痛患者,應注意卧榻的溫暖,即使在炎夏,亦不可貪圖一時涼爽卧磚地、水泥地或讓電風扇對准腰部猛吹,冬季更應注意防寒保暖,睡卧時最好在腰際墊一塊狗皮褥子或毛毯,這樣有利於促進腰部血液循環,溫暖腎臟,從而防治腰痛。

此外,為預防腰背疼痛,可早晚在比較寬敞安全的場地順著朝前走、橫著向外走、倒著往後走、大步疾速走都行。對於不常走路的人,可做下列運動:兩手放在兩側趴在地面或床上,先用力抬上半身,包括頭胸,然後膝蓋挺直再抬腳,各做15次後,不要用手支撐,再把上身與下肢一起抬起,只用腹部支撐成弧形,堅持1分鍾即可;另一種運動是上身挺直蹲下,把體重放在腳後跟上,然後挺直站立再蹲下,每天堅持鍛煉1次,每次5分鍾,即可達到預防腰背痛的目的。

8、強直性脊柱炎優秀鍛煉方法徵集(只要鍛煉方法)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變主要在頸椎、腰椎、雙胯(其中以脊柱的病變為主),下面介紹頸椎、腰椎的鍛煉方法,以達到增強筋骨,通利關節的作用。

頸椎鍛煉方法:(1)兩腳分立,與肩同寬,雙手大拇指向下推按頸部肌群兩分鍾,然後向上點按風池穴10分鍾;(2)頸項爭力:抬頭望天,望天時後仰到極限,還原,低頭看地,看地時下頜盡力貼近胸部,還原,抬頭時呼氣,低頭時吸氣;(3)仙鶴點頭:頭頸向上向前探,向後向下伸,連續動作10次;(4)左右旋轉,頭向左或向右緩慢地旋轉,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可過猛),連續10次;(5)左右側屈:頭部向左右緩慢側屈,身體肩膀保持不動,左右重復10次;(6)結束動作:頭頸、雙臂自由活動數次,作深呼吸結束。

腰椎鍛煉方法:(1)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拇指向前,四指在後按住腰部兩側腎俞穴,腰部作環形擺動,左右重復10次;(2)患者仰卧位,用雙腳後跟和頭頸部做支點,腰部用力向上挺,同時吸氣,恢復仰卧,同時呼氣,重復10次;(3)患者俯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向後,使頭部、兩側上肢和下肢同時做背伸動作,盡量背伸重復10次(以上的這些動作,開始的次數可少些,以後逐漸遞增)。

退步走,每天做10分鍾退步走。退步走,可預防含胸駝背,改善腰部血液循環,組織新陳代謝,防止腰疼腰困,增加膝關節的承受力,鍛煉膝部的肌肉,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恢復,起很大的作用。

1.日常姿勢訓練

1)站立:頭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聳不垂自然放鬆;腹略內收、雙腳與肓等寬,踝、膝、髖等關節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晝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勞累時可將臀部後靠,腰背緊巾在椅背上休息;

3)卧位:晝睡硬板床,宜仰卧,側卧輪流交替,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鍾。

2.功法鍛煉

1)功法1:仰卧雙腳並擾,腳尖向上,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調抱著呼吸約3分鍾,然後先吸氣,用意念將氣送入下丹田,同時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將勁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氣時腰、臀部落下,如此反復數息10次;

2)功法2:雙腿並步站立(腳尖腳跟內側並齊),雙手叉腰,以腰為運動點向左、向後、向右,向前轉動50次,再反向轉動50次;

3)功法3:雙手叉腰,向後退走10分鍾

以上功法,動作比較和緩,活動度不大。加大活動量的功法可選擇易盤經、五禽戲、鶴翔樁或太極拳等。

背伸法
動作要領: 腹卧位頭向後伸,每次3-5個,每日3-5次。
適應症:脊柱功能輕微受限,背伸、屈曲功能受限患者。

1、蹬空屈伸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雙手置於體側,或扶於床邊,軀體與上肢不動,雙下肢交替屈髖屈膝,小腿懸於空中,像蹬自行車行駛一樣的運動3~5分鍾,次數逐漸增加。

