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半脊柱動物

半脊柱動物

發布時間:2020-10-23 20:57:15

1、動物脊椎的特點

方案1

動物的分類方法
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動物界可分為兩大門類
在動物界中,根據動物身體中有沒有脊索而分成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主要門類.
動 物
脊索動物

無脊索動物
有羽毛
無羽毛
有足
無足
鳥類
有鱗片
無鱗片
有翅膀
無翅膀
1. 會飛
原生動物
蠕蟲
2. 不會飛
有鰭
無鰭
有乳腺
無乳腺
昆蟲
軟體動物
魚類
爬行類
哺乳類
兩棲類
甲殼動物
1. 軟骨
1. 有足
1. 胎生
1. 有尾
2. 硬骨
2. 無足
2. 非胎生
2. 無尾
蜘蛛

3. 無足
脊索動物的脊椎動物
特徵:
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脊索只見於胚胎期).脊柱保護脊髓.脊柱與其他骨骼組成脊椎動物特有的內骨骼系統.
有明顯的頭部,背神經管的前端分化成腦及其他感覺器官,例如眼,耳等.腦及感覺器官集中在頭部,可加強動物對外界的感應.
身體由表皮及真皮覆蓋.皮膚有腺體,大部份脊椎動物的皮膚有保護性構造,例如鱗片,羽毛,體毛等.
有完整的消化系統,口腔內有舌,多數有牙齒,亦有肝及胰臟.
循環系統包括有心臟,動脈,靜脈及血管.排泄系統包括兩個腎臟及一個膀胱.有內分泌腺,能分激素(荷爾蒙)調節身體機能,生長及生殖.
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中包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等五大網類.
無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中包括:原生動物,軟體動物,蠕蟲,昆蟲,甲殼動物等門類.所以無脊椎動物佔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魚類
特徵:
水棲動物(只能生活於水中).皮膚有鱗片覆蓋,屬變溫動物.具有鰭(可以水中游動),用鰓呼吸的變溫動物.體外受精.主要為卵生,部份為胎生及卵胎生.
魚的種類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別
軟骨類
例: 鯊魚
特徵:
皮膚堅韌,有極細小楯鱗,沒有魚鰾,尾鰭上下不對稱.有五對鰓,沒有鰓蓋.
硬骨類
例: 馬口魚
特徵:
骨骼為硬骨,皮膚有許多黏液腺,為骨鱗片所覆蓋.有魚鰾.
爬行類
特徵:
陸生動物.皮膚有鱗片或盾片覆蓋.
具有防水外皮,以防止水份散失.
屬變溫動物(靠外界的溫度或熱源來改變其體溫).主要分布在地球較溫暖的地區.
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在陸地產卵,卵有防水外殼包裹.
爬行動物的分類
有足類
例:烏龜
特徵:
有堅硬的外殼.上下頷不具齒,但有角質鞘.卵生.可分陸棲,水棲或海洋生活.
無足類
例:眼鏡蛇
特徵:
無四肢,肩帶及胸骨.不具活動的眼臉及外耳孔.舌頭末端分叉,伸縮力強.皮膚有鱗片,可吞咽比自己身體直徑大的獵物.蛇的器官俱特化成長形,左肺退化.蛇會定期蛻皮,以利生長.
鳥類
特徵:
全身披有羽毛,身體呈流線形,有角質的喙.
眼在頭的兩側,頸部長而靈活可270度轉.
前肢特化成翼,後肢有鱗狀外皮,具四趾.
恆溫動物(能通過自身的生理過程產生熱量,即使外界溫度很低,他們也能維持高而恆定的體溫).平均體溫比哺乳動物高出10度左右(平均42度).
卵生.
鳥的分類
會飛
例:燕子
特徵:
有翼,有流線型的身體,新陳代謝旺盛,能在空中自由飛翔,須做較遠距離的遷徙,以適應生存環境.
不會飛
例:企鵝
特徵:
有流線型的軀體,前肢已經退化成游泳的鰭狀肢,而且上面的羽毛幾乎是魚鱗狀的.海中生活,有厚厚的脂肪能抵禦嚴寒.冰面上滑行好手.
兩棲類(Amphilia)
特徵:
需在水中渡過其幼年時期.
具有適應陸生的骨骼結構,有四肢,皮膚濕潤,有很多腺體.
身體無鱗片或體毛.
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
交配及受精在水中進行.
幼體以鰓呼吸,成體則用皮膚,口腔內壁及肺呼吸.
兩棲動物的分類
無尾
例:蟾蜍
特徵:
有適應陸上生活的骨骼系統,身體分頭,軀乾和四肢.前肢四趾,後肢五趾, 趾間有蹼.後肢適用於游泳及跳躍有肺,但主要呼吸器官為口腔內壁及皮膚.
有尾
例:蠑螈
特徵:
有適應陸上生活的骨骼系統,為身體細長之有尾水陸兩棲類.
無足
例:魚螈
哺乳動物
特徵:
體內有一條由許多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
身體有毛覆蓋,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營養的攝取;
胎生(鴨嘴獸,針鼴除外),哺乳;
恆溫.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也能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從而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依賴,擴大了分布范圍;
