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人體脊柱動脈

人體脊柱動脈

發布時間:2020-10-30 09:34:28

1、人體有多少個動脈分別在哪

動脈不計其數 大部分分布於皮膚深處 主要的動脈有: 主動脈、肺動脈、也有少數分布於皮膚表層 如腕部撓動脈等

2、人體中的動脈是怎樣的?

1、大動脈:

由於大動脈含有大量彈性纖維,故在心臟收縮時,能緩沖心臟血流的沖擊;當心臟舒張時又能維持血流速度的均衡性。大動脈,尤其是主動脈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好發部位;大動脈亦可發生炎性病變。

2、動脈:

凡是從心室所發出的血管及其分支都稱為動脈。它是將心室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器官和組織去的血管。其中左心室發出的動脈及其分支都運送的是氧飽和的動脈血,而右心室所發出的動脈及其分支則運送的是靜脈血。

按動脈管徑的大小,可分為大、中、小、微四級。它們之間相互移行沒有明顯的界限。其共同的基本結構都由內、中、外三層膜構成。

大動脈一般是指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髂總動脈和股動脈等。此類動脈管壁的中膜層最厚,主要由大量的彈性纖維形成的彈性膜(成人約40~70層)和環行的平滑肌等組成。故管壁的彈性大,因而又稱為彈性動脈。它既可緩沖心臟收縮時所產生的強大壓力,又可在心臟舒張時,借其彈性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定向流動。

除大動脈以外,管徑在1毫米以上的所有動脈均屬中動脈。其結構特點是管壁的中膜層厚,主要由大量環行排列的平滑肌(成人約10~40層)和少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組成。因此管壁的收縮性大,故又稱為肌性動脈。具有調節局部器官供血量的作用。

小動脈一般是指管徑在1毫米以下,300微米以上的小動脈。管壁結構與中動脈基本相似,只是逐漸變薄。其中膜層僅由1~4層平滑肌構成,因此也屬於肌性動脈,也具有調節器官和組織內血流量的作用。一般管徑在300微米以下的小動脈稱為微動脈。它最後移行為毛細血管。

動脈可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除了正常發育的改變外,還可發生退行性,甚至病理性改變。加強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動脈的功能活動,以防止或延緩其退行性或病理性變化。

3、人體動脈在哪裡,越詳細越好,謝謝!

靜脈血和動脈血最大區別在於,動脈血攜帶大量氧,供給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使用.而靜脈血是身體的組織器官用完後剩下少量氧了.靜脈血在肺組織內經過氣體的交換重新獲得了大量氧後就轉換為了動脈血。從左心室發出的主動脈及各級分支運送的是動脈血;從右心室發出的肺動脈輸送的是靜脈血。 只能弄到這里了...

4、人體大動脈的分布

人體的大動脈在醫學上稱為主動脈。主動脈是從心臟發出的(當然位於胸腔內)。
主動脈從心臟發出後稱為升主動脈(因為它向右前上方走行),長約3~5cm,位於胸骨後方的胸腔內。
從升主動脈末端,主動脈向左後方彎曲並向下走行,這一段我們叫做主動脈弓,能有10幾cm吧。主動脈弓的位置就在胸骨上部的後方,至左後方的高度能達到第四胸椎的下緣。
從第四胸椎體的左前方開始,主動脈向下沿脊柱的左前緣下行,一直下行到第四腰椎體高度,這一段下行的部分叫做降主動脈。上一部分約佔三分之一位於胸腔內又叫做胸主動脈,而下一部分約佔三分之二位於腹腔內又叫做腹主動脈。
總之,人體的大動脈即主動脈在人體內位置非常隱蔽而不外露,避免受損傷。

5、人體主要動脈及分支情況

動脈首先分為肺循環與體循環兩種。

肺循環:肺動脈干,它又分為左右肺動脈。

體循環:主動脈:它在走行部位與形態上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三部。降主動脈又以主動脈裂孔為界分為胸主動脈、腹主動脈。

主動脈弓的凹側發出若干細小氣管動脈與支氣管動脈。主動脈凸側自右向左分出三大支為:頭臂干、左頸總、左鎖骨下動脈。

頭臂干分為:右頸總、右鎖骨下。

兩側的頸總動脈分為:頸內、頸外動脈。

1 頸內動脈:它上行至顱底,進入顱腔,分布於腦與視器。它在頸部無分支。

2 頸外動脈:分為五條: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面動脈、上頜動脈、顳淺動脈。

上頜動脈沿途分支分布於:硬腦膜、牙、鼻腔、齶部、咀嚼肌、外耳道、鼓室部。

鎖骨下動脈:

1、椎動脈。穿硬腦膜經枕骨大孔如顱腔,於腦乾的腹側,左右椎動脈匯成一條基底動脈。椎動脈及其分支主要營養腦、脊髓、位聽器。

2、胸廓內動脈:主要分布與肋間肌、乳房、膈、腹直肌、心包、胸膜、腹膜等處。

3、甲狀頸干:主分布於甲狀腺、喉、氣管、咽、食管上端、頸肌、肩胛骨、及其背面的肌。其分支包括甲狀腺下動脈等。

4、肋頸干

上肢動脈:腋動脈為鎖骨下動脈的直接延續。其有一些分支。

肱動脈,於大圓肌下緣續於腋動脈。後分為橈動脈、尺動脈。

掌深弓、掌淺弓為上肢終末。

胸主動脈:分為壁支、臟支。因為胸腔內大部分臟器已有功能性血管及營養性血管,故臟支細小、壁支相對粗大。

1、壁支:肋間後動脈、膈上動脈。

2、臟支:支氣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腹主動脈:壁支細小,臟支粗大。

壁支:1、膈下動脈:左右膈下動脈分別發出2到3支腎上腺上動脈。

2、腰動脈

3、骶正中動脈

臟支:分為成對與不成對兩種。

成對的有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睾丸動脈(卵巢動脈)其中腎動脈發出1支腎上腺下動脈。

