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彎曲的脊柱

彎曲的脊柱

發布時間:2020-10-18 22:43:00

1、脊柱的生理彎曲有哪幾個及特點如何?

人的脊柱由24塊椎骨、一塊底骨及尾骨組成。每個椎骨間還有椎間軟骨和椎間盆。隨著人體活動的重力作用,脊柱在出生後逐漸形成了三個生理變曲,即頸彎、胸彎和腰彎。頸彎和腰彎向前凸,脊柱從側面看呈「S」型。

2、脊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詳細的

3、為什麼我的脊椎是彎的?

確切的說是一個S型和半個S型的疊加,就是波浪形的。上半身的重量基本要靠脊柱支撐,因此脊椎必須耐壓,另外,人走路跑步的時候身體是上下起伏的S型的脊柱有助於緩沖震盪。其實所有的哺乳動物脊柱都是彎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的為胸腔(肺)騰出更大的空間。

4、人的三個正常脊柱生理性彎曲是什麼

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椎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這兩個彎曲可以最版大限度權地擴大胸腔、盆腔對臟器的容量。嬰兒出生時,頸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彎曲,當生後3個月,嬰兒抬頭向前看時,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頸曲,以保持頭在軀乾的平衡。在生後18個月幼兒學習走路時,又出現了前凸的腰曲,使身體在骶部以上直立。這樣脊柱出現了人類所特有的4個彎曲,其中兩個原發後凸,兩個繼發前凸。胸椎的後凸是由胸椎椎體前窄後寬的結果,而頸部的繼發前凸主要是由椎間盤的前寬後窄來構成的,其椎體則前後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則除了椎間盤的前高後矮外,腰4及腰5椎體亦變得前高後矮,腰3椎體不定,仍多為方形,而腰1、2椎體仍適應胸腰段的後凸而呈後高前矮形態。腰椎曲度在性別上有一定的差異,女性的一般較男性的為大。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穩定和平衡的表示。

5、脊柱是如何組成的?有哪些彎曲?可做哪些運動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

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6、脊柱的生理性彎曲形成的時間是多少歲

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椎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這兩個彎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胸腔、盆腔對臟器的容量。嬰兒出生時,頸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彎曲,當生後3個月,嬰兒抬頭向前看時,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頸曲,以保持頭在軀乾的平衡。在生後18個月幼兒學習走路時,又出現了前凸的腰曲,使身體在骶部以上直立。這樣脊柱出現了人類所特有的4個彎曲,其中兩個原發後凸,兩個繼發前凸。胸椎的後凸是由胸椎椎體前窄後寬的結果,而頸部的繼發前凸主要是由椎間盤的前寬後窄來構成的,其椎體則前後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則除了椎間盤的前高後矮外,腰4及腰5椎體亦變得前高後矮,腰3椎體不定,仍多為方形,而腰1、2椎體仍適應胸腰段的後凸而呈後高前矮形態。腰椎曲度在性別上有一定的差異,女性的一般較男性的為大。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穩定和平衡的表示。

7、脊柱彎曲的原因,脊柱彎曲怎麼引起的

【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脊柱側彎(脊柱側凸)是一種症狀,原因很多,各有特點。為使治療有效,應該分清種類,有針對性治療。
脊柱側凸按照病因可以分為功能性或器質性兩種,或稱非結構性和結構性者:
(一)非結構性脊柱側凸
1.姿勢性側彎;
2.腰腿疼痛,如椎間盤突出症、腫瘤;
3.雙下肢不等長引起;
4.髖關節攣縮引起;
5.炎症刺激(如闌尾炎);
6.癔症性側彎。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暫時性側彎,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復正常,但長期存在者,也可發展成結構性側彎。一般這種病人在平卧時側彎常可自行消失,拍攝X線片,脊柱骨均為正常。
(二)結構性脊柱側凸
1.特發性
最常見,占總數的75%-85%,發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稱之為特發性脊柱側彎。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可分成三類。
(1)嬰兒型(0~3歲) ①自然治癒型;②進行型。
(2)少年型(4~10歲)。
(3)青少年型(>10歲~骨骼發育成熟之間)。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為常見。
2.先天性
(1)形成不良型 ①先天性半椎體;②先天性楔形椎。
(2)分節不良型。
(3)混合型,同時合並上述兩種類型。
先天性脊柱側彎是由於脊柱在胚胎時期出現脊椎的分節不完全、一側有骨橋或者一側椎體發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兩種因素,造成脊柱兩側生長不對稱,從而引起脊柱側凸。往往同時合並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線片上即可發現脊椎發育畸形。
3.神經肌肉性
可分為神經源性和肌源性,是由於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導致肌力不平衡,特別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對稱所造成的側凸。常見的原因有小兒麻痹後遺症、腦癱、脊髓空洞症、進行性肌萎縮症等。
4.神經纖維瘤合並脊柱側凸。
5.間質病變所致脊柱側凸
如馬方綜合征、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症等。
6.後天獲得性脊柱側凸
如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結核、膿胸及胸廓成形術胸部手術引起的脊柱側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謝性、營養性或內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側凸。

與彎曲的脊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