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強制性脊柱炎的症狀

強制性脊柱炎的症狀

發布時間:2020-09-30 01:06:47

1、強制性脊椎炎是什麼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成強關聯。初期症狀,對於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秘,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的時機。

2、女性的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有明顯症狀是什麼?

你好,早期的強直性脊柱炎主要以腰、骶部位的疼痛為主,並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這種僵硬感以早晨起來較為明顯,白天活動後減輕。該病也可由膝、踝、足跟、坐骨神經痛引起。
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可以進行游泳,游泳是強直性脊柱炎最適宜做的運動,同時可以做俯卧撐,下肢前屈後伸等,這些運動可以保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各個器官的活動度,能夠保持各個器官的運動功能。治療可以去風濕免疫科或專業醫院進行專項的全面檢查,並規范診療,是可以實現解除疼痛,實現阻斷病情發展,保護關節的目的。

3、強直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狀?

(1)、強直性脊柱炎外周關節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起始症狀或在病程中絕大部分合並有暫短的或永久的外周關節的症狀,我院統計:起病時單純以腰骶背頸等部分疼痛者僅佔7.6%,即91%的病人起病時即有外周關節受累,與國內其它單位的報告接近。最多受累的為髖關節,初發症狀表現為髖關節疼痛者佔36.8%,病程中髖關節受累者達78.5%,略高於國內有關報告。以膝關節疼痛為首發症狀者佔11%,病程中膝關節受累者佔32.5%;以踝、腕、肩關節疼痛為初發症狀者佔4.9%,病程中累及上述關節者佔28.5%;指關節受累者佔0.04%,趾關節受累者佔1.6%,同時伴有3個關節以上受累者佔49%。 以上說明強直性脊柱炎並不僅是脊柱關節的病變。絕大多數可伴有全身各大關節受到侵犯;不同關節受累產生與該關節部位有關的疼痛與症狀。髖關節受累時病人可述說髖部疼痛,但有的患者往往訴說病側的腹股溝疼痛,早期可出現髖關節曲屈和活動功能受限,如下蹲困難或臀-地距離加大 膝關節受累可發生膝關節疼痛,有的並有關節軟組織的腫脹和關節腔積液,膝關節也可發生屈曲攣縮畸形,雖然少見,但也是此病致殘的原因之一。其它足趾關節可發生紅腫疼痛,但遺有畸形者少見,指關節腫脹疼痛為最少見。 此外,少數尚可見侵犯顳頜關節、肋椎關節、胸鎖關節的疼痛、腫脹或壓痛、肋椎關節受累尚可出現胸疼和呼吸的減弱,也可刺激肋間神經,引起肋間神經痛,左側肋間神經痛,有誤診為心絞痛者,值得注意鑒別。 (2)、強直性脊柱炎非關節部位的疼痛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在病變早期,或在病程中,尤其在疼病的活動期,常出現肌腱韌帶骨附著點炎症病變所引起的疼痛和症狀,如恥骨聯合、坐骨結節、骼骨嵴、股骨大粗隆及跟骨的骨炎症狀。早期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上述疼痛部位,雖並不常見,卻是頗具有特徵性的早期症狀,值得醫生重視並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貽誤診斷。 由於胸肋關節、柄胸聯合等部位的附著點的炎症,病人可出現胸疼、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增重,有時可誤診為胸膜炎,或疑為心絞痛或因氣短而去看胸科或心血管醫生,經X線及心電圖檢查較容易區別,且此症狀對非甾體抗炎葯反應良好,也可幫助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內臟或器官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進行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關節和肌腱。韌帶附著點外,尚可累及全身其它組織和器官。 (4)、全身症狀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微,少數人有低熱、疲勞和體重下降,個別病人可出現貧血、少數急性發病者也可有高熱,四肢關節受累較重者,很快即可卧床不起。這時血沉和C-反應蛋白均可升高。 (5)、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 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發生率為4%—33%,部分病人虹膜炎先於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出現。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常單側發病,症狀有眼疼痛、流淚、畏光等。體檢可見角膜周圍充血、虹膜水腫。如紅膜粘連,則可見瞳孔收縮,為緣不規劃。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周圍充血、紅膜水腫。如虹膜粘連,則可見前房有大量滲出和 (6)、心臟病變 大約有3.5%—10%的病人心臟可以受累,臨床包括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二尖瓣閉鎖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也有報道可發生心包炎或心肌炎。合並心臟病的病人,一般年齡較大,病史較長,並以外周關節病變較多、全身症狀明顯者發生率較高。我院306例中心電圖表現異常者20例佔6.5%,主要表現為下壁心肌缺血、Ⅱ°心房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頻發性早搏、右室和左室肥厚等改變。 (7)肺部表現 強直性脊柱炎的肺部病變表現多為雙肺上部的纖維化、囊狀炎、甚至空洞形成,隨病變的進展病人可出現咳嗽、咯痰、咯血、氣短等症狀,也可出現反復發作的肺炎和胸膜炎;出現肺部病變和症狀的頻率約在2.6%—20%之間,胸部X線檢查可表現兩肺紋理增重,條索狀陰影和斑片、點斑狀陰影,可有囊狀改變或空洞形成,多數累及兩肺。臨床上須與肺結核相鑒別,痰結核菌檢查及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鑒別。肺功能檢查,可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或混合性通氣障礙。限制性通氣障礙多出現於肺部無病變而胸廓活動度受限的病例,並有阻塞性通氣障礙者則因肺部出現纖維化等病變所致。我院做肺功能測定,30例中限制性通氣障礙佔50%,混合性通氣障礙佔10%,肺功能損害在一定時期內尚是可逆的。 (8)、耳部病變 據文獻記載,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約有29%發生慢性中耳炎,為正常人的4倍,強直性脊柱炎合並慢性中耳炎的病人多見於合並有其它關節外病變的病人。 (9)、神經系統病變 強直性脊柱炎神經系統的病變多由於脊柱強直和嚴重的骨質疏鬆,即使輕度外傷也易招致脊柱骨折頸椎脫位而引起的脊髓壓迫,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癱、根性疼痛或知覺減退,以及運動障礙等,尤以頸椎骨折,是死亡率最高的並發症;發生在腰椎,則可壓迫馬尾神經,可成為慢性進行性馬尾綜合征。因脊柱椎間盤纖維環骨化,黃韌帶、後縱韌帶的骨化可造成椎管狹窄,但有的文獻記載,脊髓造影並不見椎管狹窄或壓迫性操作,而可見腰骶蛛網膜憩室,其原因不清,可能為慢性蛛網膜炎所致。部分病人的初發症狀即表現為下肢疼痛而誤診為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突出症。我們也曾見有類似病例。 (10)、腎臟損害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腎澱粉樣變性和lgA腎病,據文獻記載,lgA腎病與炎症性腸病有關,而澱粉樣變性一般為繼發性,有人報告一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11%尿沉渣檢查異常,見於病情活動和伴有外周關節病者。也有報告澱粉樣變性發生率為16%,表現為蛋白尿。我院153例中尿常規檢查尚未見一例異常。 (11)、前列腺炎 直性脊柱炎患者並發前列腺炎較正常人組為高,其意義不明。是否與此病好發泌尿系統感染有關值得考慮。

