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427健康之路:劉波講手扭傷了怎麼辦
下面是該視頻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
平常摔倒的時候用手掌撐地是第一反應,而不像踢足球的時候會倒地打滾卸力,我的手腕就是因摔倒時因第一反應注重形象而用手掌撐地受傷的,第一天晚上甚至痛到睡不著覺。我的處理方法是這樣的:
一、活動手指和手腕,如果能夠活動則骨頭沒有事;
二、外搽活絡油或消腫止痛之類的葯水,再用葯艾熏,幫助吸收,然後貼上葯膏;
三、平時注意少活動受傷部位,最好用護腕保護。
我的手自受傷到現在有5天了,已經可以打字、干輕活了,估計一個月就能乾重活了,具體全部恢復就說不清楚了,像我以前打籃球傷到手指,幾年後自己就好了。
腕關節損傷,多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後出現腕部無力,腕關節活動不靈。輕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嚴重扭傷,可間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時,將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如將腕關節用力向尺側偏斜,橈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則為橈側副韌帶損傷;反之,則為尺側副韌帶損傷。如腕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出現疼痛,而且活動明顯限制,則說明是韌帶、肌腱等的復合性損傷。損傷局部有壓痛或觸及筋肉組織異常改變。腕部損傷要及時治療,預防腕舟骨、腕月骨發生缺血性壞死。
治療:外敷接骨散,是最佳的選擇。內服舒筋活血湯: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當然如果很急,做手術是最直接的方法,不過會有一定風險。個人認為還是保守治療比較好,就是按摩,休息,慢慢恢復。
你到葯店裡買一盒跌打丸球狀,黑色,然後碾碎放在鐵碗中並倒入一定量的白酒(漫過葯物為准),然後放在液化氣上煮沸,葯水變黑色後,稍微冷一下,稍微熱時候用葯棉蘸葯水至扭傷處,然後用大力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三到四天就能全愈,我以前打藍球的時候經常把手腕扭傷,用此偏方好的很快!
腕關節扭傷,多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後出現腕部無力,腕關節活動不靈.輕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嚴重扭傷,可間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時,將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
意見建議:外敷活血散,接骨散,是最佳的選擇.內服舒筋活血湯:舒筋通絡,行氣活血.如果自行治療還沒有好轉,應到醫院咨詢骨科醫生意見.
關節損傷後軟組織損傷使經絡不通,氣血阻滯.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邪侵襲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軟組織損傷的主要分類:扭傷類,挫傷類,碾壓傷類;有急性筋傷,慢性筋傷類;有開放性損傷類,閉合性損傷類等.
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葯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中醫傳統外科膏葯活血舒筋膏治療. 膏葯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葯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癒目地.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台,並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劉波
脊柱外科副主任、北京大學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1996年到1997年在日本國立弘前大學整形外科進修。曾多次參加國內及美國、德國、瑞士、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於長期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研究。多次發表論文在專業期刊雜志和學術會議上,曾獲北京科技成果三等獎。在全國脊柱年會上,論文獲三等獎。多年擔任北大醫學生及衛生部全國骨科進修班授課工作,獲院優秀教學獎。另外經常參加衛生局組織的下鄉義診,健康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並參加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的節目製作。
2、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的介紹
