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軟骨病
佝僂病也叫軟骨病,在醫學上的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維生素D水平不足。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進鈣、磷吸收和利用,並保證鈣、磷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以保證骨骼的正常發育。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鈣、磷就不能正常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骨骼鈣化不足,孩子在臨床上會出現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與缺鈣有關嗎?
佝僂病與缺鈣有一定的關系,可是導致佝僂病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由於單純缺鈣,而是由於使鈣正常沉著於骨骼的維生素缺乏造成的,這種維生素就是維生素D。嬰幼兒為什麼會出現維生素D不足呢?人體內維生素D有兩種來源。一是內源性的,即人體皮膚中所含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照射後可變成維生素D3,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人為什麼會得軟骨病?
影響骨骺的疾病,特徵性表現為,發育最快的各種骨化中心發生的擾亂骨的正常生長過程的非炎性,非感染性疾病.
病因還不清楚,無單一的遺傳基礎.各種骨軟骨病的解剖分布,病程,預後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重要性在於矯形的需要.罕見的骨軟骨病包括Freiberg病(第2跖骨),Panner病(肱骨小頭),Sever病(跟骨),Sindling-Larsen-Johansson綜合征(髕骨).
Legg-Calvé-Perthes病
股骨頭骨骺的特發性無菌性壞死.
Legg-Calvé-Perthes是最常見的骨軟骨病,在5~10歲間發病率最高,好發於男性,而且通常是單側的.
主要的症狀是髖關節疼痛和步態不穩,通常是逐漸出現並緩慢發展.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大腿肌肉萎縮.X線最先表現為股骨頭變扁平,以後是斷裂,股骨頭同時含有透亮區和硬化區.
鑒別診斷包括遺傳性骨骼疾病,顯著的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由於預後和最佳的處理方法的不同,任何雙側性或家族性的病例,必須排除這些疾病.還有甲狀腺功能減低,鐮狀細胞性貧血以及創傷也必須排除.
在未治療的病例中,通常有一個2~3年的延續而自限的病程.但當疾病最終靜止時,留有股骨頭和髖臼的變形,易於繼發退行性骨關節炎.經過治療的病例,後遺症不嚴重.
矯形治療包括長期卧床休息,牽引,吊帶,用外展的石膏模型和夾板固定股骨頭.一些學者提倡進行轉子下骨切開術,給予內固定並盡早走動.
Osgood-Schlatter病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
這種疾病通常是單側性的,發生在10~15歲之間,以男孩更常見.病因被認為是由於附著在未成熟骨骺上的髕韌帶過度牽拉所造成的創傷引起.主要的表現就是在髕韌帶附著的脛骨結節上有疼痛,腫脹以及觸痛.沒有全身症狀.膝部側面的X線表現為脛骨結節的斷裂.通常在幾周到幾個月內自行緩解.處理只需要減輕疼痛和避免運動以及鍛煉過度,尤其是避免使膝關節深度彎曲.少數情況下,需要石膏固定,損傷部位注射氫化可的松,手術去除骨碎塊,鑽孔和移植.
Scheuermann病
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有與椎骨體局部變化有關的背疼和駝背.
這種疾病見於青少年,男孩多見.可能是一組表現相似的疾病,但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確定.可能是由椎骨終板上下端軟骨的骨軟骨病,但有時創傷也可引起.某些受累患者顯示家族傾向.
圓背形的姿勢和持續的輕度背疼是通常存在的症狀.一些受累患者有馬方征的體型,軀乾和肢體的長度不成比例.輕型病例常常在學校常規檢查脊柱形狀時被發現.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正常的胸椎後凸程度增加,這可能是彌漫性或局部性的.病程長(變化很大---常常是幾年)但症狀輕;疾病靜止後常常存在輕微的脊柱排列不齊.
脊柱的X線側位片顯示低位胸椎和高位腰椎的前部呈楔形.到後期終板變得不規則並有硬化.駝背由脊柱排列不齊造成,但有時硬化也是因素之一.在非典型病例,必須排除全身性骨骼發育不全和脊柱結核.輕型的非進行性的病例的治療,可以減輕負重和避免過勞.偶爾,當駝背比較嚴重時,需要脊柱支架或休息和躺卧在硬床上.對進行性病例也很少需要外科手術固定和糾正脊椎骨排列不齊.
