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直性直柱炎的治療新葯,有誰知道的?謝了~~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簡稱AS) 又名類風濕脊柱炎。本病為脊柱各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侵襲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椎、胸椎和頸椎,出現小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主要症狀為發病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常見病。
參考資料:
強直性脊柱炎
症狀:
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輕微,早期可有倦怠,體征減輕,或有惡心、發熱等。逐漸出現下腰部疼痛,肌肉痙攣及僵硬,休息後症狀往往加重,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典型的骶髂關節疼,並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常有復發性虹膜炎並存,部分患者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病變若波及肋椎關節,還可出現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或喪失以及肋間神經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強直在畸形位,頸腰部不能旋轉,側視時必須轉動全身,可出現嚴重的駝背畸形,不能前視。病變有時也可波及髖膝關節,髖關節受累時,呈搖擺步態。隨著受累部位的骨性強直,疼痛等症狀逐漸消失,而遺留終生畸形。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2、39歲中年,腰椎結核,手術後應注意什麼?_腰椎結核
尊敬的患者您好:
您所患的疾病是個腰椎結核
,是個脊柱專科比較常見的疾病。您的問題是一個腰椎結核手術後的恢復問題。腰椎結核手術後的恢復非常重要,正規的手術後服葯甚至超過手術本身,因為結核病本身就是一種特異性的細菌感染
,手術也僅僅是清理局部的病灶,但是並不能完全殺滅全部的結核菌,手術後正規的服葯是每個骨科醫生所共知的,如果得了結核病,認為只要做手術就完全好了而忽視正確服葯的重要性,那是完全錯誤的,嚴重的話可能會使結核菌擴散,使手術的療效浪費,前功盡棄。
抗結核葯一般常用的就那麼幾種,您吃過這些葯肯定略知一二,但是這些葯的服用有幾個注意事項:用多大的量?服用多長時間?吃哪幾種效果好?等等,這個也是您今天問我的主要問題。
結核葯需要遵循的原則是「早期,聯合,全程,規范」,怎樣能做到這幾點,從而使您的並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呢?首先您應該向我提供您的最近的磁共振片子(不是報告單),我才能根據您的病情調整您用葯是不是正確。第二,單純的吃葯是不是能控制您現在的疾病,是否需要加大葯量或者配合其他治療,我現在還不能下結論,等您的磁共振檢查再說。
3、脊椎結核如果進行內固定治療會造成什麼影響?
脊椎結核分為頸椎結核、胸椎結核、腰椎結核和骶椎結核。其發病約占骨關節結核的2/3。發病機理多由其他部位的結核病灶經血行、淋巴或直接擴散等途徑播散至脊柱部位而發病。在整個脊椎結核中,腰椎結核發病率最高,胸椎次子,頸椎、骶椎較少見。
脊椎結核發病多較緩慢,可經歷數月或更長時間,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對診斷及治療造成貽誤。脊椎結核早期常表現為倦怠、食慾減退、盜汗、午後低熱,消瘦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功能障礙,拾物下蹲,行走身軀略呈後仰等症狀;當椎骨破壞嚴重時,可並發椎旁膿腫、脊柱後凸畸形、截癱等。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臨床對本病的診斷已不再是難題。過去對脊椎結核的治療多採用抗癆、制動,單純椎旁膿腫切開引流及死骨清除術;椎體破壞嚴重時進行自體植骨手術治療。術後要求絕對卧床休息3月以上,給病人造成極大的不便,亦容易出現褥瘡,植骨不活等術後並發症。隨著脊柱內固定材料的廣泛應用於臨床,脊椎結核的外科治療,加強了脊柱的穩定性,使術後病人在短期內可下床活動(一般1周以後),減少了術後各種並發症的發生,縮短了住院時間,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臨床工作中,對脊椎結核手術患者來說,優質大護理對疾病的康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術前,應和病人進行心理交流,給病人介紹手術的積極性,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及對手術的恐懼感;鼓勵病人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以提高病人的手術耐受力;訓練病人在床上進行大小便,以適應術後需要;對發熱病人,在及時告知醫生的同時,給病人物理降溫,降低病人的體力消耗。
術後,在病人身心處於極度痛苦的情況下,需及時在精神上給予安慰和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便使疾病早日康復;由於術後病人傷口疼痛,咳嗽時疼痛加劇,病人不願咳嗽,不願咳痰,容易造成因呼吸道不暢而引發墜積性肺炎及窒息,故應鼓勵病人及協助病人排痰,防止呼吸系統並發症的發生;對於術後高燒病人,在給予葯物治療的同時應給予物理降溫;對於術後留置導尿管的病人定時放尿,帶有引流管的病人及時排放引流液,防止泌尿系逆行感染及傷口感染;術後病人床鋪要要保持整潔,皮膚保持乾燥,若床鋪污染要及時清理更換床單元;為防止褥瘡的發生,術後早期每兩小時翻身一次,翻身的同時給病人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縮。鼓勵病人床上活動,防止關節僵直。術後病人由於手術創傷及卧床,要求給予流質、無渣、高營養飲食。根據病情可逐漸改為半流或普食;術後一周左右協助病人下床活動,病人活動時要有專人護理,防止意外的發生,隨著鍛練的加強及病情的康復,術後兩周左右,可在病房自主活動,術後三周左右可戶外活動。病人出院囑病人按時服葯定期復查。
脊椎結核的內固定術的開展縮短了病人的卧床時間,減少了術後並發症的發生,治癒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建議脊椎結核患者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確有手術指征者應及時早手術、治療以防後患。
4、如何護理脊柱結核手術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