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是全世界華人神經外科最高級別的盛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發起舉辦。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專題講座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神經外科學的方方面面,包括:顱腦創傷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腦膠質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進展、顱底腫瘤的外科治療、顱內腫瘤的外科治療、顱內先天性疾病(畸形)的治療進展、兒童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進展、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進展、立體定向功能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神經內窺鏡、神經介入技術等等。
3、脊柱外科雜志的投稿須知
1.1 文稿 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准確,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短篇報道、個、案報告等不超過1500字
1.2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1.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一般不應超過5位,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證明信。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注於同頁左下萬。來稿請附作者聯系電話、電子信箱、傳真等。
4、瀏陽市人民醫院的科室設置
內一科(心血管內科)是瀏陽市最早成立的心血管內科專業學科。擁有一支具備精湛醫療技術水平的隊伍,目前擁有醫護人員30餘人,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高年質主治醫師3名,研究生2名,均分別在北京阜外醫院、協和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院進修學習。全科轄有1個普通心血管病房及CCU病房、心導管室、臨床心臟電生理檢查室、動態心電圖室、心電圖室。同時瀏陽市心血管研究所亦設立在本科,是本市重點學科。其中所屬心血管普通病房擁有床位41張,能收治、搶救各種復雜疑難的心內科疾病患者,CCU病房能進行心電、呼吸、血壓、血及血流動力學等監護,2004年在我市率先開展心臟介入治療,能完成冠脈造影,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臨時及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安裝術,射頻肖融術、先心病封堵術等。無論是診療水平還是手術量在省內同級醫院均居領先水平。
2004年,承辦了湖南省起搏電生理雙年會,2006年協辦了中國介入論壇。於2004年開展的心血管內科介入技術作為科室重點技術,目前在湖南省內同級別醫院中保持領先水平,截止目前已完成各類手術超過1500台,能獨立完成復雜冠脈介入治療、陣發性室上速的射頻消融治療、永久起搏器治療及簡單先心病的介入封堵治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冠脈介入治療之下愛PCI手術治療的比例中佔40%以上,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成功率。 內五科(呼吸、腎內、風濕免疫、中毒科)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內科專業科室,有執業醫師11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2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人,主治醫師4人,研究生2人,專業護士16人,科室病床可同時收治病人57人,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業水平較高。
呼吸內科是瀏陽市開設最早、最大的科室之一,設備齊全:有多功能監護儀5台,有肺功能儀,有纖支鏡及活檢,有多導睡眠監測系統,有高頻呼吸機,超聲霧化機,有創及無創正壓呼吸機等現代化醫療設備。開展了多項活檢:如纖支鏡活檢,經皮肺穿刺活檢,開展了介入治療大咯血〔支氣管動脈造影加栓塞〕。在治療COPD,肺心病,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腦病,頑固性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大咯血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腎內科是瀏陽市的重點學科,人才濟濟,設備優良,90年代就成立了血液凈化中心,有進口血透機16台,血透質量及每年總透析人次在我市名列前茅。開展了血液灌流、CRRT、腹膜透析、腸道透析(水療機)、靜脈置管、動一靜脈血管造瘺、腎臟穿刺活檢、腎病儀的治療等多項技術。對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糖尿病等各種繼發性腎病,急、慢性腎衰,各種重度中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急進性腎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腎移植術後的抗排異治療,活動性狼瘡腎炎的沖擊治療等有一套規范有效的治療措施。
