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分部

脊柱分部

發布時間:2020-09-25 19:27:59

1、骨盆的組成和分部,以及界線的圍成

骨盆,連結脊柱和下肢之間的盆狀骨架,由後方的骶、尾骨(脊柱最低的兩塊骨)和左右兩髖骨連接而成的完整骨環。

骨、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均有堅強韌帶支持連結,形成關節,一般不能活動,妊娠後在激素的影響下,韌帶稍許鬆弛,各關節因而略有松動,對分娩有利。

整個骨盆借界線分為上部的大骨盆(假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真骨盆)。界線是由骶岬、兩側骶翼前緣、兩側弓狀線和兩側的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嵴以及恥骨聯合上緣圍成的環形線,即小骨盆上口,大、小骨盆藉此口相通。

小骨盆下口高低不齊,由尾骨尖和兩側的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恥骨弓,以及恥骨聯合下緣構成,呈菱形。上口與下口之間的部分是骨盆腔。

(1)脊柱分部擴展資料

連接骨盆的韌帶

骨盆的連結主要是恥骨聯合和骶髂關節(見「恥骨聯合與骶髂關節」條),此外,尚有一些重要韌帶,即:

①髂腰韌帶,強韌肥厚,張於第5腰椎橫突與髂嵴後分之間,其一部分延至髂窩和骶骨盆面,叫做骶腰韌帶。

②骶結節韌帶,強韌寬闊,由髂後上棘、髂後下棘及骶骨和尾骨後面開始,斜向下外,集中地附著於坐骨結節內側緣。

③骶棘韌帶,纖維起自骶骨和尾骨的外側緣,向下集中地附著於坐骨棘。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將坐骨大切跡和坐骨小切跡圍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閉孔膜是封閉閉孔的纖維性膜(可視為連接恥骨上、下支和坐骨支的寬薄韌帶),其上分與閉孔溝共同圍成閉膜管。

