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腰椎骨是怎樣編號的
人體腰椎骨按照從上至下的方式分為第1~第5腰椎。
腰椎的總體形態表現為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
人體的腰椎骨分為5個,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1)脊柱骨頭名稱擴展資料:
腰椎椎體的椎體結構特點:
一、 皮質骨的橫斷面掃描皮質骨構成包繞松質骨的殼結構,平均厚度大約1.5~3.5mm,根據其厚度和骨質特點又分為三種情況:
1、椎體前緣和兩側的馬蹄形部分,其形狀和皮質骨厚度比較規則,CT值范圍:400~500;
2、椎弓根區,指與椎弓根相連的椎體側壁和椎體後壁部分,此區皮質骨厚度由椎體向椎弓根方向逐漸增厚,連接椎弓根處最厚。CT值范圍:500~800;
3、椎弓根間區,位於椎弓根間的椎體後壁,皮質骨厚度在三部分中最薄,甚至在椎體中部缺如,相應於椎體後壁靜脈竇。CT值范圍:200~400。
二、 松質骨的橫斷面掃描 松質骨與皮質骨比較,具有高度的不均勻性,CT值范圍從數10至250以上。
以椎體中部為例:椎體中央略偏後部分的骨質比較緻密,此外的周圍部分骨質較疏散,而近椎弓根部分介於兩者之間,椎體前部皮質骨下松質骨最低;靠近上下腰終板的松質骨平均較椎體中部質密,而下部略高於上部。
2、人體上有多少骨頭,每塊骨頭的名稱叫什麼,各有什麼作用,做什麼運動有危害。
成人骨約206塊,具有支持體重、保護體內臟器和運動功能。此外,骨也是體內製造血液,貯存鈣、磷的器官。
根據骨的所在部位,可分為軀干骨、顱骨和四肢骨和聽小骨等四部分;根據骨的外形,又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四類。
一、軀干骨: 軀干骨包括脊柱,肋骨和胸骨。
成年人的脊柱由26塊椎骨構成,椎骨上有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連在一起構成椎管,裡面有脊髓。椎骨自上而下有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合成的1塊骶骨和4塊尾椎合成的1塊尾骨。
肋骨共12對,胸骨1塊。肋骨,胸骨和胸椎共同圍成胸廓,保護著肺和心臟等器官。
二、四肢骨: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各1對。
一側的上肢骨由肩胛骨1塊,鎖骨1塊,上臂骨(肱骨)1塊,前臂骨(橈骨,尺骨) 2塊和手骨(腕骨8塊,掌骨5塊和指骨14塊)27塊組成,兩側上肢骨共64塊.下肢骨共62塊,每側有髖骨1塊,大腿骨(股骨)1塊,膝蓋骨(髕骨)1塊,小腿骨(脛骨,腓骨)2塊和足骨(跗骨7塊,跖骨5塊和趾骨14塊) 26塊,共31塊.髖骨,骶骨和尾骨共同圍成骨盆。足部的跗骨,髖骨和足底的韌帶,肌健共同構成了凸向上方的足弓。
三、顱骨(頭骨):包括8塊腦顱骨和15塊面顱骨。
腦顱骨圍成的顱腔保護著腦.頭骨僅下頜骨能活動。其餘的骨都連結得很緊密,不能活動,利於保護腦,眼等器官.此外,兩側中耳內各有3塊聽小骨。
四、聽小骨:位於顳骨岩部內的中耳鼓室,每側有錘骨、砧骨和鐙骨各一塊(兩側共6塊)。
206塊骨具體如下:
顱骨分腦顱骨和面顱骨.
腦顱骨6種:額、頂、顳、蝶、篩、枕共8塊
面顱骨9種:上、下頜,、下鼻甲、淚、犁、舌、顴、鼻、齶共15塊
軀干骨:胸骨1、肋骨24、椎骨(頸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尾錐1)26塊
四肢骨分上肢骨和下肢骨。
上肢骨分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帶骨:肩胛骨2、鎖骨2
自由上肢骨:肱骨2、橈骨2、尺骨2、腕骨16、掌骨10、指骨28
下肢骨也分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
下肢帶骨:坐骨2、恥骨2(和稱髖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2、脛骨2、腓骨2、跗骨14、跖骨10、趾骨28
聽小骨6
3、我想知道人體206塊骨頭的全部名稱?