腦顱擴大,大腦相當發達,在智力和對環境適應上超過其他動物;
內肢強壯靈敏,有快速的活動能力;
心臟左,右兩室完全分開;
牙齒分為門齒,犬齒和頰齒.
哺乳類動物的分類
原獸類 特徵 卵生,卵有殼. (例:鴨咀獸)
後獸類 特徵 不具真正的胎盤,幼兒在育兒袋中發. (例:袋鼠)
真獸類 特徵 有胎盤,胎兒發育完善後才產出,佔哺乳類的絕大部份.並分為十四類別.
食蟲類(例:鼴鼠)
鱗甲類(例:穿山甲)
翼手類(例:蝙蝠)
兔形類(例:兔)
嚙齒類(例:鼠,箭豬)
貧齒類(例:食蟻獸)
食肉類(例:獅,犬,熊貓)
鰭足類(例:海獅,海豹,海象)
海牛類(例:海牛)
鯨類 (例:海豚,鯨
長鼻類(例:象)
奇蹄類(例:斑馬,犀牛)
偶蹄類(例:河馬,牛,豬,鹿,駱駝)
靈長類(例:猩猩,猴,人)
例:獅子
特徵:
屬食肉目中的貓科動物.大型獸類,爪能伸縮,善於跳躍,犬齒發達,善於伏擊其他動物.
例:大象
特徵:
為現存最大之陸棲動物.耳寬大扁平,鼻特長,可助於取食,體毛退化,腳底有厚彈性組織墊,以承託身體重量.上門牙特別發達,長出體外.食物以植物為主.
例:食蟻獸
特徵:
前肢其中二至三指特長,用以掘開蟻巢.無門齒,吻長呈管狀,舌長呈黏性,能黏附白蟻,尾長而多毛.棲於草原沼澤地,善游泳,以白蟻及蟻為食.
例:蝙蝠
特徵:
前肢特化,指骨特長,指骨與體側及後肢之間生有薄而韌的翼膜,作飛行器官.後肢具爪,可以倒掛身體棲息.胸骨突起,鎖骨發達,以利飛行.大部份蝙蝠喜食蟲,且善於捕食飛行中的昆蟲,少數吃果實.
例:海豚
特徵:
海產哺乳類,亦有淡水品種.海豚屬齒鯨類,身體呈流線性,頸部不能區分,頸椎骨有癒合現象.頭尖而長,具有內質背鰭.前肢特化成闊槳狀.不具後肢,尾長,具水平叉狀尾鰭.
例:猿猴
特徵:
姆指與其他指相對,適於攀緣及握物.鎖骨發達,身有體毛(手掌除外),指具指甲,大腦及感覺器官發達.雙眼向前,有骨質眼窩.行為接近人類.
原生動物
特徵 :
單一細胞動物,身體的構造十分簡單,會吃,會動,會繁殖和死亡.身體非常小,要用顯微鏡才觀察得到的動物.棲息在淡水,海水或者共其他動物的體液內.例如變形蟲.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外形多樣化,是十分成功的生物類別,包括所有「貝殼類」動物,八爪魚及墨魚.大部份軟體動物生活在海裏,部份生活在鹹淡水交界或淡水,亦有小部份是陸生的.
特徵 :
身體柔軟,不分節,左右對稱,背部皮層向下伸延成外套膜,覆蓋身體的大部份.軟體動物中的貝殼類的貝殼便是由外套膜的上皮細胞分泌而成.
大多數軟體動物有一至兩個貝殼,例如蝸牛、蜆.
另一些則退化成內殼,藏於外套膜之下,例如墨魚.
有些種類的外殼則完全消失,例如裸鰓類.
蠕蟲
特徵 :
身體柔軟,分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對排泄器.例如蚯蚓和沙蠶.
柔軟圓形的身體,寄生在動物或植物體內.例如蛔蟲和蟯蟲.
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品動亦最繁多,約佔全部動物品種的百分之八十五.對環境的適應力特強,生存地方包括海水、淡水、高山、空氣、土壤,甚至是動物及植物的體內及體外.
主要特徵:
身體兩側對稱,身體分節,但部分體節融合成特別部位,如頭部及胸部.有些節肢動物,例如蜘蛛類,頭部及胸部進一步融合成頭胸部.身體的附肢,例如足部、觸角、口器等都分節.
體壁堅硬,主要由幾丁質組成, 可提供保護,亦作為外骨骼之用.由於體壁堅硬,防礙生長,節肢動物需要在生長期蛻皮多次.
感官系統甚為發達,眼有單眼和復眼兩種.復眼用作視物,而單眼用作感光.另外,還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及平衡器官,好些昆蟲還有特別的發聲器.
節肢動物的呼吸系統頗為多樣化,可以利用體表, 鰓(水生的)及氣管(陸生的)呼吸.蜘蛛等則利用書肺進行呼吸.
節肢動物的分類:
甲殼類
例:蝦,蟹.
蜘蛛類
例:蜘蛛,蠍子.
昆蟲類
例:蝴蝶
多足類
例:蜈蚣
感想:
在找尋動物的種類和照片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神,但我覺得都是值得的.因為我看了很多動物和昆蟲的書和綱頁,覺得很有趣味和學識到很多動物.
我又知道了動物學家是利用動物不同的特徵和生活習慣來分類的.陸生動物最大的有已經絕種的暴龍,現在最大的是大象,最小的是要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變形蟲.我又知道了兩棲動物原來是幼時生長於水裏,長大後才生活在陸地上.有些動物原來我以前把它們分為同類,現在才知道原 是第二類的動物.
我還發覺到原來我們吃的東西都是生物,所有動物都是吃生物的.大部份的動物都是對我們人類有用的,但很多動物因為我們捕捉和殺害,瀕臨絕種,特別是哺乳類動物.
為了可以平衡大自然的生態,我們不要隨意砍伐樹木,要愛護大自然.不要殘害動物,因為所有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動物.
http://.baidu.com/question/564320.html?si=3

