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減掉腹部脂肪,可以選擇哪些瑜伽姿勢
1 風吹樹式
做法: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十指相扣。吸氣,在胸前翻轉手掌,兩臂帶領脊柱向上伸展;呼氣,向右側彎曲脊柱,手臂隨之伸展。吸氣,回復正中;呼氣,向左側彎脊柱,手臂隨之伸展。上述為一組,可重復4~6組。
功效:重塑腰部的肌肉線條,強壯消化、吸收系統,可抑制脂肪在腰腹間堆積。
2 腰轉動式
做法: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十指相扣。吸氣,在胸前翻轉手掌,雙臂向上伸展;呼氣,自腰部向前、向下俯身,直至腰背、手臂與地面平行。吸氣後,呼氣,手臂帶領脊柱向右側水平扭轉90度。吸氣,回復正中;呼氣,反方向,同理。可重復4~6組。
功效:促進腸臟蠕動,清理體內毒素,消耗側腰的多餘贅肉。
3 脊柱扭動
做法:坐位,雙膝彎曲,左腿在上,右腿在下;右腳跟放置在左臀部外側地面,左腳踩在右膝外側地面;右手肘抵在左膝關節外部,左手臂從背後纏繞在右腰側;吸氣,脊柱向上伸展立直;呼氣,充分的扭轉向左後方。吸氣,回復正中;呼氣,松開四肢。反側同理。
功效:按摩所有內臟器官,可調理內分泌和消化系統正常,改善體內存積脂肪的現象。
4 側伸姿勢
做法:直立,右腿向前邁一大步,左腳向外轉45度,使右膝蓋和右腳腳趾在一條水平線上,盡量向下壓身體,使右側大腿和地面平行。彎曲身體,把右手的手掌放在右腳的後面,撐住地面。當你盡量伸展左臂的時候,仍然要保持右側大腿和地面平行。盡量伸展胳膊,不要駝背,這樣才能擴展胸部。
功效:鍛煉整個後背、腿部肌肉、臀部肌肉、腹部和腰肌。
以上是一些鍛煉腰腹部很有效的瑜伽動作,還要結合一些有氧訓練,控制飲食,這樣收效最好。
2、瑜珈磚放脊柱上有什麼好處
瑜伽磚是做瑜珈動作時的輔助用具。主要是防止做高難動作時拉傷。瑜珈體位法里有些動作需完全伸展手臂或下腰碰地面。輔助磚可幫助初學的您伸展盆骨,然後慢慢地調整瑜珈磚與地面的距離,循環漸進地完成自我柔軟,延伸等完美動作。在做一些流派的瑜伽動作時,為了恪求動作的絕對標准,用瑜伽磚來進行動作的幫助.
在瑜伽體位法里,有些動作需要完全伸展手臂或是下腰觸碰地面,瑜伽磚可幫助伸展筋骨;在做手觸地姿勢如三角伸展式時,手可以撐到瑜伽磚上;在做脊椎後彎的動作時,用瑜伽磚來支撐身體,能降低受傷的概率,在安全的基礎上,把每一個動作都做到位,進而強化塑身效果;或者在英雄式坐姿、金剛坐中,如練習者腳背不夠柔軟而不能正確完成時可借用瑜伽磚的幫助。
3、手抓腳趾站立伸展式該注意些什麼?
站立前屈式有幾個名稱,主要依據手掌放的位置不同而導致前屈的幅度不同而名稱不同:
1、如果雙手抓住大腳趾,就叫做手抓腳趾站立伸展式;2、如果把手放在腳掌下,就叫做手碰腳前曲伸展式;3、如果把手放在腳側,就叫做加強脊柱前曲伸展式。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體式是手抓腳趾站立伸展式。
功效手抓腳趾站立伸展式瑜伽可以很好的修正腿型,讓雙腿看起來更筆直、更修長。
動作要領1、山立式准備,兩腿分開與肩同寬;
2、呼氣,身體前曲,手指抓住雙腳大腳趾,雙掌相對;
3、抬頭看向正前方,橫膈膜向上拉,盡量下壓背部,注意從骨盆區域下壓背部,而非肩部;
4、雙腿綳直,打開肩胛骨,在此停留兩個呼吸;
5、呼氣,保持膝蓋綳直,伸展腳趾,不要讓他們離開地面,把頭埋在兩膝之間,。保持此體式,正常呼吸;
6、吸氣,回正,放鬆全身。
注意(所有站立前曲體式都應注意)
1、身體折疊要從骨盆區域開始,而不是從腰部;
2、臀部稍向前,從而使腿部與地面垂直;
3、始終保持脊柱的伸展(讓頭部和脖子與脊柱形成一條直線),尤其下背部的伸展,如果可能的話,讓下背部成凹型;
4、骨盆稍微和往前傾斜,以避免下背部彎曲;
5、收緊大腿的股四頭肌,以便於放鬆膝蓋後方的腿窩;
6、後背有傷、骨質疏鬆患者要非常小心地向前彎曲;
7、高血壓患者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並且保證呼吸不能急促;
8、低血壓患者要緩慢起身以免發生眩暈;
9、心臟病等不允許頭部低於心臟的患者,請做半體式,或者把手放在牆上;
10、稍微彎曲雙膝可以放鬆下背部和腿後肌群,增加髖關節的運動幅度;
11、在保持時,不要忘記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胸腔後端呼吸上;
12、初學者在嘗試站立前屈之前,最好以坐姿前屈為准備動作;
13、肩膀要往上抬,遠離耳朵;
14、起來時,不用弓著背起,而是要記尾骨向下,脊柱伸直起;15、手臂在用力同時要盡量將雙肩壓向臀部方向,山式中的肩外展和下沉要時刻謹記
4、雙腿做伸展動作為什麼聽到脊椎骨的聲音?
