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肌肉的拉力是多少
(L4-40kg的力)如果你想扭斷人的頸椎單靠力量是不夠的 要考慮角度(主要)和速度,還要考慮你扭的那個人的頸椎周圍肌肉的力量,還有在你扭他的時候他是放鬆還是緊張的。(速度夠的話5KG足夠了) 要用刀砍,你要不知道結構直接砍,就是砍個骨頭。如果入刀角度對還要刀快不用多大力量。15KG左右就夠了。
2、如何緩解脊椎壓力?
早晨8點,坐在電腦前開始一天繁忙而緊張的工作,下午6點,又要在洶涌的車流中全神貫注地開車回家。從早到晚,很多白領的脊椎幾乎始終保持著一個超負荷的姿勢,得不到放鬆和休息。判斷脊椎是否健康?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你穿的鞋的腳後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做下頜運動時,會發出「咔嗒」的聲音;頭或髖部不能向兩側輕松地自由扭動;經常頭痛、頸椎和背部僵硬不適,都有可能是脊椎出現了問題,要及時進行矯治了。常坐電腦前工作和經常開車的人,最好在座椅下背部墊上一個小靠墊,可以起到支撐「脊樑骨」的作用,緩解脊椎壓力。此外,開車的人應注意盡量把臀部往後移,讓脊椎穩穩地坐落在髖關節上,腰部挺直。為避免開車時脊椎過於緊張,可以利用等待紅燈的時間,雙手交叉,放在頸部後面,來回摩擦頸部,令頸部的皮膚發熱。或讓頭保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做向上聳肩的動作以及伸伸懶腰等,都能起到舒筋活血、放鬆脊椎的作用。
3、脊柱的重力主要通過什麼向下傳遞?
這就有意思了。頭顱不說了,肩帶(肩膀)的重量靠肩胛骨傳遞給胸椎,重力沿著腰椎到了骶椎,骶椎靠著骶髂關節傳遞到髂骨,這就到骨盆了,然後再通過髖關節到兩條腿。你是問這個嗎
4、做過重量訓練後,該怎麼做才能減輕脊椎的壓力呢?
減輕脊椎壓力,一定要選對方法。我們先了解一下身體的受力狀況,人的上肢在進行重物搬運的時候,下肢會降低重心,把上肢的力,均勻分散在下肢。
但是脊椎作為上下肢體的銜接,也是作為人直立行走的支撐,每天都會進行承重,久而久之,就會感到腰酸背疼。
第一個方法:我們打開四肢,並撐地,張開雙腿與肩同寬,之後抬起臀部。把手臂和腿伸直,保持這樣的動作30秒到1分鍾。兩次一組,共三組。
第二個方法:我們把雙腿前後分開站立。然後,彎曲你的右膝蓋,同時呼氣,向前彎曲你的上半身,直到雙手到達地面之前,下降上半身,左腿在後伸直。保持15 到30秒。
第三個方法: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站立打開雙腿,穩定重心,雙手叉腰。然後進行畫圓式扭動腰部,活動腰部來到達放鬆。扭動30秒到1分鍾。三次一組,共兩組。
第四個方法:我們還可以做給腰部進行拉伸運動,把腳打開,放在一個覺得高度合適的位置,打開雙手,彎腰去摸自己的腳尖,保持15到30秒。兩次一組,共三組。
最後,做完運動後,我們也要適當的活動,活動活動腰部,因為長時間腰部保持那種姿態,太久之後就會出現酸痛,長此以往,從而出現慢性脊椎病,這樣就會慢慢損傷著你的腰部。患上這樣的慢性病,對你的身體還是身心都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5、一般13歲健康青少年脊柱能承受多大的力?
2.03457 G(1G相當於自己的體重,2G就是2倍體重的力量)
6、脊柱;比喻支撐事物的中堅力量昰什麼詞語?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褒義
出 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7、引體向上或者單杠之類費力氣的運動能不能治療脊柱側彎?
有
但是你一定要堅持
該如何矯治原發性脊柱側彎呢?