K hler病
一種罕見的影響踝部舟狀骨的骨軟骨病.
這種疾病累及3~5歲的兒童,以男孩多見.腳部腫脹,疼痛,足弓中部上方觸痛最明顯.負重和步行加重症狀,步態不穩.疾病病程延續但很少持續2年以上.X線上,舟狀骨起先是變平和硬化,以後變成碎片,最後重新骨化.疾病是單側性的,與未受累一側的X線比較對評價疾病進程有價值.需要休息,減輕疼痛,避免負重過大.急性病例,用膝蓋以下的可以行走的,按足長弓形狀塑造的石膏模型,固定幾周可能有幫助.
2、少年性椎體骨軟骨病能治好嗎
本病是一種自愈性的疾病,活動期約2年。如果已有駝背畸形,就不可能完全糾正,成年後早期繼發骨關節炎。治療的目的是防止畸形,保護脊柱不受壓迫性損害,直至骺板發育成熟。過去採用長期卧石膏床的手法,現已少用。如初發時疾病較明顯,可考慮用石膏床或石膏背心固定2~3月,以後用支架及操練背肌。如患兒無痛,可根據畸形來決定治療,脊柱後突畸形小於45~50°時,只要做矯正體操即可;在50~80°時需用支架固定再加背肌訓練。有極少數病人駝背明顯,影響美觀而需做脊柱矯形及融合術者。偶有出現脊髓受壓症狀而需要減壓者。 查看原帖>>
3、軟骨病症
簡介: 在醫學上的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維生素D水平不足。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進鈣、磷吸收和利用,並保證鈣、磷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以保證骨骼的正常發育。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鈣、磷就不能正常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骨骼鈣化不足,孩子在臨床上會出現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與缺鈣有關嗎? 佝僂病與缺鈣有一定的關系,可是導致佝僂病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由於單純缺鈣,而是由於使鈣正常沉著於骨骼的維生素缺乏造成的,這種維生素就是維生素D。嬰幼兒為什麼會出現維生素D不足呢?人體內維生素D有兩種來源。一是內源性的,即人體皮膚中所含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照射後可變成維生素D3,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人為什麼會得軟骨病? 影響骨骺的疾病,特徵性表現為,發育最快的各種骨化中心發生的擾亂骨的正常生長過程的非炎性,非感染性疾病. 病因還不清楚,無單一的遺傳基礎.各種骨軟骨病的解剖分布,病程,預後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重要性在於矯形的需要.罕見的骨軟骨病包括Freiberg病(第2跖骨),Panner病(肱骨小頭),Sever病(跟骨),Sindling-Larsen-Johansson綜合征(髕骨). Legg-Calvé-Perthes病 股骨頭骨骺的特發性無菌性壞死. Legg-Calvé-Perthes是最常見的骨軟骨病,在5~10歲間發病率最高,好發於男性,而且通常是單側的. 主要的症狀是髖關節疼痛和步態不穩,通常是逐漸出現並緩慢發展.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大腿肌肉萎縮.X線最先表現為股骨頭變扁平,以後是斷裂,股骨頭同時含有透亮區和硬化區. 鑒別診斷包括遺傳性骨骼疾病,顯著的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由於預後和最佳的處理方法的不同,任何雙側性或家族性的病例,必須排除這些疾病.還有甲狀腺功能減低,鐮狀細胞性貧血以及創傷也必須排除. 在未治療的病例中,通常有一個2~3年的延續而自限的病程.但當疾病最終靜止時,留有股骨頭和髖臼的變形,易於繼發退行性骨關節炎.經過治療的病例,後遺症不嚴重. 矯形治療包括長期卧床休息,牽引,吊帶,用外展的石膏模型和夾板固定股骨頭.