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歲老人背上(脊樑骨那塊)有硬硬的一大塊請問大神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他這個有可能是,隱性脊柱裂造成的,如果沒有什麼不適的症狀,倒也沒什麼事
2、老年人的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較高的年齡段在30歲-50歲,老年人出現腰痛、腿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表示大部分患者椎間盤進入不穩定階段,或者由於合並有椎管狹窄、腫瘤及其他疾病所致,應到醫院的脊柱外科就診,以明確診斷並決定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微創等手術治療。
3、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發不論年齡,所以現在很多老年人也會患上腰椎間盤突出。而且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不是很明顯,那麼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都有哪些呢?下面來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一: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是該病的主要症狀。腰痛常發生於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時發生;大多有外傷史,也可無明確之誘因。疼痛具有以下特點:1、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傳導,直達小腿外側、足背或足趾。如為腰3-4間隙突出,因腰4神經根受壓迫,產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2、一切使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噴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卧床體位:多數患者採用側卧位,並屈曲患肢;個別嚴重病例在各種體位均疼痛,只能屈髖屈膝跪在床上以緩解症狀。合並腰椎管狹窄者,常有間歇性跛行。 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二:脊柱活動受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呈保護性緊張,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由於腰肌緊張,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後伸活動受限制,前屈或後伸時可出現向一側下肢的放射痛。側彎受限往往只有一側,據此可與腰椎結核或腫瘤鑒別。 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三:腰部壓痛伴放射痛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患側棘突旁有局限的壓痛點,並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 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四:脊柱側彎畸形:主彎在下腰部,前屈時更為明顯。側彎的方向取決於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關系:如突出位於神經根的前方,軀干一般向患側彎。左:髓核突出位於神經根內前方,脊柱向患側彎,如向健側的彎則疼痛加劇。右:髓核突出位於神經根外前方,脊柱向健側彎,如向患側的彎則疼痛加劇。
4、家裡老人腰椎間盤突出如何自我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需要避風寒,避免勞累,睡硬板床,避免久坐,最好卧床,口服消炎鎮痛葯,外用膏葯進行自我治療。
腰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病,人體的脊柱是由多塊椎骨組成,兩塊椎骨間有一個盤狀的彈性墊,周圍由纖維環及韌帶固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或急性外傷等原因就會導致纖維環破裂,造成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腰腿痛症狀,腰間盤突出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因此我們要在平時就注意防範。
現在大多數人都在辦公室辦公,長時間不正確久坐就會造成腰酸背痛,所以我們平時要糾正我們的坐姿,我們坐在椅子上時,應盡量注意將腰背部貼緊椅背,工作時,應將椅子盡量拉向桌子,縮短桌椅間的距離。這樣可以緩解脊柱的壓力,減低腰間盤突出的幾率。長時間久坐時要找一個自己腰部舒服的角度,還是建議坐一段時間後,站起來舒緩一下腰部壓力,或者調整坐姿。
我們在進行勞動時,要量力而行,重物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很有可能造成腰部承受的壓力過重,導致扭傷等可能。搬物時不能彎腰,而應屈膝,避免力量集中在腰部。如果腰部本身就含有酸痛等症狀,搬動重物時更需注意,短時間搬運,在感受到腰部疼痛難忍時要及時停止休息,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腰部症狀。
適量的進行腰部的鍛煉,增強腰部的靈活性。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的鍛煉方式,例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等,動作舒緩,強度也比較適合進行腰部活動。腰部鍛煉是為了加強我們的腰部關節,因此鍛煉也要注意時間,不可太長。以20分鍾左右為最佳時間段。當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搭配飲食緩解腰痛。
5、七十歲的老人脊柱側彎至左側肌肉隆起怎麼辦
你好,這個年齡只能控制住不疼就可以了
6、老年人為什麼會駝背,而且越老越駝?
人到老年駝背現象比較普遍是很正常的現象,絕大部分並非是疾病所致,而是一種衰老的表現。由於長期彎腰或下蹲,脊椎骨會變形。
人到老年,各種衰老的特徵就會顯現出來,駝背就是其中之一。很多老年人都有駝背的現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老人甚至都不能直立行走了,所以了解駝背的原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駝背,就是脊柱後凸增加,主要發生在胸椎。為什麼老年人胸椎後凸會增加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引起的椎體形變。
因為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骨質疏鬆是老年女性常見的問題,尤其是絕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便比較常見。對於男性的骨質疏鬆年齡和生理界限目前還未有定論。但是建議女性絕經後(約50歲),男性60歲後要經常到醫院檢查骨密度,如果有骨質疏鬆要及時補鈣,防止椎體壓縮骨折。
臨床上沒有治療駝背的葯物,只有通過體育療法才能矯正過來。矯正的原則是增強背肌的力量,挺伸軀乾的長度,擴張胸廓的范圍,注意坐立的姿勢。
雖然駝背不是什麼大病,但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的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以免老年生活因駝背而痛苦。
7、為什麼老年人會駝背?而且越老越駝
老年人駝背絕大部分並非疾病所致,而是一種衰老的表現。 經常可以見到不少老年人,尤以老太太為多,喜歡背著手走路,據說是為了糾正駝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背著雙手走路,於駝背無益,反而有害,同時還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您不妨切身體驗一下,當您背轉雙手時(尤其是冬天,衣服臃腫時更甚),手臂向內向後旋轉,上臂的肩端就會向前旋出,肩關節相應向前向內扣出,上身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僂的上身更加向前傾斜。為保持平衡,頭頸及下巴亦向前伸出,於是更顯佝僂,完全是一副老態龍鍾,步履蹣跚的模樣。這樣的姿勢走路,由於重心不穩,稍有不慎容易摔倒,致肱骨頸骨折或肘部受傷,若俯沖向前,磕破嘴鼻或磕掉牙齒是常事。
如果要糾正或預防駝背,不妨這樣試一試:
一是閑時多靠牆站立(不誤說話或看電視),注意腳後跟、臀部、肩背部、頭枕部緊貼牆面,時間可長可短,視您具體情況而定。
二是閑時可取站立或坐姿,手臂轉向身後,肘部向上彎曲,使前手臂翻轉向上,雙手背緊貼背部向肩胛處上伸,最好能將右手伸向左腋,左手伸向右腋。用以上方法鍛煉時,應注意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讓別人硬拽你的手向上伸。
三是不論站立、行走或坐著,隨時有意識地伸直上身,一副正襟危坐之勢,並體會這種體位的感覺,保持到日常生活中去。
另外,在您行走時,最得當而舒適的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雙手自然輕柔地隨身擺動,您會感到步履輕捷,顯得您行動矯健,優雅而閑逸,增添幾分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