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分化脊椎關節病?
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是一大類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性關節炎等。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症狀有很大重疊,病變輕重不一,預後也相差甚遠,特別是在疾病早期、不典型的或某些女性患者,很難根據上述疾病慣用的分類標准(如AS的紐約標准)將其歸於某一疾病,他們實際上占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很大部分,隨病情進展,經不同時間部分患者才表現出典型的AS或銀屑病性關節炎等。近年來人們將這類疾病歸為未分化脊柱關節病(uSpAs),此觀點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為擴大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范圍,將uSpAs包括在內,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和Amor等分別提出了他們的診斷標准〔1,2〕。國內對uSpAs的認識尚不足,致使這類疾病誤診率較高。本文總結了我院門診診治的uSpAs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發病情況。
對象與方法
一、病例選擇
1998年7月~1999年6月來我院風濕免疫科專家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147例,其中符合紐約診斷標準的AS患者25例、銀屑病性關節炎3例、反應性關節炎3例,餘116例為uSpAs。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治療、家族史、體格檢查及HLA-B27結果。uSpAs組中有61例同時行X線和CT骶髂關節像,分別有14例僅行X線和CT檢查。AS組中17例患者僅行X線檢查,5例同時行兩種檢查。
二、方法
總結患者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指標,以紐約標准、修訂紐約標准、Amor標准及ESSG標准四種診斷標准進行分析,採用t檢驗和χ2檢驗分析結果。
結 果
一、就診患者中大多數為uSpAs,佔78.9%,與符合紐約標準的AS相比有以下特點:
1.女性較AS組比例大,本組男∶女=1.4∶1(AS組男女之比為12∶1)。
2.病程較短,平均3.1年(AS組平均11.8年),病情輕,骶髂關節和脊柱受累程度亦輕。
3.uSpAs的炎性脊柱痛並非都以腰痛起病,有4例以胸椎疼痛起病,佔3.4%,2例以頸椎痛起病,佔1.7%。
4.主訴臀區和髖區痛的較多,分別佔49.1%和37.1%(AS組分別為56%和60%)。
5.uSpAs患者均未出現腰椎活動受限,且並非全部都有一般X線片的骶髂關節炎改變,本組X線平片診斷者Ⅱ級以上佔34.4%,CT診斷者Ⅱ級以上56例,佔73.2%。CT較X線平片的解析度明顯高,同時進行兩種檢查者診斷符合率46%。但放射科與風濕病學醫生對骶髂關節炎影像學診斷的符合率不高,兩科之間的一致性還有待提高。
6.uSpAs患者HLA-B27陽性率低於AS組,分別為59.5%和80%。
7.有4例晚起病性AS患者,特點是:50歲以後起病,全身症狀多,脊柱症狀輕,關節炎也輕,均不符合紐約診斷標准,亦可屬uSpAs,與國外報告相似〔2〕。
二、uSpAs患者診斷標準的符合情況
所有uSpAs患者均不符合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紐約標准和修訂紐約標准,98例(84.5%)符合Amor標准,評分>6分,99例(85.3%)符合ESSG標准。25例AS患者均符合上述四種診斷標准。
三、uSpAs的不同症狀發生頻率與文獻報告〔3~5〕比較,見附表
附表 未分化型脊柱關節病不同症狀發生頻率
項 目 我院患者(%) 文獻報告(%)
男性 58.6 62.0~68.0
起病平均年齡(歲) 28.6 16.0~23.0
腰痛 90.0 52.0~80.0
周圍關節炎 72.7 60.0~100.0
多關節炎 45.5 40.0
附著點炎 63.0 56.0
足跟痛 45.7 20.0~28.0
粘膜皮膚病 9.2 16.0
結膜炎/蠟膜炎 7.6 33.0
類風濕因子陰性 94.8 100.0
HLA-B27(+) 59.5 80.0~84.0
普通X線片骶髂關節炎 36.1 16.0~30.0
肯定或可疑家族史 25.9 32.0
討 論
一、uSpAs是我院門診中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中很常見的一組疾病,國外一多中心調查亦發現,絕大多數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診斷為uSpAs。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按紐約標准肯定的AS患病率只有0.11%~0.26%(各地不同)〔6〕,而近期有一報告美國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病率為1.6%。分析兩國患病率相差甚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流行病學調查使用的紐約標准未包括uSpAs。uSpAs的命名是1982年Burns最先提出,以後相關報告日益增多,現此名詞可認為是指有臨床和/或放射學表現提示是脊柱關節病,而目前又不符合任何一種肯定脊柱關節病(如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腸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患者。這不是一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症狀譜,可單獨存在或聯合存在,可有不同輕重、不同病程。未分化的含義可指:①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早期,以後分化成一肯定疾病。②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流產型」,以後不發展成為某一典型脊柱關節病。③屬一重疊綜合征而不發展成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④屬一脊柱關節病未知的亞型,以後逐漸有不同分化。由於命名含義寬,不同醫生個人側重點不同,因而文獻中出現不同命名,實皆屬此領域,如B27相關性關節炎、HLA-B27陽性少關節炎、HLA-B27關連性不能分類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血清陰性少關節炎、SEA綜合征(S=血清陰性,E=附著點炎,A=關節炎),晚起病性脊柱關節病、BASE綜合征(B=B27,A=關節炎,S=骶髂關節炎,E=關節外炎症)等〔7〕。