4、強制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狀????、

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發病緩慢,發作與緩解交替進行。初起時症狀輕微,易被忽視。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關節由下而上出現腰椎、胸椎和頸椎症狀,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和臀部疼痛、發僵,約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腿屈側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經分布范圍),但神經系統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經過數月或數年患者症狀逐漸加重,出現持續性腰、胸或頸部疼痛,常在半夜痛醒並有翻身困難,需起床活動方能減輕。隨著病情發展,胸椎和肋椎關節受累後可出現呼吸不暢或束帶狀胸痛,病變波及頸椎則頸部活動受限,最後整個脊柱都可能僵直,有的合並嚴重的駝背畸形,以致患者站立或走路時,眼不能平視,僅能看到自己足前小塊地面;胸腹腔容量縮小,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明顯障礙。

5、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症狀 :早期症狀常為腰骶痛或不適、晨僵等。也可表現為臀部、腹股溝酸痛或不適,症狀可向下肢放射,類似坐骨神經痛。少數患者可以頸、胸痛為首發表現。症狀在靜止、休息時反而加重,活動後可以緩解。夜間腰痛可影響睡眠,嚴重者可在睡眠中痛醒,需下床活動後方能重新入睡。 建議可以採用美國(AVM)可視微創液體刀治療體系,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效果很好。

6、強制性脊柱炎的症狀?

