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放射性脊柱

放射性脊柱

發布時間:2020-10-28 17:19:54

1、兩側肩胛骨脊柱多處兩側股骨上段見放射性異常濃聚增高灶是咋回事

這種情況一般考慮是有多發性的骨轉移,出現放射性聚集,這說明局部的血運非常豐富,一般考慮是存在腫瘤,可以進一步檢查確定腫瘤原發病灶。

2、不明原因的後背疼痛,以脊椎向兩邊放射性疼痛,用力拍打不疼,鼓氣,彎腰時感覺疼痛,請問是什麼原因引起

腰椎間盤,獨一味軟膠囊英太青口服

3、SPECT提示脊柱放射性分布不均勻是乳癌骨轉移的徵兆嗎?跪求!【乳癌術後四年】

不要緊張,此項檢查僅僅是初篩,最後診斷還要依賴於CT或磁共振,可以對右側第5-7肋部位做CT或磁共振,以了解是不是骨轉移。

(裴靜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腰推間盤突出會誘發什麼疾病

椎間盤突出的【伴隨症狀

1、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在外傷、著涼或過度疲勞後,先感腰部鈍痛或酸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經休息後疼痛減輕或自愈,勞動後疼痛又增加。這樣時輕時重,經數周、數月或年余,漸感一側下肢放射性神經痛。這說明早期僅纖維環破裂,故以腰痛為主。待突出繼續增大,刺激神經根時始出現下肢放射性神經痛。

2. 下肢放射性神經痛

同時出現或先感腿痛後感腰痛者。腿痛出現後腰痛可減輕,此由於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後,間盤內部之壓力減低,椎間孔及神經根部壓力增大所致。其疼痛先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至大腿後部、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或足趾。其疼痛部位及性質,因受累神經、壓迫程度及部位之不同而各異。其疼痛因站立、行走、咳嗽、噴嚏或用力大小便時加重,髓膝屈曲或卧位時減輕。放射痛多發生於一側,如脫出靠近椎中部,則移動時有發生兩側或兩下肢交替疼痛者。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足背動脈有時減弱,下肢發涼應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鑒別。

3. 麻木及感覺異常

因椎間盤突出部位及受累神經根之不同而各異。L4-L5 間盤突出可累及 L4-L5 神經根,其疼痛麻木等感覺異常區域,多在大腿後部、小腿外側及拇趾背側。L5S-1 間盤突出,可累及 L5 及S1 神經根,其疼痛麻木等感覺異常區域,多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背足底外側及趾外側。

4、 腱反射異常

70%~80% 的病例膝腱反射均有異常。因壓迫部位及程度之不同,膝腿和跟腱反射可表現為減弱、消失或亢進。傳導膝腱反射弧正常為 3、4 腰神經,傳導踝反射正常為第 5 腰神經及 1、2 骶神經。因 L4-L5 間盤脫出多累及第四腰神經根,故膝反射可減弱、消失或亢進,而跟鍵反射正常。如果脫出之間盤靠近椎管內側,則下行之 L5 神經根亦可受累,同時出現跟腱反射異常。如果突出之間盤在 L5S1 之間,則 L5S1 神經根受累,跟腱反射可減弱、消失或亢進,而膝腱反射正常。

5、 脊柱姿勢

約 90% 以上的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極少數有左右交替性側彎。腰椎生理前凸減小、消失,甚而腰椎後凸。所以發生這些畸形,其目的在於減少神經根的壓迫症狀。

6、 脊柱功能

約 90% 以上的病例,腰椎功能受限制,尤以背伸和向患側彎最顯著。當背伸及向患側彎時,其後側和患側椎間隙變窄,使破裂的纖維環被擠出,壓迫神經根。

7、 直腿抬高試驗

除因纖維環破裂繞於神經根後部者外,幾乎均呈陽性,嚴重者患肢幾乎不能離床或只能離 10°~20°。強迫抬腿時感患肢放射性神經痛加重,放射部位與受累神經根的分布區相適應,這種疼痛在屈頸與踝背伸時加重,此點應與急性腰扭傷相鑒別。上述臨床所見經適當對症治療或休息,約 50% 的病例可減輕或自愈,亦可因咳嗽或噴嚏、勞累而加劇。如此時輕時重,時好時犯,為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的特徵。對不典型的間盤脫出症可利用這種特徵進行確診。

5、SPECT提示脊柱放射性分布不均勻是乳癌骨轉移的徵兆嗎?跪求!【乳癌術後四年】

骨顯像見骨代謝活躍".應該不能診斷骨轉移。
骨轉移主要靠影像學診斷。主要是X線和CT。
血清鹼性磷酸酶的升高和骨關節的疼痛常常是在影像學表現之前。骨掃描的異常也是。
不放心,可以在兩個月後查「骨顯像見骨代謝活躍」的部位的x片。

(劉小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兩側肩胛骨脊柱多處兩側股骨上段見放射性異常濃聚增高灶

你好,以前有什麼病嗎?是不是有什麼癌症?這個看起來像是有骨轉移的跡象。

與放射性脊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