二、uSpAs的臨床表現與AS患者相比有以下特點:①症狀輕,不典型;②無脊柱活動受限;③不一定有骶髂關節炎;④HLA-B27不一定陽性,本組陽性率較AS組低;⑤女性比例較AS患者明顯高,說明女性患者病情較輕,即使病程較長,仍多為未分化型。由於uSpAs症狀多種多樣,不典型,故在外院誤診率較高,多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因此應提高對該病的警惕性,重視臀區痛、大腿內側痛、髖區痛及足跟、足掌、膝關節等疼痛,仔細檢查是否有附著點炎。盡管uSpAs患者腰痛不顯著,甚至缺如,但疑及此病時,骶髂關節檢查仍很重要,還應做HLA-B27和骶髂關節影像學檢查。骶髂關節CT較普通X線更敏感,後者可疑時可加做CT。本文的分析表明,早期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多不符合我國常用的紐約標准,對AS而言,紐約標准不是一個早期診斷標准,更不能作為所有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標准。國外多中心研究比較ESSG和Amor標准,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准確性均較好〔8,9〕,與本文結果近似。因此我們推薦對於早期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用Amor或ESSG標准診斷,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適用。
三、治療方面,本組患者半數以上對非甾類抗炎葯效果不明顯,聯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3g/d後外周關節和中軸的症狀減輕,這與國外報告SASP對AS的外周關節炎有效,而對中軸病變無效觀點有些差異。但由於本組尚無長期隨診觀察結果,在治療方面未設對照組,加之現尚無理想的AS活動性指標,給療效觀察帶來困難,故本文尚難作定論,本病的長期預後有待進一步觀察。由於uSpAs多數患者病情進展緩慢,預後非每例皆惡劣,早期用硫氮磺胺吡啶亦可能有有益的影響,故我們認為一經診斷即一律給予SASP加免疫抑制劑等二聯或三聯治療似乎過於積極;從付出/受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看也未必是最佳選擇。
張 文(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張乃崢(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孫維生(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
張 帆(黑龍江省雞西市礦務總醫院)
2、生物制劑對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效果特好嗎
生物制劑對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或強直性脊柱炎都沒有根治作用,短期緩解疼痛效果不錯,遠期效果還有待觀察。
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治療新進展 :
一部分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的患者由於僅有輕微的症狀和體征,可以無需特殊治療,或進行理療改善症狀,明顯炎症患者可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葯。
對一些關節炎症狀較重和有附著點病的患者可在受累關節內或炎症部位注射皮質激素。骶髂關節炎明顯,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時,可在CT介導下炎性骶髂關節內注射皮質激素,據報告可獲得顯著療效。
少數急性或炎症高度活動的患者,可全身使用皮質激素,但劑量與療程宜從嚴掌握。
病程較長的慢性患者,有持久關節炎和附著點病,如單用非甾體類抗炎葯不能完全控制症狀時,可加用免疫抑制劑。
對有炎性腸病的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可獲得較好療效。機制可能柳氮磺胺吡啶通過恢復腸壁正常通透性、抑制抗原進入受損腸壁來治療炎性腸病,但無預防作用。另外,早期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是否改善病程和預後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就目前國內臨床治療的普遍情況而言,醫師常樂意選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未分化脊柱關節病,這可能與本葯價格適中、總體來說用葯安全性較高有關。
3、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是什麼引起的?
建議:脊柱關節病的原因較復雜,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但並不代表一定會遺傳到下一代。治療也是長期的。
4、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是不是就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
你好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表現,請問你現在有哪些表現?
