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專家50多歲的男人,脊椎骨變形,用民間正骨法能調過來嗎?
手法正骨是針對錯位或者突出等症狀,如果是變形的話很難靠手法能矯正的。而且手法復位有一定的風險性,一定找正規的中醫專家來做。
2、中醫正骨有危害嗎?昨晚正骨後今天脊椎好疼。
脊椎病一定要診斷清楚再治療的,否則就會這樣。有很多中醫學過美式整脊後,也是感覺耳目一新。
依靠科學詳細的分析,配合動、靜態觸診,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脊椎疾病的誘發機制從而有效處理這些脊椎疾病。
3、正骨手法治腰椎到底要多少次,做了還會反復是不是根本沒有做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破裂症或髓突出(或脫出)症,是臨床上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很多,葯物、牽引、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等,牽引、針灸、按摩等,這些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不能從根本上治好疾病,結果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治療費用不斷增加。手術治療雖然適應症相對較多,但風險大,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痛苦大,而且費用也較高,不易被患者接受。不少患者自此對治療失去信心,結果導致症狀加重,直至肌肉萎縮、癱瘓。臨床證明採用有效的中葯外敷保守治療治療是非常理想的治療手段,可以達到治療的真正目的。
4、什麼叫脊柱正骨
本書是作者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總結。定向正骨療法就是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以及醫者與患者之間的姿勢力量配合,多方位、多層次定向沖擊病灶,矯正脊柱關節的角度和曲度,以達到症狀消失或減輕的目的。全書共分為4章,分別從定向正骨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鑒別診療、定向正骨治療其他疾病及脊柱關節定向保健法等4個方面進行論述。定向正骨療法對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等脊柱關節多發病安全、有效,療效穩定。本書圖文並茂、簡明實用,適合有一定臨床經驗的中醫推拿按摩從業人員閱讀參考。
5、脊柱側彎怎麼鍛煉 8種鍛煉方法恢復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6、正骨手法自己怎麼做
你好,這個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
《醫宗金鑒》中正骨手法的終結與正骨手法的提出,以及「錯骨縫」理論的提出與脊柱手法
推拿的作用及特點
1.推拿保健的作用
(1)
疏通經絡。《黃帝內經》里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
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2)
調和氣血。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里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里的運旋榮衛,就是調和氣血之意。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
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
節全身,藉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
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如小兒痢疾,經推
拿時症狀減輕或消失;小兒肺部有干濕性羅音時,按揉小橫紋。掌心橫紋有效。有人曾在同齡組兒童中並列對照組進行保健推拿,經推拿的兒童組,發病率下降,身
高、體重、食慾等皆高於對照組。以上臨床實踐及其他動物實驗皆證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於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後可感到肌肉放鬆、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2.推拿保健的主要特點
推
拿按摩經濟簡便,因為它不需要特殊醫療設備,也不受時間地點氣候條件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實行;且平穩可靠,易學易用,無任何副作用。正由於這些優點,按
摩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養生健身措施。對正常人來說,能增強人體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對病人來說,既可使局部症狀消退,又可加速恢復患部的功
能,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3.注意事項
(1)身心放鬆。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
(2)取穴准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確,手法正確。
(3)用力恰當。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
(4)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5)持之以恆。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恆心。
除
上述注意事項外,還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時間,每次以20分鍾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臨睡前。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在施推拿術時可選用
一定的葯物作潤滑劑,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膚破損、潰瘍、骨折、結核、腫瘤、出血等,禁止在此處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時,最好只穿背心短
褲,操作時手法盡量直接接觸皮膚。推拿後有出汗現象時,應注意避風,以免感冒。此外,在過飢、過飽、酗酒或過度疲勞時,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7、前兩天在中醫那裡做的脊椎正骨,不是很嚴重,但我這兩天可以做劇烈運動嗎?
你好,前兩天在中醫那裡做的脊椎正骨,不是很嚴重,最近這兩天不可以做劇烈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