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強直表現

脊柱強直表現

發布時間:2020-10-08 23:36:24

1、強直性脊柱炎早期有哪些表現

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症狀:一般對於強直的症狀表達比較專業化,大多數病人難以理解。因此,本文將強直的症狀以階段分期的形式來闡述。早期症狀:出現厭食、低熱、乏力、消瘦和貧血等全身症狀,以腰、骶部位的疼痛,並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居多,這種僵硬感以晨起為明顯,經活動後尚可減輕。也有以膝、踝、足跟、坐骨神經痛起病的。

中期症狀:有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腰脊晨起僵硬、自腰骶部上升性向上蔓延性疼痛加劇、脊柱活動受限僵硬、疲勞、乏力、氣短、面色淡白、消瘦、拍骨盆正位片表現位骶髂關節部骨緣模糊不清,尤其發生在髂骨一側,並伴有關節兩側的斑點狀硬化骨形成。

晚期症狀:腰骶部疼痛加重,脊柱疼痛嚴重,並伴有全身關節疼痛,疼痛呈持續性不間斷疼痛;全身無力、消瘦、肌肉萎縮或部分消失、臟器功能下降表現;駝背、脊柱活動功能消失,拍骨盆正位片表現為骶髂關節部骨緣硬化融合,脊柱韌帶已經骨化,脊柱間增生搭橋,嚴重畸形彎曲。這時治療是很困難的,會留下後遺症。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目的鑒於強直性脊柱炎起病比較隱匿,以及此病具有致殘率高等巨大危害,應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2、強直性脊柱炎有幾種常見的症狀表現?

1、全身症狀: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2、局部表現:關節外骨骼壓痛點,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
3、下腰痛和脊柱僵硬: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4、眼部病變:骨骼外病變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

3、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表現

1.初期症狀
對於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2.關節病變表現
AS病人多有關節病變,且絕大多數首先侵犯骶髂關節,以後上行發展至頸椎。少數病人先由頸椎或幾個脊柱段同時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圍關節,早期病變處關節有炎性疼痛,伴有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有僵硬感,晨起明顯。也可表現為夜間疼,經活動或服止痛劑緩解。隨著病情發展,關節疼痛減輕,而各脊柱段及關節活動受限和畸形,晚期整個脊柱和下肢變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1)骶髂關節炎 約90%AS病人最先表現為骶髂關節炎。以後上行發展至頸椎,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間歇性或兩側交替出現腰痛和兩側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無陽性體征,伸直抬腿試驗陰性。但直接按壓或伸展骶髂關節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無骶髂關節炎症狀,僅X線檢查發現有異常改變。約3%AS頸椎最早受累,以後下行發展至腰骶部,7%AS幾乎脊柱全段同時受累。
(2)腰椎病變 腰椎受累時,多數表現為下背部和腰部活動受限。腰部前屈、背伸、側彎和轉動均可受限。體檢可發現腰椎脊突壓痛,腰椎旁肌肉痙攣;後期可有腰肌萎縮。
(3)胸椎病變 胸椎受累時,表現為背痛、前胸和側胸痛,最常見為駝背畸形。如肋椎關節、胸骨柄體關節、胸鎖關節及肋軟骨間關節受累時,則呈束帶狀胸痛,胸廓擴張受限,吸氣咳嗽或打噴嚏時胸痛加重。嚴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氣狀態,胸廓擴張度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輔助。由於胸腹腔容量縮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
(4)頸椎病變 少數病人首先表現為頸椎炎,先有頸椎部疼痛,沿頸部向頭部臂部放射。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後萎縮,病變進展可發展至頸胸椎後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常固定於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嚴重者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塊地面,不能抬頭平視。
(5)周圍關節病變 約半數AS病人有短暫的急性周圍關節炎,約25%有永久性周圍關節損害。一般多發生於大關節,下肢多於上肢。肩關節受累時,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更為明顯,梳頭、抬手等活動均受限。侵犯膝關節時則關節呈代償性彎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為困難。極少侵犯肘、腕和足部關節。
此外,恥骨聯合亦可受累,骨盆上緣、坐骨結節、股骨大粗隆及足跟部可有骨炎症狀,早期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圍關節炎可發生在脊柱炎之前或以後,局部症狀與類風濕關節炎不易區別,但遺留畸形者較少。
3.關節外表現
AS的關節外病變,大多出現在脊柱炎後,偶有骨骼肌肉症狀之前數月或數年發生關節外症狀。AS可侵犯全身多個系統,並伴發多種疾病。
(1)心臟病變 以主動脈瓣病變較為常見。臨床有不同程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約1%;約8%發生心臟傳導阻滯,可與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同時存在或單獨發生,嚴重者因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而發生阿—斯綜合征。當病變累及冠狀動脈口時,可發生心絞痛。少數發生主動脈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2)眼部病變 長期隨訪,25%AS病人有結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層炎或葡萄膜炎,後者偶可並發自發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復發,病情越長發生率愈高,但與脊柱炎的嚴重程度無關,有周圍關節病者常見,少數可先於脊柱炎發生。眼部疾病常為自限性,有時需用皮質激素治療,有的未經恰當治療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3)耳部病變 在發生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中,其關節外表現明顯多於無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
(4)肺部病變 少數AS病人後期可並發上肺葉斑點狀不規則的纖維化病變,表現為咳痰、氣喘,甚至咯血,並可能伴有反復發作的肺炎或胸膜炎。
(5)神經系統病變 由於脊柱強直及骨質疏鬆,易使頸椎脫位和發生脊柱骨折,從而引起脊髓壓迫症。如發生椎間盤炎則引起劇烈疼痛。AS後期可侵犯馬尾,發生馬尾綜合征,而導致下肢或臀部神經根性疼痛,骶神經分布區感覺喪失,跟腱反射減弱及膀胱和直腸等運動功能障礙。
(6)澱粉樣變 為AS少見的並發症。
(7)腎及前列腺病變 與RA相比,AS極少發生腎功能損害,但有發生IgA腎病的報告。AS並發慢性前列腺炎較對照組增高,其意義不明。

4、強直性脊柱炎,症狀表現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可表現為下腰、骶髂部、臀部、腹股溝等部位的疼痛或不適,以及腰部發僵,早晨或久坐起立時,發僵最為明顯,而活動後可減輕。

5、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表現,怎麼判斷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脊柱關節綜合症,其症狀主要影響患者的腰、骶等部位,常伴隨腰部僵硬感,腰骶下腰背或者臀部出現疼痛,開始位置抄為一側過段時間可發展成雙側,就做會致使疼痛感加重,這種感覺以早晨起來較為明顯,白天活動後減輕。早期症狀還會有部分患者出現全身疲憊不適、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目前相信與免疫失調及遺傳因子有關,一旦發現需要盡早治療。

6、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表現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

與脊柱強直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