頭部29塊: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小骨6塊
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骨
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篩骨
面顱骨知:成對的: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下鼻甲骨,齶骨道
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
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左右耳內各1塊)
軀干骨51塊: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
脊柱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
上肢骨64塊:每側:肩胛骨,鎖骨,肱骨,尺骨,橈骨,各1塊。腕骨8塊,分別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掌骨5塊,從外側向內側依回次為第1到第5掌骨。指骨14塊,其中拇指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遠節指骨。
下肢骨62塊:每側: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各1塊。跗骨7塊,分別為距骨,跟骨答,足舟骨,骰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跖骨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到第5跖骨。趾骨14塊,大拇趾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趾骨,中節趾骨和遠節趾骨。
4、人體206塊骨骼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頭部29塊: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小骨6塊
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骨
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篩骨
面顱骨:成對的:上頜骨,顴百骨,鼻骨,淚骨,下鼻甲骨,齶骨
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
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度(左右耳內各1塊)
軀干骨51塊: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
脊柱骨:頸椎知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
上肢骨64塊:每側:肩胛骨,道鎖骨,肱骨,尺骨,橈骨,各1塊。腕骨8塊,分別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回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掌骨5塊,從外側向內側依次為第1到第5掌骨。指骨14塊,其中拇指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指骨,中答節指骨和遠節指骨。
下肢骨62塊:每側: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各1塊。跗骨7塊,分別為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跖骨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到第5跖骨。趾骨14塊,大拇趾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趾骨,中節趾骨和遠節趾骨
5、脊柱由哪些骨頭構成?
人的脊柱是由33塊骨頭組成的,組成脊柱的骨頭叫椎骨。脊柱的頂端嵌在顱骨中,末端與骨盆相連,以支撐整個骨架。
椎骨在不同部位又分為——7塊頸部椎骨,12塊背部椎骨,5塊腰部椎骨,5塊骶骨,成年後融合成一塊骨頭,4塊尾骨,成年後融合為一整塊,總計:33塊。椎骨與椎骨之間由滑動關節連接在一起。
有了這些關節,我們就可以向後彎腰,左轉轉,右轉轉,還能向前彎曲,用手摸到自己的腳趾。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覓骨尋蹤》
6、人體206塊骨骼的具體名稱
頭部29塊: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小骨6塊
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骨
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篩骨
面顱骨:成對的: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下鼻甲骨,齶骨
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
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左右耳內各1塊)
軀干骨51塊: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
脊柱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
上肢骨64塊:每側:肩胛骨,鎖骨,肱骨,尺骨,橈骨,各1塊。腕骨8塊,分別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掌骨5塊,從外側向內側依次為第1到第5掌骨。指骨14塊,其中拇指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遠節指骨。
下肢骨62塊:每側: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各1塊。跗骨7塊,分別為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跖骨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到第5跖骨。趾骨14塊,大拇趾2塊,余為3塊,分別稱近節趾骨,中節趾骨和遠節趾骨。
7、人體206塊骨的名稱及部位
206塊骨具體如下:
1.顱骨29塊,分腦顱骨、面顱骨和聽小骨。
(1)腦顱骨6種:額、頂、顳、蝶、篩、枕,共8塊。
(2)面顱骨9種:上頜、下頜、下鼻甲、淚、犁、舌、顴、鼻、齶,共15塊。
(3)聽小骨6塊。
2.軀干骨51塊,分胸骨、肋骨和椎骨。
(1)胸骨1塊。
(2)肋骨24塊。
(3)椎骨5種: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尾錐塊1塊,共26塊。
3.四肢骨126塊,分上肢帶骨、自由上肢骨、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
(1)上肢帶骨2種:肩胛骨2塊、鎖骨2塊,共4塊。
(2)自由上肢骨6種:肱骨2塊、橈骨2塊、尺骨2塊、腕骨16塊、掌骨10塊、指骨28塊,共60塊。
(3)下肢帶骨:坐骨2、恥骨2,共4塊。
(4)自由下肢骨:股骨2、脛骨2、腓骨2、跗骨14、跖骨10、趾骨28,共58塊。
(7)脊柱骨頭名稱擴展資料:
人體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 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
(4) 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骨骼還參與人體內分泌的調節,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和代謝,還與體內電解質平衡有關。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現在人的幼年時期,骨髓腔內含有大量的造血細胞,這些細胞參與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後,部分松質骨內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8、人骨骼各部分名稱
很多.懶得打,直接從網上復制的. 如果具體一點還有更多,去網上找個圖自己看一下就好了.