方案2:
現在採用的多是林奈的分類方法。
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徵(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化、生態和地球分布)進行分類,即自然分類法,將動物依次分為各種等級。
即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七個主要等級。其中種是分類所用的基本單位。每一種動物,都可以給它們在這個等級序列中冠以適當的名稱和位置。
如棉蚜、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同翅目、蚜科、蚜屬、它的學名為Aphis gossypii Glover;
大熊貓,屬於動物界,脊維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大熊貓科、大熊貓屬,它的學名為Ailuropodamelanoleuca。
在上述分類等級中,科學工作者使用時為了更精確地表達種的分類地位,還將原有的階元進一步細分,在上述的分類階元之間加入另外一些階元,以滿足科學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的分類附元如下:
界Kingdom
門Phylum
亞門Subphylum
總綱Superclass
綱Class
亞綱Subclass
總目Superoder
目Order
亞目Suborder
總科Superfamily
科Family
亞科Subfamily
屬Genus
亞屬Subgenus
種Species
亞種Subspecies
動物學家依據動物進貨過程中外觀特徵的變化及內部解剖,生理特徵的變化制定了檢索表,它可以反映物種間的親緣關系。
例如,蜘蛛、昆蟲、蚯蚓、鯉魚、眼鏡蛇、青蛙、丹頂鶴和華南虎,它們之間的異同見下列檢索表。
A、具有真正的脊索(脊索動物)…………………………………………………………D
沒有真正的脊索(無脊椎動物)………………………………………………………………B
B、身體各節分工不明顯,由許多環節組成……環節動物門(蚯蚓)身體各節具有真正的分工,由頭部、胸部和腹部組成……C
C、有三以足和二對翅…………………………………………………………………………昆蟲綱(昆蟲)
有四對足,沒有翅……………………………………………………………………………………蛛形綱(蜘蛛)
D、完全用鰓呼吸,以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中……………………魚綱(鯉魚)
主要用肺呼吸,部分動物在生長的某個時期用鰓呼吸,以五趾形附肢運動(至少在成體時),至少在成體階段生活在陸地上……………………E
E、變溫動物……………………………………………………………………………………F
恆溫動物………………………………………………………………………………………………G
F、具有中腎:大腦具原腦皮;體名受精,卵無羊膜,指(趾)端無
爪,皮膚裸露……………………………………………………………………………………兩棲綱(青蛙)
具有後腎;大腦具新腦皮層;體內受精,產羊膜卵;指(趾)端
有爪,體表被覆角質鱗片………………………………………………爬行綱(眼鏡蛇)
G、體表被羽,皮膚缺乏腺體;雙重呼吸,具氣囊,以鳴管發聲;
卵生,有撫育幼雛的本能……………………………………………………鳥綱(丹頂鶴)
體名被毛,皮膚腺發達,非雙重呼吸,不具氣囊,以聲帶發
聲;胎生,哺乳……………………………………………………………………哺乳綱(東北虎)
從上面的檢索表中可以看出,蚯蚓、蜘蛛、昆蟲三者的親緣關系較近,其中蜘蛛與昆蟲關系更為密切;在其餘的幾種動物中,青蛙和蛇的關系比它與丹頂鶴和東北虎的關系更為近緣。

