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裂mri

脊柱裂mri

發布時間:2020-09-18 13:52:45

1、我是一個先天性脊柱裂40多年患者了,如今做磁共振 脊柱裡面壓迫神經已壞死了,像我這樣還能治療嗎?

組織壞死是不可逆的損傷,這么多年你都堅持過來了,還怕上天把你怎麼樣。

2、我想要一些關於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椎,骶椎,尾椎變異畸形的X光線,CT,MRI的圖片

為啥不去丁香園……那裡強人和圖片比較多

3、確診脊柱裂 B超和MRI要做對

1、
什麼是脊柱裂?
脊柱裂是胚胎早期椎弓發育障礙,椎管閉合不全,偶伴有椎體及椎間孔的發育畸形,可發生在頸椎、胸椎、腰椎或骶椎。以腰骶部最常見,有的同時存在於不同部位。脊柱裂分為隱性和顯性兩大類。隱性脊柱裂常見,病變區域皮膚可正常,也可有色素沉著、毛細血管瘤、皮膚凹陷、局部多毛等現象。顯性脊柱裂少見,由於椎板閉合不全,椎管內容物通過缺損處向外膨出,在脊背部的皮下形成囊性包塊。
2、
小兒腰骶部出現凹陷或膿包懷疑脊柱裂時,應做哪些檢查?
當發現寶寶腰背部局部皮膚多毛、紫斑、小凹,色素沉著,皮贅等,應盡早行CT和MRI檢查。
3、通過B超和MRI能確診嗎?
對出生後的寶寶,MRI可清晰顯示脊柱裂及脊髓、神經畸形,以及局部粘連等病理情況,多能明確診斷,而B超對診斷的幫助不大。但對胎兒,B超應作為首選檢查,並不是每一例脊柱裂都能被產前超聲診斷,大約60%-70%的脊柱裂胎兒能被診斷,近年來產前診斷不斷發展,胎兒脊柱裂的篩查指標及方案不斷更新,脊柱裂的檢出率越來越高。
4、核磁共振的檢查部位不同是否對最終的診斷有影響?
脊柱裂以腰骶部最常見,有的同時存在於不同部位。當懷疑寶寶有脊柱裂時,首先要行腰骶部MRI檢查,必要時加做其他部位。
5、通過B超和MRI是否可以判斷脊柱裂的嚴重程度?
MRI可清晰顯示脊柱裂及脊髓、神經畸形,以及局部粘連等病理情況,對脊柱裂合並脊髓栓系的診斷更為明確,多能顯示脊髓末端下移,達到腰骶交界或骶管內,局部存在粘連等徵象。如合並囊腫、脂肪瘤等也能查明。
6、孩子太小不能配合核磁共振應怎麼辦?核磁共振是否會產生放射性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MRI檢查的時間較長且有噪音,故對於5歲以下的寶寶行MRI檢查時應常規應用鎮靜劑(如水合氯醛,魯米那等,必要時可用安定),5歲以上的寶寶若不能配合MRI檢查,也建議應用鎮靜劑,偶爾小劑量使用水合氯醛、魯米那等鎮靜葯物一般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由於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所以對人體無害,是比較安全的,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7、診斷脊柱裂,除了B超和MRI,還需要做哪些其他的檢查?
出生後的寶寶,一般MRI可明確診斷,對伴有椎體或椎間孔發育畸形的寶寶還需要做脊柱CT以及三維重建。對胎兒脊柱的產前篩查,除了B超外,還需要檢測羊水甲胎蛋白(AFP)和母親血清AFP,必要時可行腹盆部MRI。
8、是否可以通過產前檢查來確定胎兒是否會出現脊柱裂?
近年來產前診斷不斷發展,胎兒脊柱裂的篩查指標及方案不斷更新,脊柱裂的檢出率越來越高。如果排除其它因素,孕婦血液中AFP值增高,建議行詳細的超聲檢查,脊柱裂是否能產前超聲診斷取決於孕周、胎兒體位、畸形的大小、儀器的解析度以及醫生的經驗,並不是每一例脊柱裂都能產前被診斷,大約60%-70%的脊柱裂胎兒能被診斷,對超聲不能明確診斷時,可行MRI和羊水穿刺術檢測羊水中的AFP值。

4、X射線報告!腰5椎體可見隱性脊柱裂!

由於給出的診斷數據不是很明確,就檢查結果而言將您的病情進行解析,自我可以判斷,可能性多見有2種:
1、合並脊膜脊髓膨出及脊神經損傷,此類損失比較麻煩涉及到先天發育問題,治療多以手術類為主,自我康復幾率較小,但一般隱裂不會導致腰痛。
2、腰椎生理曲度變直,腰部承力結構改變,臨床期會產生劇烈疼痛,具體也可分為兩種:
一是疼痛局限於局部(腰臀部),疼痛隨工作(久坐久站)時長加劇,痛點明顯,局部壓診有硬塊,這就是廣義的腰肌勞損,主要注意坐姿,避免平卧軟床就可以明顯改善;
二是疼痛帶放射性,從腰到腳,這是神經受壓的標志,要檢查椎間盤是否變性,有無壓迫脊髓,如果CT 與MRI掃描沒有發現壓迫放射症狀確實存在,那是神經至椎管傳出後外周軟組織壓迫,這樣可以試下理療一段時間,以疼痛消失為准。
由於隱裂重者局部構造較弱,容易衍生很多腰部疾病,自我因該多注意生活,建議:
1、注意生活習慣,不要同一個姿勢保持太長時間,1小時左右時健康使用時 間,活動2-5分鍾後可以繼續。
2、禁止睡軟床,在軟床和仰卧中你只可以選一樣,要麼換床要麼換睡姿
3、多作運動如『飛燕』、『倒步走』加強腰部肌肉舒張力降低椎間盤復合。
4、如在臨床症狀期可以搞下理療,要求肌肉解痙、消炎,以可以正常活動無臨床症狀為准。

與脊柱裂mri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