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脖子後面和脊椎連接的地方脊椎突出怎麼辦?可以矯正嗎
在椎體第二骨骺發育最旺盛時期,即在11-16歲時,側凸發展最為迅速,一般16歲以後當X線片上發現髂翼的骨骺出現時,也就表明脊凸畸形已經達到穩定時期。最簡單的矯正方法是調整姿態,除了解除足以引起畸形的任何因素外,經常鍛煉,一維持肌肉發育平衡。在運動中應包括脊柱的彎曲、直伸等動作,有條件的最好包括游泳,因為游泳對增進肌力,免除重力的影響比較有效。
2、為什麼我脖子後面脊椎很酸痛
你晚上睡落枕了啊
你換一個枕頭吧
3、我脖子後面,就是脊柱的第一塊骨頭突出,稍稍低一會頭就特別疼,轉脖子響的很厲害
你這是屬於頸椎椎體移位,你應拿著片子去找整脊醫生,脊醫比較專業一點。整脊師通過復位手法能幫你改善錯位問題。平時應該多做下針對頸椎的牽拉動作,少轉脖子,那會導致錯位嚴重化,就有可能引起失眠,頭疼,手臂麻木。
4、脖子後面的脊椎疼是怎麼了?
是頸椎病的初期。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5、脖子脖子下面的脊椎疼
你好,你不必擔心,我在臨床當中經常遇到你這種情況的病人,病名叫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我教你可以自己檢查,你自己摸後背的骨節,是不是有幾節或一節壓疼特別明顯,或者疼的那節比比別的骨節高?你致病的原因和你的工作姿勢有關,拍x光片,ct,磁共振,都看不出明顯問題。你應該找推拿高手推拿復位治療,而且局部還需放淤血,因中醫講究不通則疼,這樣治療後可以不再犯。要盡早治療,隨著時間的增長,症狀會越來越重。
6、脖子後面脊柱裡面可疼了還腫怎麼辦啊?
如果是大椎穴上的包塊考慮為脂肪墊的可能性很大,這和平時長期的伏案工作,姿勢不當有關
指導意見:
建議去做個體表包塊彩超看看,明確診診斷,必要時病理活檢,排除腫瘤可能,治療可以針灸理療,平時多打打羽毛球,做做後仰動作
7、脖子後面的脊樑骨有點駝怎麼辦
就是搶板我往上看然後後面有人朝著我腦袋來了下。脖子當時就特別疼。好像可是現在脖子不疼也可以轉了可是背上懂的或者和我一樣的說 還是
8、我摸脖子後面脊柱好像往右歪了是我腦袋歪了還是跟我脖子肉多了而且松有關系
這個最好是拍個頸椎或者全脊柱的片子看看,因為視覺上知識能夠評估症狀,不能做最終診斷,因為脖子歪有可能是因為頸椎本身問題導致, 也有可能是因為脊柱側彎或高低肩導致的相對歪,而脖子本身並沒有問題。
9、脖子和後脊柱疼怎麼回事
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是較為常見的疾病,病程纏綿,且易造成殘疾,故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如出現下述症狀,則應特別警惕有無強直性脊柱炎可能。(1)腰痛、腰僵3個月以上,經休息不能緩解。(2)單側或雙側坐骨神經痛,無明顯外傷史、扭傷史。(3)反復發作的膝關節或踝關節腫痛,關節積液,無明顯外傷史、感染史。(4)反復發作的跟骨結節腫痛或足跟痛。(5)反復發作的虹膜炎。(6)無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無外傷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帶感,胸廓活動受限。(7)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動功能受限,無明顯外傷史、扭傷史。(8)雙側臀部及髖關節疼痛,無明顯外傷史及勞損史。(9)突然發生的脊柱及四肢大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功能障礙。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10、頸部的脊柱是如何構成的?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它是由7 塊頸椎、12 塊胸椎、5 塊腰椎、5塊骶椎及4 塊尾椎組成的,共33 塊;脊椎骨由椎間盤、關節和韌帶緊密連接而成。它的作用是保護脊髓和其神經根,支持體重,傳遞重力,參與胸腔、腹腔和盆腔的構成,同時也是骨骼肌的附著處。
頸部脊柱,為了支持頭顱的重量,需要有堅強的支持力;同時為了適應視覺、聽覺和嗅覺的刺激反應,需要有較高的靈活性。
頸部脊柱,由7 塊頸椎骨、6 塊椎間盤(其中包括第七頸椎骨和第一胸椎骨之間的椎間盤,而第一、二頸椎骨間無椎間盤)和所屬的韌帶構成。從側方觀察呈輕度前凸。頸脊柱在胚胎時期是後凸的,在幼兒起坐後逐漸變為前凸,在青年期仍可呈前凸或呈直線狀,至壯年期始保持前凸。頸部這個生理前凸的存在,是為了增加頸部的彈性,減輕和緩沖外力的震盪,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