矯治該病的方法有矯正體操法、姿勢訓練法、側方表面電刺激法、支具療法及手術療法等。
一、矯正體操法 此法是家長和患者都比較樂意接受的一種療法。由於肩部和骨盆的運動,可以帶動脊柱的運動,因此,適當的運動可以矯治原發性脊柱側彎。比如,抬高左上肢可使胸椎向左凸,能矯正胸椎向右側彎曲;抬高左下肢可使骨盆向右傾,使腰椎向右凸,能矯正腰椎向左側彎曲。上述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可矯正胸椎向右、腰椎向左的脊柱側彎。矯正操的內容由醫生指導制定。做矯正操時動作要平穩緩慢、充分有力,每1個動作都要持續2—3秒鍾,且要重復10—30次或者更多次,直至患者感到肌肉疲勞為止。矯正操每天需做1—2次。在做矯正體操時,患者也可將砂袋捆在四肢上,增加運動的負荷。這樣可以增強鍛煉的效果,同時要注意姿勢正確。做矯正體操需要堅持到患者骨骼發育成熟為止。對於骨骼發育成熟後的嚴重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來說,也應堅持做矯正體操,以避免其病情繼續發展。
二、姿勢訓練法 此法對治療原發性脊柱側彎,調節其神經——平衡系統極為重要,但卻往往被患者忽視。姿勢訓練法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著體態的挺拔和對稱。此法適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原發性脊柱側彎,特別是對糾正輕度的原發性脊柱側彎療效好。此種訓練需要患者常年堅持。
三、支具療法 此法是醫生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加以選定的。支具是用塑料製作的,由醫生根據病人的情況定做。支具就像一個「硬背心」,它所產生的外力會將側彎的脊柱慢慢地頂回去。支具穿在內衣的外面和外衣的裡面,不與身體直接接觸,從衣服的外面一般也看不到。患者每天需佩帶支具23個小時,剩下的1個小時,可用作體育運動和洗澡。
佩帶支具時,還應做支具內體操及姿勢訓練。目前,比較常用的支具內體操:(1)做骨盆後傾練習。即同時收縮腹肌和臀肌使骨盆向後傾。做此項練習時,可採用仰卧位、坐位、俯卧位等姿勢。(2)做骨盆後傾練習的同時應做俯卧撐。(3)做胸部收縮運動,使胸部與支具分離。(4)做深吸氣動作,使胸部盡量向外擴張。支具內體操每天應做1—2次,每次可做數分鍾,支具通常需要佩帶到患者的骨骼發育成熟。支具內體操作到何時應根據病情的恢復狀況由醫生來決定。
四、側方表面電刺激法 此法是利用能發出電刺激的儀器,對患者的背部進行電刺激,使其背部肌肉收縮,以達到矯正脊柱側彎的目的。側方表面電刺激法通常在患者夜間睡眠時進行,且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操作。不少患者反映此療法比佩帶支具睡覺舒服。此法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療程也應由醫生來決定。
五、手術療法 脊柱側彎的患者在進行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採用手術療法。手術時醫生將具有矯形功能的內固定器與患者的脊柱結合。通過這個內固定器將患者彎曲的脊柱矯正到正常范圍後,再為其實施植骨融合術。患者做脊柱側彎矯正手術,一般需住院9天。患者在手術1個月後,可上學或上班,手術6個月後,可參加正常的體育活動。
另據報道,有的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伴有缺鐵的病症。因此,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要定期檢查血紅蛋白及血清鐵的含量。若出現缺鐵的情況時,可為其補充鐵劑。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由於可能受到某些人的歧視和自身性格的影響極易產生自卑、憂郁、怨恨、自暴自棄等消極情緒,此時,應對其進行心理治療。
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療原發性脊柱側彎的關鍵。檢查方法很簡單:讓孩子脫掉上衣。家長站在孩子的背後,觀察其脊柱是否呈一條直線,其兩側的肩膀是否等高,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斷。如果孩子的脊柱不呈一條直線,則應讓孩子將兩腿並攏後向前彎腰,兩臂下垂,看孩子兩手的指尖離兩腳腳面的距離是否一樣,如果這個距離不一樣,或胸椎、腰椎的兩旁有突起,則孩子可能患有原發性脊柱側彎。此時,應領孩子及時就醫。
8、日常什麼姿勢脊柱受到壓力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