太久沒運動或者運動前沒有充足的拉伸身體就會有身體關節的聲音
5、經常脊柱腰背疼,怎麼訓練能有效緩解?
<
6、感覺脊柱很累。好像壓到了一塊想伸展但伸展不開。有什麼辦法
多認為是腰部的疾病引起的,像腰肌勞損,腰椎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部的不適。建議在當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跟治療。
7、胸椎腰椎輕度s型側彎 練習瑜伽如何注意
用瑜伽來糾正脊柱側彎瑜伽練習可增加肺活量,減少痛苦,矯正姿態,避免脊柱彎曲進一步惡化。呼吸的力量開始時先進行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對於不同形式的脊柱側彎者,呼吸方式有所不同。比如,胸椎右側彎,腰椎左側彎的人,在起先的練習中,可能會發現呼吸時不能將氣體吸進後背部的左側,因為此處的肋骨和肋間肌肉是緊張的。可有意識地將氣體引入左側,以使肋骨張開。但幾個月的練習之後,肺容量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些改變是由於緊張一側的肋骨和肋間肌肉得以放鬆的緣故。同時練習者也會開始感覺到脊柱正在返回到正中。
一旦你明白意念將要去哪個地方,哪些地方是受限的,你就可以在體位練習時直接將氣息引入到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區域。下一次你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站立,吸氣,手臂上舉過頭,再一次深呼吸,關注氣息在什麼地方充滿,什麼地方是緊張的?左右有什麼不同?前後有什麼不同?肺部上下?保持呼吸,伸展身體兩側,伸直腰部。呼氣,將手臂由兩側放下,但是保持腰側的伸展,胸腔抬起,重復幾次,意識放在氣息流經的部位(圖1)。找出身體的正中線(垂直線):下一步是練習讓身體從頭到腳在一條垂直線上,做到這一點,要求身體的敏感性很強。練習一個簡單的站立式——山式,可幫助你發現一個更加對稱的身體結構,如果你向一側傾斜嚴重,應該盡力將重量平均分布在雙腳上,讓別人觀察,是否你的髖或肩是不平衡的,最後,將頭調整在骨盆的正上方。不用擔心,如果你在這些調整後仍舊感覺身體是彎曲的,重新進行調整即可,直到你感覺在一條垂直線上。當你認識到將骨骼的排列成行、骨骼周圍的肌肉和連接組織可以獲得放鬆,而不是過度緊張或超負荷工作,你的身體就會變得更加輕松。記住,在你做的每一個體位中,目標不要放在某一天脊柱完全伸直上,而是努力發現身體的某個地方正在變得放鬆、變得靈活。伸展、加強、反向旋轉除了通過站立式發現身體正常結構外,你還需要練習一些瑜伽體位,以使你在每天的生活中保持正常的體態。一組好的平衡脊柱側彎的練習應包含脊柱伸展的練習,這些體位可以伸展緊張的肌肉,增強薄弱部位肌肉的力量,幫助消除脊柱及肋骨腔的不正常旋轉。1下犬式一個很好的脊柱伸展式。想像像一隻狗一樣自然而然地伸展身體。如果腿筋過於緊張,可以替換成小狗式。下一步是增強力量。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因為他們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關節非常靈活,蝗蟲式及其變式可以加強上背部肌肉的力量,保護脊椎,避免側彎進一步發展。同時閉經的女性也需加強肌肉的力量。除了上背部的鍛煉外,還要堅持練習站立的姿勢以加強腳部力量,嘗試著把三角式、加強側伸展式,戰士第一式和戰士第二式加進練習中。戰士第一式的治療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強背部力量,二是伸展腰部肌肉。當你抬起手臂於頭上時,讓尾骨朝向地板,想像抬起軀干去伸展腰肌。