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按摩脊柱手法視頻

按摩脊柱手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0-09-24 18:54:06

1、按摩脊柱

我建議你要馬上叫她去拍個X光片`看有沒有挫位`
如果挫位了`很麻煩`

2、初學者按摩的手法和技巧

一、手法:

1、 乾洗臉:兩手掌心相搓,搓熱後像洗臉那樣反復摩擦臉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直至臉部發熱。

2、梳抓頭:兩手五指分開放在頭兩側,像梳頭那樣從前向後,從外向內梳抓頭皮。

3、 揉擦眼眶: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內向外,先上後下,反復擦揉眼眶。

4、揉太陽穴: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反復按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5、 揉擦鼻根:兩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兩側上下反復揉擦。

6、揉風池穴:兩手拇指放在枕後風池穴處,其餘四指自然分開放在頭兩側,反復按揉。

7、 擦頸項:兩手掌心搓熱後,放在頸後部來回揉擦,直至頸項部皮膚發熱。

8、捏拿肩:一手放在對側肩部,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反復揉捏、提拿肩部肌肉。兩側交替進行。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對側臂上,上下反復揉捏,先內側後外側,兩側交替進行。

10、按揉腹部:兩手重疊放在腹部,反復按揉,范圍由小到大,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11、 捶打腰:兩手分別放在同側腰部,由上而下反復搓揉。然後,變掌為拳,反復捶打腰部。

12、捏小腿: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兩手拇指向內,四肢向外,上下反復揉捏,兩側交替進行。

13、 搖動踝: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復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轉動踝關節。兩側交替進行。

14、揉捏足: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復揉捏足底,兩側交替進行。

二、技巧:

1、輕推法時用的壓力較輕;重推法時用的壓力較重。作全掌重推法時,四指並攏,拇指分開,要求掌根著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時可用另一手掌重疊按壓於手背上,雙手同時向下加壓,沿著淋巴流動的方向向前推動。

2、指、掌等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用力要穩,推進的速度要緩慢而均勻,但不要硬用壓力,以免損傷皮膚。

3、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以肩關節為支點,帶動手掌作前後或左右直線往返擦動,不可歪斜。

4、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壓力要均勻適中,在擦動時以不使皮膚褶疊為宜。

5、擦法的速度一般較快,往返擦動的距離要長,動作要均勻而連貫,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膚充血潮紅為度,防止擦損皮膚。

6、用手掌、掌根、大魚際、小魚際、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著力於皮膚上。

7、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

(2)按摩脊柱手法視頻擴展資料:

按摩代表類型:

1、泰式按摩:泰式按摩是各種按摩中最激烈的,由泰國御醫吉瓦科庫瑪根據古印度西部傳入泰國的按摩法和當地中國移民的一些按摩手法創造而來,當時作為招待皇家貴族的最高禮節。其技法還被銘刻在瓦特波卧佛寺的游廊壁上,那裡被稱為「泰式按摩基地」。

2、日式按摩:坊間流傳日式按摩源於中國,在前朝交流時由中國商人帶至東瀛。這種說法雖然沒有得到明確證實,但連日本醫學專家也承認,日式按摩與中式按摩的手法驚人相似。不過,按摩師跪在體驗者背上用膝蓋進行按摩等方式還是很有日本風格。

3、歐式按摩:歐式按摩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被稱為「貴族的運動」,當時平民百姓是禁止享受這種保健方式的。工業革命之後,這種按摩方法開始在歐洲各國逐漸盛行。

4、中式按摩:中式按摩歷史悠遠,以保健、治病為主要目的,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說戰國時代的神醫是其發明者,經過幾千年的醫學探索,這種按摩方法現在已經比較完善。

5、韓式按摩:韓式按摩由韓國家庭按摩改良而成,是一種價位適中的美容按摩方法,在美容界也被稱為「韓式松骨」。除了「松骨」這一大顯著特點,推油和熱敷也是韓式按摩的主要內容,此外韓式按摩還常常包括洗頭、修甲、中草葯沐浴。

6、港式按摩:港式按摩是廣東醫生在南方沿海地區按摩手法基礎上,吸收西方推油按摩手法,近年新創的一種按摩方法。主要包括拇指指腹按壓法、踩背法和推油法。

3、美蔻琳美容背部按摩手法視頻

美容是一種改變原有的有良行為和疾病(面部),使之成為文明的、高素質的、具有可以被人接受的外觀形象有活動和過程,或為達到此目的而使用的產品和方法。醫學美容是指運用一系列侵入皮膚內的醫學手段,對人體的容貌與身體各部位進行維護、修復和再塑。生活美容是指專業人士使用專業的護膚化妝品和專業的美容儀器,運用專業的護膚方法和按摩手法,對人體的肌膚進行全面的護理和保養。生活美容可分為護理美容和修飾美容兩大類。

4、求關於頸椎病的按摩方法,最好是視頻!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舒緩一下: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
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
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
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
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5、看到有按摩朋友拍背部的時候,手法多樣,有很好聽的聲音節奏感,聽了讓人真佩服。那個是怎麼?C

那個聲音是來自他的手掌手勢,並非來自被按者的腰,否則就麻煩了。那個按摩拍背的好節湊與崔眠的節湊有關,你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一下。

並非我在胡扯,以前聽過一個老師傅說過的,所以被按者很容易入睡。 當前的年青人如果不是出自正規的學校的估計也不大知道這一點了,只是有樣學樣,但也算有效果了。

6、誰有頸椎自我按摩的視頻或圖片教程啊。。。總感覺脖子及肩酸痛

應注意平時工作學習的體位,在長時間伏案工作後應適當活動頸部。枕頭高度適宜,不能墊枕過高,以導致頸源性眩暈的發生。治療上首選頸椎康復枕頭,枕芯不能太軟, 弧形人性化設計 有效適應人類睡姿高度 糾正頸椎。

得了頸椎病是很難馬上治好的,所以要注意保健,用頸椎枕。效果好,易堅持,健晨高科技復合健康磁療頸椎枕是由金士吉公司研發生產的。共有三款你可以了解一下。希望對你幫助。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
┃健晨磁性頸椎枕 ││百度一下┃
┖———————————————┘┕━━━━┛

7、我想自學推拿、按摩有什麼高清視頻嗎?

我覺得優酷網上陳炳樂的推拿視頻挺不錯的。

8、如何按摩脊背才讓人舒服?

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經常保持一個姿勢,頸背部常出現問題,這時候就求助中醫按摩。須知道,背部有很多穴位,學會正確的按摩手法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解決病痛。

按摩四個穴位解決背部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做50次;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按對側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l寸。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肩貞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列缺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別人來幫助按摩,有種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8)按摩脊柱手法視頻擴展資料:

1、促進血液循環

一般來說,體溫與血液循環有密切的關系,體溫低血液循環也較低,體溫升高血液循環也隨之旺盛。足療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改善了心臟功能,降低了心臟負荷。

有人做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按摩雙足30分鍾,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男性為13-18倍。可見,熱水足療可使血液循環順暢和改善。

2、促進新陳代謝

足療促進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3、消除疲勞

當人體十分疲勞時,就會出現足部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導致代謝終產物、鈣鹽、乳酸微晶體等物質大量沉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按摩四大穴位 輕松解決背部疼痛

與按摩脊柱手法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