風濕免疫科是瀏陽市開展最早的特色專業科室,科主任楊藕羅,副主任醫師,1997年進修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風濕免疫科一年,2007年進修於湘雅二醫院半年,是瀏陽市惟一的風濕免疫專業副教授及湖南省風濕免疫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科室是瀏陽市惟一能做免疫檢驗、狼瘡全套、抗CCP抗體的特色專科,採用國際先進的聯合階段用葯方法,使激素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中、西結合提高了風濕病的好轉率和治癒率,結合針刀、關節鏡診治降低了風濕病人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尤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成人斯蒂爾病、系統性血管炎、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的診治有較高的水平。科室定期舉辦各種風濕病科普講座,開展風濕病患者教育並設立長期隨訪機制,為患者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感染科(肝病治療中心)成立至今已達五十餘年,目前為瀏陽市唯一專業治療肝炎、肺結核、發熱查因、黃疸查因、腹瀉查因及其它傳染性疾病的科室。
感染科於2007年成立了瀏陽市肝病防治中心,市衛生局授予「肺結核定點治療醫院」稱號、全市「甲型流感」及「手足口病」唯一治療科室。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目前擁有副主任醫師二人,主治醫師四人,碩士研究生三人,並多次派人赴全國知名醫院進修學習深造,可開展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檢測,對治療各種類型肝炎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對各種重型肝炎、肝硬化診治,對全市公共突發事件處理、診斷及治療作出了不少貢獻。 7.1科室簡介
瀏陽市人民醫院老乾科創建於1982年底,新建成的老乾科.VIP病室是集醫療、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賓館式醫療中心,共分二層(為15、16層)設置床位50張,均為豪華單人間、雙人間或套間,病房布局合理,環境寬敞、整潔、達到星級賓館的水準,每間病房內均設有中央空調、電視、電話、沙發、茶幾、冰箱、電開水器、大衣櫃、淋浴設施,為病友提供優雅、舒適的住院條件,有助於病友身體早日康復。
科室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醫療隊伍,有醫生10人,包括4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2人,其中醫學碩士2人,護理部有十八名技術過硬、服務精湛、儀態端莊的護士。主要承擔本市幹部、知識分子、離退休老同志、各型企業家、危重病人的醫療搶救工作和預防保健工作。擅長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肺氣腫、腦血管意外、等老年性疾病,並開展老年保健、健康教育及康復治療,提供對亞健康人群的健康體檢和治療。病房配有先進的心電監護儀、除顫儀、胰島素泵,輸液泵等。科室集醫療、保健、教學於一體,功能完善,收費合理。我們的信念是:以精湛的技術、優良的服務取信於病人,服務於社會。
科室在17層設有大型休閑中心,建有魚池、栽有鮮花、草木,配有各種健身、娛樂器材,供病友散步、休息和娛樂,並能放眼觀望全城景象,令人心曠神怡。老乾科.VIP病室全體工作人員將為病友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做到急病友之所急,想病友之所想,竭誠為病友創造家的氛圍,享受家的溫馨。
7.2科主任簡介
邱新文:瀏陽市人民醫院老乾科主任,大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湘雅醫學院兼職副教授,湖南省糖尿病學術委員會常委,留美專家,碩士學位畢業,從事內分泌科工作10餘年,曾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中國科學院協和醫院、全國糖尿病治療中心學習,2005~2007年在世界著名的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醫學院進修學習2年半,特別擅長於糖尿病、內分泌疾病、代謝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治療。 瀏陽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為由於損傷與急、慢性疾病和老齡帶來的軀體殘疾和功能障礙者提供醫療康復服務。科室經過8年的發展,已成為醫療設備先進。治療手段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的臨床科室,現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醫師6人,技師5人。人員均經過系統的現代康復醫學知識教育和培訓。特別是對中風後偏癱、腦外傷、小兒腦性癱瘓、周圍神經損傷、脊髓損傷所致截癱和四肢癱、小兒麻痹後遺症、全身各部骨折術後、手外傷、頸肩痛、頸椎病、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症)、軟組織傷、肩周炎、關節炎、嚴重傷口感染等病症應用現代康復醫學的理論和技術處理,效果好。