2、人體里的所有器官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
所有的人體器官如下
運動系統

一.中軸骨
(一).椎骨
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
(二).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胸骨
(四).胸廓
二.顱骨
(一)腦顱骨
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
頂骨、顳骨(各1對)
(二).面顱骨
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
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塊,每側各32塊)
1.肩胛骨
2.鎖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橈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塊)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②.掌骨(共5塊)
③.指骨(共14塊,除拇指2塊其餘各指均為3塊)
(二).下肢骨
1.髖骨(由髂骨、恥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髕骨
4.小腿骨
①.脛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塊)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塊)
楔骨3塊
②.跖骨(共5塊)
③.趾骨(共14塊,除拇趾2塊其餘各趾均為3塊)
肌肉
一.頭部肌
(一).顱面肌
1.顱頂肌
2.眼周圍肌(眼輪匝肌)
3.口周圍肌(眼輪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一).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
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側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後斜角肌
三.軀干肌
(一).背部深層肌
1.夾肌
包括:頭夾肌、頸夾肌
2.豎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間肌
①.肋間外肌
②.肋間內肌
③.肋間最內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側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內斜肌
③.腹橫肌
④.腹直肌
2.後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狀肌、閉孔內肌
四.上肢肌
(一).連接上肢與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闊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連接上肢與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鋸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岡上肌
3.岡下肌
4.小圓肌
5.大圓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頭肌
③.肱肌
2.後群(為肱三頭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層
①.肱橈肌
②.旋前圓肌
③.橈側腕屈肌
④.掌長肌
⑤.尺側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層(為指淺屈肌)
3.前群第三層
包括:拇長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層(為旋前方肌)
5.後群淺層
①.橈側腕長伸肌
②.橈側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側腕伸肌
6.後群深層
①.旋後肌
②.拇長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長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側群(為大魚肌)
2.內側群(為小魚肌)
3.中間群(包括:骨間肌7塊、蚓狀肌4塊)
五.下肢肌
(一).髂區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闊筋膜張肌、縫匠肌、股四頭肌
②.內側群
包括:股薄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後群
包括: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
2.外側群
包括:腓骨長肌、腓骨短肌
3.後群
①.後群淺層
包括: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
②.後群深層
包括:趾長屈肌、脛骨後肌、拇長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消化系統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與頰
(三).牙齦
(四).齶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頜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腸
1.十二指腸
2.空腸
3.回腸
4.盲腸
5.闌尾
6.結腸
7.直腸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膽道
1.肝總管
2.膽囊
3.膽總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隱窩
1.肝腎隱窩
2.陷凹
(三).網膜
1.小網膜
2.大網膜
3.網膜囊
七.系膜
(一).腸系膜
(二).闌尾系膜
(三).橫結腸系膜
(四).乙狀結腸系膜
八.韌帶
(一).肝的韌帶
1.鐮狀韌帶
2.冠狀韌帶
3.三角韌帶
4.肝圓韌帶
(二).脾的韌帶
1.胃脾韌帶
2.脾腎韌帶
呼吸系統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竇
1.上頜竇
2.額竇
3.蝶竇
4.篩竇
二.喉
(一).喉的軟骨
1.甲狀軟骨
2.環狀軟骨
3.勺狀軟骨
4.會厭軟骨
(二).喉的連接
1.環勺關節
2.環甲關節
3.彈性圓錐
4.甲狀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一).氣管
(二).主支氣管
1.右主支氣管
