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底骨

脊柱底骨

發布時間:2020-09-28 06:48:14

1、先天性隱性骨裂(脊柱底部)

人群中5%的人都有脊柱隱裂,除了巨大裂隙造成硬膜突出外,其他的根本不算是病,骶骨隱裂連造成硬膜突出的可能都沒有。沒有什麼症狀,心理的除外。

胝椎隱裂屬先天性骨發育不全,正常人群中也很多。單純胝椎隱裂到一定年齡(成年)也有可能引起腰和胝髂疼,但疼痛多是神經方面的,不會導致骨骼方面的問題,也無大礙。
這種病是慢性病,要有長期服葯的以理准備。只要及早與積極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
1、葯物治療:消炎鎮痛葯及中葯。
2、封閉治療:1%普魯卡因或1%利多卡因5-10ml,加強的松龍25-50mg,痛點封閉,不宜刺入過深,以防刺傷硬背膜和脊髓。
3、針刺療法。
4、按摩、理療。
5、神經阻滯治療:可採用硬膜外阻滯或骶管阻滯。注入2%利多卡因10ml ,加強的松龍50-75mg、維生素B1300-700mg、維生素B12500-1000mg,每周1次。
6、手術治療,久治不愈,痛苦嚴重,有游離棘突者可行手術切除。

慢性病不能性急的,只能慢慢調理。祝願你早日康復!

2、我十月底去北京協和醫院復查脊柱,晚上在網吧過夜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回到家6天後,後背的骨盆位置挨著最

意見建議:
目前不排除是增生或囊腫的可能性比較大的,建議您最好及早到當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為好!

3、人體的脊椎一共有幾節

人類脊柱有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塊脊椎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

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

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3)脊柱底骨擴展資料

出生時的椎骨在椎體和兩側椎弓各有一個骨化中心。生後一年,胸、腰椎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較晚,約在7~10歲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與椎體的融合,在頸椎為3歲,胸椎為4~5歲,腰椎6歲,骶椎7歲或更晚。次發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現。

脊柱的分節和包繞神經管,是一個復雜的演化發育過程,在發育過程中脊椎的發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見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見的發育障礙是兩側椎弓對合障礙形成的脊柱裂。

較輕的脊柱裂多為腰骶椎骨的後弓沒有合並,但脊神經正常,表麵皮膚正常或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著及毛發,因臨床無症狀,常在X線片中發現,稱隱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時有脊神經、脊膜或脊髓的膨出,產生相應的脊神經功能障礙。

在胚胎1~3個月時,脊髓和脊柱的長度一致,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迅速超過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內上升。在出生時其末端位於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緣,腰2以下的脊膜稱為終絲,仍連於尾骨水平。

隨著這種生長不相稱的結果,腰骶脊神經就從脊髓的發出處,斜行到相應的脊柱節段出椎間孔處,脊髓以下的神經呈馬尾狀,稱為馬尾神經。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進行,以免刺傷脊髓。

4、背中上部痛脊柱骨中上部酸痛左右兩邊心胸口隱痛前胸底下2一4肋骨隱痛腋下中上部隱痛做了肺部cT心臟彩

左右肋骨中間位置偶爾疼痛,疼痛時間很短,就是一下。背部左邊脊椎旁酸痛,最近才出現可能是什麼病,需要那些檢查?
你這是胸椎錯位造成的。是用力不當造成的。由於胸椎疼痛形成姿勢不正確,結果就影響到頸椎的損傷。因為脊柱是個整體一處出問題就影響到別處。胸椎骨錯位的地方有明顯特症;一是癢二是疼痛.解決方法告訴你:做這個復位一定要平爬在床上, 雙手 向後放在身體兩側,身體自然放鬆。《如果自己不會可以叫家人幫助做。》方法是握拳用4指大關節按壓住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側方向推,反之就往右側方向推,推到不疼為止。力量由輕到重,絕不可用猛力。一般情況下半個來小時就可復位治好了。注:【復位第二天,如果皮膚有麻麻的感覺不舒服,說明你胸椎有炎症,吃幾天的阿莫西林就行了】。一定不要按摩。 其實自己完全可以復位。方法是:平躺在平板床上,那一側胸椎疼就全起那條腿放在床上作為做為用力支點,腿和上身同時用力側翻身體,握拳用4指大關節頂住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側方向推,反之就往右肩側方向推,推到不疼症狀立即消失為止。 關與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一切症狀消失為止. 。 做這個復位是比較疼的, 因為胸椎骨錯位長時間擠壓神經已經很疼了,現在復位又要在長時間受到擠壓已經很疼神經 上再進行推壓,因此會很疼,但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胸椎病的本領。平日里注意保持正確姿式。關與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 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一切症狀消失為止. 。

5、人體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體一共有33塊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稱脊柱骨(backbone),有33塊,根據它們在人體的位置可分為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在成年人5塊骶椎癒合成一塊骶骨,4塊尾椎癒合成一塊尾骨。

根據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頸椎骨,特點是椎體小,椎孔為三角形,棘突短,橫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較頸椎大,較腰椎小,其特點是椎體象心形,兩側有關節面接肋骨頭,椎孔較小,棘突長而多斜下,橫突斜向後外側等。

(5)脊柱底骨擴展資料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較大,特點是椎體兩側無關節面,橫突向外側,沒有橫突孔及關節面等;骶骨是由五節骶椎骨合成,特點是底向上前與未節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後及外側面。五塊骶椎的分界線為橫嵴,嵴的兩端叫骶前孔,後面正中線有縱嵴,是骶棘脊突聯合而成。

嵴外側有孔叫骶後孔,第五骶椎向尾側伸出兩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節尾椎聯合成的,其特點是沒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與脊柱底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