不成對的動脈: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腹腔干分為胃左動脈、脾動脈、肝總動脈。肝總動脈分為肝固有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肝固有動脈還發出膽囊動脈、胃右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分為胃網膜右動脈、胰十二指腸上動脈。

脾動脈,為腹腔干最大的分支至脾門發出若干動脈入脾。沿途發出分支:胰支、胃後動脈、胃網膜左動脈、胃短動脈。

腸系膜上動脈:其最終進入小腸系膜根內,朝向右髂窩方向走行。沿途分布於胰頭、十二指腸、空回腸、盲腸、闌尾、升結腸、橫結腸等。其分支包括胰十二指腸下動脈等。

腸系膜下動脈:分支分布於結腸左曲、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上部

髂總動脈:為腹主動脈下緣分出的兩支至骶髂關節前方分為髂內動脈、髂外動脈。

髂內動脈分為臟支與壁支。

髂外動脈向下移除去其他分支行為股動脈、其後為腘動脈、又分為脛前動脈、脛後動脈,後為足背動脈、足底深弓。

6、人體的動脈都在哪裡

人體動脈有很多,比較淺表的可以觸及搏動的手指根部,手腕處,肘關節,腘窩,腹股溝,頸部,太陽穴等處。

7、人體動脈是什麼?

簡單的說:動脈是心臟向人體遠端輸送血液的血管,靜脈是人體遠端向心臟迴流血液的血管,動脈血管可以摸見搏動。

8、人體動脈圖

你的要求太高了,因為要想將全身所有動脈都標識清楚實在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僅以膽囊動脈為例:由於膽囊解剖位置的差異,膽囊動脈的變化就多達十幾種,而且沒有哪一種能代表絕大多數。
你若真心想學醫,建議你抓緊時間學習並參加高考,然後報考醫學院校。
如果你英文基礎好,可直接上網查找「克氏外科學」網站並從中下載你所需要的內容。「克氏外科學」是目前全球最經典的外科巨著,但下載費用很昂貴。
僅供參考。

9、人體中的大動脈分別在什麼地方?

人體中的大動脈分別在心臟和肺部附近。

近心臟的主動脈、肺動脈,叫大動脈。其管壁主要由彈性纖維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

1、主動脈是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狀,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內分出很多較小的動脈。主動脈是向全身各部輸送血液的主要導管。也叫大動脈。

2、肺動脈是由右心室肺動脈圓錐發出後至主動脈弓下方,約在第5胸椎高度分為左右肺動脈。在肺動脈的起始部有3個肺動脈瓣,該瓣順血流開啟,逆血流關閉。肺動脈內流的是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

(9)人體脊柱動脈擴展資料:

大動脈一般是指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髂總動脈和股動脈等。此類動脈管壁的中膜層最厚,主要由大量的彈性纖維形成的彈性膜(成人約40~70層)和環行的平滑肌等組成。

故管壁的彈性大,因而又稱為彈性動脈。它既可緩沖心臟收縮時所產生的強大壓力,又可在心臟舒張時,借其彈性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定向流動。

10、求一張人體動脈分布圖

人體動脈分布圖:

經過心臟的動脈一共有兩條, 分別是體動脈和肺動脈。 

1、體動脈與右心室相連,流的是動脈血。 

2、肺動脈與左心室相連,流的是靜脈血。並不是動脈里流的都是動脈血,靜脈里流的都是靜脈血!

頭臂干 - 主動脈行程 

人體動脈分布圖頭臂干在右胸鎖關節後分為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根據其行程可分為三部:主動脈升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主動脈降部(降主動脈)。 

1、主動脈升部 

起自左心室主動脈口,向右前上方斜行續於主動脈弓。自主動脈升部的根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 

2、主動脈弓 

接續主動脈升部,於胸骨柄的後方作弓狀彎向左後方,移行於主動脈降部。自主動脈弓凸側發出3個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此為頭臂干(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

3、主動脈降部 

為主動脈最長的一段,上接主動脈弓,沿胸椎體前面下降穿過隔的主動脈裂孔進入腹腔。繼沿腰椎前面下降,到第4腰椎體處分為左、右髂總動脈。主動脈降部以隔的主動脈裂孔為界,在主動脈裂孔以上的一段稱為主動脈胸部(胸主動脈),以下的一段稱為主動脈腹部。

(10)人體脊柱動脈擴展資料:

生物運送血液的管道,依運輸方向可分為動脈、靜脈與毛細血管。動脈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靜脈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微血管則連接動脈與靜脈,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各種生物擁有的血管型態各不相同。

開放式循環生物,如昆蟲,只有動脈。血液自動脈流出直接接觸身體組織,再由心臟上的開孔回收血液。閉鎖式循環生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則由動脈連接毛細血管再接至靜脈,最後回歸心臟。

與人體脊柱動脈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