2.左主支氣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臟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頂
2.肋胸膜
3.膈胸膜
泌尿系統
一.腎(左右各一)
(一).結構
1.腎小盞
2.腎大盞
3.腎盂
(二).腎的被膜
1.纖維囊
2.脂肪囊
3.腎筋膜
二.輸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脈管系統
一.心血管系統
(一).血管的種類
1.動脈
包括: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微動脈
2.毛細血管
3.靜脈
包括:大靜脈、中靜脈、小靜脈、微靜脈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內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纖維三角2個(即:左、右纖維三角)
瓣環4個(即:肺動脈瓣環、主動脈瓣環、二尖瓣環、三尖瓣環)
3.心間隔
包括:房間隔、室間隔
4.心的內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靜脈竇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竇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傳導系
①.竇房結
②.房室結
包括:前結間束、中結間束、後結間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纖維網
(三).心的血管
1.冠狀動脈
①.左冠狀動脈
包括:前室間支、旋支
②.右冠狀動脈
包括:後室間支、左室後支
2.心的靜脈
①.心最小靜脈
②.心前靜脈
③.冠狀竇
包括:心大靜脈、心中靜脈、心小靜脈
(四).心包
1.纖維心包
2.漿膜心包
3.心包竇
(五).動脈
1.肺動脈干
①.左肺動脈
②.右肺動脈
2.主動脈
①.升主動脈
②.主動脈弓
包括: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
③.頭臂干
包括:右頸總動脈、右鎖骨下動脈
3.頭頸部的動脈
①.頸總動脈
包括:頸內動脈、頸外動脈
②.頸外動脈
向前發出:甲狀腺上動脈、面動脈、舌動脈
向後發出:枕動脈、耳後動脈
自內側壁發出:咽升動脈
終末支是:上頜動脈、顳淺動脈
③.頸內動脈(入顱腔)
4.上肢的動脈
①.鎖骨下動脈
包括:椎動脈、胸廓內動脈、甲狀頸干
②.腋動脈
包括:胸肩峰動脈、胸外側動脈、肩胛下動脈、旋肱後動脈
③.肱動脈
包括:橈動脈、尺動脈
④.橈動脈
包括:掌淺支、拇主要動脈
⑤.尺動脈
包括:骨間總動脈、掌深支
⑥.掌淺弓、掌深弓
5.軀乾的動脈
①.胸主動脈
a.壁支
包括:肋間後動脈、膈上動脈
b.臟支
包括:支氣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動脈
a.壁支
包括:膈下動脈、腰動脈、骶正中動脈
b.臟支
成對的臟支: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睾丸動脈
不成對的臟支: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6.盆部的動脈
①.髂總動脈
包括:髂內動脈、髂外動脈
②.髂內動脈
a.壁支
包括:髂腰動脈、骶外側動脈、臀上動脈、閉孔動脈
b.臟支
包括:膀胱下動脈、直腸下動脈、子宮動脈、陰部內動脈
③.髂外動脈
包括:腹壁下動脈、旋髂深動脈
7.下肢的動脈
①.股動脈
包括:股深動脈、腹壁淺動脈、旋髂淺動脈
②.腘動脈
包括:脛前動脈、脛後動脈
③.脛前動脈
④.脛後動脈
包括:腓動脈、足底內側動脈、足底外側動脈
⑤.足背動脈
包括:弓狀動脈、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動脈、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靜脈
1.肺循環的靜脈
包括:左肺上、下靜脈,右肺上、下靜脈
2.體循環的靜脈
①上腔靜脈系
接納:
a.頭臂靜脈(接納:椎靜脈、胸廓內靜脈、甲狀腺下靜脈、肋間最上靜脈)
b.頭頸部的靜脈 接納:
I. 頸內靜脈(接納:顱骨、腦、面、淺部和頸部大部分區域的靜脈)
即:顱內屬支
顱外屬支(接納:面靜脈、下頜後靜脈、舌靜脈、咽靜脈、甲狀腺上、中靜脈)
II. 頸外靜脈
III.鎖骨下靜脈
C.上肢的靜脈
包括:上肢的淺靜脈(接納: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
上肢的深靜脈(接納:腋靜脈)
d.胸部的靜脈
包括:胸腹壁靜脈、奇靜脈、半奇靜脈、副半奇靜脈、脊柱的靜脈(接納:椎內靜脈叢、椎外靜脈叢)
②.下腔靜脈系
接納:
a.下腔靜脈
b.髂總動脈 接納:(髂內靜脈、髂外靜脈)
c.下肢的靜脈
包括:下肢淺靜脈(接納:小隱靜脈、大隱靜脈)
下肢深靜脈(接納:腘靜脈)
d.下腔靜脈的屬支
包括:壁支(接納:膈下靜脈、腰靜脈)
臟支(接納:睾丸靜脈、卵巢靜脈、腎靜脈、腎上腺靜脈、肝靜脈)
e.肝門靜脈系統
肝門靜脈的主要屬支(接納:腸系膜上、下靜脈、胃左、右靜脈、膽囊靜脈、附臍靜脈)
二.淋巴系統
(一).淋巴組織
(二).淋巴管道
1.毛細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頸干
②.左、右鎖骨下干
③.左、右支氣管縱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腸干
4.淋巴導管
①.右淋巴導管
包括:右頸干、右鎖骨下干、右支氣管縱隔干
②.胸導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結、扁桃體、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結
【頭頸部的淋巴結】
1.頭部的淋巴結
①.枕淋巴結
②.乳突淋巴結
③.腮腺淋巴結
④.下頜下淋巴結
⑤.頦下淋巴結
2.頸部的淋巴結
①.頸前淋巴結
②.頸外側淋巴結
a.頸外側淺淋巴結
b.頸外側深淋巴結
包括:咽後淋巴結、頸內二腹肌淋巴結(角淋巴結)、頸內靜脈肩胛舌骨肌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
【上肢的淋巴結】
1.肘淋巴結
2.腋淋巴結
①.外側淋巴結
②.胸肌淋巴結
③.肩胛下淋巴結
④.中央淋巴結
⑤.尖淋巴結
【胸部的淋巴結】
1.胸壁淋巴結
①.胸骨旁淋巴結
②.肋間淋巴結
③.膈上淋巴結
2.胸腔臟器淋巴結
①.縱隔前淋巴結
②.縱隔前淋巴結
③.氣管、支氣管和肺淋巴結
包括:肺門淋巴結、氣管、支氣管淋巴結、氣管旁淋巴結
【腹部的淋巴結】
1.腹壁的淋巴結
2.腹腔不成對臟器的淋巴結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②.沿腸系膜上動脈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③.沿腸系膜下動脈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盆部的淋巴結】
1.髂外淋巴結
2.髂內淋巴結
3.骶淋巴結
【下肢的淋巴結】
1.腘淋巴結
2.腹股溝淋巴結
包括:腹股溝淺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

