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背脊椎,大概是腰上部,感覺脊椎之間的空隙有點大,別人的都摸不出有間隙,可我的能摸到有間隙,
有些是先天的,可不用管他,有些有問題,在代償期也可不用管他,只要你腰和背部沒有外傷史,同時那個位置又沒有不舒服,沒有壓痛點。就沒有問題。至於椎間盤的問題,只要坐的時間不要太長,經常運動就不會出現的。
2、椎間隙由什麼圍成?
椎間隙由什麼圍成?椎間隙由什麼圍成,組織,血管,大家怎麼解答。
3、每節脊椎骨的間隙很大是怎麼回事?
相對而言,大比小好,說明你的椎間盤有更大的緩沖能力。
4、感覺後背脊柱間隙越來越大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請問目前有什麼症狀么?如果沒有症狀的話,不需要治療。
5、脊柱1、2節間隙變窄後果是什麼?疼痛難忍,不能行走
根據你的描述現在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的,建議你多休息,局部熱敷。
6、腰椎間隙變窄會真么樣
正常情況下,腰段脊柱的下椎間隙應大於上椎間隙(腰5骶1椎間隙除外)。測量方法:在X線側位片上測量相鄰椎體緣前、中、後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如果下椎間隙中有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小於上椎間隙1毫米以上者,即可定為椎間隙狹窄。,椎間隙狹窄,是椎間盤受明顯外傷,或長期勞損而發生變性所致,多發生於負重與活動幅度較大的下腰段。椎間盤變性可繼法椎體邊緣硬化、不齊、磨損和碎裂,甚者可引起髓核突出。椎間隙狹窄,必引起椎間關節的關節面相對位置關系發生改變,並可發展為創傷性骨關節炎。若椎間隙明顯變窄(椎間盤嚴重變性),時間較長者,多可導致腰痛。反之,椎間盤變性輕、時間短,則不出現腰痛。
7、腰椎間隙狹窄
正常情況下,腰段脊柱的下椎間隙應大於上椎間隙(腰5骶1椎間隙除外)。測量方法:在X線側位片上測量相鄰椎體緣前、中、後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如果下椎間隙中有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小於上椎間隙1毫米以上者,即可定為椎間隙狹窄。,椎間隙狹窄,是椎間盤受明顯外傷,或長期勞損而發生變性所致,多發生於負重與活動幅度較大的下腰段。椎間盤變性可繼法椎體邊緣硬化、不齊、磨損和碎裂,甚者可引起髓核突出。椎間隙狹窄,必引起椎間關節的關節面相對位置關系發生改變,並可發展為創傷性骨關節炎。若椎間隙明顯變窄(椎間盤嚴重變性),時間較長者,多可導致腰痛。反之,椎間盤變性輕、時間短,則不出現腰痛。
8、骶椎1與腰椎5的正常間隙是多少
①椎體位於脊柱的前部,近似四方形,前後徑略大於高徑。前緣和後緣均為平滑的曲線,上緣和下緣並不在一個平面,一般椎體的後緣高於前緣約5~8mm,尤其第12胸椎體和第1腰椎體,後緣高於前緣達8~l0mm,均屬正常表現。
②椎間隙顯影清晰,正常范圍2~6mm。胸椎間隙較窄,腰椎間隙較寬,第4~5腰椎間隙最寬,其前部可寬達15mm。椎間隙前後部並不等寬,隨脊柱生理彎曲有一定的變化,同時也與年齡有關,50歲以上的人,椎間隙要比青壯年窄一些。
③相鄰的椎骨上、下切跡之間的透亮空隙為椎間孔。椎間孔的前緣是椎體和椎間盤的後緣,椎間孔的後緣止於關節突的前緣。椎間孔的形狀一般呈長橢圓形。胸、腰椎的椎間孔在側位片上可見,是雙側重疊的影像。
④側位顯示最清楚的是棘突。頸椎棘突長短大小不一,胸椎棘突呈疊瓦狀,腰椎棘突矢狀位呈寬板狀,垂直向後。
⑤各椎骨的椎體後緣連線和棘突前緣連線之間,從上到下呈彎曲的柱狀低密度影為椎管側位影像,內有脊髓。因脊髓密度低,故不顯影。
9、脊椎間隙沒有了怎麼治
病情分析:
您好,腰椎間隙變小,是間盤變性導致的。
意見建議:
這種情況可以查腰椎間盤CT,可以看到間盤蛻變,中心是真空的,也就是老化了。治療可以口服腰痛寧膠囊及理療。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順祝早日康復,如有疑問建議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