瀏陽人民醫院康復科是瀏陽成立最早、規模最大、開展項目最齊全的綜合醫院康復專科,至今已有20年的發展歷史。全面開展了康復評定、物理治療、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頸腰椎牽引、疼痛治療、理療(含直流電療。低中頻電療、高頻電療、微波、超聲波療法、磁療)。針灸、推拿按摩等項目。科室主要特色是骨關節系統。腦外傷及其腦功能障礙、神經系統傷病的康復。同時針灸減肥也是我科的一大亮點。其見效快、反彈低,已被廣大患者公認。對需要康復的病人,採取規范化工作方式,標准化的康復評定,詳細制訂康復治療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會為目標。 1990年市人民醫院創建新生兒室,20年來不斷發展壯大,於2010年元月11日獨立開科。科室力量雄厚,擁有醫護人員20餘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2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大部分醫務人員均先後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省兒童醫院,湘雅附二醫院進修學習。
新生兒科設備先進,擁有呼吸機,專用CPAP治療儀,恆溫箱,遠紅外線輻射搶救台,心電監護儀,微量血糖儀,經皮測膽紅素儀,進口微量注射泵,中心吸氧,中心負壓吸引,新生兒專用復甦囊,喉鏡,聽力篩查等儀器設備。能開展國內先進的新生兒疾病診療手術,包括:新生兒呼吸衰竭,休克,DIC等危急症搶救;早產兒監護及管理;新生兒腦損傷治療及後遺症防治;呼吸機機械通氣;新生兒黃疸換血治療;全靜脈高營養支持等,每年收治新生兒1000餘人,成功搶救早產兒最低體重為780g,最小胎齡27周。
科室開設無陪護隔離病房,布局合理,嚴格消毒隔離制度,設有重症監護區,感染區,黃疸治療區,早產兒區。新生兒用物行人專用。科室實施人性化服務,加強與家屬溝通,允許家屬換隔離衣探視患兒,讓年輕的父母感覺貼心,放心。
科室還建立了新生兒轉診系統,配有新生兒醫師,護士,專用搶救設備,與基層醫院合作,開通綠色通道。加強新生兒隨訪,建立了新生兒檔案。 外二科(神經外科、胸外科)是瀏陽市醫學重點學科,系瀏陽市顱腦創傷救治中心,胸部腫瘤治療中心。科室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有主任醫師一名,副主任醫師四名。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均曾在國內著名醫療機構進修學習。
科室對顱腦創傷、胸部創傷、腦出血、腦部腫瘤採取規范化,科學化治療,治癒率高。特別是重型顱腦創傷的救治水平,在國內同級醫院處於領先地位。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標准外傷大骨瓣硬腦膜成形,「植物人」綜合促醒治療,重型顱腦外傷亞低溫治療等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室從事肺,食管,縱隔,氣管,胸壁,乳腺及甲狀腺等各種頸胸部良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療效顯著。肺癌,乳腺癌的治療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已發展為瀏陽市神經外科,胸外科臨床科研教學中心。 外三科(泌尿外科)於1991年成立。是瀏陽市規模最大的一個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專科。成立以來,發展迅速,與時俱進,成績斐然。科室現有醫護人員22名,其中主任醫生1人,副主任醫生3人,主治醫生6人,護士12人。科室現配有:B超機、體外沖擊波碎石機、膀胱鏡、腎鏡、輸尿管鏡、前列腺電切鏡、腹腔鏡、鈥激光碎石機、尿流動力學檢測儀等一系列先進設備。
該科室以腔內微創手術為發展重點,重點推薦腹腔鏡和後腹腔鏡手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腫瘤電切術,腎、輸尿管、膀胱結石鈥激光碎石術,輸尿管鏡和經皮腎鏡手術,使廣大病友能免除開刀之苦。
目前該科室已成功開展了腎切除術、腎上腺腫瘤切除、前列腺電切術、膀胱腫瘤電切術、膀胱Ca根治術、腎Ca根治術、隱睾固定術、尿道修補術、前列腺炎綜合治療、男性不育、以及各種尿失禁手術,在瀏陽市最早開展了腎移植手術,率先開展了經尿道鈥激光前列腺剜除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還將鈥激光系統應用於尿道狹窄閉鎖的治療。進一步拓展了科室的技術領域。 骨一科(關節外科)自60年代成立來,幾十年歷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領域已發展到創傷、手術、脊柱、關節、骨病、骨腫瘤,小兒骨科專業組,擁有2個病區,80餘張床位,15名專業人員,共有副教授2人,主治醫師8人,研究生4人,每年骨科手術1200多台。成為了我市骨科治療中心,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推崇與信任。
骨科擁有價值500萬元的醫療設備,包括「C」型臂X線機,手術顯微鏡,椎間盤鏡,DTX-200骨密度測定儀,關節鏡等,實驗室有顯微外科實驗室,骨密度檢查室及資料室。
醫院成為南華大學附屬醫院以來,專科建設不斷發展,脊柱關節外科進步明顯,並且擴展脊柱專科病區,發表國家級論文3篇,省市級論文幾十篇,我們保持同全國各地區專家緊密聯系,共同蹉商病例,以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其中,全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肩蘭節置換均在我市首例實施,並圓滿成功,全年關節手術200餘例,其中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術達到領先水平創傷骨折,採用最先進微創閉合復位固定,獲得三滿意療效,小兒骨科先天髖關節脫位手術治療,手外科、斷肢、斷指再植術成功率達到了90%以上,總之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及廣泛學術交流,加上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使我科在本地區或同級市區,技術名列前茅,並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 