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烏頭湯脊柱炎

烏頭湯脊柱炎

發布時間:2020-10-25 19:09:52

1、有哪位朋友知道哪裡治療坐骨神經痛的?

治療坐骨神經痛的醫院和醫生有很多,只是每個醫生的醫術不同,治療效果也不相同。
坐骨神經痛分為:
1.原發性坐骨神經痛,主要是由於感染或中毒而引起的,也叫坐骨神經炎(坐骨神經痛)。
2: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神經通路的臨近組織病變產生的黏連或者是機械性壓迫,黏連或水腫而形成,如:腰間盤突出,椎管瘤,脊髓損傷,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結核等。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病機大多數是:感受風寒濕邪,凝滯血脈,形成氣滯血瘀。也有一部分患者是濕熱蘊結阻滯經絡而形成氣滯血瘀。
坐骨神經痛的又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乾性坐骨神經痛。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表現是腰以下自一側腰部臀部開始,向大腿後面至小腿外側和足部放射性疼痛。。
乾性坐骨神經痛只是腿部放射性疼痛,沒有腰部疼痛。
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按照中醫辨證法,選取對症方劑,對症治療,一般情況下,6天減輕疼痛,2周至4周可以根治。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有效方劑:定疼湯加減。。烏頭湯加減。。修骨潤筋湯加減。。大秦艽湯加減。。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等。
中醫方劑治療效果很好,必須要根據具體情況,辯證論治,不可亂用中醫方劑,切記。
建議你去醫院找中醫治療,如果有需要幫助,可以聯系我。
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早日康復!

2、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以背部疼痛、僵直為特徵,其病變主要累及骶髂關節、腰椎、胸椎及頸椎。約半數患者四肢關節也可受累。由於其臨床病理及X線改變均與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故目前已公認其為一獨立的結締組織病。

一、病因病機中醫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為痹證總的外因。其內因與稟賦不足,腎、督陽虛有關;外因感受寒濕或濕熱之邪為主,或與外傷後瘀血內阻督脈有關。由於素體虛弱,風寒濕熱之外邪乘虛而入,內外合邪,陽氣不化,寒邪內蘊,著於筋骨,影響筋骨的營養潤澤,閉阻經絡,氣血不暢,發為本病。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中醫認為本病大多由於寒濕外襲,濕熱浸淫,跌打損傷,瘀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或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骨脈失養所致。

(1)風濕寒邪外襲:由於久居濕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勞汗當風,衣著濕冷,或氣候劇變,冷熱交錯而致風濕寒之邪侵襲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氣血痹阻而致本病。

(2)濕熱浸淫:歲氣濕熱行令,或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郁而化熱,濕熱之邪浸淫經脈,痹阻氣血,筋骨失養而致本病。

(3)瘀血阻絡:跌仆挫傷,損及腰背,瘀血內停,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而致。

(4)腎精虧虛: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勞累太過,或久病體虛,或年老體衰,或房室不節以致腎精虧損,筋骨失養而發本病。

綜上所述,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筋骨失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而寒濕痹阻,濕熱浸淫,瘀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則是造成本病發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2.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有下列六項指標:

(1)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正常的骶髂關節幾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比脊柱的X線改變更早,這有利於早期診斷。骶髂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三期:①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並稍緻密,關節間隙加寬。②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緻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③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緻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

(2)胸椎疼痛及強直。

(3)下腰痛、強直已超過3個月,雖休息也不能緩解。

(4)腰椎活動受限。

(5)胸部擴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繼發症。

以上6項指標中第1項再加其他任何一項即可確診,在後5項中有4項也可診斷。

三、辨證施治

1.風濕寒邪外襲型

【辨證】背腰拘急疼痛,或連髖股,或引膝脛,或見寒熱,腰背覺冷,遇寒則重,得溫痛減。脈浮緊,苔白膩。

【施治】疏風散寒,祛濕止痛。

【方葯】三痹湯加減:熟地15g,秦艽、當歸、杜仲、黨參、黃芪、續斷、茯苓各12g,獨活、川芎、芍葯、桂枝、牛膝、防風、制川草烏各10g,細辛6g。

2.濕熱浸淫型

【辨證】背腰及腿部疼痛,活動後痛可減輕,口乾不欲飲,無明顯畏寒,但惡熱。舌紅苔黃厚膩,脈濡數。

【施治】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方葯】四妙丸加味:薏苡仁、雞血藤各30g,川牛膝15g,蒼術、黃柏、梔子、川斷、杜仲各10g,乳香、沒葯各8g。

