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有哪些穴位?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中頭部和背部正中線是督脈
2、脊椎上的各種穴位怎麼找?
骨頭上是沒有穴位的。
在人體後正中線上的穴位如下(脊椎骨棘突那一條連線上的穴位,都是在棘突下凹陷中的)都是督脈中的穴位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台、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腰陽關、腰俞、長強
3、背部穴位 心肝脾肺腎所對應穴位,脊柱第幾節對哪個穴位?
你指的是背部膀胱經上的幾個腧穴吧~~~ 肺腧
【取穴方法】 人體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氣腫,肺結核;
2. 外科系統疾病:頸淋巴結核,胸膜炎;
3. 其它:感冒,心內膜炎,腎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背痛等。 厥陰腧
【取穴方法】 該位於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
3. 其它:胃炎,齒神經痛等。 心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 1. 循環系統疾病: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心房纖顫,心動過速;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失眠,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精神分裂症,癲癇,癔病
3. 其它:胃出血,食道狹窄,背部軟組織損傷等。 膈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慢性出血性疾病、貧血、呃逆、神經性嘔吐、蕁麻疹、皮膚病等。 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 肝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肝炎,膽囊炎,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黃疸;
2. 五官科系統疾病:眼瞼下垂,結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視網膜炎;
3.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偏頭痛,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統疾病:淋巴結結核,胃出血,腸出血,膽石症;
5. 其它:月經不調等。 膽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膽經疾病,如膽囊炎、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肝炎等。 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 脾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倦怠感、口渴、食慾不振、糖尿病等。 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胃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倦怠感、口渴、食慾不振、糖尿病等。 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嘔吐、惡心等。該穴道還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療由於胃腸功能引起的身體消瘦等消化系統病徵,胸脅痛,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
三焦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
2.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尿瀦留,遺精;
3. 其它:腹水,神經衰弱,腰肌勞損等。
腎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細節請參閱本站「穴道指壓療法」相關網頁。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大腸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腰痛、腹瀉、便秘、髖關節疼痛等。此穴與小腸俞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腹脹,泄瀉,便秘,腰痛。 小腸腧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的骶部,當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一骶後孔齊平。 【主治病症】下腹部腫脹、下腹部疼痛、腳部腫脹、夜尿症等。此外此穴和大腸俞穴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性早泄狀況,遺精,遺尿,尿血,白帶,小腹脹痛,泄瀉,痢疾,疝氣,腰腿疼。 膀胱腧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的骶部,當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後孔齊平。 【主治病症】夜尿症、膀胱腎臟疾病等。小便不利,遺尿,泄瀉,便秘,腰脊強痛。
4、手上的穴位哪個和脊柱有關系 能緩解疼痛的
首先你的提問就是有問題,脊柱是一個很大的范圍,你要有針對性的提問,比如腰痛,那你就按摩
腰痛點(奇穴)。立即止疼:後溪穴,養老穴(這兩個穴位針灸效果更好)。慢性疼痛按摩第二掌指關節橈側段,(合谷穴)在這一節關節的中點。這里是脊柱的人體反射區。不斷推按整節掌骨橈側端對緩解脊柱的疼痛有非常好的效果,我個人建議你還是找一個好的理療師來推拿。
5、督脈的的走向起於哪個穴位止於哪個穴位
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源於胞中,下出於會陰部,向後循行於脊里,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且藉其分支兩絡於腎,腎為元陽,內寓命門之火。督脈循行於後背正中,背為陽,督脈與全身陽經均交會於大椎,又藉腎與元陽密切關聯,故曰督脈為陽脈之海,統領一身陽氣,調節陽經脈氣。正如滑伯仁在《難經本義》所指出的「督之為言都也,為陽脈之海,所以都綱乎陽脈也」。督脈統攝諸陽,循達於體表則可衛外御邪;通達於內,則可溫通經脈,溫煦臟腑。故督脈為病,在外不能衛外御邪則會出現感冒、寒熱等症。在內不能溫煦臟腑則出現久泄脫肛、陽痿、滑精、崩漏、頭痛等症。邪閉陽郁則會出現癰瘡疔毒、發熱、瘧疾等症。因此,督脈經穴具有溫陽、瀉熱的雙重作用。
1.循行部位: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向後至尾骶部的(長強穴)qi,沿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屬腦,沿頭部正中線,上至巔頂的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2.分支:第一支,與沖、任二脈同起於胞中,出於會陰部,在尾骨端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脈氣會合,貫脊,屬腎。第二支,從小腹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沖、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第三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子眼內角,上行至前額,於巔頂交會,人絡於腦,再別出下項,沿肩胛骨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相聯絡。
6、人體的脊柱兩側有哪些穴位各有什麼功效
7、脊柱與臟腑有怎樣的對應關系?
從中醫經絡上說:脊柱和五臟六腑,脊柱稱督脈,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支撐著整個身體,脊柱旁掛著人體的五臟六腑,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脊柱旁開0.5寸是內膀胱經,旁開1寸是外膀胱經。從頸椎下來(頸椎有7椎,第一椎在內,不容易摸到,第7椎就和大椎連接,下來就是所說的3肺5心,就是胸椎第3椎是肺第5椎的心。再是肝膽、脾胃、大腸、小腸、左腎、右腎、膀胱了)。中醫經絡還講中醫五行,木、火、水、金、土。分別對應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與脊柱息息相關。
8、人體背部脊椎兩旁對稱的的地方有什麼穴位嗎?它們是不是和人體的某器官有關呢?
表術的還不夠詳細```
你到這網站看看...
http://www.mifang.org/am/pic/fjizhu.html
9、大椎跟脊椎有什麼區別
大椎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1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8頸神經後支。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10、脊柱兩邊是什麼穴位/經絡?按到那裡特別痛
脊柱兩邊的兩條經絡叫 膀胱經 關於痛 是要從脊柱的 頸椎 胸椎 腰椎看的 比如說 你腰椎部位一按就痛了 那裡的腎樞 表明你腎臟有問題 至於出痧 也許是上火 也許是風寒濕毒 不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