由於脊柱側彎使脊柱發生旋轉,做簡單的旋轉,如幻椅式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動作。記住,你的脊柱是不對稱的,所以做兩側時的感覺一定會不同。2小狗式跪坐在墊子上,手慢慢向前移動,屈腳趾觸地,呼氣,臀部向後(腳跟方向)移動,保持手臂的伸展,不要讓肘接觸地板,額頭放在地板上或一個毯子上,讓頸部放鬆,保持下背部微微彎曲,感覺脊柱在延長,手向下用力伸展手臂,此時保持臀部向腳跟的方向用力,吸氣,感受氣體進入你的背部,再次感覺脊柱的伸展。提示:如果你有胸椎右側彎或胸腰椎右側彎或是雙側彎(胸右腰左側彎),移動手臂向右(即向突出的一側),保持手臂與肩寬,讓左臂充分伸展。吸氣,將氣體引入左側胸腔,伸展肋間肌肉,增加肋骨的間距,慢慢返回。
如果你有腰椎左側彎,保持手臂向前伸展,注意力放在向後拉伸雙髖的動作上,伸展受壓的部位,即腰的右側。如果胸椎向左彎,那麼手移動向左側即可。3三角伸展式(右)兩腳平行分開大約兩肩寬,左腳稍向身體正中轉動,右腿向右90度,雙腳固定在一條線上,抬起兩臂與肩同高,收緊大腿肌肉,伸直兩腿,但不要鎖定膝關節。吸氣,呼氣時,向右彎曲上體,右手放在右小腿脛骨上,左臂向上。提示:如果你是腰椎左側彎或雙側彎,伸展右側腰部遠離髖關節,即向上向遠伸展,雙腳一定要固定,這樣注意力放在腰部和伸展體側上。
如果你有胸椎右側彎或胸腰椎右側彎,可以朝著一個想像中的椅子伸展。右手放在右腿脛骨上,左手放在骶骨上。吸氣,讓右側肩胛骨向身體中線移動,打開胸腔,呼吸,旋轉右側胸腔向前,保持右側肩胛骨向後展,這個練習可以消除右側胸腔的旋轉,減少右側的凸起。然後將左手手心向前指向天花板,眼睛注視前方,保持幾次呼吸後,慢慢返回到起始姿勢。重復另一側。三角伸展式(左)提示:如果你有胸椎右側彎或胸腰椎右側彎,取一把折疊椅,放在距左腳約一臂的位置上,伸展左側,將左手放在椅背上,將脊椎向上向遠伸長,伸展左側腰部,將右手放在右側肋上向下按,幫助脊柱恢復正中的位置,也可將右手放在腰部感受呼吸,或伸展右臂向上,手掌向前。
如果你有腰椎左側彎或雙側彎,在下背部會有一個向後的凸起。要調整這個突起,需順時針旋轉左腰和背的下部區域,右腳外側固定在地板上,伸展右側下背部和髓部的區域。4蝗蟲式及其變化式這個姿勢可以加強菱形肌(後背中部的一塊肌肉)和斜方肌的下部,這些肌肉由於脊柱側彎已經變得很薄弱。將一塊毯子或(枕頭)放在瑜伽墊上,俯卧,手臂向前伸展,與肩寬。吸氣,抬起左手臂和右腿,頭向上用力抬起,保持手腳在同一高度,左手掌心向內,右手向下用力幫助支撐身體,自然呼吸,保持5~10秒。呼氣,慢慢還原,額頭觸地,均勻呼吸幾次,放鬆身體。當重復另一側時,如果這一側比對側薄弱,就要增加保持的時間。5側躺於墊子上的練習
側卧在墊子上,墊子支撐在突出彎曲的部位(可能是肋骨也可能是腰部)。如果是雙側彎曲,可先練習針對上部的彎曲處。保持腿伸直或者當雙手在頭上方互握時屈膝,感受受壓的肋骨和腰部伸展打開,將氣體吸入打開的新的空間內。對於雙側彎的人來講,兩側都要做,保持姿勢5分鍾,再慢慢起身恢復。
6椅上右側旋轉對患有脊柱側彎的人來講,進行旋轉的練習非常有益。側坐,右側身體朝向椅背,將右手放於椅背上,雙腿及髖部保持不動。吸氣,伸展脊柱,呼氣,右手臂用力,將身體向右後側轉動,自肚臍的部位開始扭轉,依次是肋骨及頭部,當扭轉時,應讓肩胛骨下緣向內擠壓,向脊柱正中的方向施力。如果你患有胸椎右側彎或胸腰椎的右側彎,右手用力,旋轉左腰部向前。對於右側胸椎彎曲的人來講,右手向椅後方向用力,讓右側肩胛骨向後,使右側胸腔打開,將右側肋骨向身體脊柱中央移動。與此同時,隨著氣息進入身體左側肋骨,伸展左側身體,保持5次呼吸,然後呼氣慢慢返回。7椅上左側旋轉如果你患有胸椎右側彎或胸腰椎右側彎或雙側彎,肋腔的右側會向後形成一個凸起。為了緩解此問題,左手用力,將右側肋骨腔向前推動。如果你有腰椎左側彎或雙側彎,左手用力,讓左側的背部和腰背部移向身體的中線。8仰卧後屈式
