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側彎是屬於什麼疾病?
脊椎側彎又可分為結構性脊椎側彎(structural scoliosis)及非結構性脊椎側彎(non-structural scoliosis),造成結構性脊椎側彎常見的原因包括神經肌肉疾病(例如:腦性麻痹、脊髓損傷、漸進性神經肌肉疾病等)、骨骼本身病變問題(例如:骨折、軟骨症、脊椎缺損等)、或不明原因所導致的自發性障礙,而造成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的原因有腳長不一致、因背部或頸部疼痛導致單側保護性肌肉spasm、或習慣性非對稱性姿勢等原因所導致。治療上必須考慮發生的原因、年齡、部位及嚴重程度,一般而言,彎曲角度在二十五度以下時,僅需觀察及定期追蹤,成長中的小孩側彎在二十五度到四十度之間,可考慮使用特殊背架來治療,而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度時,支架的治療效果不彰,需以手術作矯正及固定。保守性的治療包括:擺位、運動、牽引、脊椎背架、電刺激等方式,可互相配合運用,以達到最佳療效,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到五十度時、對保守性的治療無效、嚴重變形造成背痛、或心肺功能變差,此時,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2、脊柱側彎
單純的脊柱側彎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不瞞您說我就是脊柱側彎外加腰椎間盤突出,當時也是說讓我立即住院手術,因為我本身是手術室的護士,我看過這種病例的手術,覺得太嚇人所以當時打死也不肯答應手術,現在也沒覺得怎麼樣呀~~但是有一點就是你要注意自己的姿勢,保持正確的姿勢很重要,還有就是不要隨便去找人推拿按摩,這個是蠻危險的,弄不好會越來越彎~~平時多做做腰背肌鍛煉,腰背肌肉鍛煉好了的話就可以阻止你的脊柱繼續側彎了~不用太擔心!放輕松沒關系的~
3、脊柱側彎多少度范圍內算正常?在平時應進行什麼鍛煉可以輔助治療?
度數低於20度一般不需特別治療,只要注意平時姿勢矯正和正確的體操鍛煉。20-40之間應加外支具矯正。但不管孩子做不做外支具,都應該堅持正覺得體操鍛煉。外支具應該到專業的大醫院,由專家根據個體特徵,親自設計定做。現轉全國脊柱側彎著名專家海涌大夫關於輕度側彎體操鍛煉法供你參考:
輕度脊柱側彎的矯正體操(修訂版)
對於輕度的非進展性脊柱側彎(指胸椎彎曲小於40度,腰椎彎曲小於30度,1年之內加重不超過5度者),量身定做的矯形支具是唯一經過國內外研究證實的有效方法,其他的方法包括:牽引、按摩、推拿和矯正體操等,都是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其中矯正體操是通過改善脊柱側彎導致的脊柱旁肌肉的不對稱狀況,而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些矯正輕度脊柱側彎的體操鍛煉方法,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進行鍛煉。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的方法中均是針對胸椎向右側彎曲的,如果你是左側彎曲為主,就需要相應改變方向。
俯卧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或者床上俯卧挺身,左手伸直全力前伸,右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站立轉體動作: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扭轉軀干,向右側做轉體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單臂外振動作: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左臂,伸直右臂用力向右側使勁做擺振式側體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懸吊搖擺:此動作要藉助單杠或類似單杠的裝置進行。面對單杠,雙手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單杠的雙手。以使彎曲的脊柱逐漸拉直,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單杠單臂懸垂運動:左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單臂拉引橡皮筋: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右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左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單臂上舉啞鈴運動: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左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輔助矯正側彎的目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堅持保守治療的情況下,脊柱彎曲還在發展,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採取手術治療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4、脊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詳細的
5、脊柱側彎怎麼鍛煉 8種鍛煉方法恢復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