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側面體態

脊柱側面體態

發布時間:2020-10-16 18:24:51

1、人人都需要的體態糾正——完美剖析脊柱側彎,看上海體適能線上運動康復課有解說? AFCC

有這樣的課程,現在afcc在線直播這種課程,可以去看一下

2、駝背了,脊柱從側面看彎成了s型,有辦法矯正嗎?

?

3、脊柱側彎,究竟有什麼保守的方法矯正嗎?

保守的脊柱側彎治療方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以年為單位,重要的是長期的過程,我從以下幾點給你建議:

一、加強腰背肌肉的鍛煉

脊柱側彎保守的矯正方法是鍛煉。如果側彎的度數不是特別高,可以通過鍛煉來自我矯正,如果度數已經很高了,建議還是到專業的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指導和手術治療。對於輕度的脊柱側彎,通過適度地加強背部肌肉群、腰腹部核心力量的鍛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為脊柱側彎帶來的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適。因為脊柱的不良姿態,在鍛煉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動作的標准和負荷,避免因為錯誤的發力習慣和方法,導致身體的進一步損壞。平時可以多懸掛單杠拉伸身體來緩解症狀。

二、佩戴康復性的矯正護具

脊柱側彎即便是手術都不能完全治好的,重點是側彎的程度是多少。所以平時建議你多佩戴康復性的矯正護具,幫助身體處於一個正確的姿態,通過護具固定身體的方式,緩解症狀的同時讓身體記住正確的姿態是什麼樣的感覺。

三、糾正生活中的不良體態

如果不是先天性的脊柱側彎,很多輕症的原因一般都是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導致的。比如長時間坐姿不正確、喜歡蹺二郎腿導致的骨盆傾斜,進而讓脊柱產生代償,引起脊柱側彎;長時間的募集肌肉和發力習慣不正確,使得脊柱的深層肌肉代償和失衡,導致脊柱側彎;肩背部的肌肉力量薄弱造成肩背肌肉群不穩定,日常生活中脊柱便會代償借力,導致脊柱側彎。身體是一個系統,保守的矯正脊柱側彎的本質是糾正生活中的各種不良體態,在平時多加留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走路發力習慣、上半身發力習慣,多去了解運動的一些基礎知識並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身體上,這樣才是脊柱側彎保守矯正的關鍵所在。

最後,如果你的脊柱側彎已經到了影響生活的程度,建議到醫院尋求專業科學的治療方案。脊柱側彎的保守矯正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基礎,錯誤的矯正方法甚至會加重病情,同時無論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持在生活中的正確體態是重中之重。關於脊柱側彎的保守矯正方法,歡迎大家評論互動。

4、我17歲高中生,輕微脊柱側彎,背部兩側肌肉不等高

脊柱側彎是比較常見的體態問題,多發生在青少年階段,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身體姿態習慣,同時缺乏鍛煉或者鍛煉導致的肌肉強度不平衡導致的。

想要改善這種問題,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保持挺胸抬頭,雙肩自然下沉,盡量不背單肩包,日常多進行腰背部和腹部肌肉的鍛煉,推薦動作,俯卧挺身(小燕飛)、山羊挺身、硬拉、負重劃船、側卧支撐、負重側拉、仰卧起坐等動作,堅持進行可以有效的改善這種情況。

5、如何自我進行體態矯正(脊柱側彎,高低肩,含胸駝背

建議使用頭部是斜面的床墊,這是近年出現的新的方法,原理簡單,容易堅持,效果好!

6、脊柱側彎是怎樣形成的?有些什麼危害?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可以防止畸形發展嚴重。脊柱側凸早期表現有: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早期發現主要靠父母、學校老師和校醫,簡單的檢查是彎腰試驗:讓患兒脫上衣,雙足立於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於小孩前或後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現一側高,表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陽性,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片檢查 最為重要,一般藉助X線片就可以區別側凸的原因、分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
常規的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上端包括下頸椎、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線片包括仰卧位側彎位片,牽引位片等,可以評估脊柱側彎的柔韌性。
(2)CT掃描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復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系,有無脊髓畸形,指導手術治療。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的顯示脊髓病變。
(三)神經系統檢查
每一個脊柱側凸的病人應進行詳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方面注意有無側凸導致脊髓壓迫,引起截癱,早期有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無合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等脊髓異常。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復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盡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

7、體態有些問題,高低肩,脊柱輕微側彎,骨盆前傾等,是請專業性較強的私教比較好?還是去健身學校學習好?

首先,健身要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建議要去健身學校學習。
另外,矯正體態最好旁邊有人為你把關,看動作完成的細節,保證准確性。
所以,不是二選一,還是都要吧

8、脊柱側彎,到什麼程度才會需要動手術呢?而手術後術後是否會正常的體態呢?

手術後永遠不能恢復正常,為了幫你建議盡快去浦東東方路1623號二樓

與脊柱側面體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