方案3
自然界動物種類很多,據現在估計,約有150萬種左右.為了認識,研究和利用動物,必須為它
們分門別類.
盡管各種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形態,但同一類群的動物,在形態上往往有許多相似之處,動物學
家就根據動物的同一與差異,從小到大,分成許多類群.
1. 「種」或叫「物種」(species),是最小的類群,也是動物分類(classification)的基本單元.
2. 將近似的「種」集合成「屬」(genus).
3. 再將近似的「屬」集合成「科」(family).
4. 由「科」集合成「目」或「部」(order).
5. 由「目」再集合成「綱」(class).
6. 由「綱」最後集合成「門」(phylum).
「門」是分類的最大單元.目前動物界一共分為20餘門,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幾門:
1. 原生動物門,如草屐蟲,變形蟲;
2. 海綿動物門,如毛壺,浴海綿;
3. 腔腸動物門,如海蜇,珊瑚;
4. 扁形動物門,如渦蟲,血吸蟲;
5. 線形動物門,如蛔蟲以及其他寄生於植物和動物體內的寄生線蟲;
6. 環節動物門,如蚯蚓,沙蠶,螞蟥;
7. 軟體動物門,如田螺,烏賊;
8. 節肢動物門,如蝦,蟹,昆蟲;
9. 棘皮動物門,如海參,海星;
10. 脊椎動物門,如魚,蛙,龜,蛇,鳥,獸.

生物分類有界、門、綱、目、科、屬、種
在動物界之下,共38個門如下:
1 原生動物門 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其中我們熟悉的有眼蟲、草履蟲
2 中生動物門 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 多孔動物門 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4 扁盤動物門 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占~~~厲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動物門 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6 腔腸動物門 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說了
7 櫛水母動物門 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8 扁形動物門 有渦蟲、吸蟲、絛蟲等我們常聽說的寄生蟲
9 螠蟲動物門 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10 舌形動物門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1 奇怪動物門 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2 紐形動物門 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13 顎胃動物門 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4 線蟲動物門 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長過的——蛔蟲
15 腹毛動物門 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16 輪蟲動物門 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17 線形動物門 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18 鰓曳動物門 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19 動吻動物門 和鰓曳動物類似
20 棘頭蟲動物門 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21 鎧甲動物門 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目前沒有準確分類
22 內肛動物門 苔蘚狀的小動物
23 環節動物門 蚯蚓、螞蟥、沙蠶……都是身體呈環節狀,這還用說?
24 星蟲動物門 與前面說的螠蟲動物相似
25 軟體動物門 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我將在後面詳細解說
26 軟舌螺動物門 已滅絕
27 緩步動物門 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28 有爪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29 節肢動物門 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留到下面介紹這個龐大的家族
30 腕足動物門 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31 外肛動物門 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32 帚蟲動物門 又一個很小的門,又是只有10幾種動物,又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33 古蟲動物門 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34 棘皮動物門 一個我們熟悉的門,有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
35 須腕動物門 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36 毛顎動物門 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37 半索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

2、根據動物身體里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它們分成兩大類_______和________。(要求准確)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3、世界上無脊椎的動物有幾種?分別分成哪幾種?

