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失衡症狀

脊柱失衡症狀

發布時間:2020-10-20 20:18:52

1、斜方肌兩側肌張力不平衡會影響脊柱嗎?

會的,但脊柱也沒那麼脆弱,短時間張力不平衡不會影響,長時間會影響甚至變形,建議糾正體態

2、兒時摔傷無治療近期拍片顯示脊柱最後兩節側彎【脊柱側彎,走路站立不平衡】

你的病情有點復雜。首先要明確一下脊柱側彎的嚴重程度,可先拍一下全脊柱正側位X線片。一般常見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和先天性脊柱側彎都很少出現你這種自我有身體不平衡的感覺,尤其是側彎不太嚴重時更不會出現這種症狀。應考慮到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的可能,但這和外傷應該沒有直接關系。
建議你到神經內科查一下有無神經肌肉疾病,另外平衡的問題也要咨詢一下耳鼻喉科醫生,因為內耳的前庭功能出現障礙,也會影響身體平衡。
總結一下,你應該看一下神經內科醫生、骨科醫生和耳鼻喉科醫生,從各自的角度對你的情況作個評估。

(余可誼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我腰間盤突出出現了左右兩肩不平衡是什麼原因?

左右肩不平衡,是脊柱側彎導致的。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4、如何讓脊柱兩側不平衡的肌肉力恢復平衡?

多活動活動腰,轉圈活動,力度適中,陪些其他運動,打籃球什麼的也不錯

5、背部脊柱兩側肌肉不均勻,如何鍛煉右側背肌

這是鍛煉背部訓練動作中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身體坐在器材上,貌似都是一個下拉過程,但是通過調整姿勢後傾角度、握距差別等可鍛煉背部多層面肌肉,絕對是王道,不過話說回來,如何練才有效?
1、端先調整好適合的配重,臀部坐到坐位上後,身體盡量向前靠,身體坐直與拉桿保持垂直的狀態,然後用海綿軸將腿部固定住,之後雙手握住拉桿比肩略寬左右各寬10-15cm左右(不要過分追求寬度,會降低肌肉收縮幅度同時增加肩胛損傷幾率)。

2、身體略微後傾20度以內,深吸氣,呼氣時下拉,兩個肘從身體兩側延冠狀面努力接近身體收縮,下拉過程拉桿盡量靠近身體(或者說面部)下拉,盡量保持小臂,鋼線和動作軌跡在同一平面,這樣受力不易分散。
3、肩胛骨收緊,將拉桿拉到接近上胸(鎖骨附近)的位置然後停頓略,使背闊肌完全收緊(不用過分追求下拉幅度只要背闊肌收緊即可),然後再吸氣還原動作,離心還原過程一定控制到位略慢,到頂點的時候,不要將手臂完全伸直肘微屈為了更好的保持肌肉持續受力嘛,然後再次下拉。
4、如果窄距下拉(正手或反手)更多的對於背闊肌的下半部分,這就是達到視覺上背闊肌長度增加,其實主要是下背兩側背闊肌纖維得到發達增粗。保證動作質量不要過分追求重量超過自己的能力到位,這是我個人更堅持的訓練細節,健美需要精準的訓練。

背部肌肉訓練高位下拉
注意事項
保證動作質量,不要過分追求重量超過自己的能力到位

與脊柱失衡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