3.瘀血阻絡型

【辨證】腰背及腿部疼痛,日輕夜重,脊背活動受限。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施治】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方葯】身痛逐瘀湯加減:牛膝、地龍、香附各15g,川芎12g,當歸、桃仁、紅花、沒葯、五靈脂、秦艽、土元、羌活各10g。

4.腎陽虧虛型

【辨證】腰背及腿部酸軟疼痛,喜溫喜按,腰膝無力,遇勞加重;畏寒,肢體怕冷,遇冷痛重,得溫則舒,面色咣白,手足不溫。舌質淡,脈沉細。

【施治】溫補腎陽,佐以活血祛風止痛。

【方葯】烏頭桂枝湯加味:制川烏、草烏、炙甘草、制乳香、制沒葯、蜂房、紅花、肉桂各9g,熟地、當歸、川芎各10g,獨活、菟絲子各12g,桑寄生、川斷、杜仲各15g,細辛3g。

5.腎陰虧虛型

【辨證】腰背及腿部酸軟疼痛,喜溫喜按,腰膝無力,遇勞加重,心煩失眠,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足跟疼痛。舌質紅、脈弦細。

【施治】滋補腎陰,佐以活血祛風止痛。

【方葯】芍葯甘草湯加味:生地30g,丹參25g,白芍20g,麥冬、木瓜、桑寄生、枸杞子各15g,龜版10g,乳香、甘草、沒葯、蜂房、川斷、獨活各9g。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雷公藤片(適用於風濕痹阻型)。

(2)風濕寒痛片(適用於風濕寒邪痹阻型)。

(3)腰痛寧膠囊(適用於瘀血阻絡兼寒濕痹阻型)。

(4)類風濕靈液(適用於腎精虧虛,風濕寒邪痹阻型)。

(5)知柏地黃丸(適用於屬陰虛火旺者)。

(6)骨刺消痛液(適用於寒濕阻絡型)。

(7)活絡丹(適用於寒濕閉阻型)。

(8)壯腰健腎丸(適用於腎虛型)。

(9)雞血藤膏(膠)(適用於瘀血阻滯型)。

2.驗方

(1)丹參、薏苡仁各30g,白芍20g,生地、川牛膝、木瓜各15g,威靈仙、獨活、千年健、鑽地風、香附各10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強直性脊柱炎早期)。

(2)雞血藤30g,丹參25g,桑寄生、川牛膝、當歸、白芍、木瓜、威靈仙各15g,獨活、淫羊藿、何首烏、甘草、黑豆各10g,黃酒30g。日1劑,水煎分2次內服(適用於強直性脊柱炎中後期)。

(3)露蜂房10g,白芥子6g,海藻9g,昆布9g,炒牛蒡9g,山甲片6g,血竭3g,生黃芪6g,當歸12g,葛根12g,桂枝6g,枸杞子3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早、中期強直性脊柱炎,屬正氣不足,痰濁阻絡型)。

(4)威靈仙30g,羌活、獨活各15g,生黃芪、川楝子、元胡各25g,全蠍6g,土元、當歸、遠志各2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血虛血瘀,風濕痹阻型)。

(5)雙花、寄生、川斷、雞血藤、枸杞子、威靈仙、茯苓各30g,狗脊、連翹、丹參各20g,菟絲子、黃芩、赤芍、白術各15g,桂枝10g,附子15~20g,木香6g。日1劑,水煎,分早、晚分服(適用於瘀血阻絡,風寒痹阻型)。

(6)雷公藤25g,生地黃30g,川斷15g,金銀花30g,川牛膝18g,赤芍15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風濕之邪痹阻經脈,兼有瘀滯型)。

(7)青風藤40g,生麻黃、桂枝、生薑各10g,制附子(先煎1小時)24g,木通6g,生石膏18g,甘草6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寒濕痹阻,陽氣偏虛型強直性脊柱炎)。

3.體針療方

(1)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門、腎俞、陽關等。合並坐骨神經疼痛者,選用環跳、委中、承山等穴。用捻轉法進針。風濕寒邪偏盛者,用瀉法;肝腎虧虛者用補法。每次選4~5個穴位,每日1次。

