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部脊柱向右彎做什麼瑜伽體式
我是健身教練,矯正輕度脊柱側凸的鍛煉方法
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是:因重力不均,影響脊柱兩側肌肉的發展不平衡而形成脊柱側彎(也稱脊柱側凸)畸形。自我矯正的訓練方法是:
一、俯卧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側彎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側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動作,俯卧腿和臂同時上舉,俯卧在墊子上,用脊柱側彎的另一側手和同側腳,同時做挺身和上舉的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二、體轉動作。兩腳開立,扭轉軀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體轉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三、單臂外振動作。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四、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手臂,伸直同側面的手臂用力向側凸面使勁做擺振式體側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面對助木,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肋木的雙手。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六、手扶肋木體側屈。身體正側面對肋木下站立,用胸椎側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檔。另一側的手攀握在頭頂上的肋木側,然後向反肋木方面不斷作體側屈運動,必須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重復用30~50次,共練習4組。
七、懸垂體側擺。正面雙手握單杠或肋木。兩腿並攏,向左右側擺,以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八、單杠單臂懸垂運動。凹側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九、單臂拉引橡皮筋。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十、單臂上舉啞鈴運動。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凹側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說明〕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矯正側彎的目的。
祝你健身愉快,如有健身疑問可以追問找本教練解答
2、瑜伽老師必看:瑜伽體式有哪些類型,作用和功效
1、坐立體式
這些體式會讓你感到內心的和平和平靜,因為它們會促進你深入的呼吸。用雙腿交叉的坐姿來提升你髖部和下背部的靈活性,增強背部肌肉。
2、站立體式
山式是最重要的站立體式之一,是所有瑜伽體式的根基,它會讓你的雙腳和身體協調統一。如果做得正確,站立體式有助於建立瑜伽的根基,強壯雙腳、雙腿。
3、彎曲體式
前屈伸展你的下背部和腿部韌帶,放鬆上半身的緊張並且增加脊柱的靈活性張。可以讓你感到平靜和放鬆。後彎可以打開胸腔和髖部,強壯你的手臂和雙肩。有助於緩解肌肉的緊張,提升脊柱的柔韌性。這兩種彎曲應該連續進行,以保持脊柱的平衡,避免受傷。
4、平衡體式
挑戰平衡的體式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開發協調性和靈活性。也會讓你的體式有所提升,因為需要延長脊柱來保持平衡。一種非身體的好處是平衡體式可以鍛煉你的專注技巧:注意力的集中是平衡體式最關鍵的因素。
5、扭轉體式
扭轉體式可以放鬆緊張和延長脊柱,增加肩部和髖部的移動性,背部肌肉的伸展可以緩解背痛。但是一定要確保身體兩側同時平衡地、適當地扭轉。
6、卧姿體式
仰卧可以放鬆腹部肌肉,打開髖部,提高脊柱的靈活性。可以放鬆肌肉的緊張,增強四肢和背部。俯卧可以增強你的手臂和背部,打開髖部。可以緩解緊張,增加脊柱的柔韌性。
7、倒立體式
最受歡迎的倒立體式,頭倒立、肩倒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瑜伽之父和瑜伽之母。可以開發你上半身的力量和耐力,刺激你的大腦。腿部高於心臟,可以讓血液在體內倒流,放鬆腿部的緊張。
8、放鬆體式
放鬆體式,包括我們大家都知道都挺屍式,仰卧束角式,可以讓你身心平靜,帶給你更深入都放鬆。可以在體式練習之前或者之後,也可以在練習中進行。雖然看起來很容易,但放鬆體式真的充滿挑戰性,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真正的放鬆。
9、板式
板式有助於加強手臂、手腕和脊柱的力量,為倒立體式做准備。為了從板式中獲得更多都好處,可以嘗試保持一分鍾。側板式也可以額外鍛煉你的肩膀。
3、請思考人體脊柱的結構特點是如何與其運動方式相適應的?
欠思考淋漓盡致的結構特點是如何以氣運動風洗刷結合點?今個年底也那個運動雙結合都可以的最好如果有
4、「瑜伽體式」為什麼瑜伽可以幫助糾正脊柱
瑜伽將體式與人體解剖學相結合,講求精準的身體正位,配合脊柱康復的專有呼吸法,針對性的培養和提升相關部位的靈活度和肌肉力量,運用一套科學完整的練習方法,靈活脊柱、增強肌力,讓脊柱在練習中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理位置。
瑜伽有很多體式可以幫助靈活脊柱,原理也很簡單,首先是伸展脊柱,增加椎體之間的空間,其次,要特別注重脊柱周圍肌肉的訓練,這是維持脊柱穩定的重要練習之一,通過有效的練習可以逐漸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找專業老師指導練習,一定要練對!一定要練對!一定要練對!
5、求一節完整的肩頸理療瑜伽課程編排體位
1、以金剛坐姿,坐於後腳跟上,雙腿並攏。向前伸展雙臂至與肩同高。
2、將雙手手指分別置於兩側肩膀上,於胸前合攏雙肘。
3、有節奏,緩慢地呼吸。順時針最大幅度環繞雙肘10次。
4、以金剛坐姿,坐於後腳跟上,雙腿並攏。十指於背部相扣。吸氣,雙臂徑直地向後下方伸展,同時挺胸展背。
5、呼氣,雙臂有力的延伸,雙肩向下放鬆。吸氣,抬下顎並使其指向正上方,使後腦勺貼近上背部。保持呼吸3次。呼氣,向前低頭,收顎。同樣保持呼吸3次。
6、脊柱理療的瑜伽體式有哪些???
可以做脊柱扭動式哦
三角轉動式等也行~
不過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可為了所謂的標准動作而忽略了身體的真實感受~
加油~
7、瑜伽練習把扭轉體式做深做安全,你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在扭轉中保持脊柱直立的關鍵
扭轉體式如果是真正的脊柱扭轉,體式的關鍵轉動的中線是人身體的中軸,而我們的脊柱正是這樣的中軸。 所以你不難理解,在脊柱扭轉體式中,要盡量保持脊柱直的狀態 (當然也會有一些特例的體式,特別是反轉的體式,比如反轉弓步等)。如果弓背了,就是脊柱就不直了,這樣就會發生擰巴,脊柱也必然不會完全伸展,局部的椎體的空間一定也會被壓縮。當然,做的好做的直的扭轉也會打開更多脊柱椎體之間的空間,讓脊柱更加健康和充滿活力。
我們很多人都會在扭轉體式中弓背來找到一個杠桿力,比如:在馬里奇C或者D的時候去把腋窩卡在另一側的膝蓋外側。你可以試一下,坐在地上 - 坐山式Dandasana, 彎屈右側膝蓋把腳靠接屁股。
要想在馬里奇C或者D綁上手,並且有一個比較好的扭轉的時候,你需要把左側腋窩盡量靠近右膝蓋外側,但是理想的情況下同時還要保持脊柱的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