骨二科(脊柱外科)是醫院較早開展各類脊柱疾患的科室之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展了脊柱疾患的外科手術治療,2007年脊柱外科正式成科,現開設固定病床位30張,年脊柱外科門診病人量4000-5000人次,年完成各類脊柱手術200-300台次,擁有美國樞法模椎間盤鏡,西門子C-臂X光機,三維電腦牽引床等大型儀器設備,現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3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2人。
通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廣泛開展各種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如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各症,腰椎滑脫等的手術治療,胸腰段骨折脫位的手術治療,椎管腫瘤及椎體腫瘤切除,頸前路治療頸椎骨折脫位及頸椎病,胸腰段多椎體復雜脊柱結核手術治療等,率先在全市內開展微創腰椎間盤鏡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胸腰段椎體成形治療脊柱骨折,頸後路椎弓根和側塊釘技術治療繼發性頸椎管狹窄症等手術,在全市及全省同級別醫院中處以領先水平,保持著同湘雅醫院醫生緊密聯系,共同會診商磋病例以制訂出最佳方案,年發表省級以上刊物數篇,開展並承擔科研與臨床教學任務。 燒傷整形美容外科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科室,創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1994年成立燒傷研究所,獲省市科技進步獎三項。科室擁有兩個病區,一個醫學美容中心。2005年,科室被中華醫學會授予「全國燒傷外科發展貢獻獎」。現有工作人員36人,其中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5人,碩士研究生3人,主管護師5人。全部技術骨幹均經過上海、北京、重慶等著名燒傷中心培訓,歷經幾代瀏醫燒傷醫務工作者的努力,目前發展成湘贛邊區最大的燒傷治療中心。擁有翻身床、超低溫冰箱、美國產捷邁電動取皮機、美國產PB-幫耐特7200呼吸機、高頻噴射呼吸機、燒傷紅外線治療儀、激光治療儀。已廣泛開展了大面積切削痂、異體皮開洞、自體皮移植術、微粒皮移植術、尤其雙手等功能部位深度燒傷採用磨削痂整張自體皮移植術,提高了燒傷救治水平,減少了致殘率。在整形方面,廣泛開展了全身各部位疤痕攣縮畸形的手術治療,同時開展了各種皮瓣移植修復、先天性畸形、組織缺損手術再造術、擴張器修復疤痕等美容手術。有2人獲得醫學美容主診醫師資格,是瀏陽市地區唯一有資格的醫學美容中心。
瀏陽,素有「 瀏陽花炮響天下 ,天下花炮數瀏陽」美譽,瀏陽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是我省最早成立的燒傷整形中心,是花炮之鄉的守護天使。科室被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授予「全國燒傷外科發展貢獻獎」。 口腔科創立於20世紀60年代,原隸屬於醫院五官科,隨著業務的發展,96年從五官科分離,成立口腔科。科室現有6人,其中,主治醫師4人,醫師1人,護士1人。科室現有口腔綜合治療儀6台,潔牙機5台,口腔專用X光機、光固化機、銀汞調拌機、超聲波根管治療儀、紫外線消毒機、高溫高壓滅菌器等各種設備,價值80多萬元。
⑴口腔內外科:無痛拔牙,治療牙髓炎、根尖炎、牙齦炎、牙周病等引起的牙疼痛,根管治療,兒童窩溝封閉,防齲健齒,補牙充填等。
⑵正畸美容:牙列不齊、畸形牙矯治;四環素牙、氟斑牙、黃牙的治療;牙菌斑、煙銹超聲波全口潔治等。
⑶口腔修復:各種牙列缺失的設計與製作,烤瓷牙、鋼托排牙、隱形牙、鈦金烤瓷牙、貴金屬烤瓷牙、純鈦金烤瓷牙、全口義齒、固定義齒的製作等。
⑷頜面外科:頜面部損傷的治療,三叉神經痛、面神經抽搐的治療、頜面部缺損和畸形的修復、唇齶裂整形、良惡性腫瘤的根治等。
⑸口腔保健: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口腔疾病預防、口腔健康管理等。
治療室配備兩台紫外線消毒機,每天定時進行室內空氣消毒;配備高溫高壓滅菌器,對重復使用的器械進行消毒;使用無菌包裝高壓消毒手機,配備備用手機、潔牙機手柄、和其它口腔常用器械,並全部採用高溫高壓方式進行消毒,確保重復使用的口腔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合一次性診療器械的使用,徹底杜絕了醫院內的交叉感染,為廣大牙病患者提供了放心的診療環境。 超聲科(產前篩查中心)是瀏陽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早開展超聲檢查的科室,經過20多年的發展,科室逐步壯大,技術不斷提高,目前科室配備有東芝AplioXG(SSA-790A,即四維彩超)、飛利浦——非凡,CE-LgP5,東芝納米-10,日立-2000,GE-Lg3等11台高、中檔彩超及黑白B超,開展了心臟、腹部、婦產、外周血管、新生兒顱腦、乳腺、甲狀腺、眼球、陰囊等疾病的超聲檢查,以及介入性超聲等工作,同時科室每台超聲儀器配備先進的超聲圖文工作站,並與醫院的PACS系統實時連接,實現院內網上信息交流,電子報告等功能。2009年全年檢查病人及市直單位體檢數近9萬人次,近幾年每年檢查人數以10%的速度遞增。
