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多數老年人為什麼會駝背呢?
不論何種水平的演員,要扮演一個老人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脊柱是中軸,由30多個椎骨按規律連接而成。正常情況下,它有4個生理彎曲。頸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後,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後。脊柱向前彎曲度過大,就是駝背。年老後才發生的駝背絕大多數是脊椎退變的引起。
人的身體發育成熟到一定時期後,就逐漸走向衰老。脊柱椎體間的椎間盤髓核於20歲以後,纖維環於30歲以後,相繼發生退變。含水量減少,彈性下降。脊柱前方負重多,軀體又以前屈活動為多,這樣便使椎間盤組織擠向後方,椎間隙呈前窄後寬的改變,許多間隙變化加起來就引起脊柱前屈。
另一方面,女性45歲,男性50歲以後,身體骨骼代謝趨向負平衡,分解速度大於重建速度,出現骨質疏鬆。脊柱椎體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在體重和力量的長期作用下,可發生輕度塌陷、變扁。與椎間隙的變化相似,椎體前窄後寬,使脊柱向前彎曲加大。
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的脊柱生理彎曲發生明顯改變,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向後凸出,胸椎後凸加大,頸部前伸,形成老年駝背的典型姿態。
駝背影響儀容,也給生理機能帶來不良影響。有的人伴有腰背酸痛,活動不便。肋骨活動范圍受限制,肺活量減少,呼吸代償功能下降;心臟受到壓抑,機體活動量一大,就吃不消;在不能站直的情況下,視野變小,應變反應差,發生意外可能性增大。
2、21歲輕度脊柱側彎會不會再變嚴重了
脊柱側彎根據形態學可以分為:
1、前凸,
2、側凸;
3、後凸畸形。
根據脊柱畸形的原因考慮,可以分為:
1、特發性(側彎最常見),
2、先天性,
3、神經肌肉型,
4、間質性,
5、創傷性。
【解析】
青少年發病年齡在10歲-骨骺閉合的青春期,是成年前脊柱側凸最常見類型;
成人後特發性脊柱側凸,是指青少年期間形成的脊柱側凸,由於沒有進行治療,進入成年期有進一步進展的側凸,你現在只有21歲,還有機會改變,要爭取早日治療來改善。
3、脊椎彎曲分為哪幾種類型?我坐不直,站不直,站著肚子前凸,胸前凸你,駝背,穿什麼衣服都難看?求解
是體檢的時候 大夫說你脊柱側彎么 可以去醫院看看 還有相應的矯正
4、脊柱的生理彎曲是如何形成的?
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椎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這兩個彎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胸腔、盆腔對臟器的容量。嬰兒出生時,頸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彎曲,當生後3 個月,嬰兒抬頭向前看時,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頸曲以保持頭在軀幹上的平衡。在生後的18個月幼兒學習走路時,又出現了前凸的腰曲,使身體在骶部以上直立。這樣的脊柱出現了人類所特有的4 個矢狀面彎曲:兩個原發後凸和兩個繼發前凸。胸椎的後凸是由於胸椎椎體前窄後寬的結果,而頸部的繼發前凸主要是由椎間盤的前寬後窄來構成的,其椎體則前後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則除了椎間盤的前高後矮外,腰4 及腰5 椎體亦變得前高後矮;腰3 椎體不定,仍多為方形,而腰1、腰2 椎體仍適應胸腰段的後凸而呈後高前矮的形態。
完成四個彎曲的人類脊柱在站立位時,重力線應通過每個彎曲的交接處,然後向下以髖關節稍後方,膝踝關節稍前方而達地面。
腰椎前凸在每個人並不一致,女性前凸較大。青年性圓背患者,或老年性駝背患者,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間盤退變後頸椎及腰椎前凸可減少。脊柱的彎曲可協助椎間盤減少振盪,但卻使支撐力減少,在彎曲交界處容易損傷(如胸12,腰1)及慢性勞損(如腰4、腰5)成為腰痛的易發病處。
脊柱的前凸增加稱前凸,常見於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過大的弧形後凸常見於胸部,如為驟彎則稱為成角畸形,常見於骨折、結核。向側方的脊柱彎曲稱為側凸。這些都影響脊柱的承重和傳遞功能,故為病理狀態,可導致腰痛。
人類直立運動已有約300 萬~ 500 萬年的歷史,但直立後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適應功能的需要,特別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痛發病的基礎。
5、脊柱問題鞍背
脊柱彎曲現象還有脊柱前凸(會造成鞍背)和脊柱側彎
脊柱後凸即駝背脊柱前凸其中腰部過分前凸稱為鞍背)
鞍背是指局部某椎體被破壞,椎體突然向後凸起
腰部過於前凸的為鞍背生理胸曲消失者為直背
鞍背過度後凸成角的稱為鞍背
6、脊柱生理彎曲的形成是什麼
?嬰兒早期只有頭尾凸向後面的一個彎曲,隨年齡的增長,幼兒會抬頭和坐起運動後才有頸前凸,站立苞行走後才出現腰部前凸。人類脊柱的生理善裔直立功能的結果。 頸前凸的頂點在第4、5頸椎,胸後凸是胎兒的原始彎曲,隨嬰兒坐起與站立而變得更加明顯;時,其彎曲與胸椎椎體後方較高有關,胸椎後凸是站立與平衡所必需的。腰前凸隨嬰兒坐起而出現,站立行走後更加明顯;同時,其彎曲與腰椎椎體及其椎間盤前高後低有關。骶後凸是胎兒時就形成的彎曲。因此,頸前凸、腰前凸是繼發性彎曲,若有上牽拉力或下牽拉力作用於脊柱,頸彎曲及腰彎曲是可變直的。 老年人的椎間盤脫水及退行性改變,使其脊柱的頸前凸及腰前凸逐漸消失,而使胸後凸逐漸加重,即成老年性駝背。 更好的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需要辯證施治,中醫特色療法的靈魂是「通則不痛」,即通過疏通與統合的思想和方法,通過通經絡、通三焦、通臟腑、通陰陽,將失衡經絡調整,達機體內外環境平衡,以便讓葯物直達病灶局部發揮療效的目的,機體實現自調節、自穩定、自節律狀態,最終達到「經絡暢通,氣血充盈」的健康境界。 通過上述講解,是否對你棘突有所幫助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是越早越好,爭取盡早控制病情,早日恢復健康。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需要解答,請向商都健康網的在線專家咨詢,或者撥打中醫醫院的咨詢熱線:。下一篇:生物力學骨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