@骨骼的種類: 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圓骨〈種子骨〉
骨骼的大體解剖:中軸骨骼、四肢骨骼
中軸骨骼--頭骨---顱頂骨----額骨、頂骨、枕骨、顳骨、蝶骨、篩骨。
顏面骨----上顎骨、下顎骨、顴骨、鼻骨、齶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聽小骨(6)
--脊柱---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點:1.枕骨 (1)由項平面的鱗部不成對部份:成對的外側質塊和不成對的
基底部組成。
(2)枕骨大孔為顱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經管。
2. 顳骨 外側只看到鱗狀部。顴骨的顳突+顳骨的顴突=形成下頷枝部
的關節(顳顎關節)及顴骨弓
3. 蝶骨 大翼小翼之間是一三角形裂縫稱眶上裂,有動眼神經(3)、
滑車神經(4)、外展神經(6)及三叉神經的眼支(第一支)通過。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別為:圓孔(三叉第二支通過)、
卵圓孔(三叉第三支通過)、棘孔。
4. 篩骨 (1)可區分為外側質塊、垂直板及篩板。
(2)由篩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稱為雞冠,為腦膜附著點。
5. 上顎骨 上顎骨及蝶骨間有一裂縫稱眶下裂
6. 下顎骨 (1)髁狀突和顳骨的下顎窩及關節結節形成關節,稱為顳顎關節(可動)。
(2)下顎舌骨線為下顎舌骨肌起始。
(3)頭骨中唯一可動。
7. 胸骨 胸骨柄、胸骨體、劍突。
9、人體所有骨骼的名稱
人體骨骼共有幾塊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人體自第7胚胎周以後,骨就開始出現。
人體骨骼主要是無機鹽堆積而成,骨頭兩端是由軟骨組成,骨頭外有骨膜包裹,骨膜上有豐富的神經細胞和毛細血管,骨骼內有非常活躍的骨髓組織,骨髓內有數量巨大的破骨細胞不停地在工作,使得骨頭能夠保持空心的結構,外層有大量成骨細胞在不斷堆積無機鹽組織,以維持骨骼的成長,因此,骨骼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命體。
人體骨骼不光從骨頭兩端開始增長,同樣也可以從骨骼內部增長,人體骨骼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人體從年少開始,骨骼內部的無機鹽和有機物比例是逐漸開始變化的。兒童時期骨骼軟,有彈性,也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此時骨骼內部的無機鹽時成份比較少,有機生長物成份多,此時人體骨骼的內應力便很小,骨骼便容易生長,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骼內部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比例慢慢產生變化,性質也開始改變,人體骨骼內無機物比例開始逐漸變多,有機生長物開始變少,此時人體骨骼內部的內應力變大。骨骼生長便開始放緩甚至停止,此時人體骨骼開始變硬,並且慢慢地失去彈性,骨頭變硬以後,就有脆性,所以我們老了就更容易骨折,並且骨折以後恢復起來也就很慢了。
10、骨頭人體名稱
人體骨骼圖及名稱羅列如下:頂骨、額骨、蝶骨、眶上嵴、眼眶、顳骨、鼻骨、淚骨、眶下孔、顴骨、梨骨、鼻脊柱、上頜骨、下頜骨、頦空、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