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兒童脊柱病

兒童脊柱病

發布時間:2020-09-23 19:27:25

1、兒童的脊椎存在什麼問題?

小寶寶因為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所有的情緒都是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有時候家長早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有一些動作會對小寶寶的脊椎造成一些影響,這樣時候小寶寶會表現出哭鬧的樣子,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發現引起小寶寶哭鬧的原因,如果小寶寶的脊椎受到了傷害對小寶寶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寶寶脊椎受傷,多會出現過度哭泣現象,同時可能伴隨拒奶,嘔吐等不適症狀,需要注意觀察,如果孩子有類似症狀,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嬰幼兒時期是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人體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都在嬰幼兒時期形成。
第一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三個月左右。
新生兒寶寶的脊柱很柔軟,幾乎沒有彎曲,處於完全直的狀態。當寶寶到了三個月左右時,開始出現抬頭、扭頭等動作,從而強化了背部的肌肉,脊柱也開始形成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
第二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六個月左右。
絕大多數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不需要支撐,自然的坐著。於是在這時,寶寶的脊柱就會形成第二個彎曲——胸椎後凸。
第三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一歲左右。
寶寶到了一歲,就開始學習走路,脊柱就開始形成第三個彎曲——腰椎前凸。
會傷害寶寶的脊柱的動作:
1、過早的豎抱寶寶
過早的豎抱寶寶,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若是長期承受過重的壓力,就會導致脊柱出現不正常的彎曲,最終導致脊柱發育畸形。
2、一直抱著寶寶
有的家長為了減少寶寶哭鬧,或是讓寶寶睡的更好,就會一直把寶寶抱在懷里。時間長了,就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非要家長抱著才能睡。這種習慣不僅影響寶寶呼吸換氣,也會使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因此就會增加寶寶駝背的可能。
3、過早的讓寶寶坐立
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規律,家長應該讓寶寶自然的發展。因為坐姿對脊柱的要求較高,寶寶在6個月以前,脊柱都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很好的承受身體的重量。若是過早的讓寶寶學習坐立,會影響脊柱的發育,甚至會導致寶寶脊柱彎曲變形。

2、幼兒脊柱的特點是什麼

胎兒和新生兒的脊柱從側面觀看沒有成人特有的彎曲,幾乎是直的,當小兒開始抬頭時(生後2~3個月),就出現頸椎前凸,當6~7個月小兒開始能坐時,就形成胸椎後凸。當1歲時小兒開始站立及行走,就形成腰椎前凸。最初這些彎曲是不恆定的,當小兒仰卧時仍可伸平。小兒的兩塊脊椎骨之間,軟骨層特別發達,所以在體位不正或長時間一側擴張,都會引起脊柱變形。患有佝僂病時,坐位常出現脊柱呈弧形後凸。所以為了防治脊柱發育畸形,應注意使小兒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脊柱長期負重,及早治癒佝僂病。

3、全國有幾家治療兒童脊椎病的醫院,哪一家最權威

可以啊.北京市兒童醫院很好.還有協和醫院.報銷有醫療收據就可以了.比例那就不知道了.在我老家農村的報銷是百分之四十.謝謝!!

4、脊柱健康問題成青少年兒童 「成長殺手」 孩子的「脊樑」如何守護?

孩子的肩膀高低不同,或者是平時自由散漫沒有「坐相」?當心,孩子的脊柱可能出現了問題!

脊柱健康問題成青少年兒童「成長殺手」

脊柱是人體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人提的「第二生命線」,是人體的「支柱與棟梁」。在王天天醫生看來,脊柱就像一顆大樹,大樹上長著不同的果實,如果大樹的主幹不好,也會影響果實的發育情況。

脊柱出現問題,畸形發育會出現高低肩、駝背、脊柱偏向一側的不美觀姿態,嚴重影響孩子的形體美。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一個成長階段,形體不美觀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出現自卑、孤僻、不合群的現象。」王天天醫生強調,脊柱畸形發育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不止這些。

從近期的影響上來說,脊柱健康問題會影響青少年兒童身高發育,導致身高比同齡人低。而由於脊柱問題引起脊柱不平衡,容易引起久坐易疲勞,腰背部疼痛,導致孩子學習精力不集中,從而可能會影響成績。

從長遠的影響上來說,如果孩子的脊柱畸形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差。比一般人更容易腰酸背痛,肌肉的承受力也會變差,導致勞動能力下降。少數人不能工作,嚴重時會導致下肢癱瘓,完全喪失行動能力。

另外,脊柱結構的異常可能會引起神經根的受壓。「脊柱問題可能會影響脊神經和血管的正常分布和生長,甚至壓迫脊神經和相鄰血管,導致神經傳到和血液供應受阻,從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很多人認為骨骼的問題不會累及五臟六腑,其實不然。王天天醫生指出,脊柱就像一顆大樹的主幹,如果主幹不正的話,會影響其他臟器的位置,嚴重的可引起心肺的壓迫,影響心肺功能。如果長時間不糾正治療,心肺功能長時間受損,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壽命,危及孩子的生命。

5、脊柱病的青少年

我國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柱疾病,近年來,又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柱有各種疾病,兒童脊柱側彎症的發病率高達25%以上。
有關調查顯示,中小學生中伏案學習不正確姿勢的約占總數的70%—80%,種種不良的姿勢都容易使脊柱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脊柱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脊柱部的肌肉韌帶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而發生側彎。此外,人體代謝紊亂,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往往容易發生各種脊柱病。
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防治脊柱病就特別重要了。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坐姿,站姿,不要睡尼龍絲綳床和太軟的席夢思床,應選用棕綳床、木板床,以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學習的空隙多做伸頸運動,經常聳肩,注意鍛煉身體。
此外,還要注重飲食補鈣,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在飲食中常吃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可顯著增加骨密度,對預防脊柱病大有裨益。
預防青少年脊柱病6要點
1.枕頭不易過高、過硬,高度宜在10厘米左右。枕頭高了會使頸椎在夜間過度彎曲。
2.長期一個姿勢工作或學習,人的肌肉容易出現緊張狀態,這時應「反功能位」地活動一下。如可多做「放風箏式」的仰頭動作;身體前曲勞動後,可做向後彎腰活動,保持各個神經、肌肉、軟組織之間的平衡。
3.注意給頸椎保暖。頸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慢,代謝物質排泄也緩慢,秋冬季節不注意護頸,易使頸椎受寒,增加發病的危險。
4.打電話時,不能因為想騰出雙手幹活,就用脖子夾著電話。下巴和肩膀夾著電話對頸部和肩膀來說都是難度很高的動作,一邊的肌肉拉長而另一邊肌肉收縮,這樣頸椎會很累,一些血管和神經就會受到壓迫,容易出現炎症和疼痛。
5.書包不要過重,坐著看書,要使書本呈10~30度的斜面,防止頸椎疲勞。
6.乘汽車時不宜面部正對汽車行進方向。否則,出現急剎車時,身體猛然向前閃動,使頸椎、腰椎可能在外力作用下前後錯位,造成脊髓橫斷性損傷。應採取側坐或半側坐姿勢,以不致對頸椎造成大的損傷。

與兒童脊柱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