仰卧後屈可調整駝背(即頭向前低,聳肩的體態),駝背是胸椎側彎的一種。取一圓柱形靠枕,躺在靠枕上,讓肩胛骨觸圓靠枕,頭觸地板。如果感覺強度太大,可以將一個毯子捲成圓柱形來代替圓靠枕。如果背中部一側有凹陷,可以將一毛巾放在凹陷一側的下面,以便支持後背。從腳跟開始伸展身體,特別是下背部,將手臂伸展過頭,貼向地板,保持5分鍾,讓背部肌肉放鬆,返回時屈膝,身體轉向右側,左手撐在地板上,慢慢起身。9仰卧手抓大腳趾式這個姿勢可以非常安全地伸展下肢肌肉,下腰部及髖部。此式特別有益於腰椎左側彎,胸腰右側彎或雙側彎、此時的臀部經常是不平衡的。把注意力放在髖關節上。仰卧,准備兩根帶子,一根長約25厘米,做成一個大的環形,稍短的一根做成一個小環形。將大環形帶子的一端繞在腳掌上。彎曲右膝靠近胸部,此時大環形帶靠近大腿根,接近腹股溝的位置。接著將小的環形帶套在右腿上,伸展右腿,保持5次呼吸。將帶子放在右手中,呼氣,將右腿稍倒向體側,保持左側身體固定在地板上。如果左側身體抬起,左手壓於左髖旁邊的地面上。如右下肢離地不是很高,保持這樣即可,保持5次呼吸。另一側重復這兩個動作。四種常見的脊柱彎曲盡管脊柱側彎會出現在脊柱的任何地方,但在脊柱側彎中有四種常見的彎曲形式。為了更有效的將瑜伽應用在治療脊柱側彎中,你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以獲知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形態的側彎。1.胸椎右側彎 在這種形式中,主要的側彎集中在胸椎區域(常見於中上部),向右彎凸。只有較少數會在腰部(下背部)向左側彎曲。2.腰椎左側彎 主要的彎曲在腰椎向左彎曲,只有較少病例在胸椎右彎。3.胸腰椎右側彎 主要彎曲構成是在胸柱下部及腰椎,這就是通常所說的「C」形彎曲(從前面看像字母「C」,從後面看是反「C」形)。4.胸右腰左側彎 主要彎曲在胸椎是向右,在腰椎部位是向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S」形彎曲(從前面看像字母「S」形)。
8、強直性脊柱炎易做什麼運動
石家莊風濕病醫院的專家指出強直性脊柱炎保健運動的幾種方式:
1、游泳
定期做治療性的體育鍛煉,游泳是AS病人最好的運動方式,戴上潛水鏡和通氣管能使頸部明顯屈曲畸形的病人做自由泳運動。
2、床上伸展運動
早晨醒來時,採用仰卧位,雙臂上伸過頭,向手指,腳趾兩個方向申展,伸展滿意後,放鬆;伸展雙腿,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滿意後放鬆。可反復做幾回。
3、膝胸運動
仰卧位,雙足著床板,屈膝;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雙手抱膝拉向胸前,到滿意為止,回原雙足位置,另膝作上述運動。雙膝各重復2-3次,放鬆;做雙手抱雙膝運動2-3次,至僵硬消失為止。
4、貓背運動
趴跪如貓狀,低頭盡量放鬆,同時拱背如弓形,直到拉伸滿意為止;回復原位後,塌背仰頭抬臀,盡量拉伸至滿意為止。
5、腹部運動
目的在於伸張腹部肌肉,改善肌力並保持軀干平直姿勢。仰卧位,屈膝,雙足著地,雙臂置身旁:頭及雙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雙手觸膝;堅持5秒鍾,回復至原位,以上動作重復5次。
6、轉體運動
取坐位,屈臂平舉,雙手交叉,轉體向右,目視右肘,堅持5秒鍾後復原。每側重復5次。
7、轉頸運動
坐位雙足著地,頭向左轉或向右轉。並注視同側肩部,再復原,每側重復5次。同樣也可採取頸前屈,下頜盡量向胸靠,復原;仰頭盡量向後,復原,每個方向重復5次。
8、擴胸運動
目的是伸展上胸、肩部肌肉以維持或改善胸、背姿態。雙足與肩等寬面對牆角而站,雙手平肩支兩面牆上,行深呼。雙肩向前並伸展頭及上背,堅持5秒鍾,恢復原位,重復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