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退化炎

脊柱退化炎

發布時間:2020-10-21 00:42:44

1、如何治療退行性脊柱

沒有什麼可行性的辦法。每個人超過30歲後都有腰椎退變性變。如果症狀不明顯,就不需要治療。如果症狀比較明顯,可以求助中醫推拿、中葯外敷或內服。西葯的非甾體內抗炎葯可以使用,但副作用很大。

2、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炎

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炎
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骨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骨關節炎可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症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的人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國外的調查指出,有明顯的骨關節炎X線證據者,在45—64歲年齡組中,男性佔25%,女性佔30%.;而在65歲或以上的年齡組中,男性上升為58%,女性上升為65%。通過臨床調查也證實,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在59—69歲之間佔29%,而在75歲或以上約佔70%。我國將60歲以上劃為老年,據估計到本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人口將達1億。如借用上述國外調查提出的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粗估,我國僅在老年中的骨關節炎患者就可達5千萬左右。困此,骨關節炎又被稱為「下半生疾病」。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骨關節炎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 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骨關節炎的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內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歐美國家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醫護人員的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後加強這項工作的力度是各級醫務人員應該重視的。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常出現股四頭肌肌力減弱,以往認為這是由於廢用性萎縮引起的,但國外近來研究認為,股四頭肌萎縮並不完全是骨關節炎引起的,而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能是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由於股四頭肌肌力的減弱,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了影響,正常肌肉所應有的緩沖能力降低,因此加強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和有氧訓練對骨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二、骨關節炎的葯物治療
對於關節炎的葯物治療,目前最有效果的是中醫膏葯,這其中療效最好的是利鎮消痛貼,純中葯成份,外敷,葯物從皮膚滲透骨質,效果好,無副作用。並且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方面效果相當好,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率是99.6%,是葯物治療中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三、骨關節炎的關節內注射治療
這也是一種能夠緩解關節症狀的治療方法,常用葯物有透明質酸制劑和糖皮質激素,前者在國內已在臨床使用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的療效。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質,如細胞激動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軟骨基質的合成並抑制軟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現較慢。而糖皮質激素止痛效果出現快。值得注意的是,關節內注射治療是一種侵襲性操作,要避免醫源性關節內感染,對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要慎重。

四、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骨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後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 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並發症,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

由於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一個好的關節外科醫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並且訓練有素、技術熟練,才能獨立勝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3、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能治好嗎?

膝蓋--是人體下肢最重要的"負重關節",站立或走平路時膝蓋內軟骨平均要承受1/2~1倍多體重的壓力,上樓梯時增為2倍,下樓梯則增為7倍。因長年承受巨輻壓力的關系,膝蓋關節磨損退化情形年紀愈大愈嚴重。磨損退化的膝關節一旦造成症狀,即稱為退化型膝關節炎。此病非常普遍,年紀愈高愈常見。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1:膝關節疼痛僵硬,尤其是關節活動後,如 傍晚工作一天後; 相反的經長時間靜止不活動後也會惡化。如早晨起床後的僵硬感及久坐、久站後的關節僵滯感。2:膝關節變形:早期以軟組織變形為主,末期會引起關節骨構造的破壞和變形3:關節軟組織病變:如關節滑液囊發炎,引起之紅腫熱痛,關節囊本身之纖維化變成關節僵硬感、關節旁肌腱炎引發之疼痛, 四頭肌萎縮引起之無力等依臨床統計,六十歲為發病高峰,女性比率是男性2.5倍.會引發症狀發作之因素:1:關節活動過度:走太遠的路或上下坡、上下樓梯過於頻繁。2:關節姿勢不良:站太久或坐太久而缺乏膝 關節的活動。3:受傷造成:如輕度受傷(跌倒、扭傷、擦撞)之後即會引發惡化。4:不合適之鞋具:如高跟鞋會增加膝關節的機械性壓力,鞋埝厚度不足或過硬,無法有效吸收觸地時的震力。5:溫度濕度改變:氣溫大幅下降,或濕度增加都會加重症狀(俗稱風濕症)退化性關節炎的特徵為關節軟骨磨損,接著在關節表面有反應性新骨形成,此病常見於老年人,但亦可見於其它年齡層,尤其是關節受傷,慢性發炎性關節炎或先天性構造異常者。最常被侵犯的關節是手部的遠程及近端指間關節,髖關節及頸部和腰部脊椎。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會導致椎間孔狹窄,造成神經性跛行,會在站立或走動時於下肢或臀部有疼痛現象。治療包括下列兩大方向: 1、 葯物治療: 治療目標包括緩解疼痛及預防運動障礙,Acetaminophen及低劑量NSAID(非固醇性抗發炎葯物)通常可提供某種程度的緩解。然而因為病患族群多為老年人,常同時並有腎臟或心臟血管疾病,因此NSAID之使用須特別小心。老年人使用NSAID產生腸胃道出血的比例亦隨之增加。關節內注射類固醇通常亦有幫助,但給葯頻率最好不要超過每3-6個月一次。應避免使用全身性類固醇及麻醉性止痛葯。 2、 輔助性治療: 非葯物性方法可以輔助關節炎的葯物治療效果,讓關節炎侵犯的關節做短期休息可以減輕疼痛,要找出會過度使用這些關節的活動並避免之。相似的,亦要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及曲線不良,如可用支架改善腳部的前旋姿勢。當影響到身體的負重關節時,可用拐杖或助行器幫忙支撐身體重量,亦要建議病人減輕體重。一套適當的運動計劃可預防或矯正肌肉萎縮,亦能提供止痛作用。請物理及職能治療師會診亦可能有幫忙。當嚴重的疼痛或關節變形導致行動不便時就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於適當篩選的病人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通常可解除疼痛及促進日常功能。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若壓迫神經根會導致神經根症狀,並會造成脊椎旁軟組織痛及痙攣現象。物理性支持法(頸圈或腰部緊身衣),局部熱療法及加強頸部,及脊椎旁及腹部肌肉的運動,可在某些病人達到疼痛緩解。對於嚴重程度患者,若有無法控制的疼痛或神經學並發症,則要考慮椎間板切除及脊椎骨融合。若為腰部神經孔狹窄則需廣泛性椎間板切除減壓手術以減輕症狀。

