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鑒別脊柱結核與脊柱腫瘤
我們體會應從如下方面進行鑒別:1、是否有結核病史。2、疼痛的性質。3、病史的長短。4、影像學表現。5、細菌培養。6、病理組織學檢查。前三項往往是兩病共有的表現,鑒別方面僅供參考,後三項往往具有特異性,特別是後兩項具有診斷價值。另外還應結合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分析。臨床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病人拿著X光片、CT、MRI片子找大夫給看一下,希望能給定一下診斷,通常情況下有50%-80%的病人可通過影像學初步確定是否為結核的診斷,下腫瘤的診斷一般臨床醫生比較慎重,往往要等到拿到病理結果後才確診。即使是影像學很傾向腫瘤的診斷臨床上也往往是先下疑似診斷。脊柱結核好發部位為胸腰椎、腰骶段、頸椎,病變常發生在椎間隙,少數病變發生在椎體中央,影像學表現特點為椎間隙變窄、相鄰椎體骨質破壞,周圍出現膿腫、死骨、部分病人出現竇道,骨質破壞特點為蟲蝕樣、骨質破壞的同時周邊骨質有硬化。病變多發生在椎體,少數累積附件。臨床上常見的椎體腫瘤多為轉移癌,原發椎體腫瘤有椎體淋巴瘤、骨巨細胞瘤、神經纖維瘤、嗜酸性肉芽腫、多發性骨髓瘤、朗格罕斯細胞瘤等。最終的診斷往往靠病理學報告。但臨床上如有下列影像學表現應考慮到椎體腫瘤的可能:1、椎體溶骨性破壞。2、溶骨性破壞累積附件。3、扁平椎。4、多節段椎體破壞。
2、怎麼理解腫瘤指標
常用腫瘤標志物介紹:
腫瘤標記物甲胎蛋白(AFP)
(1)原發肝癌80%AFP>400ng/ml,近20%AFP正常。AFP可早於影像學6-12月出現異常,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建議肝硬化患者定期復查AFP。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絕大部分AFP<400ng/ml。
(3)內胚層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轉移者AFP可升高。
(4)婦女妊娠3個月後,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後3周恢復正常。妊娠期AFP異常升高,要排除胎兒神經管缺損、畸形可能。
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
(1)CEA升高主要見於結/直腸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及子宮頸癌、泌尿系腫瘤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2)肝硬化、肝炎、肺氣腫、腸道憩室、直腸息肉、結腸炎等良性病CEA可升高。
(3)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陽性率越高;腺癌敏感,其次是鱗癌和低分化癌,分化程度越高陽性率越高。
(4)正常人吸煙者CEA升高。
(5)癌症病人的胸、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
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125(CA125)
(1)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陽性率61.4%;治療有效CA125下降;復發CA125升高先於症狀;CA125是判斷療效和復發的良好指標。
(2)其他非卵巢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43%,胰腺癌50%,肺癌41%,胃癌47%,結/直腸癌34%,乳腺癌40%。
(3)其他非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率較低: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4)在許多良性和惡性胸、腹水中發現CA125升高。
(5)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
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15-3(CA15-3)
(1)乳腺癌患者CA15-3升高,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60%,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80%。
(2)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肺癌、結腸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原發性肝癌等。
(3)肝臟、胃腸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惡性腫瘤性疾病,陽性率一般<10%。
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19-9(CA19-9)
(1)胰腺癌、膽囊癌、膽管壺腹癌,CA19-9明顯升高,尤其胰腺癌晚期的陽性率可達75%,是重要的輔助診斷指標,但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2)胃癌的陽性率50%,結/直腸癌的陽性率60%,肝癌的陽性率65%。
(3)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
(4)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72-4(CA72-4)
(1)胃癌的陽性率65-70%,有轉移者更高。
(2)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
腫瘤標記物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PSA是目前廣泛應用於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時,血清PSA可增高;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仍有待提高。雖然婦女沒有前列腺器官,PSA也存在於幾種女性組織和體液中,具有臨床應用價值。PSA陽性乳腺癌患者治癒率較高。乳頭溢液中PSA的水平提示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1)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陽性率在50%-80%。
(2)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也可見血清PSA升高;良性前列腺增生血清中游離PSA的比例是顯著增高的。
(3)有關前列腺損傷的各種檢查均可引起PSA的明顯升高。
任何一種科學指標都不是絕對的,因此不必一看到「陽性」就「色變」。
第二類「特殊標記物」又可稱為「腫瘤細胞表達物」,往往是腫瘤細胞膜或細胞內結構上的某些特殊結構點,例如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CD20受體等。它們的第一個特點為多半在腫瘤細胞表面多、正常細胞表面少;第二個特點為可以被某些葯物特異性識別並結合、從而成為這些葯物追蹤、打擊的「靶子」。此類葯物一旦結合上去,就會像鑰匙插入鎖眼一般啟動瘤細胞內的「死亡信號」而殺死腫瘤、而很少損傷正常細胞。顧名思義,此類葯物被稱為「靶向葯物」,其相應的治療也被稱為「靶向治療」。此類「表達物」往往需通過直接檢驗腫瘤組織方能檢出。
3、脊柱腫瘤(原發灶未明)【脊柱腫瘤】
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是肝癌合並脊椎轉移癌和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活檢能夠確定病理類型有助於下一步的治療,因此可以考慮肝活檢術,可能的話採取腹腔鏡手術,創傷相對較小。
肝癌的腫瘤標志物如甲胎蛋白的測定有助於診斷。
如果L4腫瘤造成神經壓迫、脊柱不穩,則有手術指征,需要減壓、重建脊柱穩定性,不管原發病灶是否可以手術治療,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
(余可誼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脊柱腫瘤怎樣治療?