然後結合骶髂關節核磁和HLA-B27進行診斷。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2009-08-31 21:15 在我們沒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脊炎"。
所謂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獨立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髖關節、椎間關節和肋椎關節,早期可以表現為背部、臀部、髖部疼痛為主,最終以脊柱強直而致殘的病症稱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被稱為「龜背風」、「竹節風」、「大僂病」、「骨痹」。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素體陽虛、肝腎陰精虧虛,督脈失榮,又巧遇風、寒、濕三邪乘虛而入,互為因果而犯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男性,起病多隱匿,早期可表現為遠端關節疼痛,逐步發展為臀部、髖部、下背部呈間歇性鈍疼,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經痛,病程遷延數月或數年後,可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較嚴重性疼痛。病人常有晨僵感,在天氣寒冷和潮濕及勞累和感冒時症狀可惡化。
還有些病人可有不明原因的虹膜炎、全身疲勞感、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以脊柱關節受累最為嚴重,但也可累及全身任何關節,形成關節炎。
1·骶髂關節炎:是多數病人首先出現的受累症狀,主要表現為:腿疼、大腿根部疼長放射到一側或兩側臀部,偶爾放射到大腿。
2·腰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背部疼痛不適和運動功能障礙,查體時腰部骨突關節可有直接觸痛,脊旁肌肉明顯痙攣,腰椎脊柱變直或彎曲,不能伸直可並發腰椎病。
3·胸部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上背部疼痛、胸神經疼痛、胸廓擴張運動受限,吸氣時疼痛明顯。
4·頸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頸部僵直,不能低頭視物,視野受限,看人連軸轉等,可並發頸椎病。
5·周圍關節炎:多表現為肩周炎、髖關節炎等表現。病人可以出現「鴨步」狀態,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以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見臨床表現和體征。最有力的診斷輔助檢查是骶髂關節的X光片,HLA-B27的兩項檢查。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西醫目前尚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療法,最好的葯物是免疫制劑,但副作用相當大,尤其是對肝臟、腎臟的損害比較明顯;在沒有治療好這個病之前,又給患者增加了新的病症,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目前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療效確切,能夠及時控制病情,解除疼痛,減少致殘,恢復關節功能。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及時積極妥善的早期治療與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這對今後病情的穩定、預防和發展、畸形至關重要。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分三種證候:1·腎虛督寒證 2·肝腎兩虛筋骨失榮證 3·督脈邪壅久郁化熱證
我根據強直性脊柱炎三種不同的證候、不同症狀、不同表現,運用付氏中葯換血療法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辯證論治,經過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狀被控制,疼痛得到緩解,病情得到明顯的好轉;經過四五個療程的治療後,患者可達到臨床治癒。
本人根據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經驗,總結出一套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三字經:
站要立、坐要直、卧要板、忌用枕、防外感、注保暖、多營養、適休息、多鍛煉、治要早、心要寬、病可痊。
5、未分化脊椎關節病能治好嗎?
目前強調:正規診治確診後,需要復診隨診及時調整用葯與治療方案。正規專科全程隨診治療直至病情臨床痊癒或控制穩定,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用葯。風濕免疫疾病中的未分化脊柱關節病與強直性脊柱炎,屬於疑難病,所用葯物都有一些需要防範的毒副作用,必需在風濕免疫科醫生隨診指導監護下,全療程隨診安全治療。及時有效控制病情。這些就是久病重症復發性風濕病得到良好控制或治癒的條件。平時注意防治減少或杜絕各種誘發因素(如各種慢性炎症與感染)的影響,以保證病情穩定恢復不復發。經濟條件好的話,可考慮採用新的生物制劑葯物全程治療。能否治癒或根治主要取決於確診後的治療過程是否得當及療程是否足夠,以及治療時機的選擇。療程長短取決於病情的控制情況。堅持正規、合理、有效的全程隨診診治非常重要。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有進展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甘肅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風濕免疫科-王晉平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6、未分化脊柱關節病要用葯多長時間