3、如何證明無脊椎動物的附肢功能?

節肢動物的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的,
並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
節肢動物包括昆蟲綱、多足綱、蛛形綱、甲殼綱.
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它的體表有堅硬的外骨骼和分節的附肢。

4、人的心、肝、脾、腎、胃分別分部在那些位置

1.心:位於胸腔內,縱膈的前下部。外面裹以心包。前方對胸骨體和第2--6肋軟骨,後方平對第5--8胸椎。月2/3位於身體正中線的左側,1/3在中線右側。
2.肝: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小部分可達左季肋部。大部為肋弓所覆蔽,僅在腹上部左、右肋弓間露出,並直接接觸腹前壁。
3.脾:位於左季肋部,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在肋弓下不能觸及。
4..腎:位於腹腔的後上部,脊柱的兩旁。5.胃位於腹腔左上方,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上與食管下端相連,下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連。與食管連接處稱賁門,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連稱為幽門。胃從左膈下自左向右橫跨上腹部。給你看一個圖就比較直觀了

5、脊柱有哪幾部分組成?如何連接?

正常人的脊柱分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個部分。頸椎有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和尾椎4個,共汁33個脊椎骨。成年人的5個骶椎長在一起成為骶骨,4個尾椎也互相融合成為尾骨;因此,實際上可以活動的椎骨僅26個。它們通過周圍的肌肉、韌帶相關節囊組成一個能活動的、並有強大的支撐力量的中軸。它起著保護脊髓,維持人體活動,並將頭頸與軀乾的負荷傳導到骨盆的作用。

6、描述主動脈的起止,行程及分部

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起於左心室,向右前上方上升,達右側第二胸肋關節高度,弓形向左後方,至第四胸椎體左側,然後沿脊柱左側下行逐漸轉至其前方,達第十二胸椎體高度穿過隔的主動脈裂孔入腹腔。
主動脈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降主動脈又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

7、脊椎疼怎麼回事

真的不知道怎樣給你說了,有了感覺,馬上調治,但是目前醫院在檢查不出來的情況下,視為沒有問題,或不嚴重。脊椎問題的出現,影響很大,也較難恢復。就治療而言,越早越好。椎不正,生百病,因為我們人得五臟六腑神經,都要從脊椎間隙中分部出來。咨詢

8、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

背部肌肉群:

(8)脊柱分部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9、試述交感神經的低位中樞,走行,分支, 分部及支配器官.

?交感神經低位中樞位於 T1 ~ L3 側角,其神經節位於脊 柱兩旁 ( 椎旁節 ) 和脊柱前方 ( 椎前節 ) 。??

10、下圖所示四種動物中,身體分部且具有外骨骼的動物是()A.B.C.D

A、家鴿屬於鳥類,體表被覆羽毛.身體內部骨骼,屬於脊椎動物.A錯誤;
B、青蛙屬於兩棲動物,體內有脊柱,屬於脊椎動物,體表裸露,有黏液.B錯誤;
C、熊貓屬於哺乳動物,體內有脊柱,屬於脊椎動物.體表有毛,保溫.C錯誤.
D、蝗蟲屬於節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體內沒有脊柱,屬於無脊椎動物.D正確.
故選:D

與脊柱分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