目前,對於脊柱腫瘤的治療,一般需要首先通過活檢明確診斷。原發脊柱腫瘤的治療原則與肢體腫瘤相同。對於脊柱轉移瘤的治療主要有三種方法:化療、放療和手術。內外科治療轉移瘤的目標都是最大可能地改善生活質量。一旦轉移瘤的診斷確立,則手術或手術聯合其他治療手段所能發揮的作用就是緩解疼痛、改善或維持神經功能和恢復脊柱結構完整性。確定脊柱轉移瘤的治療方案需要諸如腫瘤內科、普通內科、放射科、放療科、神經科和骨科等多學科參與。
注意。
①關注自己的健康,如果感覺身體有麻木、疼痛等症狀,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及早做檢查確診。
②手機、電腦、電視、微波用品的電磁輻射,盡量多使用有線電話,使用電腦時距熒屏應在一臂之遙,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久。
③養成良好的姿勢習慣,注意保暖,防止受風寒侵襲,保護好頸椎、腰椎、胸椎等。
④減少和避免放射性輻射,尤其在青少年骨骼發育時期。
⑤避免外傷,特別是青少年發育期的長骨骺部。
⑥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病毒感染。
⑦宜多吃具有抗骨髓病、骨肉瘤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淡菜、海蛤、裙帶菜、杏仁、桃仁、李。骨痛宜吃龜板、鱉肉、穿山甲、牡蠣、蟹、蝦、核桃。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忌霉變、腌制、油煎、肥膩食物、忌羊肉、鵝肉、豬頭肉等發物等。
⑧少吸煙喝酒,盡量避免煙酒刺激身體。多運動。
5、脊椎結核與椎體腫瘤具體怎麼鑒別
我體應面進行鑒別:1、否結核病史2、疼痛性質3、病史短4、影像表現5、細菌培養6、病理組織檢查前三項往往兩病共表現鑒別面僅供參考三項往往具特異性特別兩項具診斷價值另外應結合其輔助檢查綜合析 臨床工作遇病拿著X光片、CT、MRI片找夫給看希望能給定診斷通情況50%-80%病通影像初步確定否結核診斷腫瘤診斷般臨床醫比較慎重往往要等拿病理結才確診即使影像傾向腫瘤診斷臨床往往先疑似診斷 脊柱結核發部位胸腰椎、腰骶段、頸椎病變發椎間隙少數病變發椎體央影像表現特點椎間隙變窄、相鄰椎體骨質破壞周圍現膿腫、死骨、部病現竇道骨質破壞特點蟲蝕、骨質破壞同周邊骨質硬化病變發椎體少數累積附件 臨床見椎體腫瘤轉移癌原發椎體腫瘤椎體淋巴瘤、骨巨細胞瘤、神經纖維瘤、嗜酸性肉芽腫、 發性骨髓瘤 、朗格罕斯細胞瘤等終診斷往往靠病理報告臨床列影像表現應考慮椎體腫瘤能:1、椎體溶骨性破壞2、溶骨性破壞累積附件3、扁平椎4、節段椎體破壞
6、你好,6歲孩子從小身體不好,現在還不會走路,這幾天查出脊柱里長了腫瘤,國家政策的特病醫保哪裡辦?
孩子脊柱里查出了腫瘤,趕緊上專科腫瘤醫院治療,農村的都每年都交有農村醫療保險,重大積病都分幾次報銷,農村合作醫療卡就能用,加果沒有辦就不能報銷,趕緊給孩不治病,祝孩子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