前者所屬的動物有爭議,例如眼蟲,會因為其體內的葉綠體被歸入為植物。多細胞動物再被分為側生動物(Parazoa)和真後生動物(Eumetazoa)。前者包括海綿動物,扁盤動物和中生動物。這三種動物和真後生動物缺乏聯系。組織分化程度低。接下來,真後生動物按照其身體對稱方式被分為輻射對稱動物和兩側對稱動物。前者包括刺胞動物門和櫛水母動物門。然後將兩側對稱的動物按其體腔的有無,有的話是真是假,分為三類,即無體腔動物(Acoelomata),假體腔動物(Pseudocoelomata)和真體腔動物(Eucoelomata)。但是紐形動物門介乎於假體腔動物和真體腔動物之間,分類位置有疑問。無體腔動物的代表是扁形動物。假體腔動物的體腔並不是由中胚層包繞的,是原腸未完全退化的產物,代表動物是線蟲動物和輪形動物。真體腔動物的體腔是有中胚層包裹的。真體腔動物接著按原腸孔(Blastoporus)的發展分為原口動物(Protostomia),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和過渡類型觸手動物(Tentaculata)。後口動物的代表是棘皮動物(和非「無脊椎動物」的脊索動物)。過渡類型包括帚蟲動物,腕足動物和苔蘚動物三種。其他的真體腔動物都是原口動物,包括節肢動物,緩步動物,有爪動物,軟體動物,星蟲動物,螠蟲動物門和環節動物等。這種分類有很大問題,比如紐形動物的「無家可歸」,而扁形動物,線蟲動物是原口動物,卻因為體腔不是「真體腔」而沒有「資格」去被歸類。觸手動物有很多後口動物的特徵,比如輻射卵裂,體腔是由內胚層內陷形成的中胚層包裹的。但是來自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卻表明它們是原口動物按遺傳學分類和按形態學分類出入在於兩側對稱動物中。按遺傳學分類的話,兩側對稱動物首先按原腸孔的發展去向分為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在形態學分類中的過渡類型觸手動物則被全部歸到原口動物中。原口動物接著會按照蛻皮假說被分為兩種:蛻皮動物和冠輪動物。蛻皮動物的特徵是,這些動物在一種名叫蛻皮激素(Ecdyson)的作用下,會退去身體表面的角質層外皮。節肢動物,線形動物,緩步動物和有爪動物都屬蛻皮動物。冠輪動物的特徵是發育經過擔輪幼蟲階段(但有些動物發育過程中並不經歷幼蟲階段,很好的例子是蚯蚓)或是有觸手冠。軟體動物門(Mollusca)、環節動物門(Annelida)、紐形動物門(Nemertea)、星蟲動物門(Sipunculida)、螠蟲動物門(Echiura)、須腕動物門(Pogonophora),苔蘚動物門(Bryozoa)、內肛動物門(Entoprocta)、腕足動物門(Brachiopoda)和帚蟲動物門(Phoronida)都屬於這一冠輪動物。這種分類方法沒有形態分類學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小問題,例如有爪動物的分類位置(位於蛻皮動物和冠輪動物之間)有爭議。大體來說,主要包括原生動物門、多孔動物門(海綿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和半索動物門。

4、脊椎類動物有哪些?

魚類:鯉魚、鯽魚等
兩棲動物:青蛙、蠑螈等
爬行動物:壁虎、蜥蜴等
哺乳動物:人、貓、鹿等
鳥類:雞、鴨、孔雀、鷹等

5、脊椎動物主要包括哪五大類?

是六類,分別是圓口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1、圓口類:現存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沒有上下頜,又稱無頜類。現生種類有70多種,主要包括七鰓鰻和盲鰻兩類。生活與海洋或淡水中, 無成對附肢,營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魚類及海龜類為寄主。

2、魚類:魚類大約出現於4.5億年前,世界上約有魚類3.2萬種。有尾無四肢,尾分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硬骨魚類。

3、兩棲類:兩棲動物大約出現於3.5億年前。有尾無四肢,幼體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它們成體生活在陸地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時,可以用皮膚呼吸。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4、爬行類:地球上的爬行動物大約出現於3億年前。爬行動物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和甲。皮膚表面有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動物,陸地生活,體溫不恆定。喙頭目(楔齒蜥)、龜鱉目(龜)、有鱗目(蜥蜴)和鱷。

5、鳥類:最早的鳥大約出現於1.5億年前。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胸肌發達,骨骼癒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卵生動物。體輕。有喙無齒,身體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夠飛翔。