適應症:患肢肌肉萎縮,髖關節、膝關節屈曲功能受限,拄雙拐不能行走的患者。

2、直腿抬高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雙手置於體側,或扶於床邊,軀體與上肢不動,患肢伸直屈髖向上抬起,小腿懸於空中。緩慢抬起,緩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每次運動3-5個,每天3~5次,次數逐漸增加。

適應症:患肢股四頭肌萎縮明顯,髖關節屈曲功能受限,拄雙拐不能行走的患者。

3、仰卧抱膝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患肢屈髖、屈膝、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脛骨近端前方,把患肢向胸前用力拉近,持續1分鍾,重復上述動做,雙腿交替進行,每次運動3-5個,每天3~5次,次數逐漸增加,屈髖力量及幅度逐漸大加。

適應症:患肢肌肉萎縮,髖關節間隙狹窄,屈曲功能受限嚴重。拄雙拐不能行走的患者。

4、 4字下壓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或坐於床上,左患肢伸直,右患肢屈膝、屈髖、外展,足部搭於左腿膝蓋上端或下端,用右手下壓右膝關節。每次要求緩慢下壓,每個持續1分鍾,反復上述動做,雙腿交替進行,每次運動3-5個,每日3~5次。次數逐漸增加,力量及幅度逐漸大加,禁忌快速下壓及用力大,以免拉傷軟組織。

適應症:患肢髖關節間隙狹窄,外展功能嚴重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較重,拄雙拐不能行走患者。

5、 扶物下蹲法

動作要領: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身體與固定物半臂距離,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或盡量分開雙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鍾後再站起。每次1-3個,每日5次。

適應症:髖關節輕度下蹲功能受限患者。

6、 靠牆下蹲法

動作要領:背靠於牆,身體直立,身體與牆相距25cm,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或盡量分開雙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鍾後再站起。每次1個,每日5-10次。
適應症:髖關節下蹲功能嚴重受限患者。

7、 前屈後仰法

動作要領: 雙手盡力前伸,使頭前伸,脊柱彎曲。頭部盡力後仰,使脊柱伸直,3-5分鍾。每次3-5個,每日3-5次。

適應症:脊柱活動功能受限患者。

8、 動頸法

動作要領: 頭部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擺動,1-3分鍾。每次3-5個,每日3-5次。

適應症:頸椎輕度強直,關節屈曲轉側功能受限患者。

9、 腹卧背伸法

動作要領: 腹卧位頭向後伸,每次3-5個,每日3-5次。

適應症:脊柱功能輕微受限,背伸、屈曲功能受限患者。

9、脊椎病要練什麼瑜伽

一、扭腰、伸手、踢腿的「辦公室體操」並不能代替瑜伽

糾正長年累月不當姿勢造成的身體傷害,瑜伽是一項很好的選擇。瑜伽的動作緩慢、舒展,每個動作做到個人的極限而停止,能令骨與骨之間的關節松開,讓血液更順暢地流到椎間盤,防止它們的僵化和粘連。

瑜伽的這種特效不是一般的活動身體、扭腰、伸手、踢腿能代替的。後者多屬於「體操」性質,劇烈而快速,使肌肉組織的新陳代謝加快。在工作環境中練習瑜伽,可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10分鍾。每個動作練習一兩遍,保持姿勢靜止的時間為兩三次深呼吸即可。

二、緩慢而極限處靜止的姿勢,深長的呼吸和集中於一點的靜思,這就是瑜伽

瑜伽是很養生的運動,最重要的是身心合一,所以練習瑜伽的時候,需要更加多的耐心,均勻的呼吸,這樣就能夠有很好的效果哦。

首先,需要配合深呼吸。姿勢伸展時吸氣,收攏時呼氣。吸氣時腹部鼓脹,肚臍突出,呼氣時腹部往裡縮,好像腹肌要與腰椎合二為一。同時,瑜伽姿勢還需配合「靜思」,思想需集中於一點。比如做提腰時,就把注意力集中於腰部;伸手時,注意力集中在肩部。總之,哪裡覺得酸楚,就集中到哪裡,這樣富氧的血液就可以充分地送到身體所需的部位。

與脊柱痛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