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胎兒脊柱神經

胎兒脊柱神經

發布時間:2020-10-23 23:03:54

1、葉酸與胎兒神經管畸形有何關系?

葉酸是人體必需維生素,參與核酸、氨基酸、蛋白質和磷脂等代謝,並與細胞分化、倍增及其功能密切相關。盡管葉酸廣泛存在於幾乎所有食物中,但由於我國傳統的高溫炒、煮的烹調方式,使食物中大部分葉酸被破壞,且人體腸道對葉酸的吸收率為25% ~ 50%,孕期母體對葉酸需要量增加,血液稀釋,血漿清除率反而增加,故容易使葉酸的產生、轉化和代謝等過程異常,致使我國育齡婦女體內葉酸嚴重不足。近20 年來,通過病例對照研究,發現妊娠期母體游離葉酸水平與胎兒神經管缺陷呈負相關。膳食不良者,子代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明顯升高。

神經管缺陷是包括無腦畸形、腦積水和脊柱裂的一組嚴重的出生缺陷,是造成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生率在人類各種出生缺陷中占居前列。

我國是神經管畸形高發國,發病率波動在2.3% ~ 2.8%;平均每天有30 個,不到1 小時就有1 個這樣的畸形兒出生。無腦畸形兒出生後很快死亡。腦積水和脊柱裂患兒即使勉強活下來,也多是終身殘疾,給家庭和患兒本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根據對我國育齡婦女體內葉酸水平狀況的檢測,北方婦女的葉酸缺乏發生率遠高於南方婦女;同一地區的農村婦女葉酸缺乏較城市婦女多見;在一年中,冬春兩季發生葉酸缺乏的幾率較夏秋兩季高。這項結果與我國神經管畸形的分布特點吻合,即北方高於南方,農村高於城市,冬春兩季高於夏秋兩季。

孕早期補充葉酸能有效地預防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發生,其保護率達72% 左右。葉酸缺乏可引起大紅細胞性貧血,故補充葉酸還可有預防大紅細胞性貧血的作用。孕婦應注意食物的烹飪方法,不要將蔬菜等長時間高溫炒、煮,避免油炸食物。在蔬菜、水果短缺的冬春兩季應適量補充葉酸。對於無葉酸缺乏症的孕婦來說,每日服用葉酸的劑量不能超過1mg。因為大劑量的葉酸同樣會帶來危險。

若發現胎兒已發生神經管畸形,應及時終止妊娠。

2、胎兒在母體內存在哪些大腦神經活動?

胎兒在母體內就存在聽、觸、嗅等大腦神經活動,有人甚至可回憶起降生時的情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逐漸增強,就其增幅而言則以嬰兒期的記憶力增長最快,這時期的孩子之所以能很快記住電視畫面和兒歌,是因為早在胎兒期就已經形成了這種能力。腦的發育領先於肢體的發育。

人的誕生始於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後依次分化出外胚葉、中胚葉、內胚葉,其中外胚葉就是腦的原形。開始它是圓板狀,隨後發育成神經管,胎兒的神經管在初期即發生彎曲彎形,出現褶皺,以便在有限空間容納更多的細胞,正是這一原因造就了復雜的最終布滿溝回的大腦。在胚胎的第4周胎兒腦已在原始形態上完成了主要的部分。到第6周大腦上已可以記錄到電信號。第7周胎兒面部輪廊形成,眼、鼻、口已依稀可辨。到第9周腦乾和脊髓便以半個大腦的體積完成了發育過程,這時用較細的探針觸其額部,他已經會低頭躲避,這表明胎兒觸覺神經的出現。大腦繼續發育到第4個月,胎兒便形成了頭部比例過大的完整人形。

在腦的發育過程中最關鍵、所需時間最長的是神經網路的形成,因為是神經網路最終導致大腦功能的產生。但是構築這一神經網路的主角突觸的數量在出生後反而急劇減少。急劇減少的多出部分是胎兒期的儲備,供出生後適應環境過程中的消耗。

神經細胞的數量及神經纖維的長度由遺傳因素決定,而突觸的形成則受制於子宮內的環境因素。經常接受多變的外界刺激,腦的發育較快,增重明顯,突觸數也越來越多,突觸的形成略遲於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人類的這一過程始於懷孕後兩個月,出生8個月至1年達到峰值。

在懷孕4個月的孕婦休息的安靜房間里突然出現很大聲響,子宮內的胎兒會劇烈扭動身軀,使母親明顯感到胎動,出生4天的嬰兒有時竟能聽出母語與外語的區別,20天後便可循母親的聲音尋找乳頭,這一能力來自出生前母親與其頻頻「交談」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語言感受力。胎兒對其在子宮內感受到的聲音已形成記憶,這種記憶主要由突觸上的神經傳遞物質形成,胎兒對外界的談話、聲響所形成的暫時記憶經多次重復便留在了長期記憶中,在這一期間聽覺是胎兒學習的主要手段。

3、那如果胚胎神經管畸形可以通過彩超查出來嗎

中期妊娠的做的四維彩超,就是排畸檢查,可以排除大部分畸形,主專要排除胎兒以下方面是否屬存在畸形:

1、胎兒面部畸形:如唇齶裂等。

2、神經系統畸形:無腦兒、腦積水、小頭畸形、脊柱裂及腦脊膜膨出。

3、消化系統畸形:臍部腸膨出、內臟外翻、腸道閉鎖及巨結腸等。

4、泌尿系統畸形:腎積水、多囊腎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5、其它畸形:短肢畸形、聯體畸形、四心腔等。
胎兒神經管畸形主要表現為無腦兒、腦膨出、腦脊髓膜膨出、脊柱裂/隱性脊柱裂、唇裂及齶裂等。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檢查出來的。但四維彩超受胎兒體位影響。如果是雙胞胎的話,就做不了四維彩超。

與胎兒脊柱神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