4、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就是關節經過長期使用,軟骨產生退化的現象,軟骨退化便會變薄或消失,導致關節吸收沖撞的能力減低,只要關節受力較大或使用較多,便感覺疼痛。由於軟骨消失,骨頭和骨頭直接碰撞,透過X光檢查可發現,關節邊緣會產生尖銳的突出物,俗稱「骨刺」,骨刺是關節退化的表現,有時會有自發性發炎,患者也常會在半夜中痛醒。骨關節炎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多發生在承載重量和活動量較多的關節處,例如四肢中的髖關節、膝關節、手指末端指間關節、腳踝關節及脊椎中的頸椎和腰椎等,都是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據統計,男性較易發生於髖關節,女性則以膝關節居多。 典型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是患者常抱怨關節處有僵硬、酸痛的感覺,尤其起床那一剎那最痛,活動一段時間後,就逐漸好轉,但活動或站立太久,又會再痛起來。要是不加以理會,關節會逐漸惡化、變形,終至無法行走。 長春市骨傷醫院專家臨床發現,鈣質攝取不足、體重過重、長期服用類固醇、關節曾經受過重大傷害、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比一般人容易患退化性關節炎。

5、脊柱退行性改變會引起強直性脊柱炎嗎

?

6、什麼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如關節炎?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關節軟骨不可避免地發生退化和磨損。軟骨退變自20歲後即開始,35歲以後加速,幾十年的關節運動不斷地對軟骨施壓導致了關節軟骨的破壞磨損不斷加重,暴露出軟骨下面的骨膜,使得兩塊骨之間發生直接接觸,引發炎症,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骨關節疾病,在50歲以後尤為嚴重。

7、請問退行性骨關節炎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不一定是缺鈣引起的,有很多的的可能性,強直性脊柱炎,受傷,風寒,姿勢不良,食物太辣,平時要注意保暖休息好

8、請教一下強直脊柱炎和肥大性脊柱炎有什麼區別啊

您好!
肥大性脊柱炎,是指以退化為主的脊柱關節炎,其病理主要是軟骨退化,骨質增生韌帶鈣化,一般稱的骨刺是一種表現, 主要是橫向的骨刺,這和AS形成的上下相連的脊椎韌帶(syndesmophyte)是不同的, 但有一種在年紀大的病患發生的DISH(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trophy),會造成韌帶間的鈣化引起類似AS的X光表現,但其椎間盤是好的, 因此還是可以和 AS的syndemophyte區分。

如果是說到骶髂關節的話, 除非有受傷, 或常做劇烈運動, 尤其是跳舞體操者, 一般年輕人並不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 當然年紀大的話是常見到的, X光在六七十歲的人甚至和第四期的AS有時不容易區分, 不過在症狀上退化性關節炎是輕微的多。

最後在症狀上,AS和退化性關節炎是有很大的不同,AS是以發炎為主的疾病, 有明顯的活動後減輕, 休息後加重的症狀, 在血沉發炎指數上升常見到的,而退化性關節炎是以退化為主的,大多隻有輕微發炎症狀,在實驗室檢查也少見發炎指數的提高。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軟骨退化性滑膜炎怎麼辦?

用拔罐治療有效,曲膝,在膝蓋周圍排罐,另外在環跳.風市.陽陵泉.陰陵泉.曲泉.委中.昆侖及膝蓋頂部也拔罐,甚效.平時注意膝蓋保暖,常用手搓搓膝蓋及四周.
滿意請採納

與脊柱退化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