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脊椎牽引?
?
2、有知道「牽引」是怎麼回事的嗎?
牽引療法是應用外力對身體某一部位或關節施加牽拉力,使其發生一定的分離,周圍軟組織得到適當的牽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脊椎牽引療法通常是指使用外力牽拉頸椎或腰椎-骨盆以達到治療目的,前者稱為頸椎牽引,後者稱為腰椎牽引。
(一)脊柱牽引的治療作用
1.解除肌肉痙攣,使肌肉放鬆,緩解疼痛;
2.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水腫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有利於損傷的軟組織修復;
3.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
4.調整脊柱後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使脊柱後關節嵌頓的滑膜或關節突關節的錯位得到復位;
5.改善或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
6.使椎間孔增大,解除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
7.拉大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內壓力,有利於膨出的間盤回縮以及外突的間盤回納。
(二)脊椎牽引種類
脊椎牽引方法多種多樣。根據治療時患者體位不同,分為卧位牽引、坐位牽引、斜位牽引或直立位牽引;根據牽引力來源不同,分為用患者自身重量牽引、手法牽引、機械牽引、電動牽引;根據牽引持續時間不同,分為持續牽引與間歇牽引。
(三)脊椎牽引方法
應根據患者病情、體質、治療條件選用等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牽引方法。
1.頸椎牽引方法
通常採用坐位牽引,但病情較重或不能坐位牽引時可用卧式牽引。
牽引效果主要由牽引的角度、時間和重量等因素決定。
(1)角度:如主要作用於下頸段,牽引角度應稍前傾,可在15-30°之間,如主要作用於上頸段或環樞關節,則前傾角度應更小或垂直牽引,同時注意結合患者舒適來調整角度。
(2)重量:間歇牽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體重的10%-20%確定,持續牽引則應適當減輕。以初始重量較輕,以後逐漸增加為好。
(3)時間:牽引時間以連續牽引20分鍾,間歇牽引則20-30分鍾為宜,每天一次,10-15天為一療程。
(4)方式 多數用連續牽引,也可用間歇牽引或兩者相結合。
2.腰椎牽引方法
一般採用仰卧屈髖屈膝體位,可盡量減小脊柱應力。牽引力通常以自身體重的一半作為起始牽引重量,根據情況逐步增加,最多可加至相當於患者體重。以間斷性牽引為主,每次牽引持續 20-30min,每日牽引 1-2次,15-20天為一療程。
3.脊椎牽引注意事項:應充分注意個體差異,並密切觀察牽引時患者的感受及反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一般身體整體狀況好、年青者,劑量可大些,體弱、老年人,牽引的時間要短些,重量也要輕些。牽引過程要了解患者反應,如有不適或症狀加重應及時停止治療,尋找原因或更改治療
3、腰間盤突出,做牽引按摩,牽脊柱疼,感覺筋緊,現在我該怎麼辦
牽引和按摩,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情況,還是有作用的,如果,您感覺不適,可能是開始不習慣,再就是牽引的力量可能比較大,適當調整一下牽引的力度,適當休息看看
4、醫學上什麼叫牽引,理療
牽引療法是應用外力對身體某一部位或關節施加牽拉力,使其發生一定的分離,周圍軟組織得到適當的牽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脊椎牽引療法通常是指使用外力牽拉頸椎或腰椎-骨盆以達到治療目的,前者稱為頸椎牽引,後者稱為腰椎牽引。
脊椎牽引注意事項:應充分注意個體差異,並密切觀察牽引時患者的感受及反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一般身體整體狀況好、年青者,劑量可大些,體弱、老年人,牽引的時間要短些,重量也要輕些。牽引過程要了解患者反應,如有不適或症狀加重應及時停止治療,尋找原因或更改治療。
5、健康人做脊椎牽引有害嗎
你好,
千萬不要做,沒什麼好處的,因為牽引針對的主要關節時脊柱,而脊柱牽扯的神經系統太過繁雜,不牽引都有可能患病,更何況外力牽引呢,
牽引不會增高的,脊柱不會拉開,稍微有一點間隙就是椎間盤突出,
身體在一兩天增高除了穿內增高的鞋子,就是做頭發了,千萬不要在身體上想辦法,沒好處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認為我的回答還可以,請回復點評幾句,謝謝
6、腰椎牽引要做多久恢復
這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決定,跟你怎麼樣做牽引也有很大的關系。比如說你牽引時力度比較大,那見效快,但風險也很高。建議用哪個床墊廠家賣的斜面床墊來進行牽引。雖然力度不大,但你可以做更長的時間。並且這種風險很小,畢竟他是用自身的重力來完成的,投入也小。它也可以當普通床墊使用。供你參考!
7、頸椎做完牽引後如何保養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你這主要是由於壓迫神經(硬膜囊)導致頸椎退行性病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