(2)取穴:人中穴。以手針或電子捻針器捻針,使其自上而下,從內向外發熱以驅除風寒。

4.外治方

(1)麻油240ml熬滾入黃蠟

7.5g,化開,次入松香30g,再下黃丹30g,銅綠6g,輕粉3g,制乳沒各9g,共末攪勻成膏。敷貼患處(適用於濕熱型強直性脊柱炎)。

(2)松香1500g(第1次薑汁煮,第2次蔥汁煮,第3次白鳳仙汁煮,第4次燒酒煮,第5次鬧羊花煮,第6次商陸根煮,第7次醋煮),桐油1500ml,川烏、草烏、白芥子、蓖麻子、乾薑、官桂、蒼術各120g,用桐油熬諸葯至葯枯,濾去渣,入牛皮120g,烊化,用制過松香漸漸收入,離火,加樟腦30g,麝香9g,厚紙攤之。貼腰脊痛甚處(適用於寒濕型強直性脊柱炎)。

五、調護

(1)早期進行適當活動,可減少脊柱及關節畸形的程度。

(2)維持直立姿勢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減少頸椎前彎。睡硬板床。平時注意減少脊椎的負重,避免長期彎腰活動。過於肥胖的病人,應減輕體重,從而減輕關節的負擔。

(3)病人每日進行擴胸運動及深呼吸。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給予翻身拍背,鼓勵咳嗽。同時,注意補充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3、請問我25歲,得了強直性脊柱炎是否平時多站著比較好呢?比如在單位,我是否最好是站著彎腰工作比較好呢??

強直來性脊柱炎,中醫根據病自變部位在骨節如受涼加重,睏倦乏力,手足不溫辨為陽虛,以此用甘草附子湯溫陽益氣,散寒止痛,加麻黃散寒通絡止痛,生川烏、生草烏,逐寒止痛,黃芪益氣固表,白芍益血緩急止痛,地龍通絡止痛。方葯相互為用,以溫陽散寒,益氣補血,通絡止痛。烏頭湯與桂枝附子湯合方加味:麻黃10g,黃芪10g,生川烏6g,生草烏6g,桂枝12g,附子15g,生薑10g,石膏15g,生天南星12g,白芍24g,地龍12g,大棗12枚,炙甘草10g。12劑,

4、有誰知道強直性脊柱炎中醫怎麼治療啊

試試中醫小針刀治療吧!找北京針刀醫院的葛恆君院長。他治療好了很多類似病症。

5、膝關節滑膜炎到底能否根治?

真服了樓上的,不好說,有的人可以根治,建議注射玻璃酸鈉,效果不錯。
或者,抽出液體加壓包紮,制動。

6、得了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好?

1.抗風濕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
(1)水楊酸制劑 是治療急性風濕熱的最常用葯物,療效確切。以阿司匹林為首選葯物,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2)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葯物。只有在關節炎患者伴有心臟炎的證據,且水楊酸制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鏈球菌感染
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選葯物為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醯螺旋黴素。
3.中醫葯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疇,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能對症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

7、請問解放軍65401醫院正規嗎,治療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的

,中醫根據病變部位在骨節如受涼加重,睏倦乏力,手足不溫辨為陽虛,以此用甘草附子湯溫陽益氣,散寒止痛,加麻黃散寒通絡止痛,生川烏、生草烏,逐寒止痛,黃芪益氣固表,白芍益血緩急止痛,地龍通絡止痛。方葯相互為用,以溫陽散寒,益

氣補血,通絡止痛。 目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西醫效果不好 副作用大 建議找好中醫治療。烏頭湯與桂枝附子湯合方加味:麻黃10g,黃芪10g,生川烏6g,生草烏6g,桂枝12g,附子15g,生薑10g,石膏15g,生天南星12g,白芍24g,地龍12g,大棗12枚,炙甘草10g

8、為什麼修美樂可以治類風濕關節炎,有可以治強直性脊柱炎的?

修美樂(阿達木單抗注射液),適應症為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修美樂與甲氨蝶呤合用,可以改善症狀和體征,保護關節功能(延緩放射學進展),並且可以改善身體機能。

9、強直性脊柱炎

你對強直性脊柱炎的介紹和你的治療理論很獨特,可毒性很強哦!加油!

與烏頭湯脊柱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