影像學指標:AS最早的變化發生在骶髂關節。X線片顯示骶髂關節軟骨下骨緣模糊,骨質糜爛,關節間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關節融合。
通常按x線片骶髂關節炎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正常;
I級:可疑;
Ⅱ級:有輕度骶髂關節炎;
Ⅲ級:有中度骶髂關節炎;
IV級:關節融合強直。
脊柱的x線片表現有椎體骨質疏鬆和方形變,小關節模糊,椎旁韌帶鈣化以及骨橋形成。晚期廣泛而嚴重的骨化性骨橋表現稱為「竹節樣脊柱」。恥骨聯合、坐骨結節和肌腱附著點(如跟骨)的骨質糜爛,伴鄰近骨質的反應性硬化及絨毛狀改變,可出現新骨形成。對於臨床早期或可疑病例.叮選擇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由於CT的輻射較普通x線大,應僅作為診斷使用,不應反復檢查。MRI被認為是早期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的最有效工具。

臨床標准:1.下腰痛持續至少3個月,活動後可緩解,休息無改善。2.腰椎在垂直及水平方向活動受限。3.胸椎活動度較同年齡、性別的正常人減少。
影像學標准: 單側3--4級或雙側2級及以上骶髂關節炎
分級:1.確診的強柱:滿足影像學標准並有至少一項臨床表現。
2.可能的強柱:滿足3項臨床標准或滿足影像學標准,但無滿足臨床標準的症狀或體征。

7、強制性脊柱炎症狀有哪些????

臨床症狀分為關節表現和內臟受累的表現
關節表現:1.炎症性腰痛:為本病常見的症狀,以背部不適,緩慢發病症狀持續至少3個月,有夜間痛伴晨僵,不適症狀在活動後減輕或是消失為特點,早期是一側間斷性腰痛,後期雙側持續性腰痛,隨著病情的發展由腰椎可向胸頸部脊椎發展,則出現相應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或是脊柱畸形;2.附著點炎:多見於足跟,胸肋關節,表現為足跟痛與胸痛(因咳嗽或噴嚏時加重,而常被誤診為胸膜炎,心包炎或心絞痛)3。外周關節炎:以膝,髖,和肩關節居多,非對稱性,少數關節或單關節,及下肢大關節為特徵 4.可有急性虹膜炎先於關節症狀出現,全身症狀少見,往往與外周關節受累平行
內臟受累表現:1.全身表現:有發熱,疲乏,消瘦,貧血等 2.眼色素膜炎:呈單發或雙側交替,一般可以自行恢復,反復發作可致視力障礙 3.心血管:臨床上可有上行性主動脈炎,主動脈瓣膜下纖維化,主動脈瓣,二尖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等 4.肺部:肺尖纖維化,可伴空洞 5.並發IGA腎病和澱粉樣變性 6.神經系統:可壓迫性脊神經炎或坐骨神經痛等
於孟學主任提示:強制性脊柱炎是一種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症為主,也可累及內臟及其他組織的慢性進展性風濕性疾病。多發於青少年,男性多見。本病有家族遺傳傾向,與白細胞抗原B27(HLA-B27)相關。所以一旦發現,及時到正規的醫院,系統,詳細的檢查並確診,有針對性的治療,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8、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
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表現為腰痛和晨僵、腰椎各方面活動受限和胸廓活動度減低。由於本病起病比較隱襲,病程纏綿,特別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臨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給針對本病的診斷治療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的獨特症狀:

1、背部或腰骶疼痛;

2、早晨起床是腰脊發僵,活動不利,稱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遊走性胸痛;

5、足跟痛;

6、非對稱性外周(肢體)關節炎;

7、脊柱活動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氣、乏力;

9、視力減退或有虹膜炎。

與強制性脊柱炎的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