脊柱關節病是不能治癒的,但此病即使不治療,有一部分病人也有間斷的緩解期,現在的益賽普是很好的葯物,發作時使用可以快速起效。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王健敏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7、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可以不吃葯嗎
緻密性髂骨炎和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在臨床上都可以表現為腰骶部的疼痛。在門診上我們發現經常有患者把兩種疾病相混淆。下面簡述兩種疾病的主要特點,以助鑒別。1.髂骨緻密性骨炎多發生於青壯年女性,雙側骶髂關節病變,與過度負重、局部勞損或創傷、分娩後和生殖器炎症有關。本病疼痛較輕,多以隱痛或酸痛為主,偶爾向兩側臀部以及大腿後部或外側放射。疼痛多為間歇性,站立、行走時間久後疼痛加重。本病無身體其他部位關節或軟組織的疼痛。X線片顯示骶髂關節的髂骨側有三角形或梨形的邊緣清晰、均勻一致的緻密帶,硬化邊緣清晰。實驗室檢查無特殊性。HLA-B27多為陰性。2.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男女發病比例接近10:1。本病的發生與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除有下腰部疼痛外,還有椎體的僵硬、活動受限及膝、踝等外周關節受累。影像學表現為雙側骶髂關節對稱性關節面破壞、關節邊緣硬化模糊、關節間隙變窄,甚至關節融合或強直。同時還有椎體變方、骨橋形成,呈現特徵性「竹節樣」改變。HLA-B27多為陽性。但要明確診斷,最好再到大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
8、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是指一組具有脊柱關節病的某些臨床病因和(或)放射學特徵而又表現不典型但尚未達到已確定的好轉任何一種脊柱關節病診斷回事標準的疾病 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既不指某種特定的疾病也不遇見是一種綜合征而一堆只是一種困難臨床狀態或者就是症狀譜的命名其含義為:①某種多次明確的脊柱關節病的早期表現治療以後將發展為典型的脊柱關節病;②某種診治明確的脊柱關節病的「流產型」或頓挫型看過以後不會很會發展出現該脊柱關節病的典型表現;③屬於某種重疊綜合征但受不不能分化為某種由於明確的脊柱關節病;④某種病因尊敬現在如此尚著名不清楚但將來不會可以冷漠明確分類的脊柱關節病 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可以回復表現為一種或多種周二症狀可間歇出現可有不同輕重和不同病程起病多隱匿男女均可受累但以男性多發占%~%發病年齡在~歲之間由於姐妹女性病變較輕受累關節少其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高另外遲發的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廣泛存在於中年人回答主要臨床原來表現有: ()炎性腰背痛占%~%; ()下肢為主的周圍關節炎(%~%)常見於膝髖踝關節可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後者常為不對稱多關節炎(%); ()肌腱末端病如附著點炎(%)足跟痛(%~%); ()骶髂關節炎(%~%)脊柱炎(%)打聽其他中軸關節炎如椎間關節炎頭頸關節炎和肋椎關節炎等; ()特徵性系統表現如結膜炎或虹膜炎(%)皮膚粘膜病變(%)皮膚黏膜病變常見的有溢膿性皮膚角化病龜頭炎口腔潰瘍偶見壞疽性膿皮病; ()其他怎麼同意臨床表現:還可有泌尿生殖系統病變(%)炎性腸病(%)心臟緊張受損(%)等多種表現歲擅長以後發病的HLA-B陽性的結論患者少數可有下肢可凹性水腫口乾眼乾症狀星期分析可能為非特異性炎症豐富累及唾液腺引起的繼發性乾燥綜合征 一部分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的患者一下很差由於僅有輕微的情況症狀和體征可以及為無需特殊治療實在或進行理療改善症狀去年明顯效果炎症熱心患者不厭其煩可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葯 對一些關節炎症建議狀較重和有附著點病的患者骨科可在受累關節內或炎症轉移部位注射皮質激素骶髂關節炎方案明顯常規治療多啦效果看上不佳時可在CT介導下炎性骶髂關節內注射皮質激素據周五報告可獲得不愧顯著醫德療效 少數急性或現象炎症高度活動的患者細心可全身使用皮質激素但劑量與療程宜從嚴掌握 病程較長的慢性師表患者點評有持久關節炎和附著點病如單用非甾體類抗炎葯盡管不能完全很高控制穩定症狀時可加用免疫抑制劑 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約有%強烈左右根本患者經過若干年後最終會發展為肯定的強直性脊柱炎HLA-B陽性的小時患者比例相對高一些%~%可發展為其他仍然脊柱關節病約%有復發方案性少關節炎其餘患者求治不再進展X線異常出為了現在多年之後如骶髂關節改變需~年脊柱病變需~年年追隨後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切除患者大多數脊柱功能良好故總的預後佳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