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凹凸

脊柱凹凸

發布時間:2020-09-27 00:25:59

1、脊柱側彎是怎樣形成的?有些什麼危害?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可以防止畸形發展嚴重。脊柱側凸早期表現有: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早期發現主要靠父母、學校老師和校醫,簡單的檢查是彎腰試驗:讓患兒脫上衣,雙足立於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於小孩前或後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現一側高,表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陽性,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片檢查 最為重要,一般藉助X線片就可以區別側凸的原因、分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
常規的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上端包括下頸椎、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線片包括仰卧位側彎位片,牽引位片等,可以評估脊柱側彎的柔韌性。
(2)CT掃描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復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系,有無脊髓畸形,指導手術治療。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的顯示脊髓病變。
(三)神經系統檢查
每一個脊柱側凸的病人應進行詳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方面注意有無側凸導致脊髓壓迫,引起截癱,早期有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無合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等脊髓異常。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復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盡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

2、如何用手摸出脊柱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簡單的。如果瘦的人。一摸都可以摸出來。哪一塊突出哪一塊?凹凸的。如果比較胖的連脊椎骨都摸不出來。那得去。醫院拍片片子,看一下。

3、什麼是生理彎曲

所謂生理性彎曲,是指脊柱的各椎體在一些區域組成的向前或先後的凹凸弧度,這些弧度稱為生理性彎曲,用來保持身體的平衡。正常的脊柱在矢狀面上有四個平衡的彎曲:
1、頸段呈前凸;
2、胸段呈後凸(20-45°),彎曲自T2~T12,T7位於彎曲的頂點;
3、腰椎呈前凸(40~60°),L3是彎曲的頂點;
4、骶椎呈後凸。站立時,胸椎後凸與腰椎前凸保持平衡。

4、腰部脊椎明顯凹進去凹陷程度至少能放一個雞蛋左右、這是什麼病、應該怎麼治療

可能是椎體前滑脫了吧,逐漸就會出現腰部的凹陷,而且會出現椎管狹窄,腿麻木。
如果封閉有問題當時就會腿麻,不會逐漸出現,這個和封閉關系應該不大。
去醫院看看吧,可能需要手術的,要不以後起不來了。

5、坐姿不正導致脊柱側彎怎麼辦

?正在中學的學生往往由於不注意坐姿或是長期不正確的姿勢而導致脊柱變形,甚至發現常見的疾病脊柱側彎,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對於患者的身心傷害也是很大的,不管是患者本人還是青少年的家長,一定要多加註意,那麼呢?下面就請專家來向我們介紹一下吧。 ?北京張德宏脊柱彎曲病研究院是國家骨傷醫院重點醫院之一,該院院長張德宏為學科帶頭人,集中優勢醫資力量,精心開展各種疑難脊柱疾病診治,其治療主要採用以下主要治療方法: 一、推拿手法復位:可以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改善肌肉、神經、骨骼的營養,散瘀活血,剝離組織粘連,解肌痙攣。可恢復肌肉、肌腱韌帶攣縮作用和還納復位及平衡腰背胸肋凹凸不平,同時也可調節植物神經紊亂和內分泌紊亂等。 二、胸腰椎牽引與立牽:胸腰椎牽引能增加椎間隙,調整椎間隙不等寬問題,拉直脊柱,矯正脊柱彎曲,解除對神經根壓迫;增加胸腔、腹腔、盆腔容量,解除內臟或神經受壓情況。立牽可解除骨間肌、椎間韌帶、豎脊肌等攣縮、粘連,加大椎間隙,拉正椎體,矯正彎曲。特別是對於頸椎、胸椎有極好的效果。 三、熱葯磁療:用以加強葯物的吸收,促進氣血循環,加強骨細胞的新陳代謝,使營養成份得到良好運輸和吸收,加快病變組織修復。 ?上文已經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希望會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的話,現在就可以點擊咨詢我院在線的專家,專家會向你詳細解答。最後祝您早日康復。

6、我現在摸我的脊椎感覺有點凹凸不平,誰知道啥情況

凹凸不平的原因是可能存在脊椎退行性變形的情況,建議最好去醫院做下ct透視,看看是否患有腰椎滑脫等情況。----川木腰椎治療儀

7、後背的肉怎麼減?內衣帶勒出的凹凸肉痕真難看。。。。

1.趴在地板動作的軟墊上,面朝下,雙手扶在耳後3公分。
2.慢慢以腰部力量抬起上半身,雙手手肘扶在耳後慢慢離開地面,略停3秒,眼睛向前看,頭部不要向後仰。
3.再慢慢放下上半身,回復原來趴著的動作。
4.可重復多做10次

功效:可以擴張背部,消除背部贅肉

一、在辦公室練習滿腳走 練習走路不是用兩腿的力量,而是先把重心放在小腿,再練習「滿腳」走和順著直線走,走路才會沉穩不輕浮。 所謂「滿腳」並不是腳尖著地,而是整個腳掌都落地,以腳尖前伸出發,加上用小腹的力量,讓腿部出力減弱,用力在小腹,自然會挺胸,整個人會變得輕盈。這是在辦公室里,你可以每天採用的方法。

