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側彎是怎樣形成的?有些什麼危害?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可以防止畸形發展嚴重。脊柱側凸早期表現有: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早期發現主要靠父母、學校老師和校醫,簡單的檢查是彎腰試驗:讓患兒脫上衣,雙足立於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於小孩前或後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現一側高,表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陽性,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片檢查 最為重要,一般藉助X線片就可以區別側凸的原因、分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
常規的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上端包括下頸椎、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線片包括仰卧位側彎位片,牽引位片等,可以評估脊柱側彎的柔韌性。
(2)CT掃描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復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系,有無脊髓畸形,指導手術治療。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的顯示脊髓病變。
(三)神經系統檢查
每一個脊柱側凸的病人應進行詳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方面注意有無側凸導致脊髓壓迫,引起截癱,早期有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無合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等脊髓異常。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復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盡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
2、脊柱側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脊椎側彎又可分為結構性脊椎側彎(structural scoliosis)及非結構性脊椎側彎(non-structural scoliosis),造成結構性脊椎側彎常見的原因包括神經肌肉疾病(例如:腦性麻痹、脊髓損傷、漸進性神經肌肉疾病等)、骨骼本身病變問題(例如:骨折、軟骨症、脊椎缺損等)、或不明原因所導致的自發性障礙,而造成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的原因有腳長不一致、因背部或頸部疼痛導致單側保護性肌肉spasm、或習慣性非對稱性姿勢等原因所導致。治療上必須考慮發生的原因、年齡、部位及嚴重程度,一般而言,彎曲角度在二十五度以下時,僅需觀察及定期追蹤,成長中的小孩側彎在二十五度到四十度之間,可考慮使用特殊背架來治療,而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度時,支架的治療效果不彰,需以手術作矯正及固定。保守性的治療包括:擺位、運動、牽引、脊椎背架、電刺激等方式,可互相配合運用,以達到最佳療效,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到五十度時、對保守性的治療無效、嚴重變形造成背痛、或心肺功能變差,此時,則需接受手術治療,目前脊椎側彎手術內固定方法及器械的進步,手術後穩定度大為增加,對於側彎較嚴重的病患而言亦可收到不錯的效果。
3、什麼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是什麼自然搜百度就可知道
我也有得,治療的話得根據不同情況,很嚴重的就得開刀了,得看脊柱彎的角度了,貌似是超過30度就必須做手術,如果你正處於生長期還年輕,那麼趕緊做一些矯正工作,相信這些去百度搜搜都可以了解,得病一般要麼是遺傳,要麼是從小坐姿不正引起的,所以無論如何要及早了解自己的具體情況,去醫院查一查角度以及其他影響狀況,不及時的話可能還是有危險的
4、什麼是嚴重脊柱側彎,什麼是輕度脊柱側彎?
這次來廣州貝利爾做脊柱側彎矯正手術的,做了下術前的檢查,確定沒啥問題就直接做了,手術時間很短,過程中沒有不適的情況,麻醉退了後,還跟我說了很多術後的注意事宜,為了防止我感染,這也是為我變相省錢吧
5、脊椎側彎是屬於什麼疾病?
脊椎側彎又可分為結構性脊椎側彎(structural scoliosis)及非結構性脊椎側彎(non-structural scoliosis),造成結構性脊椎側彎常見的原因包括神經肌肉疾病(例如:腦性麻痹、脊髓損傷、漸進性神經肌肉疾病等)、骨骼本身病變問題(例如:骨折、軟骨症、脊椎缺損等)、或不明原因所導致的自發性障礙,而造成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的原因有腳長不一致、因背部或頸部疼痛導致單側保護性肌肉spasm、或習慣性非對稱性姿勢等原因所導致。治療上必須考慮發生的原因、年齡、部位及嚴重程度,一般而言,彎曲角度在二十五度以下時,僅需觀察及定期追蹤,成長中的小孩側彎在二十五度到四十度之間,可考慮使用特殊背架來治療,而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度時,支架的治療效果不彰,需以手術作矯正及固定。保守性的治療包括:擺位、運動、牽引、脊椎背架、電刺激等方式,可互相配合運用,以達到最佳療效,當彎曲角度大於四十到五十度時、對保守性的治療無效、嚴重變形造成背痛、或心肺功能變差,此時,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6、上海什麼醫院看脊柱側彎最好
脊椎側彎是一種常見的骨骼問題,在站姿下,不管從正面或背面看,正常的脊椎排列應該是身體左右兩邊對稱,並且正常的脊椎排列從上到下是呈一直線的。如果在站姿下看到脊椎向身體的任何一邊彎曲歪斜,就是有可能是脊椎側彎,左右手臂與軀干之間的空隙不對稱,右側肩膀較高。然而大部分的脊椎側彎並不只有單一平面的左右傾斜,通常會伴隨著脊椎旋轉,往往也會影響到肩胛骨的動作,導致肩關節的活動度受限。
7、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原因是什麼
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疾病,一般是指脊柱有超過10度的側方彎曲。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主要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先天性脊柱側彎是由於脊柱分節或形成不良所導致,而更多見的是後天的發育、外傷及腫瘤等造成脊柱側彎畸形。通常說的青少年脊柱側彎即是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畸形,是所有脊柱側彎類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占整個脊柱側彎發病率的80%。青少年脊柱側彎在青少年中發病率為2-3%,是一種並不少見的疾病,但目前它的發病原因仍不明確。青少年脊柱側彎多在10-18歲這個年齡階段起病,因為這個階段這是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第二個最為迅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脊柱畸形會隨著患兒身體的發育而有明顯的發展,特別是在女孩子初次月經時會有較大程度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