科室已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全科現有17名醫師,其中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4名,經治醫師9名,科內已形成以心臟組、腹部組、婦產組、外周血管小器官組為主的業務小組,4名副主任醫師為各組的專業技術領頭人及質控專家,帶領全科不斷學習提高檢查診斷技術及質量控制。全科歷年來在省級、國家級期刊雜志發表論文十餘篇,並有多篇獲省市優秀論文獎。
2010年6月,瀏陽市人民醫院產前篩查中心正式成立,為有效防治出生缺陷,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產前診斷能力).醫院高度重視,選派4位副主任醫師到省婦幼保健院進修學習胎兒四維檢查技術,並投資300萬元購置超高檔全數字化全身應用型彩超(四維彩超):東芝AplloXC(SSA-790A),該儀器是東芝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新一代旗艦產品,具備卓越的圖像質量,精細的微血流顯示及胎兒四維成像技術。確保了胎兒四維檢查質量。 手術室是根據國家標准建造的潔凈手術室,共兩層樓面。設十二個手術間,全部備有中心供氧,供氣設備。擁有多台多功能麻醉機及監護儀、除顫儀、進口腹腔鏡、膽道鏡、宮腔鏡、輸尿管鏡、鈥激光、電切鏡、關節鏡、椎間盤鏡、鼻內鏡、顯微鏡、超聲乳化儀,血管閉合系統等先進設備。現有麻醉醫師15人,主治醫師以上6人,護理人員28人,主管護師以上10人,近年來已開展了術後鎮痛,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無痛胃腸鏡、腎移植手術、斷指再植術、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術等先進麻醉技術及高尖端手術,使醫院手術治療處於省內同級醫院領先水平。
5、張少成的個人簡介
張少成1974年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歷任中華手外科學會常務委員,上海市手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手外科雜志常務編委(是創建我國手外科學組學會的參與者之一);美國神經與矯形外科學會榮譽會員,知識更新講座教授,冰島共和國國立大學訪問教授,中國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肢殘學會理事,解剖與臨床雜志編委等。骨科床經驗豐富,手術技術熟練,特別是在顯微外科手外科,脊髓神經傷,嚴重創傷的修復重建和骨壞死骨缺損的治療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在國內外學術雜志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參編學術著作1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7項,任獲全軍和上海市衛生局科研基金各1項。被評為總後科技銀星,獲政府特殊津貼。曾受邀至美國邁阿密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冰島共和國國立大學,印度國家脊柱外科中心等講學,會診,實施在國際上首創的手術方法。在長海醫院還成功的收治了多名從美國等國際知名大醫院轉來我院手術治療的疑難病人。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6、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是誰?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法國)
● 世界神經外聯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主席(2013年至今)
● 法國巴黎Lariboisiere大學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兼主席(2013年至今)
● 巴黎狄德羅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2011年至今)
● 斯特拉斯堡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2008年-2011年)
● 歐洲顱底學會執行委員會成員
● 法國斯特拉斯堡IRCAD Neuro-ENT-Skull基礎課程主任
● 台灣IRCAD神經-ENT-Skull基礎課程主任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法國)
擅長領域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神經外科內鏡手術專家,他對於脊索瘤、腦膜瘤、垂體瘤、顱咽管瘤等都有大量的臨床治療經驗,提出了克服脊索瘤的顱底基礎方法、鼻內鏡和下鼻甲聯合皮瓣修復擴大鼻內入路後大面積顱底缺損的手術方法。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尤其擅長神經內鏡鼻內入路的顱底腫瘤切除,針對垂體瘤、脊索瘤、復雜腦腫瘤等採取神經內鏡下顱內高難度位置的微創手術。其著名的內鏡手術「筷子」操作方式不止提高了腫瘤的切除率,更是使腫瘤患者有了更好的預後效果。
學術成就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專注於內窺鏡鼻內解剖學,在1999年–2000年,以及2005年–2006年在辛辛那提大學獲得顱底研究獎學金,是法國巴黎Lariboisiere大學醫學博士。由於在顱底腫瘤手術及神經內鏡手術中的貢獻,Froelich教授受邀成為全球50多家醫學院的課程主任和講師。開展海綿竇解刨學、內鏡治療顱咽管瘤、顱頸交界處的手術方法等重要講座,供醫學學者進行共同研究學習。
所在醫院