二、利用上下班甩手大步走 上下班也是塑身瘦身的大好時機,每天有兩趟上下班的時間,不拿來塑身太浪費。「走路塑身」別在乎有沒有人看,這並不重要,如果練習得當,走得好看,自然有人盯著你瞧。你看,在東京車站大步走的女性比比皆是,然而走得有精神的卻沒有幾個,這就有點門道了。 希望大家都學的走路方式是「甩手大步走」。好處在於可以瘦腰、瘦背、瘦臀,讓手臂沒有贅肉,也是最好的全身運動。

首先是收腹、抬頭、挺胸、縮臀,步履盡量跨大,手要大幅甩動,做最大的運動,像閱兵的女兵走路法,只是腿不必踢正步。散步也可利用此法運動,如果甩手不挺胸,則像面條,軟趴趴的,甩手又挺胸自然會神氣 三步瑜伽搞定細腰瘦腹 增強消化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內臟器官下垂、收緊肌肉…… 時間:早、中、晚,飯前空腹狀態下均可以練習。 每次練習5~10分鍾,每個姿勢根據個人情況,可做2~3回合。 Q:練習眼鏡蛇扭轉式時要注意什麼? A:這個姿勢對身體非常有益,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練習,但在練習的過程中,身體的扭轉一定要緩慢,配合呼吸,不要過度伸拉,以感覺呼吸自然舒適為宜。骨盆和尾骨內收,確保下背部肌肉的安全,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眼鏡蛇扭轉式:收腰腹作用:增強消化功能,緩解便秘,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腰、背、腹部多餘脂肪。俯卧:雙手放在體側,下巴著地。 吸氣,雙臂支撐身體,按頭、頸、肩、胸的順序,慢慢抬高脊柱向後仰。呼氣,同時向右後側扭轉肩、頭,保持姿勢,自然呼吸5次。 吸氣,將肩、頭轉回中間位置,呼氣反方向扭轉,保持姿勢,自然呼吸5次。吸氣轉回中間位置,呼氣慢慢回到起始俯卧的姿勢,可以側著頭放鬆背部。

虎式:收腰腹作用:伸展強壯脊椎神經和坐骨神經,減少腰部、髖部、大腿區域的脂肪,強壯生殖器官,尤其適合女性練習。雙腿屈膝跪地,雙手支撐地面,雙臂伸直,身體成四邊形,翻轉手腕,手臂內側向前。 吸氣,同時抬頭、展胸,右腿向後上抬。呼氣,同時將右腿膝蓋向腹部回收,低頭。頭與膝蓋在腹部下方交觸。反復4~6次。換左腿練習。

V型姿勢:收腰腹作用:收緊腹肌,使凸出的胃部緊縮上提,改善內臟器官下垂, 同時修正腿部線條,矯正脊椎。雙腳前伸坐正,屈雙膝,兩手握住腳底,將膝蓋拉向胸前。吸氣,同時伸直背部,挺胸,調整呼吸,雙手將雙腳拉高,膝蓋伸直,以尾椎骨為支點,保持身體平衡,自然呼吸5次。 呼氣,同時緩緩恢復到起始坐姿。

試試吧~~~祝成功~~~~~~~~~~~~~~~~~~~~~~~~~~~~~~~~~~~~

8、突發性脊柱側彎

特發性脊柱側彎,40度之內一般不需手術,但除外支具矯正之外,應配合體操矯正,一定要堅持哦!現轉全國脊柱側彎著名專家海涌大夫關於輕度側彎體操鍛煉法供你參考:
輕度脊柱側彎的矯正體操(修訂版)
對於輕度的非進展性脊柱側彎(指胸椎彎曲小於40度,腰椎彎曲小於30度,1年之內加重不超過5度者),量身定做的矯形支具是唯一經過國內外研究證實的有效方法,其他的方法包括:牽引、按摩、推拿和矯正體操等,都是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其中矯正體操是通過改善脊柱側彎導致的脊柱旁肌肉的不對稱狀況,而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些矯正輕度脊柱側彎的體操鍛煉方法,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進行鍛煉。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的方法中均是針對胸椎向右側彎曲的,如果你是左側彎曲為主,就需要相應改變方向。

俯卧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或者床上俯卧挺身,左手伸直全力前伸,右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站立轉體動作: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扭轉軀干,向右側做轉體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單臂外振動作: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左臂,伸直右臂用力向右側使勁做擺振式側體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懸吊搖擺:此動作要藉助單杠或類似單杠的裝置進行。面對單杠,雙手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單杠的雙手。以使彎曲的脊柱逐漸拉直,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單杠單臂懸垂運動:左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單臂拉引橡皮筋: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右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左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單臂上舉啞鈴運動: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左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輔助矯正側彎的目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堅持保守治療的情況下,脊柱彎曲還在發展,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採取手術治療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與脊柱凹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