一些學者提倡進行轉子下骨切開術,給予內固定並盡早走動. Osgood-Schlatter病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 這種疾病通常是單側性的,發生在10~15歲之間,以男孩更常見.病因被認為是由於附著在未成熟骨骺上的髕韌帶過度牽拉所造成的創傷引起.主要的表現就是在髕韌帶附著的脛骨結節上有疼痛,腫脹以及觸痛.沒有全身症狀.膝部側面的X線表現為脛骨結節的斷裂.通常在幾周到幾個月內自行緩解.處理只需要減輕疼痛和避免運動以及鍛煉過度,尤其是避免使膝關節深度彎曲.少數情況下,需要石膏固定,損傷部位注射氫化可的松,手術去除骨碎塊,鑽孔和移植. Scheuermann病 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有與椎骨體局部變化有關的背疼和駝背. 這種疾病見於青少年,男孩多見.可能是一組表現相似的疾病,但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確定.可能是由椎骨終板上下端軟骨的骨軟骨病,但有時創傷也可引起.某些受累患者顯示家族傾向. 圓背形的姿勢和持續的輕度背疼是通常存在的症狀.一些受累患者有馬方征的體型,軀乾和肢體的長度不成比例.輕型病例常常在學校常規檢查脊柱形狀時被發現.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正常的胸椎後凸程度增加,這可能是彌漫性或局部性的.病程長(變化很大---常常是幾年)但症狀輕;疾病靜止後常常存在輕微的脊柱排列不齊. 脊柱的X線側位片顯示低位胸椎和高位腰椎的前部呈楔形.到後期終板變得不規則並有硬化.駝背由脊柱排列不齊造成,但有時硬化也是因素之一.在非典型病例,必須排除全身性骨骼發育不全和脊柱結核.輕型的非進行性的病例的治療,可以減輕負重和避免過勞.偶爾,當駝背比較嚴重時,需要脊柱支架或休息和躺卧在硬床上.對進行性病例也很少需要外科手術固定和糾正脊椎骨排列不齊. K hler病 一種罕見的影響踝部舟狀骨的骨軟骨病. 這種疾病累及3~5歲的兒童,以男孩多見.腳部腫脹,疼痛,足弓中部上方觸痛最明顯.負重和步行加重症狀,步態不穩.疾病病程延續但很少持續2年以上.X線上,舟狀骨起先是變平和硬化,以後變成碎片,最後重新骨化.疾病是單側性的,與未受累一側的X線比較對評價疾病進程有價值.需要休息,減輕疼痛,避免負重過大.急性病例,用膝蓋以下的可以行走的,按足長弓形狀塑造的石膏模型,固定幾周可能有幫助.
4、少年性椎體骨軟骨病的人怎麼回事?
少年性椎體骨軟骨病, 又叫青少年性駝背。多發於10~18歲青少年,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許多學者報道本病有家族遺傳因素,是先天或發育性的缺陷,初期,胸背部會產生強烈的疼痛,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坐姿不良,實際是脊柱產生後凸畸形,嚴重的還有下肢輕癱、肺部感染等並發症。
雖然這個病是一種自愈性的疾病,但如果已有駝背畸形,就不可能完全糾正,成年後早期還會繼發骨關節炎,因此一旦確診為本病,則必需積極治療
飲食建議:合理膳食,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可以試下田原香的濃縮雞湯飲品。
治療原則:綜合治療,包括功能訓練、支具治療、手術治療等。
5、老人患軟骨病有哪些表現?
眾所來周知,嬰兒由於體內缺源鈣和磷會生軟骨病,即佝僂病。殊不知,老年人也會得軟骨病。原來,有些長年缺少日光照射的老年人,身體里維生素D的數量會減少,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將皮膚內一種叫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製造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又是促進腸道吸收鈣與磷的重要物質。
由於體內鈣與磷不能維持足夠的水平,骨骼里的含量也顯著減少,骨骼就會軟化。老年軟骨病表現為軟弱無力和全身骨痛,時間一久,脊柱、骨盆等骨骼會變形,還會發生骨折。治療老人軟骨病採用維生素D和乳酸鈣。多曬太陽,多進行戶外活動,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可預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