Lariboisiere醫院建立於1832年,位於法國巴黎。2017年Le Point 雜志發布的法國醫院排名中,Lariboisiere醫院在腦動脈瘤領域排名第三,在鼻和鼻竇手術領域排名第二。Lariboisiere醫院神經外科部的專科為腦腫瘤、顱底手術、睡眠和清醒狀態下手術 (Sleep Awake Surgery) 、動脈瘤夾閉盤曲術、垂體腺瘤、脊柱外科、腰椎間盤和頸椎狹窄手術。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是拉里博西埃醫院(Lariboisiere)神經外科主席,神經外科部以顱底手術聞名於世,其單獨或聯合使用所有先進的方法(顯微鏡、內窺鏡、微多普勒、超聲真空抽吸器),並且與許多專家合作,如耳鼻喉科醫生、眼科醫生、頜面部外科醫生、放射治療師、質子治療師和神經腫瘤醫師,在脊索瘤、軟骨肉瘤與顱底復雜腦膜瘤的手術與管理上,其在法國與整個歐洲佔有重要地位。
教授與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
2018年9月22日,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在INC的邀請下,在上海參加以復雜顱底腫瘤的顯微手術和內鏡手術入路,岩骨斜坡腦膜瘤治療策略為議題的學術沙龍活動。在講述內鏡手術操作要點的同時與患有黑色素瘤的一名小患者進行會面,給出了專業及先進手術方案的建議。
2018年11月24日,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年度峰會上,世界神經外聯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主席,歐洲顱底學會執行委員會成員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作了《顱底和顱頸交界脊索瘤的手術策略》的演講,作為神經內鏡及顱底手術的優秀專家,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將最新的臨床案例視頻融入演講,生動直觀得展示除出了高水平內鏡手術技能。
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旗下組織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有多位世界聞名的神經外科教授,以及其自發組織成立的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他們分別代表美國、歐洲、日本乃至全世界至高的神經外科水平,分別任職各自領域的世界相關協會主席。INC一直致力於中外神經外科技術的交流、合作、促進和提高,同時針對中國有需要的脊索瘤、腦膜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腦膠質瘤、脊髓腫瘤、腦血管畸形病變、動脈瘤等神經外科特別疑難手術病例,提供國際治療咨詢與協調服務。
7、鄭召民的學術活動
<
8、王國文的個人簡介
學識水平:醫學博士,中國第一名骨腫瘤專業博士後,從師於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治療中心主任郭衛教授(中華醫學會骨腫瘤學組組長) 和骨科專家陶天遵教授(博士導師),1990年自白求恩醫科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工作至今。是全東北地區唯一一位參加過第十三屆世界保肢大會(05年在韓國首爾),第十四屆世界保肢大會(07年在德國漢堡),第六屆亞太地區骨腫瘤大會(06年在泰國清邁)的代表,且在德國舉行的第十四屆世界保肢大會用英語作10分鍾的大會發言(全世界華人共6位發言)。
主要業績:從事外科臨床、教學、研究工作近20年。擅長惡性骨腫瘤、軟組織腫瘤的綜合治療,即四肢的保肢手術,骨盆、骶骨重建手術、脊柱重建手術以及術前、術後化療等治療手段;對骨腫瘤骨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較豐富的經驗。掌握顯微外科技術及多種修復重建方法。自04年6月以來,已獨立完成巨大骶骨瘤手術切除、巨大臀部軟組織惡性腫瘤的手術切除,股骨下段、脛骨上段、前臂等四肢多部位的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率先在哈醫大二院骨科開展大劑量化療,提高了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率先在黑龍江省開展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體轉移癌等新術式。能獨立完成全髖、全膝關節置換術,掌握關節鏡技術,擅長各種脊柱外科手術。為國內最早運用射頻消融技術治療骨腫瘤的專科醫生之一。有關內容曾被中央電視台報道,多次在黑龍江電視台、哈爾濱電視台作專題講座。一些高難度創新手術多次被省內多家媒體報道(九方面)。已完成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項目承擔人),獲黑龍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第一參加人)。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或參編《骨科手術圖譜》、《新編實用骨科學》、《脊柱與四肢體格檢查》、《骨關節疾病的臨床診斷》等多部專著及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
其它: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進修學習,為國內第一名從分子水平研究軟骨肉瘤去分化機制的科技人員,現為中華醫學會天津骨科分會骨腫瘤學組副組長,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鬆專業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