6、哺乳類: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於2億年前,當前它們是動物界中功能最完善的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恆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動物中,能夠飛翔的動物只有蝙蝠。哺乳動物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級的動物。

(5)半脊柱動物擴展資料:

脊椎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皮裝、皮鞋等皮革製品,羊毛衫、羽絨服等服裝製品。此外,許多脊椎動物能捕食農林害蟲、害獸,對農林業有益。據統計,一隻青蛙一年能消滅一萬只害蟲,而蟾蜍捕食害蟲的數量更多。

一隻啄木鳥一年能吃掉近一萬只危害樹木的害蟲。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季所消滅的鼠類,相當於增長1000kg的糧食。蝙蝠的捕蟲本領更為奇妙,它能利用超聲波准確地確定蚊、蛾等昆蟲的空間位置從而捕食它們。通過研究蝙蝠超聲波定位的機理,人們研製出了先進的儀器—雷達。

6、最原始的脊柱動物是哪個物種?

最原始的脊柱動物是哪個物種?
答:圓百口綱動物是最原始的無頜脊椎動物,包括七鰓鰻和盲度鰻。原因如下知:
⑴皮膚由多層上皮細胞組成,有發達的單胞腺,真皮為結締組織。
⑵支持道結構為脊索,內但已有雛形的脊椎骨。(脊索背面的每1個體節出現2對極小的軟骨容弧片,代表雛形脊椎骨。)

7、脊柱動物包括哪幾個綱?各綱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圓口綱(Cyclostomata)

無頜,缺乏成對的附肢,單鼻孔,脊索及雛形的椎骨(verte-brae)並存。又名無頜類(Agnatha)。

2、魚綱(Pisces)

出現上、下頜,體表大多被鱗,鰓呼吸,成對的前後肢形成適於水生生活的胸鰭和腹鰭。本綱與更高等的四足類(Tetrapoda)脊椎動物合稱為有頜類(Gnathostomata)。

3、兩棲綱(Amphibia)

皮膚裸露,幼體用鰓呼吸,以鰭游泳,經過變態後的動物上陸生活,營肺呼吸和以五趾型附肢(pentadactyl limb)運動。

4、爬行綱(Reptilia)

皮膚乾燥,外被角質鱗、角盾或骨板。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或近於兩心室。本綱與鳥綱、哺乳綱在胚體發育過程中出現羊膜(amnion),因而合稱為羊膜動物(Amniota),其他各綱脊椎動物則合稱為無羊膜動物(Anamniota)。

5、鳥綱(Aves)

體表被羽(feather),前肢特化成翼,恆溫,卵生。

6、哺乳綱(Mammalia)

身體被毛,恆溫,胎生,哺乳。

8、世界上有多少種脊椎動物

動物學家統計,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
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根由許多椎骨組成的脊柱,一般個體較大;無脊椎動物的身體沒有脊柱,多數個體很小,但種類卻很多,占整個動物種數的90%以上。例如蒼蠅、蚊子、螞e799bee5baa631333332636366蚱、蝴蝶等昆蟲都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五大類群。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共有25000~30000種,如鯉魚、黃花魚等。兩棲類有2000餘種,如青蛙等。爬行類有3000餘種,如蛇、龜、鱷魚等。鳥類有9000種,如鴿子、麻雀。獸類有4500多種,如馬、牛、獅子、虎等。世界上還有許多種動物還未被發現呢。

世界上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種動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約佔地球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占動物界已知種類的2/3- 3/4。由此可見,世界上的昆蟲還有90%的種類我們不認識;按最保守的估計,世界上至少有300萬種昆蟲,那也還有200萬種昆蟲有待我們去發現、描述和命名。現在世界上每年大約發表1000個昆蟲新種,它們被收錄在《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該雜志是從事動物分類的研究人員必須查閱的檢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蟲中,鞘翅目(甲蟲)就有35萬種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萬多種,是哺乳動物的10倍。鱗翅目(蝶與蛾)次之,有約20萬種。膜翅目(蜂、蟻)和雙翅目(蚊、蠅)都在15萬種左右。下圖是動物界不同類群已知種的相對數量。

昆蟲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種昆蟲的個體數量也很多,有的個體數量大得驚人。一個螞蟻群可多達50萬個體。一棵樹可擁有10萬的蚜蟲個體。在森林裡,每平方米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蝗蟲大發生時,個體數可達7~12億之多,總重量約1250~3000噸,群飛覆蓋面積可達500~1200公頃,可以說是遮天蓋日。

與半脊柱動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