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裂能治好嗎
你的孩子已經十歲了,可以考慮觀察。嚴密觀察下肢及大小便情況,如有惡化跡象,即發現下肢畸形加重或麻木無力或大小便出現異常,考慮脊髓栓系松解術阻止病情加重。症狀穩定的話不建議手術。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根據我們群的了解,以前做的脊柱裂手術,大多出現不好的現象。近年來做的,水平有所提高,惡化幾率降低。根據經經驗,16到20歲左右部分患者出現惡化跡象,即出現小便困難等,留意觀察。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定期做下肢肌電圖和定期測量殘余尿量。對比發現惡化,可以考慮手術。就診到正規醫院,不要相信網上宣傳,和一些掛著知名明院校牌子的小醫院。平時注意免受外傷,避免重體力勞動、長時間下蹲、做腰部極限動作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的情況。大多患者10以後病情穩定,正確對待,理智治療。該病不遺傳。
2、X射線報告!腰5椎體可見隱性脊柱裂!
由於給出的診斷數據不是很明確,就檢查結果而言將您的病情進行解析,自我可以判斷,可能性多見有2種:
1、合並脊膜脊髓膨出及脊神經損傷,此類損失比較麻煩涉及到先天發育問題,治療多以手術類為主,自我康復幾率較小,但一般隱裂不會導致腰痛。
2、腰椎生理曲度變直,腰部承力結構改變,臨床期會產生劇烈疼痛,具體也可分為兩種:
一是疼痛局限於局部(腰臀部),疼痛隨工作(久坐久站)時長加劇,痛點明顯,局部壓診有硬塊,這就是廣義的腰肌勞損,主要注意坐姿,避免平卧軟床就可以明顯改善;
二是疼痛帶放射性,從腰到腳,這是神經受壓的標志,要檢查椎間盤是否變性,有無壓迫脊髓,如果CT 與MRI掃描沒有發現壓迫放射症狀確實存在,那是神經至椎管傳出後外周軟組織壓迫,這樣可以試下理療一段時間,以疼痛消失為准。
由於隱裂重者局部構造較弱,容易衍生很多腰部疾病,自我因該多注意生活,建議:
1、注意生活習慣,不要同一個姿勢保持太長時間,1小時左右時健康使用時 間,活動2-5分鍾後可以繼續。
2、禁止睡軟床,在軟床和仰卧中你只可以選一樣,要麼換床要麼換睡姿
3、多作運動如『飛燕』、『倒步走』加強腰部肌肉舒張力降低椎間盤復合。
4、如在臨床症狀期可以搞下理療,要求肌肉解痙、消炎,以可以正常活動無臨床症狀為准。
3、什麼是脊椎裂
脊柱裂一種常見的先天畸形。是胚胎發育過程中,椎管閉合不全而引起。臨床上常分為隱性脊柱裂和囊性脊柱裂。前者指僅有椎板缺如而無椎管內容膨出。隱性脊柱裂合並椎管內的脊髓畸形者則稱為脊髓發育不良。囊性脊柱裂指椎管內容從骨缺損處膨出。據膨出內容的不同又分為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等。
4、脊柱裂能吃什麼葯
脊柱裂治療,1,
平時注意保暖,休息。明白點說,就是能躺著別坐著,能坐著別站著。
,2,骶骨隱裂大多數是先天性的,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治療以對症為主。消炎葯以解熱止痛的為主,刺激胃的葯比較便宜,比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炎痛昔康等;不刺激胃的葯較貴,比如非普拉宗、百樂來等;但以上葯都不宜久用,症狀減輕就要停用。平時可用點中成葯活血化瘀的,比如紅葯片,舒筋活血片
5、查出有點先天性脊柱裂,怎麼辦?【圖】
脊柱裂而無椎管內容物膨出者稱為隱性脊柱裂,常見於腰骶部,最常累及者為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病變區域皮膚可有不正常,主要表現為顯示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成膚凹陷、局部多毛等較輕微的皮膚異常。
你屬於隱性脊柱裂,小兒的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患者成年後,可以出現腰痛症狀,是周圍肌肉失去了骨性附著,引起椎體不穩所致.你的症狀可能主要是腰痛,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主要是加強腰背肌肉的鍛煉.
建議:1.進入我的個人網站(下面的參考文獻)查詢更多關於脊柱裂的內容.
2.保護腰部不要受傷.
6、隱形脊柱裂運動方面會差點嗎
人體的脊椎發育是一種骨化過程,人出生後到青春期前,脊椎包括腰椎和骶椎均是未完全骨化成功的,一般要在17-23歲方可完成。在此年齡階段,腰椎和骶椎一直在處於骨化發育中。由於腰骶部有兩個骨化中心,如果人體在停止發育之前未完全骨化成功,就會在腰椎或者骶椎形成「裂隙」,這就是我們臨床照片報告單中常說到的「隱性脊柱裂」。發生在腰椎的叫「腰椎隱裂」;發生在骶椎的叫「骶椎隱裂」。大約25%-50%的人群有腰椎發育異常,常見的有腰髓椎隱裂和移行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第1骶椎及第5腰椎弓不癒合,是脊柱腰骶椎最常見的先天性異常。腰髓裂的發生率各家統計數字不一,SOUTHWORTH等在550例無症狀的腰部X線片中有18.6%有隱裂GROW等為35.7%,郭世紱曾觀察400例骶標本,發現S1及S2隱裂者28.7%,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統計800例一般腰背痛患者腰椎X線片,發現有123例骶裂,6例椎弓未癒合!6例L5S1裂,共135例,佔16.8%。在無腰痛的100例大學生腰椎X線片中骶裂出現率卻為24%,另統計200例椎間盤突出症病便於工作合並骶裂者為18.5%。
一般隱裂不會導致腰痛,但隱裂重者局部構造較弱,易因勞損而產生慢性腰痛,骶裂伴遊離棘突者在彎腰時棘突可刺激硬膜造成腰痛。KITTRICH認為:隱裂處硬膜表面的纖維脂肪團可壓迫硬膜及神經根產生腰痛並可使膝跟反射減低消失,當骶裂伴有L5棘突肥大時,伸腰時可剌激裂隙間的纖維膜或缺損椎板殘端產生疼痛。當纖維膜與硬膜或神經產生粘連,則可引起向下肢的放射痛。GILLLESPE統計在500例椎板切除者中,有隱裂者佔18.2%,而在無腰背的病人中僅為4.8%。史可任報道46例隱性脊椎裂中,15例出現坐骨神經經痛,手術證實胡8例合並椎間盤突出,突出水平在上一個間隙。
因此臨床地有隱性脊椎裂而伴有明顯坐骨神經痛者,應仔細分析隱裂的性質,分析其症狀與體征特徵,如有明顯的神經根定位征,,移行椎在腰骶處表現為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移行椎是間生腰背痛的原因之一。
檢查
脊椎X 線平片和CT 與MRI 掃描顯示椎管畸形,棘突及椎板缺損,有助於疾病的診斷。